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9235 ×108 m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3,其中山区为6668 ×108 m3,平原为2567 ×108 m3;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 多年平均为3527 ×108 m3,其中山区为1966 ×108 m3,平原为1561 ×108 m3。 各省(区、市)地下水资源量表
区域降水量发生变化。据44年系列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总体上华北 地区、辽宁、吉林、广西北部、四川中部、贵州、云南东部、陕西、 甘肃、宁夏等地区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地区呈增加趋势。降水 量的变化,使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和可开采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类工程活动使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农业灌溉配套工程的日益完善和 灌溉定额的逐步降低,也减少了灌溉水对地下水的回渗补给。 部分地区水文地质参数发生变化。北方一部分平原地区,随着地下水 的开采利用,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了包气带厚度和结构的变化,使 包气带入渗系数变小,而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的评价面积增大。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评价面积增 加了近430 ×104 km2 。
我国各大平原和盆地是地下水资源的富集区。 其中松辽平原、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河 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 盆地、四川盆地等平原、盆地的地下水天然 资源量每年达2045 ×108 m3 ,占全国地下 水天然资源量的22%,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 量每年为1082 ×108 m3 ,占全国地下水可 开采资源量的31%
• 北方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南方地下水资源量增加
•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山区地下水资源量增加
• 单位面积可开采资源量减少
4.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 区域降水量发生变化
• 人类工程活动使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评价面积增大 • 评价精度明显提高
Page 3
1.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地下水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多层性。与大气降 水和地表水直接交替循环并埋藏较浅的地下 水,通称浅层地下水,包括潜水和浅层承压 水;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和赋存下来的、埋藏 较深的、与现代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交替循环 较缓慢的地下水,称为深层地下水或深层承 压水。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多层性,为地下水 资源的分层开采和合理配置提供了条件。 主要平原和盆地的地下水资源数量表 单位: 108 m3 /a
分布地区 平 山 合 原 区 计 全 国 北 方 南 方 1561.19 1966.59 3527.78 1089.84 446.47 1536.31 471.35 1520.12 1991.47
不同类型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Page 7
不同类型地下水可开采资源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1.
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849.00 1520.13 671.13
2940.49 3527.78 587.29 1592.70 1536.30 -56.40 1347.79 1991.49 643.70
Page 13
3.
我国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变化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变化
Page 14
4.
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不同类型地下水资源数量
地下水赋存于不同的含水层之中,根据含水层介质性质和赋存状态 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岩溶水和裂隙水三种类型。
• 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平原、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的松散沉积地层 中。孔隙水在开发利用上占主要的地位。
• 岩溶水:赋存于不同埋藏深度的碳酸盐岩层的溶洞、溶隙裂隙中。
• 裂隙水:主要蕴藏于丘陵山区的基岩风化裂隙或构造裂隙中。
Page 12
3.
我国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变化统计表 单位: 108 m3 /a
分布 地区 平原 山区 合计 全国 1984年 2002年 增减量 347.98 119.65 1984年 北方 2002年 增减量 221.69 1984年 730.37 南方 2002年 846.16 增减量 115.79 126.29 242.08
平原、盆地 松辽平原 三江平原 黄淮海平原 河西走廊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天然资源量 276.69 81.60 546.04 61.16 296.17 333.39 60.99 可开采资源量 224.68 68.72 343.59 25.72 90.45 144.43 30.98
我国主要平原和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分布情 况
评价精度明显提高。
Page 15
中国水文地质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区域水文地质学的奠基、开创时期
1958年出版了第一幅比例尺为1:300万中国水文地质图和第一本专著《中 国区域水文地质概论》 195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利用本国资料编著的《实用水文地质学》 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水文地质分区、中国潜水分带规律、中国的自流盆地, 以及有关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等区域水文地质论文或专著
分布 地区 平原 山区 合计 全国 1984年 2002年 增减量 北方 1984年 2002年 220.84 446.46 增减量 225.62 南方 1984年 2002年 471.36 增减量 -27.43
1870.65 1561.20 -309.45 1371.86 1089.84 -282.02 498.79 1069.84 1966.58 896.74
0.99 62.56 10.99 16.75 10.75 0.1 276.72
4.14 25.76 1.51 7.57 2.63
121.51
1.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中国水资源 分布图
