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合集下载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02•【字号】武政规〔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积极推进我市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0〕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决策部署,按照“总量锁定、增量递减、流量增效、存量优化、质量提高”五量管控目标要求,加快实施全市自然资源总量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大力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提升自然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质量,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政策机制、管理能力、主要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相适应。

到2025年,全市新增加建设用地量与“十三五”时期相比下降20%,单位GDP地耗较2019年下降30%(规模降至200亩/亿元以下),开发区综合容积率达到1.35以上。

二、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在规划目标范围内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推动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

坚持先规划再利用,涉及国土空间利用的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国土规划工作总结范文(3篇)

国土规划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国土规划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国土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年度国土规划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体系本年度,我单位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一是成立了国土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二是编制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土规划体系。

2.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本地区国土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明确了产业、城镇、生态、农业等空间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措施,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本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范围内,土地供应结构得到优化。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1)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2)推进绿色发展。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本年度,重点推进了绿色矿山、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发展。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1)推进“放管服”改革。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

本年度,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0%,审批时限缩短50%。

(2)加强国土空间治理。

通过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治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本年度,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5.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1)加强政策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土规划政策,提高公众对国土规划工作的认识。

(2)开展公众参与。

组织开展了多场国土规划公众参与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国土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十八大新增知识

十八大新增知识

2、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3、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此应如何理解?有什么新要求、新举措。

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担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且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危险,需要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重大课题。

