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小幼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小幼衔接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策略

◎福州晋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林玉华

学语文教学在小幼衔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

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当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开始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多数的学生都难以适应。加上环境的陌生造成了儿童心理上的烦躁不安,情绪易受波动,注意力极易分散,自控能力差,从而无法安静下来,影响学习进程。其次,汉语拼音是孩子们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一个“挡路虎”。汉语拼音相对抽象、枯燥乏味,即使是借助图形情境及语言情境来学习,时间稍长或使用频率过高,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生成分复杂,成长环境不同,发音方面受方言影响,存在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韵母音不分现象。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完成拼音教学任务,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影响学习质量。再次,学生在上小学前已经过2至3年的学前教育,初步掌握了包括简单的看图识字、拼音、写字等知识。但由于幼儿园的资质差异较大(公办少,民办多,一般来说公办好,民办差),使孩子的识字量、书写习惯和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小学初始阶段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怎样有效地实现幼小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属于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是学习的驱动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后来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加重要。

1.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提高写字质量。写字教学是最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是实用性的启蒙教育。为落实课标提出的“多认少写,注重写字质量”,首先从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入手。

(1)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坐姿。教师采用编儿歌等形式,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如教学生念《写字歌》,要求学生在写字时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练《写字操》,让孩子心中牢记“三个一”,即“胸离桌沿一拳、眼离桌面一尺、指离笔尖一寸高”。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可以组织“一帮一合作伙伴”,互助合作,互相提醒,共同提高。

(2)培养整洁的书写习惯。教师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告诉孩子们:“整洁的作业是美丽的天使,人见人爱。”激励孩子们争做“美丽的小天使”,实行作业星级制,给优秀作业盖上“笑脸”印章,学生传阅欣赏佳作。“书写潦草的作业就像丑陋的小怪

物”“橡皮擦没有擦干净的地方,就像怪物的影子。”这些善意的提醒,让孩子们愉快地消灭了“小怪物”和“小怪物的影子”。

(3)寻找规律,预防写错字。学生写字常常发生多笔少画的现象。如“没、朵、四”这些字中都有“竖弯”,而学生经常写成“竖弯钩”。笔者就编了顺口溜“没、没、没,‘几’字爬上楼,扔掉小钩钩”;“朵、朵、朵,花朵没长小钩钩”;“四、四、四,四的肚里没钩钩”。学生读得饶有兴趣,印象深刻。再如孩子们写“浇、晓”常多写了一点,“栽、裁”常少写了一点。笔者让孩子们观察两组字,引导学生发现易错部位有个相似部件,总结出规律,编成顺口溜“长的有‘点’,短的没‘点’”。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字也就不会写错了。

2.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高课堂效益。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听讲,非常重要,也实属不易。笔者给学生一个细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眼、耳、脑、嘴的功能,告诉孩子们: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时,“小眼睛”要注视着说话的人,“小耳朵”要听清每一句话;“小脑袋”要边听边思考,“小嘴巴”在听完后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评价同学的发言,思路与老师的教学始终保持同步。课堂上经常发现孩子们因词汇贫乏,表达能力有限,很难讲出完整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句话里尽量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个要素交代清楚。教师的示范是说完整话训练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规范学生的表达。如《雨点儿》一课,笔者让学生模仿课本中的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进行说话训练,说一说“(谁)从(哪里)(怎么样)”,这样就降低了说话的难度。

二、突出趣味性,获得积极体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是学习的动力,“乐之者”是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教学趣味性,以达到乐学的目的。

1.开发形式多样的课中操。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不长。在一节课的中间安排“课中操”,给学生1—2分钟时间活动,动静搭配,调节精神,调整听课情绪,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课中操”活动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有关。如在教学《荷叶圆圆》时,“课中操”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上完“荷叶是青蛙的歌台”这部分课文内容时,笔者让小朋友们一起去听听青蛙“呱呱”的欢歌,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歌曲《小青蛙找家》中边唱边跳,“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73

2013.6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孩子们放松肢体,愉悦心情,以更加充沛的精神和愉快的情绪投入到下半节课的学习中去。

