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国共合作的原因:中共“三大”及确定的国共合作方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的实现;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比较;黄埔军校建立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国共双方实现第一次合作,是在正确认识、分析当时国情的基础上,双方共同的对中国革命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所决定的。
2.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中国共产党人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革命人士,抛弃党派之见,实现国共合作,携手致力于国民革命事业,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不断探索,坚持革命的不屈精神。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方针、实现、意义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异同,认识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使命,携手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创建革命武装,共同致力于国民革命事业,领导、促进国民革命运动。
二、本课难点:国共合作的方针,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教学设备
录音机、投影仪、自制投影胶片,“国民党一大会场”、“廖仲恺像”等录像或有关幻灯投影胶片。
板书设计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20世纪20年代,传唱着一首《国民革命歌》(师放录音)“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2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人民会发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共产党人曾对当时的国情作出了怎样的分析?(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阐述中共“二大”对国情的分析。)
华盛顿会议后,在外部,中国受帝国主义列强协同侵略,政治、经济为列强所控制;在内部,军阀在列强策动下连年混战,致使社会混乱,经济萧条,民不聊生。1924—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在中国大地上爆发。
这场革命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通常称之为“大革命”。本章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这段时期的历史。(板书: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指导学生阅读引言)
(提问)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生答: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结果怎样?(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失败?(主观:中共缺乏革命经验,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板书)
讲述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原因(板书)
1.内因:
国共双方进行合作,不是突发奇想,一时冲动,而是正确认识、分析了当时国情的基础上,双方共同的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定的。
(1)中国共产党方面
中共当时是这样认识和分析的:
材料1:“以产业落后的原故,中国劳动阶级还在极幼稚时代,多数劳动群众之意识,还停顿在宗法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到国民运动之必
要……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适应中国目前革命之需要。”
材料2: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材料3:“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摘自中共“三大”决议请同学结合课本第132页本目第一自然段,分析以上材料,思考回答:
①材料1所述观点的实践依据是什么?
②中共为什么需要与其他党派合作?为什么要同国民党合作?
(学生讨论、回答后,师归纳)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中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残暴的,而工人阶级还处在“幼稚时代”,工人运动“尚未强大为独立的社会势力”。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工人阶级必须与广大的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且由一个势力集中的党来领导。由于当时工人阶级尚未强大,年青的中共的力量自然还未能强大到适应领导当前革命的需要,因此,需要同其他党派寻求合作。
国民党本身的优点使中共加快同国民党合作。第一,有革命性。(提问:有哪些表现?)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大体上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早在1922年6月,中共在发表对时局的主张中就指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当时各政党中坚持革命,具有影响的大党只有国民党。第二,有一定威信。(提问:为什么?)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创立了民国,后来又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地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军阀势力而奋斗。第三,有一定实力。主要表现在国民党在南方(珠江三角洲和广东中部地区)建立了一块可贵的革命根据地,并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第四,有合作诚意。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同共产党人建立联系,真诚地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
(2)国民党方面
(提问)为救国救民,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领导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答略)教师强调指出,这些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革命一再破坏,国民党内部成分复杂,脱离群众,没有革命武装。
孙中山在革命屡受挫折,特别是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深感到:国民党内许多人已日趋腐朽,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辙。“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国民党需要共产党员这股新血液的输入,同共产党合作,把国民党改组成“一个有力量有具体的党”,然后“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2.外因: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板书)
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受共产国际的指示,要同国民党合作;同时,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在会晤孙中山时,建议国共合作。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和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即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二、国共合作的方针——中共“三大”确定(板书)
在初中历史我们学过,中共正式决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确定国共合作方针的是哪次会议?(生答:中共“三大”)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33页二、三段内容,注意掌握会议的几个知识要素,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局限性。
1.中共三大的召开( 1923,广州)
2.主要内容:①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确定国共合作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