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杜甫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取西蜀,(指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谋划下,进攻西蜀的 刘璋,夺得根据地) 定南蛮,(指蜀国南部的民族地区叛乱,诸葛亮率大军 平定) 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 北面与曹魏对抗)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 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 水面偏能用火攻.(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诸葛亮借 助东风,周瑜谴黄盖诈降曹操,在江面上烧着了曹军的 战船,大获全胜)
5
蜀相
6
杜甫
(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 陵人,唐代大诗人。
“诗史”
“诗圣” 忧国忧民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7
写作背景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
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
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
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
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 2.由武侯祠引入,因武侯祠而思蜀相,表达 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 3.祠堂冷落荒凉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对武侯 被人遗忘的感慨和惋惜;
• 4.人物已逝,祠堂长存,写祠堂为下文抒情 做铺垫。
1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思考:这句用凝练的语句概括了诸 葛亮一生的功业,写了哪些事?抒 发了怎样的感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叹惋
10
品一品
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1
8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丞相——不称“蜀相”,亲切
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 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
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 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 佩服,发誓永不造反),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 战于五丈原,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就设下四十九盏明 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 四是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一心只为酬三顾 (指诸葛亮一片忠心,讨伐曹魏,是为报答刘 备当年三顾茅庐请 他出山的恩情)
大家好
1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
2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3
上下联浓缩了诸葛丞相一生的文治武功
收二川(东川与西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
排八阵(著名的八阵图啊,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 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 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
• 第二步:绘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
• 第三步: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 效果。
15
揣摩语言 想象意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独自 空 ——白白地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意境
冷清寂寥
融情于景 寄 以乐衬哀 寓
寂寞和感伤
16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1.释字意:“自”是“独自”的意思, “空”是“白白的”、“徒自”、“空空的” 的意思;
• 2.绘形象:碧草春色,无人欣赏;黄鹂 好音,无人倾听。进一步说明到这里的 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 忘,
• 3.点作用: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 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
8
写作背景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
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
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
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
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9
整体感知 把握基调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0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 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 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 中对策”制定天下鼎足三分的雄才 大略
•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 代
•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 刘禅匡济艰危
2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 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 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 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 曰:“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
• 好音——悦耳的声音,
这里指鸟鸣声。
• 这句话写景的角度有哪
些?
• 视听结合
• 动静结合
• 由低到高
13
?
析一析
有人认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自”“空” 两个字用的最好,你怎么看,好在哪 里?
14
“炼字”题答题步骤
• 第一步:释字意,说手法。解释该字在句 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 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 化静为动等;
•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 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 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 的急切
• 柏森森——时间上,写出武侯祠的 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环境上, 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情感 上,用松柏的万古长青衬托诸葛 亮的坚贞、挺拔。
1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映阶——映照着台阶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22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思想情感:称颂、崇敬、仰慕
三顾频烦说的是谁?
23
思考:“三顾频烦”写谁?题目是蜀
相,可是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答:一、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
17
问:概括诗歌前两联写了什么内容?
• 答:使人到访武侯祠,概括描写了武侯祠周 围的环境。
• 探究题:诗歌题目是“蜀相”,是写人,但是 诗歌前半部分却都在写景写环境,这样写是 否违背了主旨?
18
探究题:诗歌题目是“蜀相”,但是诗歌前半部分 却都在写景写环境,这样写是否违背了主旨?
• 1.以“蜀相”为题,更能突出诸葛亮在人们心 目中的地位;
取西蜀,(指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谋划下,进攻西蜀的 刘璋,夺得根据地) 定南蛮,(指蜀国南部的民族地区叛乱,诸葛亮率大军 平定) 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 北面与曹魏对抗)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 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 水面偏能用火攻.(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诸葛亮借 助东风,周瑜谴黄盖诈降曹操,在江面上烧着了曹军的 战船,大获全胜)
5
蜀相
6
杜甫
(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 陵人,唐代大诗人。
“诗史”
“诗圣” 忧国忧民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7
写作背景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
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
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
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
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 2.由武侯祠引入,因武侯祠而思蜀相,表达 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 3.祠堂冷落荒凉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对武侯 被人遗忘的感慨和惋惜;
• 4.人物已逝,祠堂长存,写祠堂为下文抒情 做铺垫。
1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思考:这句用凝练的语句概括了诸 葛亮一生的功业,写了哪些事?抒 发了怎样的感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叹惋
10
品一品
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1
8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丞相——不称“蜀相”,亲切
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 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
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 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 佩服,发誓永不造反),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 战于五丈原,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就设下四十九盏明 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 四是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一心只为酬三顾 (指诸葛亮一片忠心,讨伐曹魏,是为报答刘 备当年三顾茅庐请 他出山的恩情)
大家好
1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
2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3
上下联浓缩了诸葛丞相一生的文治武功
收二川(东川与西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
排八阵(著名的八阵图啊,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 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 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
• 第二步:绘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
• 第三步: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 效果。
15
揣摩语言 想象意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独自 空 ——白白地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意境
冷清寂寥
融情于景 寄 以乐衬哀 寓
寂寞和感伤
16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1.释字意:“自”是“独自”的意思, “空”是“白白的”、“徒自”、“空空的” 的意思;
• 2.绘形象:碧草春色,无人欣赏;黄鹂 好音,无人倾听。进一步说明到这里的 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 忘,
• 3.点作用: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 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
8
写作背景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
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
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
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
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9
整体感知 把握基调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0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 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 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 中对策”制定天下鼎足三分的雄才 大略
•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 代
•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 刘禅匡济艰危
2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 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 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 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 曰:“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
• 好音——悦耳的声音,
这里指鸟鸣声。
• 这句话写景的角度有哪
些?
• 视听结合
• 动静结合
• 由低到高
13
?
析一析
有人认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自”“空” 两个字用的最好,你怎么看,好在哪 里?
14
“炼字”题答题步骤
• 第一步:释字意,说手法。解释该字在句 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 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 化静为动等;
•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 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 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 的急切
• 柏森森——时间上,写出武侯祠的 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环境上, 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情感 上,用松柏的万古长青衬托诸葛 亮的坚贞、挺拔。
1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映阶——映照着台阶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22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思想情感:称颂、崇敬、仰慕
三顾频烦说的是谁?
23
思考:“三顾频烦”写谁?题目是蜀
相,可是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答:一、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
17
问:概括诗歌前两联写了什么内容?
• 答:使人到访武侯祠,概括描写了武侯祠周 围的环境。
• 探究题:诗歌题目是“蜀相”,是写人,但是 诗歌前半部分却都在写景写环境,这样写是 否违背了主旨?
18
探究题:诗歌题目是“蜀相”,但是诗歌前半部分 却都在写景写环境,这样写是否违背了主旨?
• 1.以“蜀相”为题,更能突出诸葛亮在人们心 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