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配置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内,利用新建筑体其中一个“空”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此建筑内,并打破其方正格局,横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筑体内。
Libeskind称此种手法为〝潜意识下的连接〞,代表德国人和犹太人命运的无法分割;但从深层意义来看,为了创造犹太博物馆的入口,拆除了仿古迹的一面墙体
此古迹是大战后依原设计重新再造的仿品,并非原迹〉,若依建筑师之意,各自赋予基地上两个独立建筑体为德国人及犹太人的象征,而使用这样一种侵略性的语言来响应象征着德国人的巴洛克式建筑体上,我个人的感觉彷佛:别人对我不仁,我亦回之不义。
尤其为了强调犹太博物馆的入口,用材质沉重的墙体作为入口的建筑语汇,这手法的疑虑,更在犹太博物馆内部使用轻快材质的对比下而加深。
三条主命运线代表三种不同的可能性,也是本设计案的主题,但参观者走完这三条命运线后,并无法在空间的体验上领略出不同的感受,倒是整个建筑体顺应着李伯斯金强烈的个人美学及设计风格,有着统一而重复的空间感,从头至尾没有平行和垂直线、倾斜的墙面、天花板嵌入的斜行灯具线、展示橱柜的不规则开口〈以上皆为解构派常用手法〉,参观者走完全程,只觉空间跳跃不停,和哀悼犹太人的省思感似乎没办法配合。
当然这是我个人在犹太博物馆的空间经验,并不足以代表其它参观者的想法,只是我很怀疑,若去除了引导员的详细解说,以及每个空间、每条路线上的昭示牌,参观者是否能够从自己寻常的空间领略知觉中去体会建筑师要说的故事?设计者利用历史背景、哲学思维或艺术化的手法来充实设计,基本上是很吸引人的,只是当建筑实体完成后,也必须要能够回归到空间上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无需语言、文字图片的引导,直接可以体会的感觉。
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建筑师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这些名人的选择并没有国籍限制,可能是犹太人,也可能是德国人或者其它。
关于这个引用,个人觉得并没有很强的立论,为什么盖一座犹太人纪念馆要拿一些名人来左右建筑体的走向?难道被牺牲的一般犹太人,其价值比不上几个历史名人?当然如果要使用一般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因为被迫害的人数太多而只会在地图上形成密密麻麻的网,就没有办法作为建筑体走向的解释了。
〈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搜集了在柏林被迫害的犹太人名册及住址,推测他可能想过使用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
丹尼尔。
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
里伯斯金称该博物馆为“线状的狭窄空间”。
理由是在这座建筑中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
其一是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
其二是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
这二条脉络虽然都有所限定,却又通过相互间的沟通,而在建筑和形式上无限地伸展下去。
依据相互离散、游离的处理手法,形成了贯穿这座博物馆整体的不连续的空间。
这二条脉络是“犹太人博物馆”的特征,同时又是里伯斯金所特有的“二元对立,二律背反”的观点。
柏林的痕迹,不仅仅是物理的,据说其中还有说不清因果关系的根源,或者是既往性夹杂在里面。
从德国人和犹太人的外在关系来观察,他下了这样的结论。
他执着地追求曾对犹太人的传统和日尔曼文化做出贡献的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家们的生活踪迹,并将其模式化。
这是该博物馆所要表现的第一个内容。
该博物馆共有4个隐喻情结,其二是根据作曲家阿诺德。
施昂拜格未完成的歌剧“摩西和阿龙”的脚本而构成的。
在此处,表现了由于歌的存在,而歌词不清,相反,歌不存在,而能帮助对歌词的理解的不合情理性。
第三,在大屠杀年代被驱逐出柏林,在里加和乌其的强制收容所中死亡人的名字和死亡地名。
第四,是以瓦特。
本杰明的“一侧通行路”形成的。
沿着曲折型建筑,引入了60个连续的断面。
如此一览“犹太人博物馆”的话,正如街谈巷议所说,里伯斯金充满晦涩的形而上学的超俗的思考,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接近的。
