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建设特色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保持我系可持续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和我系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我系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一、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

1、基本情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于2003年,至今已有七年,现已培养毕业生600多人,现有在校生500余人,专业专兼职教师13人,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7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双师型教师7人,建有物流模拟实训室1个,校外实训基地6个。

2、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的成绩

(1)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较早,积累了大量的办学经验,现有师资配备合理,形成了教授、副教授带头,讲师为主的师资结构和研究生以上学历为主的中青年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2)初步建立了一批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应了市场、企业需要。

(3)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大部分教师都深入到企业实际考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4)毕业生在企业能够做到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些毕业生已相继步入了领导岗位。

3、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现有实训室和实训基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和就业需要。

(2)教师队伍较为年轻,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仍需进一步培训进修,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另外教师待遇应进一步提高,以稳定教师队伍。

(3)精品课程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进一步投入。

(4)教学体系和课程还需进一步完善,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

(5)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定位不够鲜明。

(二)外部环境分析

1、有利条件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今后我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人才是今后10到20年经济发展的亟需人才。《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河北省将重点培育冀中、冀东、环京津和冀南四大物流区域,建设石家庄、邯郸、廊坊、唐山和张家口五大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十大物流园区和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激活物流市场。为构筑未来河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区域产业格局的主骨架,河北省将现代物流业确定为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这对于加快河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将起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

(2)当前和今后物流人才需求巨大。中国物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约19000亿元,国内运输和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元,并继续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但是,中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而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目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供需的巨大差异,导致物流人才在今后10到20年必将成为市场亟需的人才。

(3)2008年全球遭受金融危机的困扰,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国家投资4万亿资金启动经济,其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如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石家庄配合三年大变样也投资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如正在建设的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正定国际物流园等,这些都为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不利条件

(1)近些年各高校纷纷新上物流管理专业,使物流管理专业重复建设严重,加上计划外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我省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骤然增多,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

(2)受金融危机影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

(3)生源数量将进一步减少,物流管理专业招生规模将进一步缩减。

二、建设的指导思想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定位已经逐步达成共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以物流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优质核心课程;实践探索“案例分析、原始单据流转、场景模拟、软件操作、信息处理、企业实战”技能贯通式教学模式;校企共建“互动式”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环境;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良好、“双师”结构合理、能够为物流业发展进行职业培训、咨询顾问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具体目标

1、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深化实践教学,校企联合实施“学训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工作过程化。

2、以培养学生胜任物流管理岗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共建5门优质核心课程。

3、按照虚拟品牌企业进校园、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衔接的原则,新建仿真型仓储配送实训室,完善物流运输实训室、物流信息管理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新建1个虚拟仿真物流公司,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职业技能鉴定需要,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 80%,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与5家典型物流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接受学生假期教学实践需要;开发20家企业,通过签订顶岗实习合作协议,满足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

4、培养既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又具备企业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强、热爱职业教育的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引进骨干教师5人,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达到95%,从物流企业聘用行业企业兼职教师20名,建成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5、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整体水平提升,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互动和共享。

6、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在职业培训、第四方物流技术咨询方面实现突破。

四、建设内容

(一)形成“学训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物流的标志是信息化、标准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电子化”是物流企业的特点。结合几年来专业建设经验,经过充分论证,物流管理专业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将三年划分为基本素质教育、物流业务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和顶岗实习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第一阶段按照人才规格要求安排文化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第二阶段按照物流业务分类进行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养成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第三阶段按照物流企业业务部门设置分别进行岗位综合模拟,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第四阶段按照就业需要在对应岗位上进行实际工作,培养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

2、为有效解决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断层”问题,设计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1)引进典型物流企业的全套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系统平台和仿真性实训环境按照物流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利用网络技术下载企业真实业务、原始票据,形成由现代新技术构建成的虚拟生产性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实施“案例驱动、原始单据流转、场景模拟、软件操作、信息处理、技能训练”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如何工作;(2)把假期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化安排,在企业顶岗实习前的4个假期分别安排专业认知、仓储配送教学实践、物流运输教学实践、国际货代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师傅带领下熟悉相关物流业务操作,尤其要重视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