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PPT讲义(3)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标本缓急,分清主次
疾病过程中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在许多矛盾同时存在 的情况下,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张仲景在对疾病 的治疗中体现了善于辨别标本缓急,分清主次的治疗观点。
(5)注重整体,灵活施治 ①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②内病外治和外病内治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③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一病用数方(同病异治):如胸痹心痛病 2)一方治数病(异病同治):肾气丸(虚劳,痰饮,消渴,
(3)气血津液,贵在通调 ①通调气血 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其通阳行痹的作用首先使阳 气通畅,然后带动血液运行,凝聚的瘀血消失,达到肢体 局部麻木不仁的症状逐渐消除的目的。 ②通调津液 由于疾病的作用,使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不四布, 以致口干,或小便不利,或水肿。通过健脾治水或强肾化 水,都可以使气化流行,津液通达。
、水气病、黄疸病)
三、基本精神和特点
(一)基本精神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 1、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 天人合一(天人整体观):“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 人体整体观:“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为核心
地体环境的破坏,会
6、在治疗上 ⑴提出治未病:包括无病防病;即病防传;有病早治 ⑵注重正气的综合调治是治疗杂病的主导思想。正气虚弱, 无力抗邪,疾病蔓延恶化,加重病情;反之,正气充足, 正气能抗邪,疾病易于康复。主要有两种手段①扶正以祛 邪(正气亏虚较严重),如血痹病。②祛邪以扶正(用于 邪实为主的病证)。此法在祛邪的同时要注意顾护正气, 如果不顾护正气,邪不易去,还会造成新的正气损伤。为 了顾护正气,手段可以采取①在祛邪药中加入扶正药(鳖 甲煎丸);②就近导邪外出(水气病:腰以下肿,当利小 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③逐邪的峻剂,小剂量递 增,中病即止,药后糜粥自养等。
4、在对疾病的分类上 提出:阴病、阳病、五脏病、六微病(六腑病)
5、在诊断上
提出:四诊合参,八纲辨证,病证结合。强调全面收集病情, 严格按照“四诊合参”的原则,结合“八纲”,运用正确 的思维方法,去分析认识病情,把疾病的种种表现,都落 实到脏腑经络的基础上。尤其是病证结合,病是病理变化 的全过程,是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基本矛盾。证,证候,是 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病和证即是共性与个性。在金 匮中,要求先辨病,但是辨病是为了辩证服务,辩证才是 最终目的。
(1) 用于诊断 (虚劳)“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 亦为劳”
(2) 解释病机 (历节)“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 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3) 鉴别诊断 (肺痿肺痈)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 者为肺痈 ”
(4) 指导治疗 (咳嗽上气)“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 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
(二)分篇依据
1、多病成篇(合论) (1)病机相似(血痹、虚痨) (2)病位相近(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3)证候相似(痉、湿、暍) (4)分科合篇(疮痈、肠痈、浸淫病以及妇人三篇
) (5)不便归类的疾病合为一篇(趺蹶手指臂肿转筋
阴狐疝蚘虫病) 2、单病成篇(专论) 临床表现有鲜明特性的疾病(疟病、奔豚气、痰饮病
金匮要略PPT讲义(3)
匮—通“柜”,指古代藏物之器具 金匮—藏放古代皇帝圣训、实录、重要档案的地
方,引申为文献资料珍贵,应当审慎保存。
《汉书高帝纪》“与功臣剖符作契,丹书铁契,金匮石室, 藏之宗庙”
要略—扼要简明 方论—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指明
其属性为临床医书)
绪言
• 一、成书沿革 • 二、主要内容和分篇依据 • 三、基本精神和特点 • 四、学习方法 • 五、金匮要略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二) 特点
1、重视病与证结合的特点 “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脉证合参” →辨证施治 2、重视脉学运用的特点 • 张仲景在自序中说“平脉辩证,是为伤寒杂病论”。平脉,
评议脉象,以脉象的变化作为解释疾病变化的重要依据 .金 匮的脉法包含有 • 全身脉法:人迎脉,趺阳脉, 少阴脉; • 独取寸口法:寸,关,尺 • 都是全身经脉气血汇集的重要部位,与五脏元真息息相通, 因此通过脉象的改变,可以较为快捷的反应内脏变化的情况
妇人杂病及脚气病)
4、方药运用特点
(1) 前22篇共载方205首,临床运用广泛 (2) 组方严谨精练,化裁灵活,体现“普” “简”
“廉”“效” (3) 重视药物专用与药物炮制、煎煮方法 (4)药物剂型、 给药方法、服药方法 ①剂型:汤、丸、散、酒 ②给药方法:内服、外洗、熏、坐药、搐鼻、导药 ③服药方法:日再服、日三服、日夜连续多次服、一日不可
2、在发病上
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正气抗邪” 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的“邪气伤正”理论, 符 合辩证法内外因的发病学理论
3、在病理传变上 提出:一般来说,外邪致病初期偏于经络,随着病势发展 而逐渐深入脏腑(经络→脏腑);脏腑发病后,根据脏腑 之间生理上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可导致脏腑传脏腑 (脏腑→脏腑);脏腑受邪,也会表现于其经络所循行的 部位(脏腑→经络)
(5) 判断预后 (水气病)“水病脉出者死”
3、审慎灵活的治疗学特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1)治未病 ①无病防病 ②既病防传 ③有病早治
(2) 邪正兼顾,平调阴阳 疾病过程是由正邪消长和阴阳盛衰这两组基本矛盾构成, 因而根据邪正消长和阴阳盛衰的度,可以决定“扶正以 祛邪”,或“祛邪以扶正”或“扶阳抑阴”,或“抑阴 扶阳”。这种对杂病治疗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观念,既 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
致人生病。这就要求在诊断疾病时要考虑与人生活息息相关 的因素,包括气候,饮食,甚至是王法,房事等等。在治疗 疾病时,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认识到五脏之间相生相克 关系会导致疾病的传变。
• 2、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1、在病因上
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 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 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总的来说, 是指,脏腑为内,经络为外;脏为内腑为外,经为内络为 外。这与现代的病因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