2.多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方式。低年级儿童偏向于感性思维,直观化教学是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音、鼻音边音是方言区拼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运用直观的动作演示法,用手势提示发音要领,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发平舌音,手掌平伸;发翘舌音,手指上翘;发鼻音,耸耸鼻子;发边音,伸出食指;发前鼻音,双手前伸;发后鼻音,双手向脑后伸。师生还可以共同构思设计“拼音字母操”,通过摆手型来记住字母的形,以加深记忆。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更好地创设了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学环境。如教学《柳树醒了》一课,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春天美丽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春雷跟柳树说话、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给柳树梳头、春燕和柳树捉迷藏、孩子们和柳树玩耍……于是,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梢绿了,柳絮飞了……”整个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新知。

3.善用儿童化语言组织教学。简洁生动、抑扬顿挫、富于天真烂漫色彩的儿童化语言使教师更具亲和力,使孩子们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孩子们喜欢哪位老师,他就喜欢学习哪门功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一份爱心和耐心,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语调上舒缓有致,语速上放慢柔和、语气上更夸张、语汇上更多地采用形容词叠用、摹声等儿童化因素,用亲切、自然、纯真的语言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教师要善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朗朗上口的有趣的顺口溜组织课堂教学,如“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认真听,小脑瓜赶快动起来!”。在识字教学和拼音教学中,随时运用自创自编的顺口溜,也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一年下册《识字七》的教学中,指导孩子们认识“赢”这个字时,要让学生很快掌握有一定难度:笔画多,不好写。教师就用“拆字法”编成顺口溜——

—“亡口月贝凡,输赢很平常”。学生轻而易举地记住了“赢”这个笔画极为复杂的字。

三、采用多变形式,调控学生注意力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思、画、唱、玩等多种形式巧妙结合,相互渗透,既可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有效。

1.把游戏引进课堂,在游戏中学习。“小孩子生来是动的,以游戏为第二生命。”(陈鹤琴语)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学前班和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寓教于乐,游戏是幼小衔接的桥梁。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相得益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把枯燥的拼音练习融入有趣的各类游戏中,赋予枯燥的字母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字母进入课堂。为了读准字母,笔者设计了“闯关”、“走迷宫”、“放鞭炮”、“夺红旗”、“开火车”等游戏;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时做“给字母娃娃排队”、“连字母成一只小动物”等游戏;为了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做“带拼音娃娃回家”、“找朋友”等游戏;为提高拼读的正确性、熟练度,设计“我是小翻译”、“给声母找朋友”、“给动物挂牌子”、“给家具贴标签”、“汉语拼音扑克牌”、“认识小伙伴”(每一个小朋友桌上贴上写有名字拼音的纸片)等游戏;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玩“拼音游戏宫”、“逛拼音王国”等游戏。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激趣的妙招,但是学生容易过度兴奋。因此,在游戏前必须讲好游戏规则和纪律要求,让课堂教学始终有条不紊。

2.学科互相渗透,创设美的情趣。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孩子们喜爱的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等因素,不仅使孩子们获得更为丰富生动的感受,还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五彩斑斓,生机盎然。教学《春雨的色彩》中,让学生表演唱《小雨沙沙》,唱出了春天的美好。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导入新课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孩子们在歌声中增进了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在《夏夜多美》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课前自己绘画的夏夜美景,比一比谁画的美,说得美。在《王二小》教学中,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展现了小英雄的可敬形象。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在课堂创设了另一种美的情趣,还拓展了知识的空间。

四、巧借家长之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小幼衔接工作,除了教师做出的努力外,家长的配合也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把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具体要求告诉家长,及时将学生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家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1.在生活中识字。开展“与身边的汉字交朋友”活动,在家长配合下,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在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食品包装袋上等地方随机地接触和积累识字,并把记住的字和家人、伙伴们一起交流分享。学生建立“汉字储蓄罐”,将所学存入“汉字储蓄罐”中。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有关家庭用品用具的字词,制作成自己喜欢的卡片,在家长的指导下,贴到家里相应的地方,提高识字量和汉字的巩固率。

2.在生活中体验。家长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回家后让孩子描述去过哪儿,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给自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引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和浓厚的表达兴趣,让他们准确的生活语言来表达,提高说话能力。

3.让孩子爱上书籍。有些孩子在入学前没有接触过书,上学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很难适应“读书”生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父母经常带孩子逛书店买书,帮助孩子挑选适合孩子读的书。学校图书室及班级图书角,也为那些不能经常买书的小朋友提供方便,允许他们借书回家。这样父母每天可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共享美妙的亲子阅读时光,并尝试使之成为习惯。孩子从书中欣赏语言的美妙,体验到阅读语言文字的乐趣,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良师益友。█

(责任编辑:左小文)

学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