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教学设计

芭蕾舞教学设计
芭蕾舞教学设计

芭蕾舞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跳芭蕾舞的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跳芭蕾舞的牛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语言交际能力的重 要性显著增加。出guo了以下内容“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跳芭蕾舞的牛”,供大家参考! 1.能根据角色的表情、动作等图片信息,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 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大胆表达自己对图画故事的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牛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初步萌发做事 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1.材料准备:PPT课件。 2.经验准备: (1)观看芭蕾舞光碟,初步了解有关芭蕾舞的知识。 (2)教师和幼儿交流在幼儿园或在家里是如何学习本领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一、观看视频(图片),引出绘本内容1.出示芭蕾舞的视频(图片),引发经验联想。 师:她们在干什么?这个舞蹈和我们平时跳的舞蹈有什么不同?跳芭蕾舞的演员身材怎么样? 2.引导尝试用脚尖跳舞,感受芭蕾舞的特点。 师:你刚才用脚尖跳芭蕾舞有什么感觉? 3.引出绘本内容。 师:有头牛也要跳芭蕾舞,你觉得他能成功吗?为什么? 二、共同阅读,理解绘本内容1.观看ppt,阅读故事。

师:橙子今天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是与芭蕾舞有关的,我们来看一看。 2.逐页阅读。 ●第一页师:你看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牛在收看芭蕾舞节目。)师:牛是怎么看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牛看得很认真?(引导幼儿从牛的眼睛、动作、神态来观察分析。)师(小结):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被芭蕾舞深深地吸引了。 ●第二页师:看着看着,牛忍不住跟着电视跳起了芭蕾舞。你看,它跳的时候怎么样了?(满头大汗。)师:牛学跳芭蕾舞的事情被谁发现了?羊和鸭子看到牛在学跳芭蕾舞,脸上是什么表情?它们有可能会说什么? ●第三页师:农场里的动物都知道了牛学跳芭蕾舞的事情,它们纷纷嘲笑牛。看一看,动物们是怎么嘲笑牛的? 师:鸭子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它是在学牛呢? 师:羊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它又会怎么嘲笑牛呢?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师:农场里的动物们都在嘲笑牛。你们觉得牛会放弃学跳芭蕾舞吗? ●第四页师:牛到底有没有放弃学跳芭蕾舞呢? 师:它的伙伴看到他在跳芭蕾舞会怎么想?会对它说什么呢?

芭蕾脚位训练教案

芭蕾基训脚位组合

1分钟5分钟一、芭蕾舞脚位讲解 芭蕾中脚的五种基本位置,是学生最 早要学习的动作,不只是因为简单,而是 芭蕾课堂上大部分动作都是以这5种位置 之一作为开始和结束姿态。外开并非易 事,但也并非可怕,它需要时间和坚持不 懈的刻苦锻炼。有些人的自然开度好,以 下的动作他就能很轻易地完成。有些人开 度较差些,但多练习就会逐渐达到要求。 二、新课芭蕾手位的讲解 一位: 一位脚两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接 形成一横线。 二位: 二位脚两脚根在一位基础,向旁打开 一脚的距离。(根据自己脚的大小) 正面: 示范、讲解, 让学生能更好 的掌握上一节 课所学习的内 容,为接下来 的课程打好基 础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进行模仿 教师讲解示范 学员进行模仿 练习 队列站立方式 ○○○○ ○○○○ ○○○○ ○○○○ ○○○○ ○○○○ ○○○○ △ 学生注意听教师 讲解并注意观察 模仿教师动作 ○○○○ ○○○○ ○○○○ ○○○○ ○○○○ ○○○○ ○○○○ △

侧面: 三位: 三位脚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前脚跟紧贴后脚心。前脚盖住后脚的一半。 正面: 侧面: 四位: 四位脚一脚从五位向前打开,两脚相 距一脚的距离。前脚跟与后脚趾关节成一条线。 正面: 侧面: 五位: 五位脚两只脚紧贴在一起,一脚的后跟紧挨着另一只脚的脚尖,前脚完全遮盖住后脚。教师讲解示范 学员进行模仿 练习 队列站立方式 ○○○○ ○○○○ ○○○○ ○○○○ ○○○○ ○○○○ ○○○○ △

10分钟 正面: 侧面: 注意事项: 1、注意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 的审美基础之上的。 六、集中跟随音乐练习 要求:让学生在舞姿动作中保持腿部内侧 肌肉的收紧。 节奏:一个八拍一个脚位,五个脚位做两 组;四拍一个脚位,五个脚位做一组。 (音乐:one man’s dream) 七、分组练习: (跟音乐) 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练习,每组在做的同 时其他同学需要认真观摩并提出意见和指 出错误 八、集合 教师讲解示范 学员进行模仿 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 学员进行模仿 练习 教师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并指 出学生的错误 学生注意听教师 讲解并注意观察 模仿教师动作 ○○○○ ○○○○ ○○○○ ○○○○ ○○○○ ○○○○ ○○○○ △ 根据老师的讲解和 示范认真完成组合 学生分组练习 ○○○○ ○○○○ ○○○○ ○○○○ ○○○○ ○○○○ ○○○○ ○○○○ 所有学生练习 ○○○○ ○○○○

