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的朋友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垣的朋友圈
作者:王凯
来源:《同舟共进》2019年第03期
今天知道陈垣的人已经不多了,即使听说过这个名字,大概也就知道他是一位学者,当年曾与陈寅恪、钱穆、王国维并称“史学四大家”,还当过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仅此而已。
其实真实的陈垣并不是干巴巴的老学究,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也有许多情投意合的朋友。梳理陈垣的朋友圈,我们发现他的朋友大都是学术中人,有着令人炫目的成就。陈垣曾说“无友不可以成学”,从他与朋友的交往中可以看出,他们这一群体之所以能够成功,固然与其天赋和努力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到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切磋——这是陈垣和他的朋友们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
胡适
陈垣与胡适的友谊始于1920年代初。
陈垣1880年出生于廣东新会一个药商家庭,家境富裕,他的祖父在老家为9个儿子建了9栋一模一样的房子,有厢房,有厨房,有客厅,有卧室;房后小山坡还种满了竹子和果树,院墙都用石头砌成。陈家经商出身,家里几乎没有人读书,但陈垣的父亲非常开明,希望儿子能够有所作为,因此不惜重金供他念书。陈垣读书很杂,不符科举考试八股文的路子,但从小就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这为其后来从事史学研究埋下了伏笔。
辛亥革命前,陈垣在孙中山影响下办报宣传革命,民国后当选为众议院议员,从此定居北京。陈垣与交通系的梁士诒是广东老乡,1921年12月,梁士诒任国务总理,陈垣在其手下当过半年左右的教育部次长,当时教育总长黄炎培未到任,部务由陈垣代理。后来由于政局动荡,陈垣逐渐转入学术界,潜心于治学和任教,1922年到北京大学担任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当时胡适正在北大任教,两人大概就是此间相识的。据《陈垣与家人》一书考证:“1922年2月19日,胡适之在平民中学演说,并且在此前为该校校歌作词。这所专收贫苦学生的中学创办人和校长就是陈垣先生,所以二人最晚在此时已相识了。”
1922年3月,北大《国学季刊》编辑部成立,胡适兼任编辑部主任。次年1月,《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正式出版,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发刊宣言》,提出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当时陈垣已经从事宗教学研究,他在《国学季刊》上相继发表了《火袄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摩尼教残经》和《元西域人华化考》上半部。陈垣的这些论著,可以说是胡适《发刊宣言》最有力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志和治学理念相通,他们的私谊也从此开始。
1920年代末胡适到上海担任中国公学校长,1930年5月辞职。11月28日,胡适一家离开上海到北平,主持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的编译委员会,并应北大校长蒋梦麟之邀,兼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胡适在北平的新居在地安门内米粮库4号,是一座宽绰的大洋楼。几乎就在同时,陈垣也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并且于1932年8月21日从丰盛胡同18号搬到米粮库1号,和胡适成了邻居。
1933年初,陈垣的朋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来华。2月12日,陈垣以北平著名的谭家菜宴请伯希和,前一天便致函邀请胡适作陪:“丰盛胡同谭宅之菜,在广东人间颇负盛名,久欲约先生一试。明午之局有伯希和、陈寅恪及柯风荪、杨雪桥诸先生,务请莅临一叙为幸。”伯希和是20世纪上半叶最杰出的西方汉学家,对东方历史、语言、文字都有深入的研究,对陈垣的道德学问更是极为推崇。1933年4月15日离开中国时,伯希和对胡适等前来送行的人说: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先生两人。不幸国维死矣,鲁殿灵光,长受士人之爱护者,独吾陈君也。”
陈垣与胡适在米粮库为邻期间,两人之间的交往明显增多,但多以通信为主。在《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中,收录了陈胡两人来往书信36通,写于这一时期的有24通,占了大部分。两人毗邻而居,有事情可以当面交流,也可以打电话,为什么还要写信呢?陈垣后人陈智超这样解释:
他们都是忙人,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来作长时间交谈,而他们讨论的问题,又不是仅靠电话就可以说清楚的。用写信的方式,正可以弥补上述两种方式的缺憾,既可以见缝插针,抽出零碎的时间来写信,又可以把电话中说不清楚的问题谈清楚。我们应该庆幸,正是由于采取这种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两人交往的重要实录。
全面抗战爆发后,胡适南下参加庐山谈话会,后来又出任驻美大使;陈垣则留在沦陷的北平继续主持辅仁大学。两人虽然天各一方,却都惦念着对方。1940年1月,陈垣在致家人的信中不无惆怅地说:“胡(适)、陈(寅恪)、伦(明)诸先生均离平,吾文遂无可请教之人矣。非无人也,无不客气之人也。”1943年夏,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在《读陈垣史讳举例论汉讳诸条》的后记中写道:
我们作了多年的邻居,享受了多年的论文切磋之益。他的《元典章校补》我曾替他写两万字长序。现在我们相隔几万里,不知何时才得重有聚首论文之乐。所以我很诚恳的把这两篇避讳的文字奉献给我的老朋友、老邻居陈援庵先生!