这都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6、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三个自信两个百年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加强 国土资源管理 节约集约 利用土地
刘广 田
( 黑龙 江省 庆 安 县 国 土 资 源局 , 黑龙 江 庆 安 1 5 2 4 0 0 )
摘 . 要: 人 口的增加 , 国土资源管理兴起 , 随之而来的是有 限土地资 源的利用 问题 。为 了有 效实现土地资 源的有效运用 , 我们需要进 行 国土资源管理的加 强工作 , 促进土地利用工作的节约集约化 。 关键词 : 国土资源管理 ; 利用土地; 方案设计 ; 节约集约 成立专 门工作机构 , 并写入每年 的政府 工作 我 国国土 资源管理这几 年取 得了一定效果 ,它仍然是不完善 用地上升为政府行 为 , 的, 需要 我们根据 国情 , 加 以完 善 , 促 进我 国经济建设 的可持续 发 报告 。通过召开动员大会 , 制定实施方 案 , 强化舆 论宣传 , 完善节约 集约用地指标评价体系 , 进一步明确 了节约集约用地方向。 展。 1 关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两个主体与两个环 节的具体 分析 挖存量 拓空间 , 在节地方式上 寻求有效 突破 。该 区挖 掘农 村建 般来说 ,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需要涉及 要不 同的主体 , 主要是 设用地潜力 、 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容扩 能、 提高开发区用地强度 , 坚 变被动节约 为主动挖潜 。在城 负责 开发 利用的政府监管部 门以及行使土地 资源利用权力 的行政 持用创新的手段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 主体 , 有利 于我们 日常土地 资源 的宏观调控 。 区范 围内 , 积极推进成片 区规模改造 , 进行封闭运作 、 整体搬迁 、 滚 另一个是从事 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的企业或个人 。 这是资源节约 动开发 , 城市环境 大大改善 , 土地利用率 大大提高。 控增量挤“ 水分 ” , 在用地标准上形 成倒 逼机制。采取 “ 双严双 集 约利用 的行 为主体, 是 实施宏观资源调控 政策 、 从事资源开发 利 用 的经济 实体 。行政主体是资源利用的管理者, 行 为主体是 资源利 控 ” 的办法 。 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制 , 严格 控制投资 用的实施者, 前者对整个机 制的建构 、 运行起着决定 和导 向作用, 而 强度 与容 积率 指标 , 建立 了“ 项 目入园论证制度 ” , 按产业 分为鼓励 类、 允许类 、 禁止类 、 淘汰类 四类 , 作为土地供应 的依据。 后者 的行为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 。 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存在于生产与消费这两个不同的环节。 生产 重考核严监管 , 在机制建设上 明确 目标导 向。建立定期评估机 过程 中应更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 侧重转粗放为集约的生 产方式, 注 制 , 对各镇街道 、 工业园土地 的集约利用状况 , 从利用强度 、 利用结 重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改造, 提高单位资源利用效率 。消费过程 中 构 、 投入产 出、 资源消耗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 评价 , 并进行综合考核 。 则以节约为主, 减少浪费。 4理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政主体的职能关 系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的行政主体实 际是 一个庞大 而复杂 的 2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工作的开展 党中央、 国务 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 约集约利用工作 。党 综合 系统, 横 向涉及许 多相关职能部门, 纵 向涉及从国家到地方 的不 的十六大提 出了建设资 源节 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 目标 ; 党 同层级 。 部 门之间 、 部门 内部 、 上下级之间构成了资源管理系统内既 的十七大进一步提 出要 坚持节约 资源 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 国策 ; 2 0 0 8 独立又融合 的相互制约关系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机制的构建, 首先 年1 月, 国务院下发 了《 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的通知 》 ; 党的十七 要在 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各部 门之 间、 各部门 内部 、 上下级之 间建 立 既要明晰权 责, 又要分清主 届三 中全会 明确 提出要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和最严 格 的节 起分 工明确又有机协调 的组织运行 结构, 要建立有效 的协调机制。 在土地资 约用地制度;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十二五规划建议》 更明确 次。出现部门职能交叉与矛盾 时, 提出“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 供需双向调 源配置 中, 常出现各部 门土地利用规划交叉 、 重叠 等问题, 就需 要建 土地规划管理层级之间的统筹与协调机制。 节、 差别化管理” 和“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 中央领导对国土资源 立部 门之 间、 5规 范和 引导 资 源 节约 集 约 利 用行 为 主 体 的 行 为 节约集约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 , 进 步指明了方 向。 我国地域辽 阔, 资源总量大 、 种类全 , 但人均少 , 质量总体不高 , 行 为主体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的认识 、 行为、 经 营方式等, 直接 禀赋并不好。“ 十二五” 期间 , 我 国将面临发展的重要机 遇和战略转 决定着资源利 用的水平 。对企业 的经营方式, 资 源管 理部 门并 不能 型期 , 作为世界上人 口最 多的发展 中国家 , 我 国面 临加速推进工业 进行强制性约束, 但可以通过行政 、 立法等手段加以规范和引导。还 化 和城镇 化进程 , 保持经 济社会平 稳较 决发展的重大任务 , 在资 源 可 以采取 宣教 、 奖惩 等措施, 调动行为主体节 约集约利用资源 的主 环境 约束不断强化的 同时 , 对资源的刚性需求 又在持续增 长 , 资 源 观能动性 , 使其在追求经济效 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自 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 始终 面临着保 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和 觉承担企业法人 以及公民应承担的责任 和义务 。 两难局面 。 如果不能尽快构建有利于节 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 6完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 6 . 1 行政规章制度。通过完善合理的行政规章, 明确 资源利用 的 业结构 、 生产方式和消费模 式 , 我们将难 以为继 , 甚至是无以为继 。 实施 、 监督等 责权 分工, 理顺 资源管理 同级部 门之间 、 上下级 为切实贯彻落 实中央关 于国土资源节约集 约利用 的一 系列 重 管理 、 要精神 , 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经国务院纠风办批准 , 国土资 之 间 的职 能 与利 益 关 系 。 6 . 2 政策调控制度。与行政及 立法手段相 比, 政策措施更富时效 源部 于 2 0 1 0年 6月 2 5 日正 式启 动了 国土资 源节 约集 约模 范 县 ( 市) 创建活动 。 活动开展 以来 , 得 到了各地的积极 响应 , 各项工作进 与高效 。 如通过科技创新与人才激励政策 、 税收奖励政策 、 循环 回收 鼓励和促进行为主体加大科技 、 资金 、 人员等投 展 良好 , 有 效凝 聚了节约集约利用 国土资源 的共识 , 初步形成 了有 利用奖励政策等等, 利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的社会舆论 氛围。通过资源管理方 式的转 人, 鼓励对资源 回收与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利用全过程 的集约化 。 6 . 3宣传教育制度。 人是国土资源节约集 约利用机制的主体 。 一 变、 资源利用方式 的转变 ,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意义重大 , 影响深远 。做好 国土资源节 方面要将 资源 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等 内容纳入大 中小学必修课程; 社 区加大宣传力 度, 形成 全社会节约集约 利 约集约利用工作 ,需要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精 另一方面要深 入企业 、 神, 坚持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落实 用资源的 自觉行为 。 节约优先战略和节约资源基本 国策 , 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只有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究竟是什么呢?首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们的国土辽阔,但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各不相同。

