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第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文学第一章
第一章
答、依据清初诗人对清政权的不同态度,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由于处境和心态不同,其诗歌也形成不同风格。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发之为诗,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入仕诗人更多游移与个人出处的尴尬选择中,因而在诗中较多地表现出伤感的情怀。
答:侯方域、魏禧、汪琬。所谓“国初三家”的散文完成了明清之际的文风转变。侯方域的古文潇洒流畅,纵横恣肆;魏禧主张文章写作“在于积理和练识”(《答施愚山侍读书》),以合于实用。他的散文,以人物传记最为突出,文字简洁,叙事生动,且长于议论。他喜表彰抗清的志节之士。要求古文应作到“昌明博大”、合于“经旨”。侯、魏的文章有明人使才好奇的余习;汪琬虽说比较雅正,但也没有新的理论。
侯方域散文从明末时期的主情华丽转为入清后的老成沉稳。追随唐宋八大家和司马迁的文风,注意文章的气势和生动。
魏禧注意观察和认识生活。受《左传》、苏洵散文影响较深,叙事简洁而又生动传神。
汪琬论文主张明于辞义,合乎经旨,博观约取,归于雅驯。散文长于叙事,结构严谨,文字朴实。
答、(1)推崇的作家不同.阳羡派代表作家陈维崧作词师法苏轼,辛弃疾,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的词风.他不仅用长调写作豪放词,而且也用小令写作豪放词,浙西词派的代表作家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的作品,认为张炎所说的"清空"境界是作词的最高标准.纳兰性德则极为推崇李煜,认为:"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之,在饶烟水迷离之致 ."(《泳水亭杂录》)
(2)词作的风格不同.陈维崧的词豪情奔放,朱彝尊的词风醇雅清丽,纳兰性德的词既感伤幽婉又抒胸臆.纳兰性德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1676)年进士,官至一等侍卫.他身为贵介公子,又担任康熙侍卫 ,但也却将这些荣耀地位视为难以解脱的束缚,并由此形成郁郁寡欢的性格和壮志难酬的情怀.这种心绪给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哀婉幽绝的色彩.纳兰性德的这种既感伤幽婉又抒胸臆的词风上承南唐后主李煜,旁则与清初文学的感伤思潮相融合.
(3)词作的成就不同.纳兰性德的词善于用白描手法抒情,自然流转,无雕琢之痕.如《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雨一更, 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此词全用口语,朴实明净.王国维盛赞此词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人间词话》).从中国文学发展史观之,纳兰性德的词代表了清词的最高成就.
1.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