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国有企业在所有企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那何为国有企业呢?广义上的国有企业是指中央或地方对其施加支配性影响的企业。狭义上的
国有企业是指中央或地方投掷、控制、对其拥有全部或部分产权的企业。在我国指中央或地方一个
财政主体或企事业单位设立的,隶属于某主管部门适用于《企业法〉的企业。国有企业有很多种分类,
在我国可以分为普通国有企业和特殊国有企业。前者是用于企业法和公司法,具有营利性和竞争性,
这类企业应该搞活放开,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后者是由特别法和行政命令调整的,他们往往承担一定
的行政职能或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特殊任务。如航天企业、军工业等。这类企业需要国家的扶植,
不应该完全放开。
而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存在着各种弊病。比如,机构臃肿,无经营意识,缺乏监督等。国有企业
大都是垄断企业,在国内基本没有竞争对手,盈利与否与普通员工关系不大,这就造成了他管理经营上的
疏忽,从而使国有企业在它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诸多问题。
二十年来我们的改革走过了风风雨雨,我们在刚时开始仅仅认为国有企业是管得太死,需要
职工的积极性,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提高职工积极性入手的,渐渐恢复奖金制。这个时
期的国有企业效果很有限。他片面的强调职工是国企的主人,忽视了它的全民性。这造成了
国有企业在产权上的模糊。导致有些企业将企业的财产和剩余价值吃光分光。现在,效益好
的国有企业如电信、电力部门过渡的铺张浪费,大概也因出于此。而后,我们转向了给领导干部放权,
厂长得到了更多的权利.一方面,由于这些干部没有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其主管部门寻租。国企事实上仍僵化.
我们并没一个良好的监督体系,加之有些领导干部素质低,出现了许多道德败坏的事,有的企业竟出现了家天下的局
面。干部是委派的,工会形同虚设,职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所以我们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管理机制和制度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过好做强企业的基础,但局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
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激发企业组织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企业各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新。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管人员
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国家一直在推动“三项
制度改革”,目标是
“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
这在市场化企业看来的基本常识,在国企改制之前简直比登天还难,职工身份问题是个症结,根本谈不上人员的市场化配置,造成
冗员多而人才少。改制无疑是个最好的契机。国企在改制的同时,顺势而为地开展人事改革,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董事会的功能
,加强监督,打造职业经理人,和谐地解决国企改革过程中得职工身份转化问题。由于国企传统机制制度的起点不高,改革的成绩也就能
更加显著
二、垄断行业改革问题
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得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中央企业。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重点是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新的厂商,同时加强监管,以
提高资源配置率,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已经实行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分拆、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
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深化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参与市场竞争。尚未进行的铁道、某些城市的
公用事业等,则要积极推进。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和政府加强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安全、环保、普通服务等监管,
也要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维护公众的正当利益。
国企的改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任务,还需要我们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