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皖江示范区建设情况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皖江示范区建设情况总结
自XX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XX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设立皖江示范区以来,我县以示范区规划为引领,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推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示范区建设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完善示范区建设各项规划。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县域现状和发展需要,及时编制专项规划,明晰承接思路和对接途径,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一是编制产业承接平台规划。着力推进产业承接平台建设,相继编制完成县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天柱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XX县源潭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及黄铺、余井、梅城、痘姆、王河、槎水、黄柏、官庄等乡镇工业聚集区发展规划,形成了以三个省级园区为主体、八个乡镇园区为补充的产业承接平台格局。二是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我县工业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组织编制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现化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等相关产业规划,在规划中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与目标任务,着力打造优势产业。三是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完成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着力改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条件。四是编制
有关总体规划。组织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着力统筹承接产业转移范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编制完成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力争我县有较多牵动性、基础性的重大项目进入省和国家规划,提升示范区基础设施水平。
2、健全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按国家和省、市的战略构想,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招商引资的突破口,强化工作举措,健全推进示范区建设机制。一是健全组织保障建设。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领衔主抓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园区建设突破年、招商引资推进年、效能建设提升年”三个组织机构,定人员、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着力夯实大平台、引进大项目、优化大环境;建立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招商引资和园区、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观摩,确保示范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安排经费保障发展。发挥县投融资公司作用,保障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建设资金需要;安排1000万元,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和奖励资金。
3、夯实示范区产业承接平台。着力打造县经济开发区、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和9个乡镇工业聚集区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在巩固老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争取开发区跨河西扩,开发区西扩7平方公里首批通过省发
改委、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文物局的现场踏勘,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编制完成,即将组织专家评审,有望首批获省政府批准。推进交通干线工业聚集区建设,研究出台了系列支持乡镇工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从工业区内土地出让金等额返还、新增税收县级可用部分全额返还、占用林地规费50%奖励和年安排几百万元不等的财政奖扶资金的方式予以重点支持,壮大了乡镇产业基础,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乡镇聚集区格局,源潭乡镇园区XX年元月正式获批筹建省级开发区,已形成以制刷为主的优势产业, XX年被中国日杂用品协会授予“中国刷业基地”称号,截止目前9个乡镇工业聚集区建成面积已达10.7平方公里、入区企业226家,今年1-8月实现税收5445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年都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4、优化示范区产业承接环境。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承接产业转移环境明显好转。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推进“一站式”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办事程序。将具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70个县直单位和135个二级机构纳入民主评议范围,每半年评议一次。对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实行定期明查、不定期暗访和异地互查。狠抓项目落地,坚持产业转移项目“谁引进、谁服务”,由项目引进单位成立安商小组,从项目引进、审
批、筹办到投产、达产、扩模等实行全程服务。设立开发区派出所,建设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对全县124个中介机构进行清理规范,挂靠政府部门的中介机构实现彻底脱钩。源潭开发区推行限时办结制、全程代理制、超时“默认制”,做到“开发区的事,在开发区办”;建立开发区企业投诉举报网点,形成投诉处置快速反应机制;规范对开发区企业的检查行为。二是优化融资环境。把金融业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来抓,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加大与非驻点金融机构的联系,加强金融担保体系建设,争取新增各类金融机构12家,有效缓解了融资难,使我县成为全市金融业最发达的县份之一。XX年全县新增贷款超过20亿元,存贷比、贷款增量都位居全市前列;发挥投融资公司作用,为35家企业解决应急资金委托贷款87笔、8.34亿元;5家担保公司在保余额10.57亿元。三是强化用工保障。帮助重点企业抓好用工宣传,XX年印制10万份年历画发放给农村居民。建设人力资源电子数据库35万人,开通就业网和政府就业热线。建立重点企业用工定期反馈制度,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全天候帮助企业免费发布用工信息。XX先后召开全县招工会议12次,联合缺工企业举办大型招聘会12场,全年帮助县内企业招工1.34万人,保障了县内企业用工需要。
5、加大示范区产业承接力度。以“招商引资推进年”
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和推进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着力推进大招商。一是硬化产业承接举措。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县“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实行“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制”。招商引资工作占绩效考核总分50分,对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和引荐单位实行重奖, XX 年拿出170多万元奖励千万元以上项目引荐单位和引荐人。建立招商项目节点计划督查制度,对新签约项目供地、新供地项目开工、新开工项目建成投产、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全面约定时间节点,明确各个节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创新产业承接举措。针对产业转移形势的新变化,主动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商会、协会、老乡会联系,采取签订委托协议、共办招商活动等办法,开展委托招商,先后与深圳服务贸易协会、佛山徽商文化研究会、XX金智人力资源集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推行“园中园、区中区、共建园”等招商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政府间沟通联系,拟定XX 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园区方案,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寻求合作机遇,邀请浙江省永康市经贸代表团来我县考察,并就在XX经济开发区建设永康工业园事宜进行洽谈,力争在产业组团式承接上有新突破。三是积极开展产业招商。成立机械机电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轻工制刷、农产品及旅游工艺品加工五大产业发展工作组,定目标、定职责、定任务、定措施。每个产业由一名县级班子成员领衔主抓,摸排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