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待地域歧视现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职率高,工作无效率和员工同管理层冲突 增加。
(三)针对上述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 问题,企业引进了科学管理、福利工作、产 业心理学等管理创新。科学管理代表了主要 通过对生产方法的重新组织和工作的合理化 来解决劳动力和管理无效率的一种努力。福 利工作代表了通过改善工人条件解决劳动力 问题的努力。而产业心理学则代表了心理学 原理对提高效率和对单个工人调整的应用。 其中,福利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劳资冲突 和工会运动,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力、减少 员工的离职率。福利工作供应的内容包括给 员工提供住房、学校、图书馆、医疗保障、 娱乐设施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劳动条件的改善 等等。从1900年开始,一些工厂雇佣叫做福 利(或社会)秘书的雇员负责管理福利项 目,监督各种福利活动的实施。
Consume Guide ·Academe Elite
工遭遇两大制度障碍,一是农村土地承包 制,二是户籍制。一方面,农民工没有完全 摆脱土地的羁绊。农民工进城务工,家里还 保留自己承包的责任田,土地是他们从事非 农生产经营的最后经济依托和保障。由于有 土地的牵挂,就有季节性的农民工,阶段性 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进城是为了挣钱,最 终他们还会回到农村。这些人进城务工对于 改变自身及农村的贫困有明显的作用,也正 因为如此,各级地方政府把农民进城务工对 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地方经济的作用大加宣 传,甚至兴办各种类型的进城务工民工职业 技能培训班,目的是希望当地的农民工在城 市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力,挣更多的钱,寄 回农村,改变自身及家乡的贫困。殊不知这 样的结果与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是背道而驰的。现代化进程最终必然导致现 有的土地承包制的变革,必然会使大多数的 农民背井离乡成为城市的居民。另一方面, 户籍管理体制对农民工的限制。进城务工农 民在城市就业,挣钱,而城市在各方面又没 有准备接纳他们,因此,他们虽然常年在城 市工作,却又算不上城里人,加上乡下又有 土地、老小的牵挂。他们希望在城市改变自 己的命运,但在现有的体制下,又很难实 现。农民工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作为边 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他们的基 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 障,许多农民工的生存境况令人堪忧。从一 定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 者,又是身份社会的受害者。
·学术要论
Consume Guide ·Academe Elite
从美国早期人力资源管理看我国农民工管理问题
■ 章海鸥 浙江工业大学
[摘 要]与美国早期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我国农民工管理存在:农民工在人身自由方面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严重缺失; 农民工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被忽视等问题。要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民工雇用管理方面的问题,光靠用人单位的努力和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上牵涉到各级政府以及农村的土地承包制、户籍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管理体制、下涉及各个相关部门和用人 企业的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建议: 1.逐步改革现行的有关制度,如改革土地承包制,使外出务工农民工摆脱土地的羁绊、拥有人身自由,成为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择业者;改革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融入城市、享受权益保障不再有制度屏障。2.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规范企业在员工 雇用各个环节的行为,使企业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使管理活动,杜绝违反劳动用工法律的行为,在保障农民工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农民工的 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农民工管理 社会保障
(三)农民工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被 忽视
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是一个 积累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此前的雇佣管理 实践的集大成。它既是组织管理应对环境变 化的产物,也是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方法和 手段的集合。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企业 所面临的环境不同,企业自身的情况也不 同,就会有不同的雇佣管理实践。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供过于 求,因此雇佣管理的方式是放任的、粗暴 的。这种管理方式带来的结果是,美国企业 在员工管理方面面临生产力低、员工离职率 高、工作无效率和员工同管理层冲突增加等 等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劳动力市 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严重匮 乏,导致员工的流动性大、离职率高,生产 效率低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 美国企业采取到了一些措施应对员工管理方 面的问题,如实施员工福利,关注员工的心 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这些措施对于稳定员工 队伍,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员工同管理层 的冲突问题等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我国农民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美国早期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我国企 业对农民工管理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 (一)农民工在人身自由方面受到多方 面的限制。 虽然农民进城务工是现代化、工业化进 程中,城市化、非农化的必然结果,但是与 美国早期的进城务工农民相比,中国的农民
2008.6 消费导刊
60
·学术要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美国早期的雇佣管理的发展 在早期,人们曾用雇佣管理(employme nt management)、 人 事 行 政 ( 管 理 ) (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 雇 佣 行 政 (管理)(employment administration)、 人际关系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relations)来指称人事管理或后来的 人力资源管理。但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 理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而在 此之前,组织中的对人管理经历了不同的发 展时期或阶段。杜尔伯恩(J. Dulebohn)等 人 将 雇 佣 管 理 实 践 的 发 展 分 为 1 1 个 阶 段 [ 3 ]: 前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现代公 司和管理资本的出现,科学管理、福利工作 和产业心理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人力资源 管理职业的出现,人际关系运动,产业关系 的黄金时期和人事管理保持职能,工作生活 质量时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出现, 战略焦点时代,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在这十一个阶段中,我把前6个阶段看成人力 资源管理的早期。
