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音乐与发展(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译文 (1)

正文 (2)

(一)古琴作为乐器,本身具有广阔的艺术表现力 (2)

(二)作为文化载体,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9)

总结 (14)

主要参考文献 (16)

中国古琴音乐与发展

姓名:

[内容摘要]

古琴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深刻内涵和长久的人类生态效应。提到古琴,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它那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至于很少有人去关注古琴本身的东西,其实我认为古琴作为乐器,本身就具有广阔的艺术表现力,当然古琴音乐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音乐文化形式传承下来,也以中国文人分不开,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着手,做个初探,力图让人们更正确、更深入的认识古琴这一乐器,引发更多的人对古琴音乐艺术的关注。[关键词]:琴曲流变琴谱流变音乐文化文人音乐艺术表现力

[Content summary ]: The guqin music has deep intension of crossing over space-time and permanent human ecological effect as a kind of culture. Refer to the guqin, what we would thought of at once is its abundant and deep cultural intension, few peopl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hing of guqin, in fact I think the guqin is as the musical instrument, itself have broad artistic expression, natural guqin music independent music cultural form passing on come down relatively as one, can not separate with the Chinese scholar too, this text will set about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two respects, do one to visit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musical instrument of understanding guqin trying hard to make people more correct , deeper, initiate the concern about guqin music art of more persons.

[Keyword ]: Artistic expression of cultural scholar's music of rheology music of musical instrument table of song rheology of musical instrument

古琴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深刻内涵和长久的人类生态效应,

通过琴家和琴友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大家可以在兼采众长的基础上去进一步领悟琴学的真谛,并让我们能够更正确,更深入地认识古琴这种乐器,引发更多的人对古琴音乐艺术的关注,使古琴这一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乐器能够得到重新的开发利用,进而有所创新发展。

古琴艺术是中国特有的音乐艺术,它3000年来积累的数以千计的乐曲,数以千计的琴人传记和许许多多的专论,专著是中国音乐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越来越多地受到世人的重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还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古琴作为乐器,本身具有广阔的艺术表现力

提到古琴,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它那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至于很少有人去关注古琴本身的东西,许多人以为,古琴之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甚至完全是因为它长期在文人士大夫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去掉这些文化内涵,古琴就只能是一种普通的乐器,这种认识显得有些片面。古琴积累了大量的乐曲,这些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广阔:从花鸟虫鱼到自然山水,社会政治到人伦情感,无不进入古琴表现的境域;而且一经过古琴的表现,它们就立刻获得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这至少说明了古琴作为乐器的极为广阔的表现力,那么作为这样一件乐器,其型制及乐曲本身是怎么演变的呢?

1、型制的发展

《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己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从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的十弦琴,湖南长沙五里牌木椁墓出土的战国九弦琴和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上的汉代七弦琴是己知古琴的三张最早实物,琴制短小,长形音箱,但都首宽尾窄,面圆底平,构造较为简单,当时还没有琴微,代表着古琴发展的最初阶段。早期的古琴,不仅造型有别,弦数也不一致,但都具有一弦多音的特点,而且琴的长度不断增加。

古琴在汉魏之际得到进一步发展,有了完善的共鸣箱和标志音位的琴微。《后汉书·蔡邕传》载:吴(今江·浙)人烧桐做饭,邕闻火裂之声清脆,知是良材,制成琴后果然音色优美,因琴尾有焦痕,故被人们称为“焦尾琴”,后来这张琴同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琴。南北朝时,古琴已用文学谱记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

经过南北朝和隋代的不断丰富,唐代的制琴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制琴家层出不穷,仅四川雷氏家族,就有雷雷、雷威、雷珏、雷迅、雷文、雷盛、雷俨绍、雷震、雷焕、雷会等,还有张越,郭谅,沈镣、冯昭、李勉等名家,他们的作品达到了完美的境地,给后世留下大批优质古琴,如雷雷的“九霄环佩”,雷威的“鹤鸣秋月”,以及“轻雷”“大圣遗音”“枯木龙吟”,“飞泉”等珍品。

到了宋代,虽有官办造琴局和统一形制,但仍以仿雷、张古琴为主。宋代制琴名家有朱仁济、卫中正、金道、龚老和梅四等人。但唐宋之琴都各有特点,唐琴面底都呈拱形、琴体浑圆;宋琴只面呈拱形且弧度宽扁,故后也称之为“唐圆宋扁”这就算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令我想起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环肥燕瘦”可见君王的审美情趣亦左右了人们的审美标准。元代有严古清、朱致远等。明代有祝公望,张敬修、方隆、惠祥和宁王朱权等。清代在制琴史上几乎是空白,直到晚清到民国年间,杨时百、徐元百等经过多年实践,才仿效唐琴将琴制逐渐增大加宽。总之,唐宋是古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造型美观、工艺精湛、音响宏亮、音色优美的精品。

通过几千年的发展,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古琴,按现代名称,它是由面板、底板、音梁、音柱、弦轴、琴脚和琴弦等部分构成的,琴体呈狭长形,中空,面板上有十三个徽位,琴弦架空于琴面上,无柱马和品位,以琴面为指板。面板又称琴面,是用整块梧桐木制成,表面呈拱形,在项、腰处两旁各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入。底板又称琴底,用整块梓木制成,形状同面板、但板底不作拱形(唐代琴除外),其上开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出音孔,长方形的称龙池,圆形的称凤沼,腰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