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诲人不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家
一、教育的作用
1.孔子的人性可塑论。教育可以改变人、 塑造人。
孔子不言性善性恶。
2.完成【课文解读】一
“上智”和“下愚”都可以从知识技能和品行两方 面去理解。
私以为,正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17.25) (女子与小人指君王身边的),里面还包含了“大 部分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意思,因此重点是批 评“困而不学”的人,实际上是与前一章相通的。
【问题二】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
(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 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社会生产 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 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2)但另一方面, 这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 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 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 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 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 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作”。
【文言练习】四
《论语》中的称谓规则: 孔子对弟子称名(一课16.1章) 孔子在弟子面前自称称名(一课16.1章) 弟子对孔子多称“夫子”(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少数时候称字
(十二课19.24章) 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称名(十一课11.22章) 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称名(十一课11.22章,十一课
互相启发,教学相长
11.子夏问孔子“何谓”,当然不是读不懂 字面的意思,而是想知道这个描写为什么 如此传神,因为他能感受到美,但是说不 出为什么,心求通而未得,这就是“愤”。 孔子“不愤不启”,时机到了,就简洁地 启发子夏:“绘事后素。”既从绘画的理 论上加以回答,又上升到哲学高度:美是 由内而外的。子夏不愧是文学科的课代表, 迅速迁移,触类旁通,作出了令孔子都为 之惊讶的回答。
【课文解读】三
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 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此题意在对孔子重要的思想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自己 的评价。
【问题一】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 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 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 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 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记在心里……这些事情我都做到了哪些?)(7.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有别于 “刻苦勤奋”。“乐”的境界,对我们做任何事都有重要意义。
教育无偏私
教育的原则态度:无偏私,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一视同仁。
教学的方法:“远其子”是陈亢的理解,不是 孔子真的“远其子”,而是孔子深通教育的精 微,教育是顺其自然的诱导,启发自觉学习的 潜能。这就是循循善诱。
这一章影响深远,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父亲会 与儿子保持距离,比较冷淡,还有“抱孙不抱 子”的俗语。我们所熟悉的有贾政与宝玉、朱 自清与他的父亲等,像鲁迅那样说“俯首甘为 孺子牛”,直率地表达父爱的是少数。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作知识的 迁移。是在掌握一定知识、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力,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和比较, 创造出全新的内涵。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举一反三
10.子贡认为自己“富而无骄”,“何如”之中,恳切之 似有自得。孔子便循循善诱,以“好礼”启发激励子贡。 于是子贡举一反三,用《诗经》中的句子,表示要致力于 学问,孔子赞赏他的融会贯通。
庭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鲤对:儿子回答父 亲的问话,“叨陪鲤对”。王勃和他的父亲。
举一反三
背诵
8.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必经受教育者发挥主动性,
先发生困难,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去启发他, 产生较好地教学效果。 成语:举一反三
9.在学习能力上,颜回比子贡要强很多。这种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是在自己努力学习中获得的, 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7)(只要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 有不教诲的。)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 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 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虽门下 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 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 高明善化。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二、教育的对象
3.“大本”中有三种解读。通常人们取第一种。 教育平等。不分贵贱、贫富、贤愚、地域、种族,都可以
接受教育。 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弟子成分复杂,
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其中大多数出身平民,如颜回、 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 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 生的颜涿聚。
己搜集材料进行归纳分析。 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论语》
