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举例说明了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几种反映。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的辨证关系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同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无不打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烙印。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既包括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也包括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还包括语言以及与语言相关的一些非语言交际手段(如身体语言等)(胡文仲,1989)。文化形态或文化模式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这个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上的差异。学习语言,就应该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不然,积淀于语言系统内的文化因素就会造成交际信息差,给交流和沟通带来障碍。通过学习一门语言,可以了解一种文化,而了解一种文化,又可帮助加深对其语言的理解。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无不包含着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有必要把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向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社会风貌、民族风情,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使学生在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对方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或文化信息,交际时势必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效果。因此,若想达到交际的成功,不仅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而且要克服由文化因素造成的障碍。“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Sapir《语言论》)。这就给我们的外语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应文化的导入。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瑞拜克(Winston Brembeck)曾指出:“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形式及意义中的反映

东、西方文化丰富多彩,但彼此之间又存在着许多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都讲究“重道轻器”、“重无轻有”、“重虚轻实”、“重了悟不重形式”。例

如: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人的绘画讲究意境、神似、气韵;中国的书法”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注重流动的线条、飞动的美;“文以意为主”,“意在笔先”,“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又是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国的音乐注重旋律的优美动听、婉转悠扬,实际上是体现一种意、一种精神;中国的建筑艺术侧重于群体的序列推移、整体的神韵气度,不同于西方那样讲究单体的造型欣赏、局部的雕琢。西方文化则是注重知性、理性的追求,注重形式,用数学、逻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从分析的角度去观察现实世界。例如:在绘画艺术上,西方油画的特点是在形体上下工夫,以形似为目标;在文学上,西方的戏剧追求静态凝重的孤立造型,让人体验的是一种雕塑性的美,不同于中国戏曲中灵活多变且具有很高的形象特征和写意性的动作;在音乐上,西方以和声见长,实际上追求的就是一种形式美、一种空间结构。中、西方文化这种一个重意、一个求形的巨大差异深深地蕴藏于中、西语言之中。西方语言注重形式,即“表层结构”,语法观念特别重要,形成了一套严密细致、纷繁复杂的语法体系。而汉语却注重语言的内容、意义、精神,即“深层结构”,追求的是表达功能的完美,讲究以意统形、以神摄形,语法的地位并不重要,语意是关键。这并不是说汉语没有语法,而是汉语在表达上比较灵活。正是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差异,因而学习外语的人经常以本民族的语言规则去理解和运用外语,以致在学习中和跨文化的交际中出现许多错误,造成了许多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例如,我们说“这是我从未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学生们容易译成:This is the best film I have ever seen. 这是一个病句,中国学生看到“从未”这样的字眼,马上想到“never”与之对应,但是句中的“never”应改为“ever”。中国学生的思维是这样的:这是一部最好的电影,我以前从未看过;而讲英语的人却这样思维:在我所看过的影片中,这部最好。这是东、西方人思维角度的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

考察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或跨文化中的交际情况,就会发现在所谓的“语言错误”中,很多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够,以致从本民族的文化角度出发,去理解或运用外语而造成的。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褒贬词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与民族的深层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有关。深层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制约着词义的引申取向。有些词在英语中是褒义词,可对中国人来说,却有着某些反面消极的趣味。如:“ambitious”一词,意思是有雄心的,有抱负的,可中国人常把它作为贬义词来用,指对权利或名利有着巨大而非分的欲望,意同“野心勃勃的”,这主要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基督文化和西方哲学为基础的,个体主义是西方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点是强调自我价值、个人奋斗和个性解放。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有雄心的”个人奋斗自然是被社会认可的。而中国文化自古强调群体意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了词汇意义上的不等和理解上的偏差。再比如说,在我们学过的一篇有关面试的课文中(《实用英语》第二册),作者写到:在面试结束之前,应聘者可以问及一些相关问题,包括“晋升的前景”,学到这里,教师不妨穿插讲解一下东、西方人价值取向的差异,告诉学生这样的问题去应聘某些企事业单位时提出来是不合时宜的。

三、文化差异在语言运用中的反映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语用方面的,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文化、离不开环境。语言行为是人们进行交际时的语句。根据语言行为理论,语句有两种意义(1)命题意义,这是语句的字面意义,(2)施为意义,这是指语句在听者方面所产生的意义。说汉语的人在跨文化交际时常犯的语用失误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施为意义上的失误。例如,汉语询问型问候语体现的是汉人群体文化的特点,既表达问候,又表示关切,遵循的是汉文化的交际规则。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不可作语言的直译,否则就会造成文化误解。英国学者奥特(Oatey)认为,将汉语的常用问候语“你干什么去呀?”直译成英语会使英语国家的人产生误解,误认为中国人喜欢监视别人的行动去向,喜欢干涉他人隐私。她说:不回答你的问题会不礼貌,如果含糊地回答又像是回避问题,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如实地回答,正因为如此,这种形式的问候语极易触犯西方人(1987)。再比如说:西方人在得到了良好的服务或帮助时,总要说声“Thank you”,如果按照我们的习惯,随之说一声:“不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就会令对方很尴尬,这种回答在语言上没有错,但从语用的施为意义上看,很容易使西方人想到:你本不愿为我服务,只不过是责任在身而已,所以我们应该说:It is my pleasure(很高兴为您效劳)。

四、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的反映

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也要重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因为语言不是人类交际的唯一工具。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如姿势、身势、身体各部分的动作、体触行为等)、副语言(如沉默、非语言声音等)、客体语(如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家具和车辆所传递的信息等)和环境语(如空间信息、身体距离、座位安排、灯光、颜色等)。非语言交际手段是交际行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语言行为起到良好的辅助和配合作用,在语言交际遇到障碍时,还可以起到代替、维持或挽救的作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和语言有着盘根错节、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交际中总是伴随着语言,帮助人们弥补语言交际的不足,增强语言交际的效果,起着一种妙不可言的作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指出:“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交际”。非语言交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外延之一,也是被文化模式化的。因此,如果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彼此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不了解非语言交际在对方文化中所起的交际作用和交际效果,交际时就很可能出现不得体甚至冒犯对方的情况。如:我们都知道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V”型手势可以表示胜利的意思,但做这个动作时,手掌要向外对着对方,否则,手掌向内则表示粗俗嘲弄之意。又如:在我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性的年轻人跨着对方的胳膊在大街上款款而行,但如果同西方人交际时也这样表示亲密,就会令对方很难堪,因为他们为避“同性恋”之嫌是不会这样做的。再如,对否定问句应答时汉英文化之间点头与摇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