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诗歌中的美—浅论西昆体的用典与借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宋朝结束唐末的混乱分裂局面,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宋初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统治者高度重用文人,文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晚唐五代以来的浮靡文风乃自然继续发展,西昆派的形成正是宋初文坛这种趋势的集中表现。西昆体讲究绮艳华丽,雍容典雅,创作过程大量用典和借代,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而用典的精确巧妙正是西昆体的精华之处,本文将根据几位代表人物的经典作品具体分析西昆体的艺术特色与独特魅力。挖掘出其不同于其他诗歌的优美之处。

关键词:西昆体;用典;借代;艺术魅力

一、总述:

如果说唐诗让人感到的是一幅优美的图画,那么宋词让人看到的则是一个流动的镜头。堂堂男儿欧阳修也曾写过:“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一婉转情思。似乎每一种心智和情感都被宋词吟咏过了。有满腔的爱国热血,也有儿女情长。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画意。如果宋代文学确实独具特点的话,那么它实多来源于宋初。宋初文学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很好的完成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里又不能不提到西昆体。

西昆体作为宋初三体之一,有重“文采”和尚“故实”两个突出特点。白体浅显平易,不足以张扬大国风威;晚唐体宣传清寒的隐逸情趣,更相去甚远。新的时代,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杨忆等人创造西昆体就是表现达官显宦的富贵荣华的生活,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美。○1

西昆体作家有意识的学习唐代李商隐,兼顾内容形式两方面,并不完全单纯的着眼于对艺术技巧的要求。○2要求的是写诗人个人的内心世界,追求诗歌形式的华美,对革除晚唐以来的“风花雪夜”、“无病呻吟”有一定的补救作用,即对晚唐五代文学进行了积极的继承,改造及扬弃,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高潮做了直接的准备。

要想了解西昆体,首先应知道其由来。杨亿在序中说:“余景德(真宗年号)中,忝佐修书之任,得接群公之游。时今紫微钱君希圣(惟演)、秘阁刘君子仪(筠),并负懿文,尤精雅道,雕章丽句,脍炙人口。因以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为唱和,互相切靡。”因而产生了《西昆酬唱集》。杨亿根据《山海经》和《穆天子传》记载昆仑山之西有玉山册府的典故,把诗集取了这个美好的书名。《西昆体》所收唱和诗共二百五十首,全为近体,以雕章丽句为宗旨,讲究声律,铺陈辞藻;典故丰富,对偶工整。

西昆体具有词靡丽,文辞典雅的创作风格,对偶精工,用音铿锵,富有美感。○3最能体现其美感的是用典与用代语,使诗句委婉,设色浓丽而富情感性。下面我们在几位代表诗人的经典之作中来发现并体会诗的美感。

一、作者介绍:

(一)、杨亿: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人。生于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卒于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年四十七岁,赐谥文,世称杨文公。○4杨亿并非谀君阿世之徒。他毕生不离翰墨,“文格雄健,才思敏捷”欧阳修称他为“一代之文豪”。他早年诗歌也学习白居易,后来在遍寻前代明公诗集后,发现李商隐“富于才调,兼及雅丽等特点,倡导学习李商隐的诗风。

(二、)钱惟演:

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宋,为右神武将军。因博学能文辞,编修《册府元龟》。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工部尚书等。仁宗时任枢密使,后落职,出为崇信军节度使。能文辞,尤工诗,为西昆诗派领袖之一,与杨亿、刘筠齐名,他们互相唱和之诗辑为《西昆酬唱集》。以辞藻华艳,风格相近,人称“西昆体”。其词仅存两首,格调凄惋。著有《典懿集》及《金坡遗事》。钱惟演是的西昆体骨干诗人,当时与杨亿、刘筠齐名。在宋初诗坛风靡几十年与杨亿、刘筠相比,其作诗虽也学李商隐诗歌之词采妍华,追求词藻,好用典故,但意象不似杨亿那么繁密,语脉则较为清畅,借用杨亿的话说,是偏于“演绎平畅”的,而非“包蕴密致”的。

(三)、刘筠:

刘筠(971-1031),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景德元年,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七年,迁右司谏、知制诰,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徒陈州。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乾兴元年,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逾月,拜御史中丞。仁宗天圣二年,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四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年六十一。有《册府应言集》十卷、《荣遇集》十二卷、《肥川集》四卷、《表奏》六卷、《刀笔集》二卷等(《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又《西昆酬唱集》收诗七十二首,多不见于《肥川小集》,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二十二首,合编为三卷。

西昆体具有明确的创作宗旨和美学最求,“效李义山之为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同时也学唐彦谦的“清峭感怆”。在语言风格、创作方法上追求“丽藻”,讲究“用事”。○5

下面就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三、作品分析:

(一、)咏物言志诗:

咏物诗比较著名的是钱唯演的《赋竹寄李和文公》和刘筠的《柳絮》还有杨忆的《少年游》。

下面就以这三首诗为例:

1.赋竹寄李和文公钱惟演

赋竹寄李和文公

钱惟演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傍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古有竹为树中君子,鹤为禽中高士的说法。故人多称竹“贞而不介,弱而不亏”,赞鹤“伟胎化之仙禽”,这首诗虚实相结合,抒发了作者对命运的领悟。这首诗的构思有异于前人的言竹咏鹤,风格独特,另辟蹊径。竹在伊水之滨,水映竹影,诗句明丽,意境清新。作者善于炼字,“瘦”“萧萧”“风”“清夜”“宜秋”写出了竹如君子般婷婷玉立,脱俗高洁的情态。在秋风徐徐,秋露点点的夜里,竹立于水边,更显其瘦劲之格,萧萧之态。而两个“宜”字更显出了竹的孤傲不俗,似乎只有这清秋之夜,伊水之头才适宜竹的生长。而“宜”又是作者的主观看法,所以这句诗也抒发出了作者的情趣。“更教”则连接了前后,从赞竹转到慕鹤上来。鹤被誉为仙家的祥物,仙鹤配竹,两个第一流自然会有相通的性格,相似的韵趣。

“尽是人间第一流”是全诗的总结。竹与鹤都是第一流,但也需要有人欣赏,这当然是一般人难以欣赏的,是非一般的文人雅士才能体会到它们的高洁之处。

但是当时他依附权相,支持外戚,在此看来,作者的竹于鹤难离尘世的牵绊,并不是清高脱俗的。但此诗在构思上还是别具一格,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的。

2.柳絮刘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