Page 5
1.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不同地区地下水资源数量
–地下水资源南方比北方丰富。南方地区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占全国地下 水淡水天然资源的69%,可开采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的5%; 北方地区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占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的31%,可开采 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44%。
省(区、 市) 天然补给资源量 <1g/L 1-3g/L 33.76 5.44 5.45 131.6 31.98 87.32 4.08 263.52 24.95 164.91 123 7.53 310.89 3.96 8.38 4.3 117.84 15.11 113.92 216.25 306.88 0.39 230.48 139.95 66.24 158.27 4.87 410.57 461.67 3-5g/L 4.86 6.68 4.04 小 计 33.76 15.75 170.26 91.4 292.51 164.91 130.53 314.85 12.94 184.87 113.92 216.25 307.79 230.48 216.38 164.58 410.57 461.67 可开采资源量 资源量 <1g/L 26.33 2.84 99.54 53.78 140.17 91.76 86.09 211.45 1.14 80.68 46.78 135.21 33.51 73.37 114.31 155.89 165.21 146
目录
1
中国地下水资源概况ຫໍສະໝຸດ 2中国水文地质研究现状3
中国水文地质调查
4
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
Page 2
中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1.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 不同地区地下水资源数量 • 不同类型地下水资源数量 • 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
• 我国主要平原和盆地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
2.地下水质量状况 3.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业水文地质学时期
开展华北平原大规模抗旱打井运动 开展农田供水与盐土改良调查,并编制了大量图件
单位: 108 m3 /a
天然补给资源量 1-3g/L 5.72 3-5g/L 小 计 700.5 754.64 158.19 143.86 545.98 437.71 752.44 884.15 170.66 132.79 265.82 30.53 629.55 90.57 3.85 0.06 9234.72 可开采资源量 资源量 <1g/L 284.94 273.38 60.45 40.79 174.94 132.59 190.35 202.04 55.86 42.34 98.29 13.44 234.87 56.86 2.55 0.03 3527.78
四川盆地
合 计
389.19
2045.23
153.69
1082.26
Page 8
2.
地下水质量状况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14848-93)进行区域评 价。在全国地下水资源中,按分布面积统计,有63%的地下水资源 可供直接饮用,17%需经适当处理后可饮用,12%为不宜饮用但可 作为工农业供水水源,约8%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需经专 门处理后才能利用。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可供直接饮用,如江西、 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贵州、重庆等省(区、市),可饮用地 下水分布面积占各省地下水分布面积的90%以上,但一部分平原地 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北方地区的丘陵山区及山前平原地 区水质较好,中部平原区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山区地下水资源量增加
平原区: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减少228 ×108 m3 ,可开采资源量减少309 ×108 m3 山区: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增加348 ×108 m3 ,可开采资源量增加896 ×108 m3
单位面积可开采资源量减少
全国适宜开采或引用地下水的地区平均地下水开采模数已由15 ×104 m3减 少到6 ×104 m3 其中南方平原区为17.8 ×104 m3 ,山区为6.4 ×104 m3 北方平原区为6.6 ×104 m3 ,山区不足2.5 ×104 m3
省(区、 市)
Page 4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 蒙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0.26 51.92 0.52 10.19 1.44
广 广 海 重 四 贵 云 西 陕 甘 青 宁 新 台 香 澳 全
<1g/L 东 694.78 西 754.64 南 158.19 庆 143.86 川 545.98 州 437.71 南 747.31 藏 795.83 西 158.16 肃 108.47 海 265.82 夏 17.15 疆 629.55 湾 90.57 港 3.75 门 0.06 国 8836.48
地下水质量状况
2.
全 国 地 下 水 质 量 分 布 图
地下水质量状况
Page 11
3.
我国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北方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南方地下水资源量增加
北方: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分别减少122 ×108 m3 ,56 ×108 m3 南方: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增加242 ×108 m3 ,可开采资源量增加643 ×108 m3
各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区。我国 北方丘陵山区分布着与克山病、大骨节病、氟中毒、甲状腺肿等地 方病有关的高氟水、高神水、低碘水和高铁锰水等。全国约有7 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地下水。
Page 9
2.
地 下 水 污 染 主 要 集 分 布 在 城 区 附 近 和 地 表 水 污 染 严 重 的 地 Page 10 方
Page 6
1.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分布表 单位: 108 m3 /a
分布地区 平 山 合 原 区 计 全 国 北 方 南 方 2566.81 6667.91 9234.72 1648.90 1334.25 2983.15 917.91 5333.66 6251.57
地下水(淡水)可开采资源量分布表 单位: 108 m3 /a
2503.90 2275.57 -228.33 1773.53 1429.41 -344.12 6212.93 6560.91 8716.83 8836.48 1091.57 1313.26
5121.36 5247.65
2865.10 2742.67 -122.43 5851.73 6093.81
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量变化统计表 单位: 108 m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