芭蕾说课稿-教师资格证

芭蕾舞课教案 一、说教材 芭蕾是舞蹈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 学生注重练习芭蕾的基本姿势,即正确的抬头、挺胸、肩膀打开、手臂下垂、屁股收紧及双腿并拢。基本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各种形象。 二、学生分析 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忙于学业,忽视形体训练,因此经常出现身体不正,弓背含胸,端肩缩脖,腿弯曲等不健康的体态。芭蕾是最适用于纠正不健康的体态的运动。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芭蕾舞。 难点:基本姿态的准确性。 四、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芭蕾是舞蹈的其中一种,是如何形成的,对形体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芭蕾的基本姿态。 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对学习芭蕾舞的兴趣。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由浅入深,详细讲解肢体的动作与舞蹈的关系。本节课中我在准备部分播放轻松悦耳的音乐,让学生跟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将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导入到新课的教学中来。 学法:展示自我,乐于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课堂中边学边演,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形体,这对学生来说是享受舞蹈的快乐。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根本所在。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一上课,问学生:知道什么是舞蹈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然后播放一段芭蕾舞视频,学生观看。然后问学生:你喜欢芭蕾舞表演吗?你想自己舞起来吗?这一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芭蕾舞的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亲自示范,模仿练习 教师进行导入后,亲自示范标准动作;请学生上来模仿。与学生互动,表扬动作做到正确的学生,发现不正确动作的,老师自己做反面示范,让学生看到错误的动作的不好看在哪里,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三)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如何更加深入学习芭蕾舞?如果仅仅只是练习基本姿态,学生的兴趣不会持久。让学生利用游戏,必能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示游戏“伸手换位”。让学生的游戏的过程体验芭蕾舞的高贵,亦能有效训练协调与反应能力。 七、教学效果 所有学生熟练地记住芭蕾基本姿态的要求,一半学生能规范完成动作要求。

幼儿园中班艺术《芭蕾舞》教案

药惠中心幼儿园中一班半日开放教案 时间:2018年4月26日执教者:王迎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名称:芭蕾舞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舒缓的特性。 2.学习芭蕾舞七个手位,跟着音乐做律动表演。 3.乐于参加集体性韵律活动。 活动准备: 1.芭蕾舞挂图。 2.芭蕾舞表演视频,卡农音乐。 活动重点: 学习芭蕾舞七个手位,并配合音乐完整表演。 活动难点:将芭蕾舞的每一个手做标准,并配合呼吸和体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播放卡农音乐,请幼儿欣赏。 师:老师带来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欣赏,听完之后,说说你感觉怎么样? 幼:舒缓,轻柔。 2.播放芭蕾舞表演片段,请幼儿欣赏。 师:这里还有一段优美的舞蹈,请小朋友来欣赏。他们的衣服像什么? 小结:这种优雅的舞蹈叫芭蕾舞,学习这种舞蹈会让我们的身材更加挺拔。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学一学。 师:学习芭蕾舞必须要先学会手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

手是怎样的?脚是怎样的? 请幼儿逐一模仿,教师指导。 小结:一位手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二位手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上半身的中部,腰以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这两个支撑点的稳定。 三位手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向后摆,三位手就象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左手不动,右手保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胳膊肘和手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前面一点,不要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六位手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结束双手从七位(手心朝前)划一个小半圈,手心朝下,向两边伸长后,胳膊肘先弯曲下垂,逐渐收回到一位。 2.师:现在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说手位,请小朋友迅速做出反应。 3.教师数拍子,将七个手位连贯起来,带领幼儿做一遍。 4.配合卡农音乐,做七位手,教师要提醒幼儿逐一呼吸,体态。 5.请幼儿看视频重复手位,教师巡回指导。 三、音乐游戏:欢乐舞小天鹅们都变回了原来的样子,非常高兴,让我们也跳起《欢乐舞》帮她们庆祝一下吧!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跳起《欢乐舞》。

