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班级:药学一班

姓名:王惠

学号:20092140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峻问题是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此国家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不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而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政权。

[关键词]:土地改革;过渡;“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积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新时期。能否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新生的人民政权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关键。在这一历史任务面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考验。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面临的严峻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极其错综复杂。在国际上,新中国的成立震撼了世界,增强了世界进步力量。但是,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国仍然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千方百计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在政治上孤立、在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新中国,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朝鲜战争一触即发,我国面临唇亡齿寒的威胁。在国内,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基本结束,但新生的人民政权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考验。在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虽已获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完全结束。在经济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国民党的腐朽统治以及长期战争的破坏,新中国接收的是一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据统计,1949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粮食产量减少约四分之一。此外党的自身队伍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我们党在从农村进入城市执掌全国政权、从事和平建设的全新任务面前,能否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否为人民执掌好政权,这都需要我们用实践来作出回答。

上述情况表明,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全部结束,大量的民主改革的任务还需继续完成,被破坏的国民经济亟待恢复,新生的人民政权亟待巩固。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发动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迅速医治战争的创伤和发展国民经济。

二、探索对策,付诸行动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一条曲折的道路,面对严峻的考验,党和国家领导人采取积极对策,不断探索。

(一)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为了根本扭转财政经济方面的困难局面,使新生的人民政权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站稳脚跟而且在经济上也能站稳脚跟,1950年6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建国后最初三年的任务制定了党在这个时期的工作纲领。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

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在建国头三年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还必须做好八项工作:1、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2、巩固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巩固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物价的稳定。要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要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3、在保证有足够力量用于解放台湾、西藏巩固国防和镇压反革命的条件下复员一部分军队;4、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5、认真救济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同时认真救济灾民;6、认真团结各界民主人士并认真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7、坚决肃清一切反革命分

子;8、认真搞好整党、整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指出要完成土地改革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作斗争,我们面临的敌人是够大够多的。必须处理好国内各阶级、政党、民族等各方面的关系以便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应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的不利局面。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会上毛泽东批评了那种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认为这是不适合我国情况的错误思想。为了团结好民族资产阶级,全会确定要在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的方针下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制定了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方针,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保证了党在建国初期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抓住主要环节顺利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为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恢复以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基于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党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分两步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因此党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以新民主主义作为自己的第一步纲领,用以规定当前革命的性质和通过这个革命所建立的共和国的性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对总路线作了完整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