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

[适用全校公选课]

课程名称: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所属专业:应用心理学

执笔人:

审定人:

编制时间:2016年2月27日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积极心理学与幸福

学分:2

计划学时:36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公共选修课。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教育和爱息息相关。该课程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采有理论教学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幸福、增进主观幸福感,在学习中逐渐让学生具备预测影响幸福的因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乐观风格。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紧密切合学生实际,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树立“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采有理论教学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方法关注自身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该课程旨在探究人们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关注构建人的性格力量和美德,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帮助人们自觉建构自身的活力与美德;充分挖掘人所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促进个人发展,使人们不断走向幸福。

2.2具体目标

该课程以初步介绍的方式,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和规律,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二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赋予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多视角的心理学观点,提高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树立科学的心理观。

2.2.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历史沿革,明白积极的心态是如何形成的,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培养主观的幸福感觉,拥有改变现状追求卓越的心理资本,用正向的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责任等做出新解读。

2.2.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建立抵御挫折和创伤的预防机制,消除问题行为、践行积极行为,接近幸福、获得幸福,增强幸福指数。

2.2.3素质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客观事物,在教育、管理、推销、宣传等各个领域积极看待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的意识,力促学生做一个合格优秀的社会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课程容与要求

注:“课程容及教学要求”中,要分别体现技能容及要求、知识容及要求。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推荐教材:

[1]永春主编《幸福心理学》,复旦大学,2008.

2.主要参考资料:

[1]翔平主编《当代积极心理学》,:中国轻工业,2010。

[2]Alan Carr著,雪译,《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中国轻工业,2008年1月。

[3]晨曦编著,《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教育,2008年11月。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2.努力作到将心理学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4.注重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提高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

5.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 组织课堂讨论,把小型讨论与有准备的课堂讨论结合起来,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7. 适当组织心理健康测量,使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测量技能。

8.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心理健康的书籍。

9. 教师可指导学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心理健康问题。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采用考查方式,同时结合平时出勤和随堂作业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平时成绩的评定。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注意学生在思维水平上的差异,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个性化发展。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按排在可移动座椅的教室,方便小组讨论。

4.6其它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