中材料很多,如第一课14.5章(南宫适),第六课6.11章(贤 哉回也),第十二课11.13章、7.11章、5.7章,等。再是孔子 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 教育培养。如本课11.22章,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 11.3章,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子夏比较偏向 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却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孔子针 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 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但然痛恨如新。不知向来所喻编次 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议论曲折,亦不可不 使后人闻之也。其家事复如何?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 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 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 兄昆仲必不惮赞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 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伏况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举错之 间,不可不审。熹既辱知之厚,于义不可不言,未敢直前,愿 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为僭率也。(朱熹《与陈师中书》)
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也可以理解为,言传身教,有时身教重于言传。
P.s.我的理解:老师说多了,累了,就不想说了。偏偏子贡这同学太 优秀,还要追问,孔子耐着性子讲完,但还是有点恼火,可以从“天 何言哉”的反复中读出来。
14.孔子注重对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演《周易》,修《春 秋》,有述也有作。说述而不作,一方面是因为谦虚,另一方 面,因为古代著作是圣人之事,孔子不敢自称为圣,所以讳言 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境界高下:“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只是避 免了“不该怎样”;“贫而乐,富而好礼”, 却是提出了“该怎样”。前者是对别人,后者 是对自己。前者易,后者难。从前者到后者的 过程就如同“切磋象牙,琢磨玉石”的过程, 都是精益求精。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 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见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
5.9章,十三课11.26章) 弟子相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十五课12.5章) 《论语》的记述编纂者(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孔子弟子通常
称字,个别称子(二课1.2章,六课8.7章)。后一种情况为特例,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论语》的最后编纂者为有若和曾参的 学生。
【文言练习】五
此题目的有三:(1)体会古代称谓原则;(2)通过标点、注释等 方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为学生提供关于封建礼教的扩展阅 读材料。
信中人物身份及关系: 自明:陈师中的妹夫,已亡故。称其为“渠”(他),说明朱熹
视其为晚辈。
5.记载孔门的十位高材生,后人称之为 “孔门十哲”,并把他们分属的四个门类 称为“孔门四科”。
也可以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待这些门类。
四、教育的原则、态度、方法
6.孔子既有自谦的一面,也有自信的一面。是则是,非则非, 不是一味地自谦。“学”会厌烦,“教”会倦怠,做倒“为之 不厌,诲人不倦”是很难的,而孔子却乐此不疲,“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所以优秀如公西华,也自叹 不如。
因材施教
背诵
12.两人都是政事科课代表,比较起来更有价值。 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源于对学生个性的了 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教师的自我修养
五、教师的素养
课文第六章“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可以归入这一条。
13.无言之教。意在告诉弟子静思默察以识天地之道。人 道的修炼,最高境界是效法天道。如,“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教学的内容:《诗》《礼》的作用包容万端, 《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温柔敦厚,可以授政专 对;《礼》可以温良恭俭让,可以视听言动,可 以安邦定国,作用不一而足。孔子仅告诉伯鱼可 以言、可以立,主要是因材施教,并非《诗》 《礼》的全部作用。“言”与“立”,是年轻人 迫切需要的能力,偏重实用。所以,陈亢退而喜, 除了“闻一知三”之喜外,也是因为孔子教伯鱼 的内容也暗合他内心的需要。
《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 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 不敢作礼乐焉。”孔子作天子之事,有天子之德,而无其位, 所以后世称他为“素王”。但孔子自己不会认为在是“作”。
【课文解读】三
15.孔子晚年整理“六经”,这是学术上的成就。
鲁国虽然保留周礼最多,在那时也不完备了。 孔子回到鲁国后,首先修正了《诗经》中的 “雅”“颂”部分,将顺序错乱的作了调整, 使之合乎体制。“六经”中的《乐》可以实现 乐教,孔子正音正是为了更好地教化百姓。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相当于一 个人同时办了清华北大。
三、教育的内容
4.“孔门四教”。 “孔门四教”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文”为教是为了解决学术文化和学术思想 问题,以“行”为教是为了解决道德践履和政 治实践问题,以忠信为教是为了解决人格基础 和道德养成问题,目的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参与 国家政权、改良社会政治的贤才。就四教内在 结构而言,“忠信”为体,“文行”为用。 对照“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小结
本课从教学的作用、对象、内容、原则、 态度、方法和教师本身的修养各方面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
掌握以下关键词: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 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者、绘事后 素、述而不作。
【课文解读】一
此题意在锻炼我们的思想方法。一是联系 比较,二是“听其言观其行”,以实践作 为检验标准。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 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 愚不移” 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 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 施教,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实践 论的,所以实际上更倾向于前者。
【课文解读】二
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此题意在通过具体材料加深对孔子主张和为人的认识,需要自
诲人不倦
——孔子的教育观
Ymf2020.2
本课要求
1.作业:第一节课后,大本及课后练习。第二节 课后,小本在智学网打卡并获取答案。最新布 置了一份名校协作体考试试卷,去做好,并复 习必修四必修五,为开学、回头考做准备。
2.背诵篇目:7.8、11.22章。
孔子与教育
