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及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09年第19卷第33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我国的水环境状况严峻,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大气环境处于严重污染水平,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10年前的2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总面积的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呈锐减趋势。如果继续延续传统发展方式,不仅环境将不堪重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难以实现。
一些专家提出,中国未来若干年如出现危机,不在于经济增速突然放慢,甚至也不在于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而是环境污染累积到整个经济体和社会无法承受时所爆发的大面积破坏力。届时,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可能毁于一旦。
1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
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逐渐累积,是改革开放的副产品。改革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就是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和贫困问题。在一个资本有限而资源相对充足的国家,要发展首先就要向自然赐予我们的资源索取。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看到,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虽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但是也造成了遍地开花的污染,而引进的外资企业,也多半是境外淘汰的污染严重的落后产业,更主要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因素:(1)经济发展的压力。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然而,几十年来的历史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即经济越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就越大,环境问题也越严重。而且,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正相关还难以改变,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继续增大。特别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废弃污染物排出。
(2)改善环境的经济承受力较弱。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仍然较落后的经济现状,一方面对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破坏,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又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控制和治理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美国开始大规模治理环境问题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1000美元,日本虽较低,也超过了4000美元。中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20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况且还要兼顾基础建设、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投资需求。因此,在目前的国力下,社会还无力集中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环境质量,也很难指望在近期内经济实力发展到足以跨越环境问题这一关。
(3)社会心理对环境质量的期望值不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或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和选择有着很大的不同。为环境所付出的代价随时间、收入、价值观念等而发生变化。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更关心通过生产来满足各项基本的消费需求,而对于更高一级的环境享受则属于奢求之列,环境意识淡漠。这一方面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更多的本来可以避免的破坏,另一方面使对环境治理、监督的社会驱动力减小。
(4)政策偏差。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政策,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污染治理设施有比较苛刻的经济运行规模要求,而大多数单个中小企业的污染排放规模与处理设施的经济运行规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中小企业自身财力不足,筹集污染治理设施所需建设资金困难大、代价大。这就使得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相对较高,造成一些企业的污染治理流于形式,有人检查就应付一下,或者交一些罚款,还留下了“寻租”的隐患。另外,在垃圾处理、水处理、能源领域的价格管制和价格补贴政策方面,实际上也在鼓励企业和居民排放。
(5)战略扭曲。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扭曲为以GDP增长为中心,环境保护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实际很低。受发展战略扭曲的影响,我国粗放型的工业化、城市化方式并未得到改善,污染排放强度长期居高不下。一些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地区,为了GDP的增长,超环境容量大上工业项目,甚至是污染强度大的重化工业项目,使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6)政府的失灵。环境保护和治理存在失灵现象,其根源在于现行的政策体制缺陷。中国的官员并非由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提拔,而提拔的首要标准,是看官员贡献了多少GDP。因此,各级官员只关心经济增长,而不管付出多少环境代价。这使得地方政府在GDP增长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冲突时,会发生职能错位。特别是存在强大区域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GDP和财政收入,可能对创造GDP和税收但却破坏了环境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怂恿,从而,由环境保护的监管者变成不作为者。从现行的环保监管体制来看,也使得政府失灵成为可能。总之,现行的官僚体制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文章编号:1005-6033(2009)33-0106-03收稿日期:2009-10-21浅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及应对策略
孙爱琴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多经煤炭运销公司,山西太原,030053)
摘要: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106
(7)地方保护主义成为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为了地方利益,地方政府或部门往往置国家法律和法规于不顾,对损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采取放任自流。这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而寻求短期快速发展,牺牲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寻求地方眼前利益的发展模式,造成一些地方经济畸形发展中的保护主义。比如,有的地方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由,禁止环保部门开展执法检查监督。他们通过制订和实行“绿卡”“进厂审签”“预约执法”“挂牌”等土政策,为地方企业提供特殊保护,不准或禁止环保等有关执法部门到企业进行正常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造成了环保部门在环保执法中的盲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有的地方干预环保部门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
2应对策略
(1)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传统的发展观。2003年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此后又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使得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进行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决策的方法论。它对环境治理的意义在于更新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观念,并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政策和行动以实现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最大化。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的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由此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能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推行绿色GDP核算和试点。绿色GDP核算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它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一旦实施绿色GDP,也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所以,绿色GDP 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
(3)要推进公众的环境参与意识。理论上说,公众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动力,因为他们是环境和资源破坏的真正受害者,他们不会选择让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严重损害的发展道路,不会选择断送自己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的发展道路,所以,公众是权力寻租无法突破的障碍。公众参与也有助于解决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因为参与的过程可以更全面地识别环境和社会影响,有助于将每个项目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从而改变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不利于只重开源的粗放型的开发项目,而有利于立足节能降耗、需求管理的节约型项目,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世界环保事业来看,其最初的推动力量也来自于公众而不是政府。西方国家环境问题的转折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面对当时环境状况恶化的现实,公众发出了他们的反对声音,由此形成的强大压力促使西方国家的环境治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今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之严重,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固然与人口过多、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太小、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太落后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从更深层次看,公众参与程度太低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中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原因之一也是公众参与民主法制的机制不足。
目前,中国社会正呈现利益多元化的状态,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由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主导决策过程,寻求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此,需要将公共决策过程公开,让各个利益群体都获得知情参与的机会,让公众在维护自身环境权利的过程中寻找到发展和保护的艰难平衡。在环境决策中严格遵守公众参与程序,可以部分弥补民主合法性的缺失,有助于形成社会共识,发挥市场化手段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实现环境公平,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公众参与不是政府的施舍,也不是过去那种以政府为主体动员组织群众运动的老观念。公众参与应是与政府平行的一个主体。这就需要在宪法以及环境基本法和其他环境法律、法规中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及其范围、内容和行使程序,并设定环境侵权责任,尽早建立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利义务体系。只有把环境权上升为公民和社会的基本权利,全社会才能有效地利用环境权这个武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在此基础上,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权、环境违法行为检举权、环境信访权、环境诉讼权、环境监督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总之,要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须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在制度建设方面,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点是完善以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为根本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财税政策体系,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及以垂直管理为主的行政监管体系。
“十七大”上“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引来了全社会对生态文明观的深入探讨。报告在5个方面共15处提到环境保护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追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新一轮生态革命中,必将从消极的污染型、破坏型向积极的恢复型、建设型演变,最终实现从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而走向三维的复合生态繁荣:财富、健康、文明。
(责任编辑:张红)────────────────
第一作者简介:孙爱琴,女,1967年10月生,2004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师,山西焦煤集团西山多经煤炭运销公司,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供应公司路3号,030053.
孙爱琴浅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及应对策略本刊E-mail:bjb@sxinfo.net
决策参考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