小班美术教案《芭蕾舞娃娃》含反思

小班美术教案《芭蕾舞娃娃》含反思 小班美术教案《芭蕾舞娃娃》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粘贴的乐趣能够细心的进行粘贴,通过粘贴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美术《芭蕾舞娃娃》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 棉花、蚕豆是农村常见的乡土资源,所以本次活动选择这两个材料组织本次活动。由于小班幼儿的手指灵活度不高,对于一些粘贴的美术活动很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选择了让幼儿进行粘贴棉花和蚕豆。希望可以又环保,又能做出美丽的作品,还能发挥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粘贴的乐趣能够细心的进行粘贴,通过粘贴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动手将棉花粘贴在纸上。 难点:能够将棉花在黑线内粘满,不超出线。 【活动准备】 物质:棉花、蚕豆、浆糊、抹布、画好芭蕾舞娃娃的纸、课件。 经验:对芭蕾舞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材料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分别出示棉花和蚕豆(棉花、牙签) 2、师:棉花和蚕豆都有什么用那?(棉花可以做冬天的衣服,蚕豆能吃。) 3、师:谁来猜猜老师今天要用棉花和蚕豆做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4、小结:我们可以用棉花和蚕豆做粘贴画。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察。 1、出示《芭蕾舞娃娃》一幅,师:这是老师刚刚粘好的画,我们看看吧! 提问:这是什么呀?(一位跳芭蕾舞的演员)我们叫她芭蕾舞娃娃。 2、师:这幅画是怎么粘贴的啊?幼儿仔细观察回答。 蚕豆:头部。 棉花:头饰、衣服。 3、师:那我们先来看看要用到哪些材料? 教师出示材料(棉花、蚕豆、浆糊、抹布、画好芭蕾舞娃娃的纸)带领幼儿认识。 4、师: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画是怎么粘贴的啊? 教师示范:①蘸些浆糊涂在头部,手擦干净,把蚕豆粘贴在上面。 ②在头饰处涂些浆糊,手擦干净,取一些棉花粘贴上去。 ③在裙子处涂些浆糊,手擦干净,取一些棉花一点一点粘贴上去。 5、小结:芭蕾舞娃娃穿上衣服真漂亮。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1、师:小朋友,你们想试一试吗? 2、讲解注意事项: ①浆糊不要蘸太多。 ②画面要保持整洁。 ③棉花不要拿太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芭蕾基训教案

芭蕾基训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学期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芭蕾知识,学习芭蕾基训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腰部和腿部的力量与能力脚背,大腿,小腿,绷直开 教学课时:一学期课时 第一周:舞蹈基训常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基本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一》、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 第二周:地面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地面基训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环绕脚: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芭蕾舞教案一例

芭蕾舞教案一例 芭蕾基训课把上训练动作顺序: 一、Battement tendu 双手扶把 二、Plie 单手扶把 三、Battement tendu 五位 四、Battement tendu jete 双手扶把 五、Battement tendu jete 单手扶把五位 六、Rond de jambe par terre 七、Battement fondu 八、Battement Frappe 九、Adagio 十、Grond battement jete 1. Battements 节奏4/2 准备4拍双手扶把脚一位 (1-8) 1 右脚tendu 前+头方向2勾脚3点地4收回5一位plie+头回正6右脚plie tendu 前+头方向7 Ronds de jambe 前划旁同时推直主力腿8落二位plie (2-8)1换重心推直双腿左脚tendu 点地2 落脚二位plie 3换重心右脚tendu点地4旁tendu收一位5-8一拍一次tendu 四次。(反面及后面按运动规律从后向前反复) 2. Pile 节奏4/3 准备拍4拍单手扶把脚一位(头斜方向上45°) 准备拍5-8 手一位呼吸经二位打开七位 (1-8)(8ta)手呼吸1-2 到一位同时经过demi plie 到Grand plie 3-4落脚推直双腿手经二位打开到七位(4ta)手到三位5-6 手经二位到一位同时经过demi plie 到Grand plie 7-8 落脚推直双腿手从一位打开到七位 (8ta)手呼吸1-2 port de bras 下前腰 3 起上身手到二位4手到三位5-6下后port de (2-8) bras 7起身打手到七位8右脚旁tendu 落二位 (3-8)(8ta)手呼吸1-4二位Grand plie +手七位到一位呼吸打开一次5-8 二位Grand plie +手七位到三位划手打开呼吸一次(手走向与一位plie相同) (4-8)1-4 二位releve 手七位停住5-6 releve 一拍一次压脚跟7落二位推重心右脚tendu 点地8 battements soutenu 脚收五位双手二位向内转身落五位手打开七位 (5-8)(8ta)手呼吸1-4 五位Grand plie +手七位到一位呼吸打开一次5-8 五位Grand plie+手七位到三位划手打开呼吸一次(手走向与一位plie 相同) (6-8)(8ta)手呼吸脚五位port de bras 1-2 下前腰3-4 环动到手三位旁腰5-6 环动到