因此,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要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比如,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合理规划城市的规模和布局,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保护好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对于农村地区,要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一些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变。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例如,钢铁、化工等行业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此外,还要加强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为服务业往往具有较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树立节约优先的理念,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在生产领域,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产出率。

在消费领域,要倡导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同时,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立健全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比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工业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原材料,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压力。

毛概期末大题

毛概期末大题

名词解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2分)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5分)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3分)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2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1分)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1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2分)辨析题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本命题错误。

(1分)(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2分)(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容,因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

生态文明的建设

生态文明的建设

生态文明的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从全球的角度,而且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人口迅速膨胀,资源严重短缺。

人口的快速增长给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淡水资源短缺、耕地减少、一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等。

地球上的环境人口是有限的,。

第二,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全球变暖、臭氧层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土地退化严重、海洋污染严重、酸雨增多等。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世界各地都存在环境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更为严重。

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短缺。

二是长期实行以投资为主、物质投入增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等资源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在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果。

它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进程中,体现在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明确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的几个层次。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

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和文明。

他是一个进步的理念,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包括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系统文明。

它是人们正确对待包括生命在内的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式态制度、法律和规范。

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

人们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指导下生活的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促进开发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七条建议

促进开发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七条建议

多 因素, 具 有严格 的技术规 范和要求 , 应 由专业机 构实 施。 垂直绿化包括各种墙面绿化 ( 植物墙、 生态墙 、 绿化
理, 在区政建设 和生活配套设 施上要跟得上 , 既有利于 生产与工作 , 又方便于生活。 要 使得在 开发区工作和生 活的人们感 到居住 、 购 物、 看病 、 小 孩上学 等都像在 城 里一样 方便 。 为此 , 要加快 推进 开发 区的城市化 进程 , 促使开发区更好、 更 陕地健康发展 。
学校、 居住等配套设施 欠缺。 成功开发区的经验 证明,
料 交换 更少, 各 自独 成体系, 虽然三个规 划 的总体 目标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5 -2 0
▲ 作者 简介 :潘 文灿 ( 1 9 4 7 ) , 男,浙 江省 金 华市人 ,国土 资源部 咨询研 究中心 咨询委 员,主要从 事土地 资源 管理研 究。
淘汰落后产 能, 为符合 国家产业政 策 、 有 利于开发区产 业升级的高新项 目腾出用地 空间。 应通 过建设一批产能
先进 的项 目, 使开发区 的产业布局 明显优化 、 产品结 构
4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 力 ,提高土 地利用效 率


明显改善、 土地 利用明显集 约、 经济效 益明显增强 。 应 通过持 续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 、 传统产业 品牌化、 新兴
措; 是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承 载能力和利用 效益 , 破解 “ 两难” 问题 , 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和
不冲 突, 但具体时点、 地 域安 排、 指标数据 等多有不一
致, 有 的甚至无法吻合 , 给三个规 划的实施 均带来不利 影 响。 现在 , 新一轮土地 利用总体规 划 已获批 , 新的城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一、节约集约利用的含义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

度简单的来说就是将土地集中交付给少数人来统筹管理、统筹生产、利用,以发挥土地的更大的使用功能;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二、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背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开发区土地管理水平,实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动态监控,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审核、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提供依据,也是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土地总量有限,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客观需求。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以下简称《通知》),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推动科学发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通知》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

三、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评比活动3.1创建活动评比活动情况介绍以“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开展创建活动试点工作。

一是经2010年第8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制定了创建活动方案和2010年度实施方案,各省级和试点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也参照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二是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机构。

部专门成立创建活动办公室,由18个司局和单位组成。

目前,已初步形成第二批专家库。

以建立双管齐下的激励约束导向机制为目标,构建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

一是依托部已有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有制度及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框架。

二是构建了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指标标准体系。

三是各省按照部下发的指标标准体系框架,积极探索,制定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指标标准体系。

《《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

《《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

《《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第一篇:《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概述:一、核心提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九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面临问题: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公共行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技力量和物质力量,也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种灾害得到有效防御和控制等。

然而,科技发展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

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

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自。

百度百科《生态文明建设》。

感想与观点:一、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对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各地采取措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土地粗放利用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建设用地低效闲置现象仍较普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遵循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要求,全面做好定标准、建制度、重服务、强监管工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目标。

