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徐进财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9期
摘要:以往人们对科举制了解和认识既不全面也不客观,因此对科举制存在一定的偏见。其实,古代不少文化名人也曾称赞过科举,从隋唐至明清,许多人将科举考试看成是一种“至公”的制度。从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命运视角,可以说封建传统科举制度为推动中国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现实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科举制;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命运视角;考试制度改革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读书人士所必须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领导者独有的选拔官吏的考试机制。因为在考试过程中又选用了分科取士的方式,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科举制”。从隋朝开始盛行这项机制,一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共历经了一千三百余年。从清朝末期,人们对这项科举考试有着不同的观念与理解,多数人对其依旧持否定观念,一度将其视为一个“贬义”的词语,认为坑害了不少文人学士。如今,我们需要对这项传承了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这项科举制度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即使对现代教育和高考制度也有重大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表现
1.文化方面
科举考试制度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传承下来,为了保证考试的效率,文人学士最为注重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假如一个读书人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么该如何去谈治国之道。所以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也就不断延续下去。其次,科举考试制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假如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没有我国古代璀璨的文化体系,例如,诗、词、歌、赋的繁荣发展与传承,唐代小说的兴盛与延续,所以说,科举考试制度对我国文化体系的延续与传承有着难以形容的意义。再次,历朝领导者都要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据史料记载,在一千三百年间,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超过了十万余人,而举人、秀才人数更是以百万人计。我们说这些人群中并不全是有识之士,但是能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多数也称得上是学富五车了。尤其是宋朝到清朝的名臣将相中,通过科举考试出身的进士人数占据了大多数。并且在明朝英宗之后的内阁惯例更称得上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以说要想去朝廷中效忠国家,就必须要通过科举制度。曾经在明朝时期,利玛窦来到了中国,看到所有管理国家的大臣皆为科举制度所选拔出来的。最后,
科举制度有利于普及文化知识,营造学习读书风气。尽管这种促进作用也是因为人们对于功名的追求,而不是主观想要去渴求知识,但是却在客观上让当时社会读书的风气显露出来。
2.个人角度
在封建社会中,如果出生于普通家庭,要想金榜题名,飞黄腾达,就必须要依靠科举考试。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制度标准开始放低要求,不管出身、贫富都能够去参加,这无形中为封建政府拓展了选拔人才的来源,并且也能够让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借助科举考试制度流动于上层,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
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3.社会角度
这样开放的考试制度,吸引了不少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渗透于政权,他们知道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并且也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根基,提高当时社会的行政效率,这项政策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明朝、清朝出现的进士人群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出生于寒门,祖上并没有做官的背景,他们假如能够一跃龙门,那么就能够飞黄腾达。历朝历代的学子们天天不辞辛苦地去读书,只不过想要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甚至可以说,这种科举考试制度是笼络人才、控制社会知识分子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封建政治统治。
4.机制与细节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为当时科举制度不限范围,所以体现出人人平等的原则,并且为了防止一些考官出现偏向、作弊的现象,历朝历代又用了多种规定来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例如,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进而保证官员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几近透明的选官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的主观影响,侧面体现出朝廷任人唯才、唯贤的原则,逐渐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能够提供给每个人平等、公平、透明的进入仕途的机会。并且诸多知识分子进入当时封建统治机构后,稳固了统治阶层的政治根基。与其他封建选官制度相比,科举考试制度要明显进步许多、合理许多。与过去的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相比,这种科举考试机制称得上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是一种相对人性化的用人机制。曾经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均效仿了这种科举制度,并且越南在废除科举制方面要在中国之后。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到这一制度,在十七世纪将其写在游记中,并传播于欧洲。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诸多英国、法国思想家都宣传了这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而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出台的公务员录用方法,就模仿科举考试制度,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这与中国科举制度相类
似,并且也逐渐让别国陆续效仿,所以有人也称其为“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可见其重要程度,并且当前我国考试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一经典考试制度。
5.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
这对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6.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
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表现分析
1.从明代开始,这项考试制度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由于科举考试内容过于僵化,要求考生必须要去创造出规定形式的文章,并不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多数知识分子为了应付考试,内心思想逐渐只是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内容所禁锢。眼界、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限制起来,难以在学术上进行创新,进而让思想迂腐落后,当时社会科学技术也难以有效发展,甚至更产生出不计其数的类似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
牲者。
2.铸成了无数家庭悲剧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名次的人就会有丰富的物质奖励与无限荣誉,并且也是底层人群出人头地的重要渠道,所以封建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文人出自于寒门但是在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产生,例如,大家知道的陈世美。尽管也是因为当事人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但毕竟是科举考试为其供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3.使得官场腐败现象严重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让科举制度背景下的官场中出现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所谓的师门关系在政治场上互相拉帮结派。例如,乾隆年间出现的大贪官和珅就是典型例子,他凭借着乾隆对其的宠爱而大肆收受贿赂,多次为考生贩卖科举考试题目,然后收取一定钱财,这让国家难以构建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制度,也加速了官场黑暗腐败现象与社会混乱状况,最终让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