万世师表 天地君亲师 大成至圣先师 首创私学、平民教育 最伟大的思想家、教
一、教育的作用
1.孔子的人性可塑论。教育可以改变人、 塑造人。
孔子不言性善性恶。
2.完成【课文解读】一
“上智”和“下愚”都可以从知识技能和品行两方 面去理解。
私以为,正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17.25) (女子与小人指君王身边的),里面还包含了“大 部分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意思,因此重点是批 评“困而不学”的人,实际上是与前一章相通的。
【问题二】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
(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 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社会生产 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 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2)但另一方面, 这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 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 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 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 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 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作”。
【文言练习】四
《论语》中的称谓规则: 孔子对弟子称名(一课16.1章) 孔子在弟子面前自称称名(一课16.1章) 弟子对孔子多称“夫子”(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少数时候称字
(十二课19.24章) 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称名(十一课11.22章) 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称名(十一课11.22章,十一课
互相启发,教学相长
11.子夏问孔子“何谓”,当然不是读不懂 字面的意思,而是想知道这个描写为什么 如此传神,因为他能感受到美,但是说不 出为什么,心求通而未得,这就是“愤”。 孔子“不愤不启”,时机到了,就简洁地 启发子夏:“绘事后素。”既从绘画的理 论上加以回答,又上升到哲学高度:美是 由内而外的。子夏不愧是文学科的课代表, 迅速迁移,触类旁通,作出了令孔子都为 之惊讶的回答。
【课文解读】三
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 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此题意在对孔子重要的思想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自己 的评价。
【问题一】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 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 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 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 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记在心里……这些事情我都做到了哪些?)(7.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有别于 “刻苦勤奋”。“乐”的境界,对我们做任何事都有重要意义。
教育无偏私
教育的原则态度:无偏私,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一视同仁。
教学的方法:“远其子”是陈亢的理解,不是 孔子真的“远其子”,而是孔子深通教育的精 微,教育是顺其自然的诱导,启发自觉学习的 潜能。这就是循循善诱。
这一章影响深远,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父亲会 与儿子保持距离,比较冷淡,还有“抱孙不抱 子”的俗语。我们所熟悉的有贾政与宝玉、朱 自清与他的父亲等,像鲁迅那样说“俯首甘为 孺子牛”,直率地表达父爱的是少数。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作知识的 迁移。是在掌握一定知识、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力,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和比较, 创造出全新的内涵。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举一反三
10.子贡认为自己“富而无骄”,“何如”之中,恳切之 似有自得。孔子便循循善诱,以“好礼”启发激励子贡。 于是子贡举一反三,用《诗经》中的句子,表示要致力于 学问,孔子赞赏他的融会贯通。
庭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鲤对:儿子回答父 亲的问话,“叨陪鲤对”。王勃和他的父亲。
举一反三
背诵
8.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必经受教育者发挥主动性,
先发生困难,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去启发他, 产生较好地教学效果。 成语:举一反三
9.在学习能力上,颜回比子贡要强很多。这种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是在自己努力学习中获得的, 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7)(只要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 有不教诲的。)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 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 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虽门下 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 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 高明善化。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二、教育的对象
3.“大本”中有三种解读。通常人们取第一种。 教育平等。不分贵贱、贫富、贤愚、地域、种族,都可以
接受教育。 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弟子成分复杂,
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其中大多数出身平民,如颜回、 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 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 生的颜涿聚。
己搜集材料进行归纳分析。 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论语》