——建设用地总量得到严格控制。

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战略,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之内,努力实现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到2020年,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面积下降80%,城市新区平均容积率比现城区提高30%以上。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

实施土地空间引导和布局优化战略,完成全国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引导城市建设向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发展,工业用地逐步减少,生活和基础设施用地逐步增加,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占全国建设用地的比例有所提高。

分析以增减挂钩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

分析以增减挂钩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

分析以增减挂钩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摘要:城市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建设用地,这就意味着耕地面积会逐渐减少。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城乡建设用地采取粗放的管理方式,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引发粮食问题。

通过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就可以在农村减少过程中对城乡用地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使农村的闲散以及粗放的建设用地数量得到控制,也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和科学。

对于我国土地供求关系的解决矛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可以确保耕地面积总量的动态平衡,在耕地数量不变的基础上还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也得到了可靠的保障,可以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了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的和谐共存。

本文主要对以增减挂钩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增减挂钩;国土空间;结构;布局;优化引言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短缺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200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旨在通过“建新拆旧、土地整治”实现“三集中”,促进新农村建设,助力扶贫攻坚。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追溯原因,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监管。

1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与布局的重要价值研究为了保证呈现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务必要向农村地区增加大量资金投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而增减挂钩这一政策提供良好路径,政策包含了先进的战略理念。

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能够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整治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农村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更好改善,有效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

2现阶段国土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中存在的核心问题首先是规划设计不合理。

整理复垦后集中连片土地在流转过程中,主要以招引客商为主,分散、分业经营,主体规模与产业融合度不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04.25•【文号】•【施行日期】2015.04.2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

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

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2.02•【字号】吉府办发〔2014〕35号•【施行日期】2014.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吉府办发〔2014〕35号井冈山管理局,井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土资源部今年9月份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贯彻该指导意见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省委强卫书记、省政府鹿心社省长、XXX常务副省长多次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委王萍书记批示“请市政府部署,各县市区、庐陵新区、井开区学习、把握、贯彻、落实”。

为切实贯彻好国土资发[2014]119号文件精神,现将该文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吉安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各地、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切实把节约集约用地摆在可持续发展、负责任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力度,强化工作责任,毫不懈怠、持之以恒抓紧抓实抓好。

要层层抓好国土资发[2014]119号文件的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

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和督办,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抓落实。

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严格土地供应和利用管理,严把项目用地关,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要及时通报、及时督查、及时纠正。

其他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优化生态文明国土空间布局实施方案

优化生态文明国土空间布局实施方案

04
创新发展
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理念,创 新国土空间布局模式,推动生态
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任务
生态红线划定
明确生态红线区域,严格保护重要生 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确保其生态 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资源节约利用
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资源 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镇空间布局
优化城镇发展格局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 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综 合承载能力,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 方面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 乡差距。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标概述
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
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重点,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 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 控线,优化各类国土空间用途 ,强化空间用途管制。
提高生态保护和修复水平
优化生态文明国土空间布局 实施方案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
• 方案背景与目标 • 优化原则与重点任务 • 空间布局方案 • 保障措施与建议 • 实施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方案背景与目标
背景介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协同推进降碳、减 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
题,提高内蒙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要 从全社会、全领域的视角探索整个区 域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才能得到更 好的成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到 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通过优化经济 结构、加快工业升级、促进节能降耗、
《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
型规划(201 0—2020年)>。
3加大重点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
我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
环境非常脆弱,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 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对森 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系统、 生物多样性、农牧业生产都将产生一定 程度的不利影响或威胁,温度升高还将 加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平衡
总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22%。居我国五大草原之首。现有林地
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重要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 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环境治理责任。 (六)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2009年一2020年)。针对国家和自治区确 定的限制开发区,实施“减轻压力、休养生 息”的方针,建立水源涵养型、防风固沙型、
水土保持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型等重要生
态功能保护区。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要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依据地域生态主体 功能区的划分对矿产资源开发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
资金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进行统一协
调,科学确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补偿方式

自然资源基层交流发言稿

自然资源基层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基层自然资源部门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在此,我代表我们基层自然资源部门,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自然资源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们基层自然资源部门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汇报: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筑牢生态屏障我们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加强自然资源保护。

