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发表时间:2015-01-12T14:10:19.523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11月总第165期供稿作者:游大庆
[导读]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人最宝贵的也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有且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游大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西街小学641200
摘要:我国有近两亿中小学生,每年因意外事故或自杀等原因伤亡的学生不断增多,损失巨大,是当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反映出青少年自我保护、珍爱生命意识差,有效预防减少伤害的能力低下,生活和社会教育严重缺失;为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生活社会常识,必须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渗透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依据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人最宝贵的也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有且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现在,青少年儿童基本都是独生子,在家庭中视为至宝,担负延续家族、振兴民族的希望和重任,受不得丁点的伤害。正因如此,也是当今学校、教师、家庭安全压力的关键和家校安全事故纠纷诉讼的症结所在。其实,趟若儿童的生命都失去了,还谈其它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国党和政府相当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开展生命教育,大力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是青少年思想教育和行为训练的重要课程,生命教育属于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中生活、社会知识教育的重要范畴。依据《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生活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性质,必须落实课标、结合教材,全面实施生活和社会常识教育,就包涵生命教育,要将有关生命教育的生活和社会知识,千方百计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国际上对生命教育的界定通常有两种提法:一类是广义的界定,即一切能够关注学生生命和生活的教育都称之为生命教育。另一类是狭义的界定,就是针对学生生命历程中重要问题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即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本文所论述的生命教育属后一种。
生命教育的本质含义有两点:第一,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命教育就应落实在以健康为基础,即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以情感为纽带,即珍惜、热爱、尊重生命;以价值为导向,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走好人生每一步,促进他们平安生活、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第二,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历程中进行的,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环节,而一个健全的生命是在社会、自然和内心自我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因此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确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三者的和谐关系。
三、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中,有关生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能健康、安全地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认识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并能健康、愉快、安全地生活;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负责;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等安全事故和安全案例中全面掌握相关安全常识;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方法,提高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等。
生命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第一的生存理念;要始终把握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特别是我们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结合教材教育儿童认识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不管是动物、植物和人类,要敬畏生命、呵护一切有生命的对象;要让儿童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的生活意识,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为一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儿童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游泳安全、交通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安全防病、校园活动安全、日常活动安全、意外安全自救、防震减灾等常识融入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让儿童掌握基本的生命安全知识,尽力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避免儿童受到伤害,减轻教师和学校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安全压力。第三,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现在儿童中很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溺爱成性,心理脆弱,经不起风雨,我们学校、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利用一定的学习生活挫折、创设一定的逆境,锻炼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练儿童的品德意志。第四,生命教育必须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要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努力净化儿童心灵、提升儿童的思想品德,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儿童的生命意识,使每个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每个儿童的生命更加光辉灿烂,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