参 保 率 都 在10%以 下 , 其 余 7 5 . 2 % 的 人 没 有 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还有人分析指出,农 民工完全处在城市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尤其 在失业救助、医疗看病等方面农民工根本谈 不 上 有 什 么 社 会 保 障 待 遇 和 保 障 机 制 。 [ 6 ]另 据北京劳动保障网的资料,非公有制企业从 业人员虽然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公有制企业职 工,但平均36人中仅有1人参加社会保险,未 参 加 社 会 保 险 的 职 工 中 ,90 % 以 上 是 农 民 工。[7]绝大部分农民工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 下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工 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很低。 农民工是工伤工亡的高危人群。一些地方农 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有的企业设 备陈旧,管理粗放,不投入基本的安全装 备,农民工加班加点疲劳过度,导致安全事 故频繁发生。
(二)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严重缺失 中国现行的两分化的户籍划分、户籍管 理制度,以及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工 成为市民,享受城市社会保障的制度屏障。 农民工虽然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城市 经济的发展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由于 身份的限制,他们在城市并不能享受他们的 劳动所带来的成果,城市人口的劳动社会保 障不能惠及他们。失业救济、住房安置、子 女入托就学、医疗保障等等都与他们无缘。 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低,相应的社会保障机 制和体系发育滞后,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 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用工企业也没有为 农民工提供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有人研究 发现,只有很小部分农民工有一至两项非均 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而且不是完全 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各险种的
图:美国早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 美国早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如下特征: (一)封建制度的结束,劳动力从传统 的农奴关系获得解放,以及作为现代劳动力 市场基础的自由雇佣关系的开始。 (二)企业主或工厂主指派工头或监工 负责雇员管理,包括雇佣、安置、培训、工 资定级、投诉处理和开除工人等等职能。受 当时工厂制度盛行的放任主义管理形式的影 响,并基于把劳动力看成商品的观念,劳动 力仅仅被看成是另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被 购买(雇佣)的目的是实现雇主的利益最大 化,企业的人事管理实践是专横霸道的,对 员工采取非人格和粗暴的管理政策和手段, 普遍忽视人的因素,对工作条件、生产安全 或工人的工作保障很少关心。这种工厂管理 实践的结果是生产力低、工人工资低、员工
作者简介:章海鸥(1961—),男,湖北黄梅人,管理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公共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现代化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工 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 是非农化的过程。我国现阶段在4个没有达标 的指标中,有2个是与农业农民有关的,农业 劳动力比例、城市人口比例。就全国范围而 言,2004年农业劳动力比例是45(标准值为 30),城市人口比例是43(标准值50),数 据说明,农业劳动力比例必须减少15个百分 点,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7个百分点[1]。因此 农民进城就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既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是现代 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现代化程 度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 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 分。”数据显示,到2005年,全国第二产业 就 业 人 员 中 , 农 民 工 占 57.6%, 其 中 加 工 制 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 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 环 保 、 家 政 、 餐 饮 服 务 人 员 90% 都 是 农 民 工。[2]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融入产业 工人队伍,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 然而,与农民工队伍的迅速壮大不相称 的是企业组织在对农民工管理实践方面的原 始和落后。轰动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虽然 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具 有一定的代表性,类似的案例在东部发达地 区也有报道。近几年,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 到社会的关注,甚至有的学者把农民工问题 与“三农问题”并列。从目前的研究看来, 较多的学者是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去 分析我国的农民工管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雇员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集 大成,代表了雇员管理最新成果,而对农民 工管理却是落后的雇员管理实践。用最现代 的模型去分析落后的管理实践,得出的结论 对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无疑都具有意义。而 本文尝试从美国早期人力资源管理与我国现 阶段对农民工管理比较的角度,分析在农民 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分析得出的结 论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或许同 样具有借鉴意义。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美国企业所 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对移民的 限制和工人被吸引到军事工业、军队和政府 服务,美国企业此时面临普遍的劳动力短缺 以及长期的、普遍的劳动力高离职率问题。 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美国工商企业普遍 认识到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促使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职业领域出现。到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许多大型和小型企 业,人事部或雇佣管理部作为像财务部、生 产部、销售部一样的基本职能单位,从 1915到1920年间,大量的工业企业建立了人 事部门。企业通过广泛地应用人事管理来应 对劳动力短缺、离职率高、和劳动关系问 题。经理人有责任激励员工彼此合作地工作 在一起,有责任帮助员工实现经济的、心理 的和社会的满足。
除了制度限制外,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 还会受到其他的人身自由的限制。在招聘环 节,很多地区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 针对城里人的工作好、收入高、福利多的 “首属劳动力市场”,一个是针对农民工的 “次属劳动力市场”。[4]更有甚者,有的企 业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雇员,而是采用 诓、拐、买等非常手段吸收员工。如,山西 黑砖窑主要是通过诓骗、拐买员工。在员工 使用环节,企业通过收缴身份证、交保证 金、拖欠工资等等形式,变相限制员工的人 身自由,使员工不能轻易离职。更有甚者, 一些企业除了采用上述手段,还会派专人看 守,严防员工逃跑。[5]只能由企业炒员工的 鱿鱼,而员工自由择业的权利受到极大限 制。在薪酬方面,农民工也受到歧视,同工 不同酬现象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