芭蕾形体课-教案

课题芭蕾形体训练(1) 芭蕾形体的意义 芭蕾形体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有所不同,它是由芭蕾基础训练延伸而来的,而不是真正的芭蕾训练。芭蕾形体训练是以健身为目的的,着重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并调整人的形体姿态。芭蕾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对健美体形的指向,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直指形体的健美。因此,芭蕾形体训练对人的形体修塑有很大的帮助。 芭蕾形体训练的课堂组成和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基本一样,也是从把杆训练开始,然后是中间练习,最后是跳的练习。但是芭蕾形体训练课的组合动作都比较容易,运动量不会很大,一般的人都能够接受。课堂中不要求动作做得多么规范,只是通过在自己身体条件能达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完成好动作,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强调的不是大的体力消耗,而是通过训练加强肌肉的能力、身体的柔韧性,塑造肌肉的线条等,来达到完美的塑形效果。 芭蕾形体训练也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的,是通过从简单到难的动作学习训练来达到塑形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也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它不会马上就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坚持训练的话,不论是在体态还是气质上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芭蕾形体训练不是以培养专业的演员为目的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芭蕾的训练对人的形体和气质进行修塑,使身体均匀和谐,身体轮廓线条清晰,从而塑造出美的体形。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形体训练,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练习芭蕾舞站姿和芭蕾舞的手位、脚位、基本扶把动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形体训练再加上舞蹈组合,以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内容: 1、热身准备 2、芭蕾舞站姿、手位、脚位、基本扶把动作 3、控制训练 教学重点:正确的芭蕾舞站姿 教学难点:正确的芭蕾舞站姿及控制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 准备活动:地面拉伸,以腰、胯、足踝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教学过程: 一、芭蕾站姿 1、后背挺拔,肢体舒展。手和脚呈芭蕾一位站好,注意呼吸和眼神。 2、收紧腹肌、后背、臀大肌,两腿内侧肌肉收紧。 3、两臂下垂,两肩向下压。 二、脚位练习:单手扶把,身体保持直立 1、一位:两脚完全外开,脚跟彼此切成180度,注意两脚掌平铺地面。 2、二位:由一位两脚分开,相距一脚距离,尽量收紧腿部内侧肌肉。 3、三位: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脚跟紧贴另一脚的中央尽量收紧腿部内侧肌肉。 4、四位:由三位前后分开,两脚前后相距一脚距离,重心在两脚中间。 5、五位:两脚外开,前后紧贴,一脚脚尖与另一脚脚后跟对齐。

芭蕾手位教案

课题《芭蕾手位训练》 任课教师:孙梦思 新课题:芭蕾手位训练 授课时间:周二第4节 课时:45分钟 教学对象:09学前 本课教学目的: 1.提高肢体的软开度以便于良好的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2.理解基本的古典舞和芭蕾舞知识以及在肢体上的应用 (1)复习古典舞,熟悉动作,并且掌握基本要领,从而提高身 体的协调性 (2)通过本课芭蕾手位的学习,使学生对芭蕾中的手位有基础 的了解,并有50%以上的人准确的掌握手位位置。 教学重点:芭蕾手位的3位和7位 教学过程: 1.软开度训练——腰(跪下腰,吊腰)10分钟 ①跪吊腰:准备时腿与肩同宽,双手抱肚子,后背立直,吊腰 时肚子往前顶,最后下头,腰要顶起来。 节奏:共做3次,每次耗10秒 ②吊腰:准备时腿与肩同宽,双手抱肚子,后背立直,吊腰时 膝盖要直,肚子往前顶,最后下头,腰要顶起来。 节奏:共做3次,每次耗10秒。 2.复习古典舞手位组合10分钟 共分3组,每组动作中包含古典舞蹈基本手位,还有集体的变换 队形。 音乐和舞蹈一共时长1分30秒,分3组分别完成。 3.★学习芭蕾手位组合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因是“法语”ballet的英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注重“开绷直立”,以下的学习是芭蕾中最基本的7个手位。 练习内容一: 一位手—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础上,双手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两臂合成一个圆形,肘关节略用力前顶,手心朝上,两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掌与身体也相距一拳。

练习内容二: 二位手—保持一位手的形态,两条手臂平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对着胸口约第三个纽扣处,使肩到手指有一个下坡度,双肩仍保持一位时的弧度,有一种合抱大树的感觉。 练习内容三: 三位手—保持二位手的形态,双臂同时向头顶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头顶,肘关节略向后用力掰开,双臂仍保持弧形。 练习内容四: 四位手—手臂三位手位置上,另一臂保持原有形态下降到二位手的位置。 练习内容五: 五位手—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位手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稍靠前,肘关节向上抬起,手心向另一侧的斜前,从肩到手指也略有一点坡度。 练习内容六: 六位手—已打开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动,另一手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 练习内容七: 七位手—原已打开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到二位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此时双臂都到了身旁,严防肘关节下坠,感觉上好象几个人在围抱一棵更大圆周的大树一样。 教法: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动作的要求。 2.训练学生①提问个别学生动作要求 ②集体做动作,老师逐个纠正,纠正后要求学生在正确的位置 上耗住,以便于加强学生对正确动作的认识和记忆。 ③加入音乐节奏,每个手位一个八拍,要求学生张嘴数节奏, 以便于将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先教单一动作,然后进行复合型动作,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形体芭蕾舞 教案

