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在其依法行政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转移到网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重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打破部门分隔制约,为建立一个简洁、高效、透明、公开的政府运行模式,所采取的管理手段。
同时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并非简单的将传统政府与电子手段的叠加,而且与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电子政务的实施包括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讯、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电子政务实施的目标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成本的概念最早来自企业管理。
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
成本按可控性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其中、可控成本指在一个期间内负责该项成本管理人员所能控制的成本。
行政成本指各级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和行使服务职能活动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
行政成本从整体上看属可控成本。
从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的角度分析,企业产品要想占领市场,就必须有效管理可控成本。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有限的成本投入,获取利润最大化”。
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从管理学的发展史来看,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领域,使管理学发生了深刻革命。
企业信息化发展到电子商务时代,管理成本不断减少,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虽然不同,但在成本管理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的行政工作向智能化、科学化转变,行政工作要求打破陈旧的“套路”。
推行电子政务不是为了在原有的组织结构中采用信息技术,而是通过体制创新,从根本上改进政府在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逐步构建符合信息社会要求,扁平化的、高效的、廉政的政府,在深层次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国家行政学院组织的省部级干部“电子政务研讨班”上所讲:“电子政务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方便人民群众”。
温家宝总理简洁、深刻、精辟的阐明了电子政务的根本目的、总的出发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电子政务的高速发展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工作流程,改善政府的行政成本的运行环境。
首先、改变了政府的组织方式,推动了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乃至组织结构重组,使原有的塔型结构被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
在这种结构中,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将取代中间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削弱了中间机构规模,减少管理人员,从而减少行政人员的工资(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福利等方面的开支。
另一方面,运用计算机技术,减少行政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为政府公正、廉洁行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行政管理更加高效、科学、合理。
其次、从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来看,实施电子政务也能改善政府的行政成本的运行环境。
1、实现政府资源整合与共享。
电子政务的外网门户网站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了综合的信息资源,实现政府可公开的信息资源共享、动态更新,提供政府网上便民服务,政府、百姓之间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快网上共享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完全共享。
2、可靠的公文流转。
办公自动化系统整合到电子政务系统中,不仅可按流程实施方便、安全、快捷的公文流转,而且可对公文的管理状态实施跟踪与监控,克服长期困扰我们的“文山会海”、“公文旅行”等现象,为无纸化办公奠定基础。
3、便于城市运转的综合监控。
城市是一个复杂、瞬间万变的系统,信息化处理手段便于全面地对其实施监控和有效管理。
城市运转监控系统对城市经济、市政、交通、科技、公安、环境、就业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统计、处理,可向政府管理人员提供综合的运转情况报告,减少办事程序,全面掌握各方面有用信息。
4、强化政府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诸如抢劫、爆炸、投毒等违法事件,地震、传染疾病等自然灾害,重大交通事故等应急处理。
利用电子政务的综合平台,可以对危险源、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实施统一监控和管理;并可利用网络平台对相关部门实施有效的协调及应对指挥,极大提高城市的应急处理和反应能力。
5、公平、廉政的政府采购。
通过网上采购,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良好的公平、公开、竞争的环境,有效抵制腐败,降低采购成本。
总之、与传统的邮寄、传真等信息传递手段相比,政务信息、政府文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输处理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实施电子政务后大大缩减了信息的传输时间,使以往的必须由行政人员手工进行的作业,可以在全新的网络状态下进行,虚拟办公、无纸化传输的应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换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办公,电子邮递、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等,都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人员的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费用。
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安全;减少了交通费、信息费、纸张费等可控成本;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各级政府机关能够以低信息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并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形成完整的信息管理新机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降低行政成本。
有效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资源,提高政府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改进政府工作,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往,我们的政府管理中,之所以出现管理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而电子政务的建立,以及政府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政府机关连接在一起,使政务信息、政务文件、规章制度、自然信息、动态要闻、管理制度等各种资源真正地实现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电子政务实施以后,由于行政系统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大量以往必须由手工作业的工作,可以在一种全新的网络状态下进行,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企业信息化的驱动力是利润,政府信息化的驱动力应当是追求对社会、公众的最佳服务和最低的行政成本。
尽管在推行电子政务的初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行政成本,但是降低行政成本一定要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指导原则。
否则,电子政务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发展的动力。
电子政务是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的重要保障,电子政务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政府部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必然选择。
不计行政成本和不讲成本控制的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不符合我国国情和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实际,而且由于不可能持续发展而最终难免失败。
只有依靠信息技术,同时依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为优化政务和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服务,才能实现我国电子政务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