通信原理课程报告(2PSK、2DPSK调制解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号DB0423058

一、设计题目、内容及要求

设计题目: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基于SystemView通信系统仿真)

设计内容及要求:

1)了解SystemView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应用领域,逐步熟悉各种通信系统的仿真;

2)以2PSK及相干接收及差分相干接收2DPSK调制解调传输系统为分析对象,对这些系统的调制解调过程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当信道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时对系统进行误比特率(BER)仿真并对比分析;

3)仿真时,先采用较低频率的二进制信源(如:PN码速率Rb=10bit/s)对该系统的调制解调过程进行仿真,仿真过程波形可用瀑布图直观表示,要观察的依次为原始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差分码波形、已调2DPSK信号波形、本地载波、解调端相乘器输出、低通滤波器输出、抽样判决后的波形以及码反变换后的输出波形。由瀑布图观察解调输出与基带输入是否相一致,并注意二者波形时序;

在上一步基础上提高二进制信源的码速率为Rb=100bit/s(或1000bit/s),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环境下,对各系统的调制解调过程及误比特率(BER)进行仿真分析。对三者(2PSK、2DPSK系统相干解调法和差分相干解调法)误比特率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并与理论曲线进行比较;

4)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其它通信系统(调制解调)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和比较;

二、要求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实物、图纸等)

给出设计题目的系统仿真框图构成(在SystemView中以相应的图符连接关系体现)及相应的仿真过程各关键点波形和BER仿真曲线结果。

给出设计题目的相关通信系统的详细建模仿真过程及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说明,并介绍自己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并按照要求的课程设计报告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进程安排

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18周二:理论讲解,下达设计任务,明确设计要求,分组进行课程设

计,软件安装;熟悉SystemView仿真平台环境;

18周三周四:分析课题设计题目要求及内容,在对通信系统的各部分理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模型或电路图符模型;完成相应的仿真过程;

18周五:调试及进一步完善系统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

先进行组内自查和自评;

18周六:教师验收提问,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组内成员彼此内容有40%相同则不能上交)

四、主要参考资料

[1]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7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罗卫兵.SystemView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M]西安: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3]青松等.数字通信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与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4]曹雪虹等.MATLAB/System View通信原理实验与系统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5]SystemView及其通信系统仿真分析实验指导书.通信教研室整理

目录

1概述 (2)

2课程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3)

3课程设计内容 (4)

3.1SystemView动态系统仿真软件简介 (4)

3.2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6)

4教学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

5仿真原理图及波形图 (11)

6心得体会 (15)

1概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

Systemview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模拟和分析的可视化仿真平台。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Systemview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动态通信系统仿真工具,可达到在不具备先进仪器的条件下也能完成复杂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目的,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尤其适合于无线电话、无绳电话、寻呼机、调制解调器、卫星通讯等通信系统;并可进行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 电路、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在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本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运用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既可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完成实验室中用硬件难以实现的大型系统设计,又可使学生在仿真实践中提高综合设计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训练。

2课程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课程设计组织形式

课程设计过程按分组的方式进行,由指导教师向学生发放有关的课程设计背景资料,并向学生讲述课程设计的方法、步骤和要求,设计过程采取课堂集中辅导,分散设计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按2个人为一组,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协作、充分讨论、相互启发的基础上形成设计方案,课程设计结束要求每人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书,必要时可要求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课程设计方案演示和答辩,评出若干优秀设计成果。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⑴设计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设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小组的讨论、任务分

工等;

⑵设计过程必须在本组内独立完成,不得跨组参考或抄袭,避免方案出现雷同;

⑶设计书一律采用A4纸打印,用统一封面装订;

⑷课程设计在1周内做完;

⑸最后一天进行优秀设计方案评选,在各组推选代表进行方案介绍的基础上,推选出2-3个优秀设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