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
❖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形成了系统的强化学说。
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 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强化的方式可以粗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续强化, 一类是部分强化。连续强化可以公式化地表达为 “强化次数=行为次数”;部分强化表达为“强 化次数<行为次数”。
强化四式的特点
❖ (1)固定比率强化。当学习者每做满一定次数的行为就强化一次。典 型的例子是计件报酬制。可以在短时间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功亏 一篑”,“前功尽弃”。就是描述的固定比率强化。
❖ (2)可变比率强化。平均强化比率是不变的,但是行为次数与1次强化 的配比不是固定的,强化次数不受学习者控制。
❖ (3)固定时距强化。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给予一次强化,而不论学 习者做了多少次正确的反应行为。这种强化的特点是学习进步的轨迹呈 一节一节的J形曲线,固定时距强化常见于周期性的事件里。“干好干 坏一个样”,“临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都是描述固定时距强化。
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 解决问题的行为。
桑代克学习三律的大意及其修正
❖ 桑代克提出学习三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的大意是:(1)若学习者做好学习准备了,则学习起来就愉 快;(2)若学习者做好了学习准备,却不让他们学习,那么他们会 懊丧;(3)若学习者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却要求他们学习,那么 他们会不开心。
❖ (4)可变时距强化。在一个长时段里随机分配强化次Biblioteka Baidu。可变时距强 化最有利于特定行为的长期保持和巩固。
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教育含义
❖ 正强化指学习者行为的结局是出现某个满意子,从 而加大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正强化基本上可以看 成是直接给予奖励。负强化指学习者行为的结局是 去掉了某个烦恼子,从而加大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托尔曼“潜在学习”实验的含义
❖ “潜在学习”是指在行为不表现的同时,心里却“悄悄地”、 “偷偷地”学会了。
❖ 托尔曼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以下重要观念:(1) 学习与表现是两回事;(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只影 响学习成果的表现。
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 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 童的影响是一样的。
❖ 就学生而言,成绩不佳可以是一个烦恼子,但是他 (她)可以通过努力或有效的学习来改善成绩 这等于消除了“成绩不佳”这个烦恼子。因此负强 化促使个体在面临麻烦、陷入困境、遭受苦痛而又 想摆脱时采取积极的行为。
惩罚及其作用、局限和有效使用的原理
❖ 惩罚是指“有机体的行为结局出现了烦恼子”
惩罚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因 此恰与强化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学生忘 记为何遭批评或孩子忘记为何挨打),老师们对 此要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 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 的联结。这个修正极有教育意义,但是要到揭示了强化与惩罚的差别 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
斯金纳的鼠实验
❖ 桑代克的猫实验侧重于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 的尝试-错误阶段,而斯金纳的鼠实验则注重 于这一阶段结束后的行为重复上,认为正是 强化才使小白鼠不断按压杠杆。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演示 文稿
(优选)第五讲操作性条件作 用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的含义
❖ (1)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 ❖ (2)尝试难免产生错误; ❖ (3)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 ❖ (4)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 达到
最终的成功; ❖ (5)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
桑代克格外审慎地对待练习律(3000线段),练习律又称作重复律, 强调练习中的重复一面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必要的成分或环节。
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 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 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 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 击性行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影片角色 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性 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又比真人 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第六讲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 柯勒的实验 ❖ 德国心理学家柯勒的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
说明了学习中的“顿悟”,也就是只需一次 就学会的学习过程。同时该实验还使人们认 识到学习导致脑子里形成了“某些东西”, 并且这“东西”支配着外显的行为。
托尔曼的实验
❖ 托尔曼通过小白鼠实验提出了“心理地图”的概念。 指出它就是潜在地学到或学会的东西,是藏在心里 的“观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确实存在 的,因为它指导着行为。
惩罚的局限性在于它无力瓦解行为的结构,因此 惩罚无法消除不当行为。不明白惩罚的这个局限 性,就容易滥用惩罚,而滥用惩罚不但于事无补, 还会引发其他更糟糕的问题。
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
❖ (1)惩罚要有效,则惩罚不能违法。 ❖ (2)惩罚要有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师实施不违
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 “出一口气”而惩 罚学生。 ❖ (3)惩罚要有效,则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于是要注意 两点:①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 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 延;②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既可以是 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 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 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