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复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有趣的是,在这一季节一些树落叶和发芽同步进行。 (从“程度”角度体现准确、严密。“更”与前文的“有趣 的是”相关联,强调了这里“树落叶和发芽同步进行”比前 文“一个院子里,一边是叶落枝秃,冷冷清清;另一边却是 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还有趣的程度。去掉后,表达不出 “有趣”的程度。)比如,八角茴香树,树冠如盖,叶如巴 掌大小,随着黄叶飘零,新芽已开始绽出。叶黄、叶落、发
每年6月至9月,是赤道地区的冬季,昼短夜长,久 阴不晴,气温凉爽。有些树木纷纷落叶,人们穿着衬衣 扫落叶。待到树木再长出新芽时,春天就来了。
有趣的是,在同一个院子里,一边是叶落枝秃,冷 冷清清;另一边却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高大的刺槐, 只剩枝丫,而身旁的芒果树、油梨树和夜来香树却正绽 蕾扬花,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那边在扫落叶, 烧荒草,这边依然是“绿叶咸荫子满枝”,木瓜、香蕉, 黄色、绿色,层层叠叠。
荔枝是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果木植物,它的生 理特性、生活习性及生产情况不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人们普遍 了解。为此,久负盛名的科普作家贾祖璋在党中央揪出“四 人帮”,拨乱反正,全国人民迎来“科学的春天”之后,于 1979年5月写了这篇以荔枝为说明对象,以荔果为说明重点的 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该文最初发表于1979年第2期《知 识就是力量》,后收入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贾 祖璋的生物科普著作《生物学碎锦》一书中。
(二)多音字 1.因词而异
(1)壳地壳. qiào 果壳. ké
浅薄. bó (2)薄薄.荷bò
薄.脆 báo
龟.裂 jūn (3)龟乌龟. ɡuī
龟.兹 qiū
(4)藉枕藉. 狼藉.
jiè jí
2.一言辨异 (5)据记载.( zǎi )显示,本公司不存在任何载.(zài)货车 辆的违规现象。 (6)从 5 月 14 日开始提供.( ɡōnɡ)口供.( ɡònɡ )以来, 她屡次说谎。
——肉(假种皮)——核(种子)从外到内的顺序。这样来 写,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 他知识,使文章内容全面,主次分明,条理井然。
2.科学性、思想性、文艺性、准确性的完美统一 高度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文艺性、语 言的准确性,这四者完美统一,是这篇科学小品文的鲜 明特点。作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纠正了前说的谬误, 还事
科学精神 1.苹果落地的现象,自有人类以来便有不知多少人 见过,为什么只有牛顿才发现万有引力呢?其实牛顿不 是光看苹果落地,而是经过长期学习,抓住了开普勒的 天体运行规律和伽利略的物体落地定律,并且经过长期 的深思熟虑,一旦碰到自然界的现象,便比较容易地得
到启发,因而看出它的本质。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不可能靠碰运气来创造发明,对一个问题的本质不了解, 就是碰上机会也是枉然。入宝山而空手回,原因在此。
芽、成叶,前后仅两个星期。(从“数量”角度体现准确、 严密。“仅”强调时间之短,去掉后,不能表达出这一意 思。)细心观察会发现,八角茴香树的落叶不在冬季之始 而在冬季之尾。每当它的叶子变黄飘落时就预示着冬天结 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气温明显升高,故而人们又称它为报 春树。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 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让杨贵 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当时真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 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 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 此劳民伤财,实在让人气愤。
[技法指导]
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说明事物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否则就不能如实地 反映客观事物。要想使说明类的文章语言准确、严密, 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用词、造句方面要求精确、合乎语法规律; ②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概括性词语; ③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 ④选用科学的修饰、限制词语; ⑤语言力求简洁、浅显、平实。 有时也用一些描写等表达方式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目的仍是解说明白,让读者一目了然。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 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很 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主要作品:早年著有《鸟类研究》、《鸟类概论》(我 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鸟与文学》、《动物珍 话》、《生物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生物学碎锦》。
二、写准字形 jiāng 浆 液
(1) 船jiǎng 桨
(4)宫què 阙 上què 阕
zhàn绽 放
(2) 沉diàn