形体芭蕾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对于上节课中,提出的课堂要求能够较好的遵守,有不合 规范的行为能够在提醒下改正。 2、强化自己对每个组别中的站位的印象。 3、能够理解上节课中介绍的专业名词,再次遇到时,能够做 出相应动作。 4、了解并识记形体芭蕾中的基本手势和基本手位。 5、了解并识记形体芭蕾中的基本脚位。 二、教学准备 芭蕾基本手位和基本脚位的图片 三人小组站位名单 三、教学过程 1、全班集合站队清点人数。了解本节课学生出勤、请假状况。 2、全班散开后随机抽取某一小组或一小组中的某一排,检查 学生是否还记得自己在小组中的站位 要求学生归位时保持安静且动作迅速。 3、随机抽取学生回答上节课介绍的专业名词的思考或者表 演出来。 4、介绍芭蕾的四大特征: (1)、“开”:舞者肩、胸、跨、腹、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

向外打开。 (2)、“绷”:舞者肢体各部位绷紧。尤其膝关节踝关节脊柱和脊椎 (3)、“直”:舞者背部如门板一样向上挺直。 (4)、“立”:舞者使头硕、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傲然挺立。 5、介绍芭蕾舞者身材要求: 三长一小:胳膊长,腿长,硕长,头小。 6、介绍基本手型: 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并拢,食指张开,大拇指寻找中指第一关节处,手指、手腕、胳膊线条流畅。 7、介绍基本手位:、 (1)、一手位:双手保持芭蕾手型置于髋骨前方,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指尖相对,胳膊稍圆,身体直立,胸、肩、腹打开。 (2)、二手位:保持一手位,手带动胳膊至横膜位置,与身体保持一定距离。 (3)、三手位:保持基本手型,继续向上走。双手置于额头前上方,胳膊稍圆。 (4)、四手位:三手位的基础上右手以小指/胳膊肘带动向下,回到二手位置。 (5)、五手位:右手打开至旁位,胳膊稍圆,低于肩膀向远处延申。

最新整理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2、关注画面细节,大胆猜测,理解感受贝琳达对自己梦想的坚持。 3、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感悟追求梦想就要从当下做起,坚持不懈。 活动重点: 能理解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从故事中感受个体多样性,懂得欣赏自己,尊重别人。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提问: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带着发现的眼睛走进今天的绘本故事。 二、过程 1、观看P P T分段讲述故事。 ,1,可是,贝琳达有个大问题,嗯,应该说有两个大问题,仔细看图,猜猜看,她遇到了什么大问题?,她的左脚和右脚,她有一双大脚。,

,2,其实贝琳达不觉得自己的脚有问题,可是参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选拔时,问题就来了。评审委员一看到贝琳达的大脚就大叫:他们会说什么?,暂停!, ,3,我们一起学一学评审委员的话吧:“天啊!”、“你的脚大得像条船!”、“简直和海豹的鳍没两样!”、“回去吧。你那一双脚,永进跳不好!” ,4,如果你是贝琳达,你听了这些话你是什么感觉?,伤心,难过,仔细观察图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贝琳达很难过,难过了好久好久。她想:“或许那些评审委员说得对,我的大脚真的不适合跳舞。”, ,5,从这幅画上,我们可以看出贝琳达还跳舞吗?为什么要放弃呢?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会放弃吗? ,6,,既然不再跳舞,她就得找别的事做,可是,她除了跳舞,什么都不会。她找啊找,终于在费莱迪餐厅找到工作。餐厅里的客人喜欢她,因为她动作快,脚步轻巧灵活。费莱迪先生也喜欢她,因为她做事很认真。,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轻巧灵活”是什么意思? ,7,贝琳达在费莱迪餐厅干得很出色,可是贝琳达快乐吗?贝琳达工作间隙看《舞蹈杂志》时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在想什么呢?,是呀!贝琳达虽然喜欢费莱迪先生和餐厅里的客人,不过她还是忘不了舞蹈。 ,8,有一天,有个乐团来餐厅表演,他们自称“费莱迪好友乐团”,在餐厅开门营业前,他们先练了一首轻快的曲子。贝琳达