一是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空间管控力度;二是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三是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力度,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任务和布局;二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管,确保规划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三、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加强土地、矿产、水等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为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四、加强执法监管,维护自然资源权益我们严格落实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管,维护自然资源权益。

一是加强自然资源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总之,基层自然资源部门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摘要:在我国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建设用地资源紧张问题不断出现,因为缺乏科学的建设用地管理,对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需要做好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确保建设用地更加合理,防止由于建设用地不科学对生态文明产生破坏的问题发生。

因此,本文将对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使用科学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节约利用;优化措施土地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以及构成要素,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建设用地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率以及利用质量等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在我国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空间配置不均衡等问题背景下,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依然是提高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有效方式。

为此,必须明确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工作内容,采用科学的创新策略,推动建设用地利用科学性提高,从而全面促进土地利用率提升。

1生态文明下的建设用地利用基本内涵分析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我国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提升提供支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新理念,对于社会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当前城市与乡村的建设情况来看,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建设用地随意、无节制的使用问题较为突出。

生态文明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该理念已经提出就受到广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成的目标为构建群众希望的美好生活环境,采用生态学原理以及相关的环境知识,结合系统工程建设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发展的局面。

生态文明角度下的建设用地利用,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同时促进资源节约,强调降低资源消耗,提升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率[1]。

2024年工作总结(国土资源)5篇

2024年工作总结(国土资源)5篇

2024年工作总结(国土资源)5篇篇1【范文】国土资源工作涉及国家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4年度国土资源工作进行总结。

一、土地管理方面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和调控。

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规范土地交易行为,防止土地市场乱象。

3. 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 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矿产管理方面矿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矿产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为国家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2.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规范采矿行为,保障生态环境。

3. 积极推进矿业权市场化改革,优化矿业权配置,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矿山安全监管,确保矿山生产安全。

三、不动产登记方面不动产登记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 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实现登记信息的互通共享。

2. 加强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提高登记效率和服务水平。

3. 加强与司法、税务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

四、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推动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 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2. 积极开展国土资源遥感监测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科技创新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不够严格、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还需加强等。

辩证法简答题答案

辩证法简答题答案

1.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意义(教学目标)是什么?树立符合人类长远目标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

树立科学精神,遵守科学规范,抵制不端科技行为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技术素质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倡导并完善基本的科学研究规范,推动形成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系统观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职业的生态学家。

但他们分别都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系统生态观发表了很多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意见。

(1)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恩格斯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

马克思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恩格斯还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2)人类生产不能蔑视自然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物,“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总之,“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恩格斯告诫我们:“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3.生态危机表现在哪几方面?(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如废气、废水)或有害因子(如光、热、化学毒气、生物毒素)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跟生态系统的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上页)度保障“阳光政务”运行规范化、常态化。

四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阳光政务”影响,发挥更大的效用。

同时,要注意收集各方面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完善和改进。

进一步加强系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有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各项任务落实提供保证。

一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改革文风会风,发言之有物、管用的文件,开目的明确、真正解决问题的会议,力戒空话套话;改进调查研究,走出机关、走到一线、深入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坚持实干兴邦,真正把工作当作事业,立说立行、善作善成,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是践行公平正义核心价值观。

公平正义集中体现了人力社保工作的价值取向。

全系统同志必须牢固树立、自觉践行。

无论是设计制度还是推进改革,都要着眼于使广大群众平等获得发展机会,调动和激发各类社会成员的创业创新活力。

要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多替弱势群体着想,多为弱势群体呼吁,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三是坚守廉洁从政底线。

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严格依法行政,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良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要以近年来系统内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切实做到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完善管权、管事、管人各项制度,进一步预防各类腐败风险。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2012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总体目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双保双服务”行动,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国土资源保障保护难题,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要素支撑。

2013年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形势任务总体上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国土资源工作中用地空间不足和大量存量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同时并存,土地利用方式落后和调控手段匮乏相互制约等新老问题还会继续交替出现:一是我省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拥有量,都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统筹保障保护任务艰巨;二是空间开发布局无序,城镇和工业发展空间过度扩张,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致使建设用地总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省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经突破规划下达的到2020年控制指标,实现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张向内涵转变任务繁重;三是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和闲置问题依然突出,全省批而未供土地总量始终接近80万亩,工业用地地均总产值、地均销售收入、地均利润总额平均水平分别为上海市同期的71%、50%和48%,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任务迫切;四是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案件仍然处于多发态势,近年来年均发现查处违法用地案件数接近3000件,同时案件查处难、执行难问题依然突出,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任务艰巨。