抗战胜利后,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两人在北平重聚,但随之国共内战又起。1948年12月13日夜,胡适写给陈垣一封关于《水经注》研究的信,《水经注》是胡适晚年学术研究的重点,陈垣曾给他提供过资料。但胡适没有等到陈垣的回信,两天后,他匆匆登上南京派来的飞机,离开北大校园。一年后,身在美国的胡适自抄致陈垣的这封信,他在附记中写道:“这是我在北平最后的一封论学书,12月14日寄出,15日我出北平了。陈垣先生没有答复我问的话。”
对国民党极度失望的陈垣拒绝了南京政府要其南下的要求,留在了古都北平。1949年1月31日,70岁的陈垣步行十余里,和学生们在西直门大街上欢迎解放军入城——在大变局面前,陈垣与胡适的价值观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1949年5月,香港左派报纸发表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致胡适的公开信,一对老友从此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面。
陈寅恪
史学界素有“南北二陈”之说,“南陈”是指陈寅恪,“北陈”则是陈垣,陈垣和陈寅恪既是史学同行,又是一对相知甚深的好友。
1926年初,正在欧洲游学的陈寅恪受好友吴宓推荐,与当时的学界名宿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道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清华四大导师”。
国学研究院于1925年9月9日开学,到校最早的是王国维,4月17日即搬运书物来校,与研究院主任吴宓一起参与了研究院的筹备工作;赵元任8月到校,梁启超9月8日到校;陈寅恪1926年初回国,在家侍奉生病的父亲,直到7月7日才来北平。得到消息后,吴宓马上去陈寅恪住的旅馆见面,第二天与陈寅恪来到清华园。在陈寅恪初到清华的这段日子里,吴宓陪着他四处参观、拜访。7月13日晚,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吴宓介绍陈寅恪与陈垣见面。这是“二陈”之间的第一次会面,吴宓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宓独坐,待至六时许,陈垣来。七时,陈寅恪来。宓请二君用西餐,为使寅恪与陈垣谈其所学,且入清宮参观也。晚十时半始散。”
陈垣和陈寅恪经常在学术上切磋砥砺,来往较多,很快便成为好友。1930年,陈寅恪写成《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后送陈垣阅正,陈垣指出首段因“误检年表,致有讹舛”。5月9日,陈寅恪分别致信陈垣和胡适,内容相似,类似今天的“群发”:“拙文首段误检年表,疏忽至是,可笑之极。乞勿以示人,以免贻笑为幸。”
1920年代初,陈垣以教育部次长身份兼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当时北京文化界爱国人士,为阻止敦煌珍贵文献被继续劫掠外流,组织了敦煌经籍辑存会,从事敦煌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陈垣组织人员将图书馆内珍藏的敦煌经卷8000余轴考订、编成目录,命名为《敦煌劫余录》。《敦煌劫余录》完成后,陈垣邀陈寅恪为之作序,陈寅恪在序言中对陈垣此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抗战爆发后,陈寅恪离平南下,后来从西南联大辗转去了香港。陈垣留在沦陷的北平,心情极为苦闷,这种苦闷只有在历史研究中才得以抒发。1940年,陈垣写出了《明季滇黔佛教考》,这是他在抗战期间的一部重要著作。当时陈垣长子陈乐素正在香港英华女子中学教书,《明季滇黔佛教考》完稿后,陈垣写信对陈乐素说:此书舍陈公外,无合适作序之人也。”后来陈垣把目录寄给陈寅恪,并表示为了这篇序言,这部书可以推迟出版。陈寅恪接到陈垣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