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
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án( )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chì(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jí()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____A_____。

1.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万丈狂lán(_____)chì(______)痛典jí(__________)qiè(_____)而不舍
3.4.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两句有语病,请你帮他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①网络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②然而,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非法侵入他人电脑等问题。

③所以,在利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时提高警惕,以免不入歧途。

(1)第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
....的。

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
....。

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D.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
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三、情景默写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

(3)《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运用比喻,赞颂木兰谨慎机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 wú):香草名。

9.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10.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

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

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
(3)母恐其以劳生疾(________)(4)遂博通群籍(_________)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昼之所读,夜辄诵之。

13.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14.甲文中孙权告诉了吕蒙哪两种读书方法?这两种读书方法各自的目的是什么?15.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他们认为读不读书一个样,反正都是出去打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高荣伟
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

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据黄老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

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

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

”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20世纪50年代了。

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研制核潜艇,很快获批。

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

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

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

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

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

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

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 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年试航,1974年交付海军,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

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

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

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

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

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场作诗曰:“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16.阅读文章,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旭华的人生经历。

立志上天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巨大科研成果
17.在进行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中,黄旭华遇到了哪些困难?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2)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
..带队作深潜试验。

19.文中画线句子中,为什么要详细交代具体的年份?
20.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邓稼先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太阳和霓虹灯
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

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

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

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

”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
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

”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

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

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是傍晚了。

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已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

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甲)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

秘书把时间限定为20分钟。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象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

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

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象,非常羡慕。

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

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乙)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⑧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

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

⑨紫禁城的傍晚很美。

太阳悬挂在地平线上,光线柔和。

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某些时候却情愿寻求平等,因为它知道这种姿态更有利于交流。

都市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缤纷并且极富动感,竭力招揽着人们的目光。

太阳和霓虹灯同时出现,看上去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和谐,也许因为它们都发光吧。

21.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中的“竟”都含有__________的意思,甲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______之情,乙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22.文章①~⑧段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从不同角度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23.文章的第⑨段有何作用?
24.结合文本谈谈你能从季羡林先生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25.结尾描写了太阳和霓虹灯,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两种事物各暗示了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2.澜炽籍锲
3.4.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感受到胡适对母亲辛苦养育的感恩之情.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锲。

3.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仿写。

5.第1 句改为:“它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或“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第 3 句,改为:所以,在利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时提高警惕,以免误入歧途。

(其它改法只要正确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语病分别是:第1句搭配不当,第3句否定词使用错误。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6.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C项的成语使用有误,“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根据该题语境,此处应该用“漠不关心”。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
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7.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

A项有误,这是一个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8.万里赴戎机对镜帖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戎,雌。

9.“窈窕”,拟人手法,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

(也可以联想为:散发着清香的蘼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飞扬,情态美好。

)10.诗人沐浴着春风,愉悦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9.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

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

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此处“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这里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1)到,等到;(2)重新;(3)担心;(4)于是。

12.(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2)(沈约)白天所读过的文章,晚上就能够背诵。

13.笃志好学。

14.精读(研究)、略读(涉猎);前者是为了出成果,后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闻。

15.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甲文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南史》作者:李延寿年代:唐
甲文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文译文:
沈约年幼丧父,家境贫寒,志向坚定而且热爱学习,日日夜夜不放下书卷(不知疲劳)。

他的母亲担心他因为太劳累而生出疾病,时常让他少添灯油(熄灯)。

而(沈约)白天所诵读过的文章,晚上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众多典籍,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

济阳蔡兴宗听说了他的才能很赏识他。

蔡兴宗时为郢州刺史,引荐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官名)。

蔡兴宗曾经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沈约的为人堪称师表,你们应该好好地向他学习。


1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及:到,等到。

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
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重点词语:涉猎:粗略地阅读。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笃志好学。

14.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读书方法是:精读(研究)是为了出成果,略读(涉猎)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闻。

1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

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本题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16.考取交大造船系参研核潜艇
17.①核潜艇的研制是一项尖端工程;②当时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模样;③黄旭华选择的是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④没有计算机,全靠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数据。

18.通过“直到……才……也……”的关联词语的运用,说明了核潜艇研究事业的保密性极高,表现了黄旭华为科研事业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亲自”一词表现了黄旭华在科研中事必躬亲、科学严谨、以身作则、不怕牺牲的高尚人格。

19.详细交代年份,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核潜艇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进步之快,成果之丰。

20.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刻苦勤奋、临危不乱、热爱祖国。

【解析】
【分析】
16.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结合第二段“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上海交大的造船系”;第三段“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上核潜艇,很快获批。

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概括即可。

点睛:记叙类的文章内容概括,要围绕文章所写的内容,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

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

17.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结合第五段“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

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和第六段“工程复杂。

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这些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即可。

18.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

作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上下文来分析。

答题格式: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分析表达效果(结合中心思想或人物性格)+ 体现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围绕“黄旭华为科研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回答即可。

(2)围绕“黄旭华在科研中事必躬亲、科学严谨”的优秀品质回答即可。

19.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本题围绕“我国在核潜艇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进步之快,成果之丰”回答即可。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其主要方法是:①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②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③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能提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本题作答时,结合文章所写的内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即可。

21.出人意料惊喜敬佩或赞美
22.示例一:将女演员、主持人和季羡林先生的言行思想进行对比,突出季羡林先生的人物形象。

示例二:将作者对女演员、主持人与对季羡林的感情进行对比,突现作者对前两者的不满和对季羡林的赞美和敬仰。

(能够从其他角度举例也可酌情给分)
23.①内容上:太阳指季羡林,霓虹灯指女演员和主持人,作者借太阳和霓虹灯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季羡林和女演员、主持人的情感和评价。

②结构上:照应题目,深化了对季羡林地位崇高,人却平易近人的品质的赞美这一主旨。

24.①平易近人。

替青年学子看管行李;明明很累,也接待采访。

②生活简朴。

室内空间被书占据,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③尊重知识。

认真思考,“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

④尊重他人。

即使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认真思考,认真回答。

25.太阳暗示了像季羡林先生一样的尊重知识、尊重别人、有谦逊美德的人。

霓虹灯暗示了像名演员、名主持人一样盛气凌人、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