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行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综述

谢唐红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 330022)

【摘要】西方学者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研究问题行为(Proble m Behavior),在其界定、分类、测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不同的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对儿童问题行为的本土化研究。本文试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界定、分类及测量以及有关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行为界定分类测量影响因素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它源自拉丁文“adolescer e”。“adolescere”在拉丁文中是一个动词,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 adulthood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人生发展历程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阶段。青少年心理学之父---霍尔(S.Hall)曾用“暴风骤雨”来描述这一时期个体心理起伏跌宕、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发展特点。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发展阶段,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而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其中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又称青春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称为青年初期[1] 。

1.有关问题行为的界定、分类与测量

1.1问题行为的界定

最早对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进行定义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Wickman(1928),他从社会层面出发,认为:“行为,从社会意义来看,是社会评价和社会规范的结果;而问题行为则表示在个体行为与社会对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之间发生了冲突”。此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

上一篇文章:核心自我评价:人格倾向研究的新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