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摘要: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不断上升,家庭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诸如家庭教育的不当;家长不良行为;家庭破损的状况,等等。我们必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父母要成为子女的模范、强化家庭科学管理、营造充满温馨友爱的亲情家庭等措施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教育;家庭;科学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多元化结构使青少年的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发展到令人“触目惊心”地步。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情况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有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所以,对青少年而言,如果处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那么,对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表现形式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不当

(1)娇惯型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百般娇惯、百依百赖,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甚至犯了错误也想方设法袒护包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或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批评、挫折;或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总之,他们无法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相反,他们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实施违法犯罪。某中学一位班主任曾在全班40多名同学中调查:“如果有同学欺负你,你将怎么办?”“打他!”半数以上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有的还说“跟他拼了!”“为什么?”“父母教的:人在社会上要厉害些,否则受欺负。”很显然,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孩子应该接受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生活在这样家教环境中的青少年作出违法犯罪的事绝非偶然。

(2)粗暴型教育。有的家长,可能自己幼时受过棍棒教育,有很深的体会,觉得用这种方式教育子女见效;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觉得不用这种方法就无法教育;还有的家长脾气粗暴,不会自控,觉得用这中方法教育子女是很正常的事。殊不知,这种动辄拳脚相加的教育方式会产生许多恶劣后果。首先,它会使青少年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还会产生与父母的尖锐对立,甚至会有极端之举。其次,在这种家庭成长的青少年,会感到家庭冷酷,于是选择离家外出,有的会落入坏人圈套,走上犯罪之路。

(3)放纵型教育。父母由于对孩子过分溺爱,或忙于自身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对子女的教育走向了极端,即采取纵容态度,放任自流,你说怎样就怎样,完全任其自由发展。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任性、孤僻,与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初涉世尘的迷惑得不到父母的指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人格缺陷,因此,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犯罪。

其次是家长不良行为

父母对子女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力,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直接示范作用。据一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个案调查表明,“母不良行为在思想、心理状态、行为方面最易误导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母亲追求享乐,只要金钱,不要情操,缺乏理智,把对子女的教育当成感情发泄,放任自流等,是未成年人变坏的不良外部因素。”试想,作为青少年的榜样的父母,如果整天争斗不休,习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那么就会使青少年形成一种用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习惯于暴力攻击行为,更为严重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形成了其固有的性格特征,鲁莽凶暴、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一旦这些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了,遇上了犯罪时机,就会发生犯罪,且多属于攻击性行为。某报登载:一失学少年小唐与几个往日的同学在家玩牌时发生了争执,一怒之下该少年从案板上操起菜刀,向对方砍去,导致对方因失血过多死亡。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教授解释说:“小唐的犯罪虽然不能说是他遭遇到的家庭暴力直接导致的,但在他潜意识里的采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和家人的打骂有直接的关系的。”总之,父母如果本身道德败坏,那么不仅难管教子女,还可能成为子女模仿的对象,成为走上犯罪道路的诱因。

还有家庭破损的状况

家庭破损是指家庭出现亲人亡故、离异、再婚、分居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有的甚至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在青少年教育中,父母是第一位老师,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能够让青少年体会到亲情可贵,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任。如果家庭出现破损,子女便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青少年的心灵将遭到致命的摧残。长期的内心痛苦,心理的失衡,渐渐地的使他们形成孤避、冷漠和封闭的心理状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愿和人交流,而是闭门苦思,在心理无法得到平衡的时候,很可能采取极端的手段。对该种心理状态,奥地利女作家的评论很能说明问题,文章说:“耶利内克很敏感、不善交际,同时常有不安全感和恐慌感。这可能与她的青春期没有父爱有关,无法同患有精神病的父亲打交道,使他失去学习同男人相处的惟一机会。她的书与此相反却具有挑衅性的,好战的,直言不讳、锋芒毕露,常常令人震惊。她的作品几乎没有不是以暴力结束的,不是破裂就是凶杀,或者是一场灾难。人们普遍认为耶利内克书里写得丑陋,评论界常谈论耶利内克“恶恨恨的目光”。援引这段话并不是说耶利内克具有犯罪意识,但可以说明,残缺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关爱与社会化的教育,很容易在内心世界形成一种暴力倾向,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家庭环境影响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当前仍然相当突出并呈现新的特点。近几年,我国14—18岁未成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一直处于10%以上。14—25岁的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一直处于50%左右,有的年份甚至高达63.7%。全国法院判处青少年犯罪类型的比例中“两抢”犯罪占了70%。造成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犯罪特点:

1、由于过分宠溺的家庭

造成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青少年若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由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在押少年犯胡某,男,21岁,5年前正在一所市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