芭蕾舞蹈基训组合教案

芭蕾舞蹈基训组合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学期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芭蕾知识,学习芭蕾基训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腰部和腿部的力量与能力脚背,大腿,小腿,绷直开 教学课时:一学期课时 第一周:舞蹈基训常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基本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一》、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 第二周:地面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地面基训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环绕脚: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俄罗斯的芭蕾舞教案.docx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俄罗斯的芭蕾舞 芭蕾舞起源于民间舞蹈,16世纪开始形成于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在俄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而且具有自己的风格。 1670年,外国舞蹈家和俄罗斯学生在彼得堡的米哈伊洛夫宫上演了俄罗斯第一部芭蕾舞剧——《关于奥菲欧与叶甫里狄亚的舞剧》。18世纪30年代,开始经常性的芭蕾舞演出。1776年成立的乌鲁索夫公爵和梅道克斯歌剧舞剧团,既吸取了西欧芭蕾舞剧的长处,又把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和舞蹈结合到芭蕾舞,使之成为俄罗斯民族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 在18世纪,俄罗斯主要上演外国芭蕾舞剧,如《新维特》、《爱斯米拉达》和《海马》。19世纪下半叶,柴可夫斯基创作了俄罗斯自己的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后来,格拉祖诺夫的《莱蒙达》,哈恰图良的《加雅奈》和《斯巴达克》,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又丰富了俄罗斯芭蕾舞剧。 近百年来,俄罗斯芭蕾舞坛上群星灿烂。从1899年安娜·巴甫洛娃在彼得堡玛丽因斯剧院首次登台演出,到1910年她率团在世界许多国家巡回演出古典剧目和圣桑的《天鹅之死》;从18岁的加林娜·乌兰诺娃192年5月16日在列宁格勒举行毕业演出,到19 60年12月29日她50岁生日前夕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告别演出;从马雅·普利谢茨卡娅19 43年在大剧院首演,到1995年她70岁生日时仍在大剧院舞台上演出;从纳塔利娅·别斯梅尔特诺娃到叶卡捷琳娜·马克西莫娃;从《青铜骑士》中第一个扮演叶夫根尼的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到第一个扮演斯巴达克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各领风骚很多年,对俄罗斯和世界芭蕾舞艺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经常到国外演出,誉满全球。俄罗斯芭蕾舞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是这个国家重视芭蕾舞的发展,建立了一些很好的芭蕾舞学校。例如,莫斯科芭蕾舞学校成立于1773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每年招收60具有舞蹈天才的10岁儿童入学,经过具有高超舞蹈技艺的教师的科学和全面的训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独舞演员。

跳芭蕾舞的牛教案22834

分享阅读:跳芭蕾舞的牛 作者:彭超霞山西省平遥县职中幼儿园 一、设计意图 《跳芭蕾舞的牛》这一阅读材料,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生动曲折,层次分明,结局美好,不但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获得语言、思维上的发展,同时对孩子的现实生活也有着一定的指导和教育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重点运用以下策略:①用导入活动做铺垫,营造积极活跃氛围的同时,让孩子了解芭蕾舞的特点,为后续的阅读活动打下伏笔;②在阅读大书的过程中,针对有几页画面信息多的特点,我运用由面到点的策略,由一个大问题作为线索来引发孩子的观察和搜索,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参与、发现,抛下一个问题,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回答情况进行追问,帮助幼儿逐步梳理、明晰思路;③重视引导孩子将语言和肢体动作有机的结合进行表达表现,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加灵动充满趣味,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到位;④将这本书作为一个整体给予孩子,重视页与页之间的连接和过渡的设计,这样,有利于孩子连贯思考和有依据地进行联想,也有利于孩子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解角色心情;⑤运用自主猜想、幼儿讨论和表演等手段解决阅读中的难点;⑥根据层次的转承起伏,交替运用单页阅读和连续阅读的形式,做到过程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同时,教师注重用规范、凝练的语言回应幼儿的回答,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依据画面信息猜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单页阅读和连续阅读多页画面的方法,逐步了解故事的结局。 3.能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阅读活动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 幼儿对芭蕾舞有初步的了解、录象、大书、文字:嘲笑、爷爷、成功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引出话题。 他们在干什么?跳的是什么舞?跳芭蕾舞和我们平时跳的舞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什么样的身材比较适合跳芭蕾舞?我们也来试着学学阿姨的优美动作,你能用两个脚趾头着地撑起你的身体吗?(幼儿尝试模仿画面上的演员的动作,体会跳芭蕾舞的困难) 教师小结:看来学跳芭蕾舞很困难哦,如果一头胖胖的奶牛要学跳芭蕾舞,你们觉得它能跳得好吗?为什么? 二、阅读大图书,猜想故事情节。 1.封面: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仔细看看,故事里面有谁呢?故事里主要讲了谁呢?(是呀,难怪封面上的牛画得这么大呢!)那这本书可能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芭蕾形体教案(本科)

教学进程表 课程名称:体育(芭蕾形体)(本科) 所属学院:体育部考试考查:考查总课时:32 授课班级:各学院女生授课教师:所属学院:体育部职称:周课时:2 教材名称:《体育与健康教程》主编:孙麒麟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第三版)