(5)板lì 栗 sù粟 米
(3)
冤niè

萌niè蘖
(6)fú fù
幅 副
员 业
三、用准词语 (一)词语辨析 1.退化 蜕化
退化
蜕化
2.传诵 传颂 传诵
传颂
8.第15段引用苏轼的诗句对表现文章中心起何作用? [对应考点:引用作用]
提示:说明荔枝是稀罕之物,古代只有少数统治者才 能享用,而今天我们发展荔枝生产是用来造福人民。古今 对比,卒章显志。
1.条理清晰,主次鲜明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 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在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 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在说明荔枝的外部 形态时,则按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及重 量的观察顺序来写的。在介绍内部构造时又是按壳——膜
3.试分析第4段的说明顺序? [对应考点:层次顺序]
提示:这一段写荔枝的果形,先总说,后分说。具体说明 时,又是按照从上到下、从顶端到两侧,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来说的,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
4.第4~5段介绍荔枝的形状、大小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对应考点:说明方法]
提示:使用了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引用等说 明方法。
物以真实本来的面目。引用史实都有科学依据,对无法 证实的问题,则不妄加结论。作者展望荔枝生产的前景, 指出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以满足广 大人民的生活需要,这就鲜明地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 本文在平实的说明中穿插许多生动的描写,在精确的介 绍中又大量引用古诗,相互融合,诗意盎然。精确无误 的语言体现了作者严密的思维。
3.准确、简洁的说明性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如第13段,“记述荔 枝的古籍包括蔡襄这一本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一 句,加“现在知道的”就比较客观,因为“13种”仅是从 目前发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那就 不止13种了。如第14段,“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 全不可能的事”,用推测的语气,实际上是说将来也许有 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能不能发生还不一定。
[结构概览]
一、阅读课文第2~5段,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 1.第2段介绍荔枝的外壳,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作用如何?
[对应考点:说明方法] 提示:一是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指出缯与 荔枝的壳在质地上的不同,增强了说服力; 二是使用 了引用的说明方法,使原本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
(二)解读文本精要 6.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列举我国古代 对荔枝研究的书籍的数量?
[对应考点:说明方法] 提示:说明我国古代对荔枝研究的书籍很多,列举具 体数目,证明了说法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作者严谨认真的 科学态度。
7.第14段引用汉武帝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引用作用]
提示:主要是用来说明荔枝喜温的习性,同时从侧 面讽刺了统治者违反客观规律的愚蠢可笑、野蛮残忍的 行为,增添了文学趣味。
2.辨析正误 牛博士工作起来好走极端:有时做起事来干净利索麻利 快,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在最短的时间里不.了.了.之.;有时会对一 个问题几天几夜“钻.牛.角.尖.”,对待实验更是一丝不苟,搞不 明白再来一次。
辨析:“钻牛角尖”使用正确。“不了了之”望文生义,
使用错误。
[内容提要]
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 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历史等也作了一般 性的介绍,并展望了我国荔枝生产的美好前景。

3















晨读新课启航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领悟学海览胜 积累写作点滴 应用体验之旅
片段背诵 资料助读
整体把握
写法简析 写法借鉴 素材档案 佳作欣赏
◎ 第1课 《〈物种起源〉绪论》 ◎ 第2课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 第3课 《南州六月荔枝丹》 ◎ 第4课 《斑纹》 ◎ 第5课 《景泰蓝的制作》 ◎ 第6课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红缯.( zēnɡ) (4)粗糙.( cāo) (7)渣滓.( zǐ ) (10)萌蘖.( niè )
(2)紫绡.(xiāo ) (5)果梗.( ɡěnɡ) (8)果脐.( qí ) (11)卢橘.( jú )
(3)醴.酪(lǐ ) (6)果蒂.(dì ) (9)贮.藏(zhù ) (12)日啖.( dàn)
[尝试运笔]
请你用准确、严密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或一种现象, 300字左右。
答:
参考示例:说起赤道气候,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暑气 蒸人,大雨滂沱。因为这个地区是地球上距离太阳最近的 地方。(从“空间”角度来体现说明语言准确、严密。“地 球上”限定了“距离太阳最近”的空间位置,如去掉就不 准确。因为有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的星球。)其实,赤道地 区也有冬天,气温也明显下降,一些树木也一样落叶。(从 “范围”的角度来体现准确、严密。“一些”说明“一样 落叶”只是部分树木,并非全部。如去掉,就变成所有的 树木都落叶,与实际情况不符,不准确。)
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以运用于与“痛苦与快乐”、 “奢侈”、“劳民伤财”等相关的作文中。
[应用片段] 英雄难过美人关。“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美
得妩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得仪 态万方。但红颜祸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褒姒背上千 古骂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表达了 对杨贵妃的不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试分析第3段的内部层次,并说明本段与文题的关系? [对应考点:层次顺序]
提示:本段分为两层,先点出成熟的荔枝颜色,紧扣题目 中的“丹”(红色);后面用数字非常具体地介绍了荔枝的成熟 期,突出了题目中的“六月”。在本段里,除列举荔枝成熟后 都是红色的事实,还举出了其成熟期不论在广东还是福建都以 七月为盛期的事实(“南州六月”系指农历而言,指阳历七月)。 这些都足以说明题目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2)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 它,就算完事。 (3)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 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 (4)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 是专门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用文 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 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 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 阔视野,因而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华罗庚《学者论学》)
2.历来研究科学的人,要么是经验主义者,要么 是独断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他们只是收集起 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他们自己把网子造出来。 但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 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 种材料。
——弗兰西斯·培根
科普作家——贾祖璋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我国著名的生 物学家、科普作家,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提倡 动物文学、倡导自然保护的先行者。
5.第5段“通常”一词,体现出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对应考点:语言特点]
提示:作者介绍荔枝的大小,列举了好几种不同的数据, 这说明荔枝大小并非完全一样,所以介绍普通常见的情况,作 者没有一概而论,而是用了“通常”一词,体现出作者语言的 周密严谨。
二、阅读课文第12~15段,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