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训的精髓——重德修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家训的精髓——重德修身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教子诗等等。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北齐士族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于是写下洋洋洒洒二十篇,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这本家训在其后的一千三、四百年间传诵不息,被后世尊为家训之祖。颜之推的苦心没有白费,颜家子孙果然争气。他的孙子颜师古是唐朝注《汉书》的大学问家,五世孙又出了誉满书林的颜真卿和名政治家颜杲卿。
“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朱熹进一步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思是指善事多么小也要积极而为,恶事多么小也不能为之。不要以为自己曾经做过善事而忽视小恶,就不拘小节。忽视小恶,让其存在和发展,就会变成大恶。不拘小节也会发展至变节;注意小节,细心修养,才能达到高风亮节。
清朝时期曾任大理寺卿的王昶在家规中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家训中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其次是“齐家”,包括对老人、孩子、妻子、兄弟、仆人的对待之道。再外围是“睦族”,旁及个人在庞大家族中的本分。出了亲族的范围后,为官之道志在君国,也是家训中念念不敢忘的。也就是儒家经典“大学”里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从内容上看,各家家训中讲孝道的篇章极多,还不厌其烦的列举各项实践细节。家训中一再训诫,取得功名的子孙要分外谦卑感谢,因为若没有祖先德泽庇荫,哪轮得到你有今天这份侥幸?同样道理,子孙努力奋发,为的不是彰显个
人价值,而是光宗耀祖;多做善事,则是“积德以遗子孙”。
家训中份量排名其次的,要算“勤俭”二字了。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名作。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因此骄奢习气是绝对要不得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传诵很广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
虽然强调“勤俭”,不过许多家训中可并不赞成“遗厚财给后世子孙”。相反的,他们认为这样有害无益,因为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对此说道:“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
家训中再强调的一点就是“恭默”——谨言慎行,宽厚忍让,不招摇惹事。像诸葛亮“诫子书”强调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点出儒者最向往的崇高境界。最戒慎恐惧的,则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甚至惹祸上身,罪殃家门。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交友上,富家子弟唯恐交上酒肉朋友,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
众多家训中“修齐之道”谈得多,勉学读书的篇章反倒不算最多。这些自己有着赫赫功名的写训者,在家训中却常劝子孙不必介意功名,反而视“耕读传家”为理想目标。
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并非是为了做官富贵。颜之推在“教子”篇里提到,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孩子讲鲜卑语和弹琵琶,还很得意孩子能“伏事公卿,无不宠爱”,颜之推对此表示深恶痛绝。
清朝石成金写的《传家宝全集》也说到,如果把子孙教成“希图前程,指望富贵”的人,结果当了官贪赃坏法,弄到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可不是子孙不肖,而是父母当初教得差了。
颜之推的家教思想
颜之推生于南北朝时期,山东琅琊临沂人,曾在北齐和周做官。他结合自己从小学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经历,写了一本《颜氏家训》,主要用于教导子孙,一共七卷二十篇,涉及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学、训诂、文字、音韵、民俗、社会、伦理、教育等,反应了颜之推的全部社会思想。
颜之推提出以下一些家教原则:
1、“固须早教”。他主张从十月怀胎开始,母亲就应用优美的声音陶冶自
己,用礼仪支配自己的言行。孩子生下后,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就要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免得养成坏习惯再去纠正。
2、“威严有慈”。颜之推认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做到威严和慈爱相结合,过于严厉,孩子不会敬孝,过于宠爱子女会不听话。
3、以身作则建立良好家风。颜之推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由父兄言传身教很重要,上梁不正,下梁必歪。
4、重视环境熏陶。颜之推认为人在幼小时,思想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对他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让孩子选择良好的朋友交往。
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颜之推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1、勤学。他认为古代的明王圣帝,都需要勤学,何况普通人,无论工、农、商、学都应勤学,以求进步。
2、自立。他要求子弟要学习一技之长,以自立为本。他说,“人生在世,会当有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专门的技能,才能自立于社会,他告诫后代说,“父兄不可长依,乡园不可常保”,“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学有一技之长,才能随时随地自立于社会。
3、务实。他认为,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利行”,把握了学问,就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古代名人家教故事: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如果孩子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大脑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因此,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要多向孩子发问。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的做法,很值得家长们借鉴。
有一天中午,邵康节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正在院子里乘凉。这时,院墙外边突然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邵康节却说:不对。然后,他启发儿子道:如果是小偷,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儿子想了一会儿说:他恐怕是在找东西吧。邵康节又问: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儿子回答:是找大东西。
邵康节又启发儿子道:那么,什么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那个人又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这回,儿子肯定地回答:他肯定是来找牛的。邵康节满意地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向孩子发问,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答案不是唯一的开放性问题,如:回形针有些什么用
途?如果让你去郊游,你会选择哪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可见,向孩子发问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教育学者陈龙安认为良好的发问应该掌握十个方面,他总结的十字诀就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发问时以假如开头,让孩子进行思考;“例”就是让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多举例子;“比”就是让孩子比较两件事物的异同;“替”就是让孩子思考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就是多问孩子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可”就是让孩子思考可能的情况;“想”即让弦子想象希望的各种情况;“组”是教孩子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并思考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可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类”是让孩子类推各种可能性。因此,父母要善于向孩子发问,并且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先让他说完,再给予恰当的指导。对于孩子回答得不是很恰当的地方,父母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发问来引导孩子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的同时开拓思维的广度。
“孟母三迁”的启示
《故事》孟子小时候,他的母亲非常注意他的教育问题,曾经为了选择居住的人际环境,连续搬家三次。汉朝刘向的《列女传》有这段记载:孟母带着幼年的孟子,起初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就立刻搬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孟子又学着玩。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就又立刻搬家,搬到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学习礼节和要求上学了。孟母说: “这里才是适宜我的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那里居住下来。
点评:孟母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搬家三次。从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看,是有道理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对人心理的发展也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学习往往可分成两种,一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思维能力;一种是靠耳濡目染的形象直观接受能力。这后一种学习又是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的,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年幼的儿童,直观、模仿性很强,这是他们这阶段的主要学习思维方式。故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环境对儿童学习是很重要的。当然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的所谓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的心理不是外界影响的消极产物,它对自身的行为活动具有指引和调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