伴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加快推进,今年工作要点2720131·政策瞭望国土资源管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调整利用结构、控制开发强度,形成科学、有序、均衡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二是如何完善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把握好土地参与宏观调节的节奏力度,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调整结构;三是如何进一步健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机制,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如何改革现行征收供应制度,改变过度依赖用地收益支撑城镇建设模式,促进土地要素自由流动,妥善解决城镇化建设用地,应对城镇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五是如何搞好战略研究,谋划好国土资源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对国土资源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提出“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今后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统筹谋划,按照十八大精神,做好国土资源工作。

今后五年国土资源工作主要思路和2013年重点任务今后五年,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关键时期。

我省发展的土地红利正在弱化,我省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低端产业和环境资源消耗等问题没有根本改变。

按照省委提出抓好“一三五”,到2020年实现“四个翻一番”目标,做好土地、矿产资源保障,提供要素支撑任务十分艰巨。

按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浙江”目标,做好耕地和重要矿产资源保护的任务异常繁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努力开创国土资源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我们将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总目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实施节约优先战略,通过利用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利用水平提升支持发展需求,通过利用方式转变推进生态、建设、保护融合发展。

一是推进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各种类型的空间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土空间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共同目标。

科学确定国土资源和地域空间开发的规模、强度、结构、布局和时序,研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空间开发政策,实现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均衡开发国土空间、整治国土生态环境、保障国土安全,提高国土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目标。

二是实施亩均倍增计划,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大力实施亩均倍增计划,到2020年,实现二三产业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达到5.6亿元/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达到3.9亿元/平方公里,2017年达到4.5亿元/平方公里,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健全土地使用标准体系,完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准入标准,建立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流转和低效土地退出机制、出台推进“三拆一改”相关政策措施。

三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实现省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网络完善、统筹城乡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领域投资项目,全力做好土地、矿产资源要素保障工作,对省政府重点推进的1000个以上重大建设项目的土地实现应保尽保,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四是推进“812”耕地保护工程,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举。

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资源节约、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整合垦造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低丘缓坡和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等工作,实施“812”耕地保护工程。

2013—2017年,全省计划垦造新增耕地80万亩,其中落实省统筹委托造地10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00万亩,综合整治农今年工作要点2820131·政策瞭望村建设用地20万亩。

五是深化“751”地质找矿工程,大力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深入实施“751”地质找矿工程,继续部署整装勘查7个重点区块,安排5个老矿山“探边摸底”工作,支持一批企业走向省外、国外,争取我省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铀、地热、铜、钼、银、铅、锌等)找矿方面有重大突破。

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提升,实现矿山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培育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矿业集团。

继续大力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六是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以部省合作、厅市合作为抓手,建立联动合作推进机制。

要以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增减挂钩试点、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滩涂及围填海形成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试点和旅游改革专项试点、义乌国际贸易综改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杭州差别化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试点、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等“1+8”试点为突破口,全面深化“转变土地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结构、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资源市场化配置、地质找矿新突破、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简政放权”等六大重点领域改革。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要之年。

做好2013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需求。

开展国土规划编制的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为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布局奠定基础。

坚持山、海、陆全域立体开发,探索完善浙北平原的农村土地整治、浙东沿海的滩涂围填海和浙西丘陵的低丘缓坡等区域差别化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加快形成东中西各具特色的三大空间开发利用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二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启动实施“812”耕地保护工程。

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创新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加强和改进垦造耕地项目管理,规范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市场体系,总结推广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经验。

建立完善违法用地责任追究制度和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

组织开展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

三是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启动土地亩均产出倍增计划。

修改完善我省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单位建设用地GDP指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对土地使用标准执行的监管和评价。

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推进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政策试点。

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推进力度,加快闲置土地依法处置,促进建设用地供后尽快形成有效利用。

四是深入实施“751”地质找矿工程,不断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进一步落实《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加大规划实施力度,优化矿产开发布局和结构,推动矿业企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应建矿山的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50%以上。

全力推进“四边”区域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组织开展和谐矿区建设试点,推进矿业权网上交易制度改革,深化采矿权出让制度改革,促进采矿权市场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