中材料很多,如第一课14.5章(南宫适),第六课6.11章(贤 哉回也),第十二课11.13章、7.11章、5.7章,等。再是孔子 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 教育培养。如本课11.22章,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 11.3章,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子夏比较偏向 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却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孔子针 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 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但然痛恨如新。不知向来所喻编次 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议论曲折,亦不可不 使后人闻之也。其家事复如何?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 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 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 兄昆仲必不惮赞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 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伏况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举错之 间,不可不审。熹既辱知之厚,于义不可不言,未敢直前,愿 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为僭率也。(朱熹《与陈师中书》)
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也可以理解为,言传身教,有时身教重于言传。
P.s.我的理解:老师说多了,累了,就不想说了。偏偏子贡这同学太 优秀,还要追问,孔子耐着性子讲完,但还是有点恼火,可以从“天 何言哉”的反复中读出来。
14.孔子注重对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演《周易》,修《春 秋》,有述也有作。说述而不作,一方面是因为谦虚,另一方 面,因为古代著作是圣人之事,孔子不敢自称为圣,所以讳言 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境界高下:“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只是避 免了“不该怎样”;“贫而乐,富而好礼”, 却是提出了“该怎样”。前者是对别人,后者 是对自己。前者易,后者难。从前者到后者的 过程就如同“切磋象牙,琢磨玉石”的过程, 都是精益求精。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 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见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
5.9章,十三课11.26章) 弟子相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十五课12.5章) 《论语》的记述编纂者(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孔子弟子通常
称字,个别称子(二课1.2章,六课8.7章)。后一种情况为特例,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论语》的最后编纂者为有若和曾参的 学生。
【文言练习】五
此题目的有三:(1)体会古代称谓原则;(2)通过标点、注释等 方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为学生提供关于封建礼教的扩展阅 读材料。
信中人物身份及关系: 自明:陈师中的妹夫,已亡故。称其为“渠”(他),说明朱熹
视其为晚辈。
5.记载孔门的十位高材生,后人称之为 “孔门十哲”,并把他们分属的四个门类 称为“孔门四科”。
也可以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待这些门类。
四、教育的原则、态度、方法
6.孔子既有自谦的一面,也有自信的一面。是则是,非则非, 不是一味地自谦。“学”会厌烦,“教”会倦怠,做倒“为之 不厌,诲人不倦”是很难的,而孔子却乐此不疲,“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所以优秀如公西华,也自叹 不如。
因材施教
背诵
12.两人都是政事科课代表,比较起来更有价值。 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源于对学生个性的了 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教师的自我修养
五、教师的素养
课文第六章“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可以归入这一条。
13.无言之教。意在告诉弟子静思默察以识天地之道。人 道的修炼,最高境界是效法天道。如,“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教学的内容:《诗》《礼》的作用包容万端, 《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温柔敦厚,可以授政专 对;《礼》可以温良恭俭让,可以视听言动,可 以安邦定国,作用不一而足。孔子仅告诉伯鱼可 以言、可以立,主要是因材施教,并非《诗》 《礼》的全部作用。“言”与“立”,是年轻人 迫切需要的能力,偏重实用。所以,陈亢退而喜, 除了“闻一知三”之喜外,也是因为孔子教伯鱼 的内容也暗合他内心的需要。
《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 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 不敢作礼乐焉。”孔子作天子之事,有天子之德,而无其位, 所以后世称他为“素王”。但孔子自己不会认为在是“作”。
【课文解读】三
15.孔子晚年整理“六经”,这是学术上的成就。
鲁国虽然保留周礼最多,在那时也不完备了。 孔子回到鲁国后,首先修正了《诗经》中的 “雅”“颂”部分,将顺序错乱的作了调整, 使之合乎体制。“六经”中的《乐》可以实现 乐教,孔子正音正是为了更好地教化百姓。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相当于一 个人同时办了清华北大。
三、教育的内容
4.“孔门四教”。 “孔门四教”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文”为教是为了解决学术文化和学术思想 问题,以“行”为教是为了解决道德践履和政 治实践问题,以忠信为教是为了解决人格基础 和道德养成问题,目的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参与 国家政权、改良社会政治的贤才。就四教内在 结构而言,“忠信”为体,“文行”为用。 对照“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小结
本课从教学的作用、对象、内容、原则、 态度、方法和教师本身的修养各方面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
掌握以下关键词: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 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者、绘事后 素、述而不作。
【课文解读】一
此题意在锻炼我们的思想方法。一是联系 比较,二是“听其言观其行”,以实践作 为检验标准。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 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 愚不移” 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 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 施教,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实践 论的,所以实际上更倾向于前者。
【课文解读】二
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此题意在通过具体材料加深对孔子主张和为人的认识,需要自
诲人不倦
——孔子的教育观
Ymf2020.2
本课要求
1.作业:第一节课后,大本及课后练习。第二节 课后,小本在智学网打卡并获取答案。最新布 置了一份名校协作体考试试卷,去做好,并复 习必修四必修五,为开学、回头考做准备。
2.背诵篇目:7.8、11.22章。
孔子与教育
万世师表 天地君亲师 大成至圣先师 首创私学、平民教育 最伟大的思想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