第一周

一、体育课常规 1.服装:身着运动装、穿运动鞋; 2.出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凡是事、病假每一次扣一分;每迟 到、早退一次扣二分;每缺席一次扣五分; 3.早锻炼:每天上午6:45~7:15;每周二~周五 每人每学期至少要进行十五次即是拿到十五张早锻炼的票,每 增加一张体育成绩就增加一分。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1)芭蕾形体的基本训练(手、脚的位置、把杆练习、小组合等); 2)身体机能测试:握力、仰卧起坐、50米; 3)专项理论。 三、专项理论:体质与健康生活要素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是每天生活的必要条件。 那么,什么是健康?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健康理解为“远离疾 病和身体虚弱病症的一种身体状态”,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上 的健康,是对健康的一种片面理解。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 变迁,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对健康的评价从医学和 生物学的范畴,逐渐延伸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领域。健康三维 观: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精神的健康和 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简称“健康三维观”。由此可见,真正 意义上的健康应该是确保高质量生活的一种最佳身心状态,一 种健康的感觉与高质量的社会方式,并且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这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健康五要素:与健康三维观相 类似的观点是健康五要素即身体、精神、智力、情绪、社会等 五方面都处于健康和完美状态,才称之为真正的健康,简称为 “健康五要素”。 (二)影响健康社会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受教育因素;体育锻炼 因素。 (三)体质与健康: 健康的评价:1.与健康有关的体质直接与个体从事日常社会和工作的能力有关,主要包括:心肺血管机能、身体成分和肌肉骨骼系统 机能。 2.体质中与技能相关的参数是灵敏度、平衡性、协调性、爆发力、反应时与速度。 3.代谢性体质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体质参数,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血胰岛素、骨密度等。 健康的社会方式:每日保持7~8小时的睡眠;有规律的早餐、少食多餐;不 吸烟、不饮或少饮低度酒;控制体重并有规律的锻炼;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的身体检查;如有生病及时到医院就症。运动与免疫:适宜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能力;高强度运动回产生运动性疲劳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第二周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绘本的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能看着图片,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但是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3 、通过读绘本,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并树立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种子的梦想是开花结果,小溪的梦想是奔向大海,雄鹰的梦想是翱翔九天,骆驼的梦想是行走沙漠,春天的梦想是播种美丽,太阳的梦想是传递温暖。同学们,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觉得当老师特别神气,于是,我就梦想着自己长大也能成为一名老师。如今,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小朋友们,请你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绘本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小女孩的梦想。 二、走进故事,读故事。 1、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去看看。 猜猜看她的爱好是什么呢,(仔细观察下她穿的衣服,她的动作)对了,她的爱好就是跳芭蕾舞。 这是本书的主人公,她的名字叫——贝琳达。我们一起和她打声招呼吧~ 2、讲述故事:

可是,贝琳达有个大问题,嗯,应该说有两个大问题,仔细看图,猜猜看,她遇到了什么大问题, 播放芭蕾舞曲《四小天鹅》,让小朋友观察芭蕾舞的特点。 (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应具备的身体条件是“三长一小”,“三长”就是长胳膊、长腿儿、长脖子,“一小”指的是“小脑袋”, 这样在表演时才能有芭蕾的高贵优雅。) 3、可是,贝琳达却有着一双大脚,其实贝琳达不觉得自己的脚有问题,可是 参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选拔时,问题就来了。评审委员一看到贝琳达的大脚就大叫:他们会说什么,(暂停~) 4、看图,想想看评审委员对贝琳达满意吗,评审委员一看到贝琳达的大脚就大叫:他们会说什么, 老师引读:“天啊~”贾庄董男爵三世说,“你的脚大得像条船~” 著名的纽约评论家乔治. 根毕崇说:“简直和海豹的鳍没两样~” 常在舞蹈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欧娜 . 劳乌柏女士瞪着眼睛直摇头。谁来学一学他们是怎么样对贝琳达说的, 5、是呀~三个评审委员都说:“回去吧,你那一双脚,永远也跳不好~”如果你是贝琳达,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伤心、难过) 6、看图,说一说贝琳达此时此刻的心情,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总结:画面以灰色为主,天灰蒙蒙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贝琳达的灰心难过,莲蓬头滴下的水滴仿佛是贝琳达伤心的眼泪。)她看着自己的芭蕾舞衣发呆。她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大脚,非常难过。她想:“或许那些评审委员说得对,我的大脚真的不适合跳舞。” 7、从这幅画上,我们可以看出贝琳达还跳舞吗,为什么要放弃呢, 她(贝琳达)告诉自己:‘我放弃跳芭蕾舞吧。“如果你是贝琳达,这时候会怎么办,要放弃吗, 8、既然不再跳舞,她就得找别的事做。可是,她除了跳舞,什么都不会。她 找啊找,终于在费莱迪餐厅找到工作。餐厅里的客人喜欢她,因为她动作快、脚步轻巧灵活。费莱迪先生也喜欢她,因为她做事很认真。