例如:对“犹太人博物馆”的第四种表现的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他从自身的体验,给予了非常明确的解释。
他是在纽约、伦敦、米兰、波士顿、那不勒斯等地居住过的多国籍派,也是典型人口移动派。
他对我的“这种多国的生活方式对你本人的作品有什么影响?”的提问,回答是“的确有影响。
但现实却相反,工作产生了这种必要性。
”“不在一个地方长住,不被一地的传统习惯束缚的生活方式,正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新状况”。
在世界各城市,不是作为当地人,通常是作为异国人,又是作为局外人而存在(being)的他,同时又作为当地人而非在(nonbeing)的存在。
不能作为异国人存在的理由,又成为,作为当地人的理由的这种双重自相矛盾的逻辑,是符合“犹太人博物馆”所体现的观点的。
一种艺术,由于作为其核心的主体的丧失,例如像没有情节的文学,没有旋律的音乐那样的没有展示品的博物馆,其不存在性、非在的存在性的缘由,好像已是新型文化形式的一种倾向。
充满被驱逐、遭受屠杀的(成为不存在)犹太人的悲痛与苦恼的“犹太人博物馆”,仅仅超越了设计的特异性和观念的前卫性,将一个民族的悲惨命运的历史封印而已。
同是一个犹太系的音乐家古斯塔瓦。
马勒,所内含的如在第九交响曲所奏出的旋律那样深沉暗淡的精神才是杰出的。
全景
1-柏林犹太博物馆高空俯视
2-柏林犹太博物馆是在原柏林博物馆犹太部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由新老两部分建筑构成。
我们从巴洛克风格的老楼进入博物馆
3-向右穿过大厅来到通向地下的楼梯口,讲解员告诉我们这里是进入新建筑参观基本陈列《德国犹太人2 000年历史》的必由之路。
4-博物馆新建筑利伯斯金德大楼(The Libeskind Building),分二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
山美国建筑师丹尼尔·利伯斯金德(DaniclLibeskind)设计,外表装饰锌板,造型独特,整个建筑平面呈曲折前行状。
1992年11月大楼动工,1998年竣工,1999年1月向公众开放。
由于建筑本身是一件回应历史的创作,那些参差不齐的空间,倾斜起伏的平面,窄如逢隙的窗户,令人置身其间能体验层层历史,所以仅两年时间一幢空楼就吸引了35万参观者。
奇特的建筑形状成为博物馆的标志图案。
5-利伯斯金德认为,好建筑给人沉思的空间,让我们得以思考生存的新方式。
他在设计中极力运用奇特的线条表现力,立体地突现德国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他紧紧围绕两条线构造大楼,“一条是断成若干段的直线,另一条是连贯的曲线。
”鸟瞰大楼,可看出建筑物本身是条不规则曲线,曲折前行,中间有条断断续续的直线将曲线分成两半。
曲线代表德国犹太人曲折发展的历史,直线象征德国犹太人曾动荡不安的生活,驱逐、屠杀、逃亡、漂泊,所以其间有太多的中断。
两条线的交叉处是垂直耸立的“空无所有”的空间,这样的空缺散落在博物馆各处。
建筑设计师利伯斯金德想告诉人们:空缺象征着经过长期漂泊和纳粹屠杀,很多犹太人的文化已不复存在。
但这些文化曾经存在过,所以要留出空间,提醒观众关注那些被破坏的犹太人生活,关注那些流失的犹太文化。
6-在建筑线条和空间的运用中,利伯斯金德溶入自己的历史感悟和建筑语言,引导观众思考欧洲犹太人的命运,审视纳粹大屠杀的惨痛,总结人类自身的教训,从而带给观众独特的历史感受和博物馆体验。
利伯斯金德大楼成为柏林的象征性景观,反映出当代德国人面向未来正视历史的勇气,“没有回忆就没有未来”!走下长长的石阶深入利伯斯金德大楼地下,从亮处进入暗处,首先感觉很压抑,接着联想到“暗无天日”。
设计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不正是纳粹时期德国犹太人的生活境况吗?
7-讲解员介绍说,地下的建筑格局可以说是犹太人历史过程的形象设计,有三条通道,分别名为“背井离乡”、“大屠杀”和“幸存”,代表了1933~1945年德国犹太人的生活和命运。
其中前两条通道的墙面装有壁龛式陈列橱窗,惨白的灯光,记传体式的展品陈列,营造出白色恐怖下犹太人的生存环境。
这些由私人捐赠的展品,表达了捐赠者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不论是一把提琴、一套餐具,还是一本小书、一帧照片,均保存完好,表现出一个民族在艰难景况中依然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天性。
通道的墙壁好像是倾斜的,地面也起伏不平,走起来有些吃力。
8-每个灯下都是一个犹太人的真实故事
9-犹太历史图片
10-馆里有很多这样的放音区
11-博物馆内部一角,下面是用铁块做的人脸,大大小小一地都是。
12-高高的窗顶
13-流放花园
14-回望犹太人博物馆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