舞蹈芭蕾基训课教案

舞蹈芭蕾基训课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学期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芭蕾知识,学习芭蕾基训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腰部和腿部的力量与能力脚背,大腿,小腿,绷直开 教学课时:一学期课时 第一周:舞蹈基训常识(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基本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1~8点)。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一》、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 第二周:地面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地面基训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一)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二)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三)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四)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重点画面和文字,引领学生继续学习并运用仔细看、大胆猜、快乐讲的方法,感受故事,理解故事中人物内心及动作变化,进一步感悟绘本语言简洁但意蕴深刻的特点。 2、给学生留下一些阅读悬念,激发学生对绘本故事更浓厚的阅读兴趣,用学到的方法正确地解读绘本,由扶到放,启迪学生发现绘本无穷的内涵和魅力。 3、开启学生的情感,引导孩子增进自我了解,看重珍惜自己的长处,建立积极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学生继续学习并运用读懂绘本图画和文字的重要方法——仔细看大胆猜快乐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芭蕾舞吗? 生:喜欢——。芭蕾舞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轻盈、灵巧、优美生:不

喜欢——这是什么原因呢?预设:觉得长大了跳不好看、很难、跳得不好怕被嘲笑。 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绘本,它讲述了一个跳芭蕾的女孩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一个故事,想和她见见面吗? 二、读封面、封底和扉页,猜想故事情节。 1、师:看,她来了,就是封面上的这个女孩。(隐藏书名,出示封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女孩,看看她在干吗?跳舞的动作怎样?(动作——技艺很高,很专业)从哪感受到的? 此时贝琳达的心情怎样?从哪感受到的?(脸部表情——女孩子很喜欢跳舞,很陶醉,从她的眼睛感觉她在享受;服装——穿着亮丽的舞蹈衣;) 2、师:这位女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她的名字叫贝琳达(板书) 3、看,贝琳达舞姿多么优美,可是她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你们从图片上找到答案了吗?(有一个大脚丫)我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一个大脚丫正在跳芭蕾了,所以这本绘本的题目就是(大脚丫跳芭蕾)一起读读。 4、看,翻过封面,蝴蝶页,这一页就是扉页了。老师把这一部分放大,舞台的幕布已经拉开,而贝琳达却在干吗?谁来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

芭蕾教案

芭蕾集训 执教: 教学对象:二至四年级兴趣班学员 18人 课题:芭蕾基训 教时安排:40分钟 教学目的:1、掌握芭蕾脚位和手位,软开度的训练,基本掌握芭蕾的蹲和擦地。 2、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3、在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热爱舞蹈。 教学重点:基训扶把组合 教具准备:VCD碟机。 关键词:芭蕾基训、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软开度 教学过程: 一、形体训练部分: 芭蕾舞蹈基本手形芭蕾;芭蕾基本站位;(一位至七位)小组合。 训练要求:抬头、沉肩、挺胸、夹背、收腹、提臀、直膝、下身、肌肉收紧。 二、把杆部分 1、双手扶把姿态,单手扶把姿态。单手扶把芭蕾基本脚位(一位至五位);单手扶把芭蕾基本手位(一位、二位、三位、七位) 要求: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 2、活动组合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脚掌、脚踝、膝盖、胯和软开度的训练。 3、一位、二位、五位蹲组合; 要求:在蹲的时候膝盖要向着脚尖的方向,胯要打开,在全蹲的时候一定要

半脚尖要被动的起来,起全蹲的时候一定要先压半脚尖, 要有种对抗的感觉。 训练目的:训练学生们的控制能力。 4、一位擦地组合(双手扶把) 要求:主力腿的胯要立直,动力腿的胯要断开,上身保持提拔。切记胯一定要打开。 前擦地的时候要用脚后跟带动,收回的时候要用脚尖收回。 旁擦地的时候要用脚尖带动,收回要用脚后跟收回。 后擦地的时候要用脚尖带动,收回要用脚后跟收回。 训练目的:通过掌握擦地的动作要领,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 三、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在形体部分完成的非常出色,但在把干部分基本上可以掌握动作的过程,但在要求上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如蹲、擦地:学生们在全蹲起来的的时候胯没有打开,臀部会翘起来;在后擦地的时候,学生们会用脚后跟带的向后走,这样都不是不对的地方,还要加强训练。 四、后感: 在教学过程中,有三个矛盾需要解决。 第一个矛盾:学生年龄跨度大的矛盾。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等因的影响,训练重点将有所不同。对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与基础练习相结合,掌握适度的运动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加强形体气质练习。 第二个矛盾:时间与体力的矛盾。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耐力较差。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习的体质明显加强,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授课时间。 第三个矛盾:儿童天性与专注力的矛盾。活泼、可爱、纯真、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保持儿童天性的同时,还要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专注力的培养。一年级儿童的明显进步就说明,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是难中之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