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中城市主要功能用地布局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城市功能区布局
city function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功能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 各种功能之间,有的互相联系、依赖,有的相互
间有干扰、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矛盾。
2.1 城市居住与生活系统
居住生活是城市的主要首要功能活动,城市居住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 满足城市居民居住需求的范畴,提升到人居环境层面。
1. 城市功能构成
功能是一种活力的表示,也可以理解为活动的过程。城市是 由多种复杂系统所构成的有机体,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 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城市功能的 多元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是城市功能多元化的条 件。
■ 政治、经济、文化功能
■ 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 集聚功能、辐射功能…
M 工业用地 M1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 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 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 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 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 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乱和 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 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 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 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 造纸工业制革 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
2.交通运输的要求
• • • •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公路运输 连续运输
3.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 • • • 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 防止废水污染 防止工业废渣污染 防止噪声干扰
4.工业区与 居住区的关系
• 一般工业区与居住区的距离以步行不超 过30分钟为宜 • 较远时应组织安排交通工具
(二)工业区
1.工业协作的几个方面
• • • • • • • • 产品、原料的相互协作 副产品及废渣回收利用的协作 生产技术的协作 厂外工程协作 动力设施的协作 备料车间及辅助设施的协作 地方工业部门的协作 厂前建筑的协作



工业区的类型
专业工业区
综合工业区
高科技 工业园区
软件园
数码港
2.工业区的组织 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 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化工 、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 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
• 3、居住用地的分类
– 一类居住用地 – 二类居住用地
– 三类居住用地 – 四类居住用地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R
R1 R2
R3 R4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 的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 住宅为主的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 工业的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三)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1.工业分类
划分标准 工业性质 类型 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 燃料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
环境污染
隔离工业、严重干扰和污染工业、有一定干扰 和污染工业、一般工业用地
《城市用地分 一类工业用地:基本无干扰和污染 类与城市规划 二类工业用地:有一定干扰和污染 用地标准》 三类工业用地:有严重干扰和污染
– 按均衡布置公共设施进行组织
以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公共设施为中心,按不同服 务半径布置——市级、地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
– 按 环境区组织
• 强调选择自由、交通自由,改变邻里单位概念
我国居住区的一般组织方式
• 居住区规模 用地类别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用地
用地指标 m2 /人 18—28 10—15 7—15
■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教育的普及与完 善,智力、文化的积累与进步,金融、贸易的联系与发展,以及人际交 往和社会创新活动,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3. 城市结构
城市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 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 城市结构包括城市的人口结构、社区结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 路网结构等等,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 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 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
ONTENTS
2.5 城市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
3.案例
第一部分 城市功能与结构
city function and structure
城市的功能活动总要体现在总体布局之中,从城市的功能、 结构与形态作为研究城市总体布局的切入点,便于更加本质 地把握城市发展的内涵关系,提高城市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和 科学性。
改变过去见缝插楼的现象
• 4、旧居住区的改建方法
– – – – 结合重大工程建设改建 妙应寺白塔地区、牛街地区 结合道路建设沿街改建 北京前三门大街 保护性改建具有特色的旧居住区 菊儿胡同、张家界沿河 保护性改建形式 房屋内部改造、重新设计
2.2 城市工业生产用地
■ 工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产生客货运量,对城市的主要交通流向、 流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 新工业的布局和原有工业的调整,可能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 城市形态。 ■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引起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 ■ 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工业生产用地的安排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 发展要求、对城市的影响以及与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 • • • 1.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2.交通运输的要求 3.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空间关系
1.工业用地自身的要求
• • • • • • • 用地的形状和规模 地形要求 水源要求 能源要求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水文要求 工业的特殊要求 其他要求
绿 地 ≥9
其中公共 绿地≥7
占建设用地比例 %
20—32
15—25
8—15
8—15
• 居住区规划结构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 4、城市居住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
• 规划用地面积 • 建筑基底面积 • 建筑密度 • 建筑总面积 • 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 • 绿地率 • 人口毛密度 • 平均层数
– 自然环境
• 接近水面、森林,将人文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 • 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 功能用地环境
• 与工业区的关系 • 与对外交通的关系 • 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 建筑环境
• 城市小气候 • 高层建筑群
• 3、与旧城区的关系
• 新建居住区应充分依托旧城区,利用原有设施 • 尊重城市原有结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建筑
3.工业区的组成: 生产厂房;仓库;动力及市政设施;维 修与辅助企业;综合利用和加工工业; 运输设施;厂区公共服务设施;运输设 施;厂区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实验中心 ;卫生防护带
4.工业区的规模: 随着城市的性质,工业的内容、性质 ,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分布、组成,以及 建设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 基于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乃是 “人类住区”规划的主旨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 以邻里导向、公交导向、适度就业的混合等已成为城市在社区组织 方面的重要原则。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 ★ ★ ★ ★ 城市居住问题 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城市居住用地指标 城市旧居住区的改建
–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 • • •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 房。
– 住宅制度的改革
2.1.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 1、城市居住区的类型
– 按所处位置分类
2. 城市功能演化
■ 总体特征:简单功能→多元功能
■ 简单功能:早期城市——政治主导型、宗教主导型、交通主导型、
商贸主导型等等。 ■ 多元功能:现在城市——功能多元化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综合服务功能,社会再生产 功能,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 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2.1.1、城市居住问题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城市 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社
区、多个家庭的组合、社交活动)
• 1、城市居住问题
–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50年代 1978 1985 1990 1992 1994 2000 4.3M2 /人 3.7 5.0 6.8 7.1 7.5 >10
城市内部原有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 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 一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 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 居地。
– – – – –
住宅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用地平衡表
1986年第一次全国房屋普查结果表明,全国1/4位缺房户、无房户、生活不 便户(人均小于4M2、老少三代同堂、成年未婚男女分不开等)。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 1979—1989 1991 0.78% 1.0% 3.67%
2000 > 5%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正常投资比例为5%,小于3%时,是会出现住宅问题的 临界点。
建筑基底面积 • 建筑密度= 用地面积
• 容积率=
建筑总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毛密度,单位:万平方米/ 公顷)
• 绿地率 • 人口毛密度
单位:人/公顷
• 5、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
用地类别 用地指标 m2 /人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用地 18—28 10—15 7—15 绿 地 ≥9
• 4、可持续发展
• 为城市规划期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 为城市发展准备绿色空间 • 与其他功能用地发展的关系
2.1.4、城市居住区规划结构
• 1、城市居住区的布置
– 集中布置
城市规模不大,自然条件较好,有足够的用地的城市中 • 可以节约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费用,充分发 挥其效能,可以密切各部分在空间上的联系。
• 城市型居住区
城市功能用地的一部分,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与城市其它功 能用地相连,不含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
• 独立工矿型居住区
独立性较强,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距离较远,含有部分居住区 以上级公共设施(医院、商业服务、公园等)
– 按建设条件分类
• 新建居住区
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的新型居住区
• 旧居住区
其中公共 绿地≥7
占建设用地比例 %
20—32
15—25
8—15
8—15
2.1.5、城市旧居住区改建
• 1、旧居住区改造的必要性
– 城市新区占用大量农田 而耕地已经人均不足一亩 – 旧居住区的条件不适应现代生活
• 2、旧居住区的一般问题
– – – – – – 城市布局不甚合理 城市道路不成系统 建筑密度高,质量差 城市基础设施缺乏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公共绿地极少
– 分散布置
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或在城市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布局时 • 分散布置的基本原则应使居住用地与工作地点接近,使组团 内的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尽量减少、城市交通。 • 不能机关大院内建宿舍
• 2、居住区的组织
– 按小区理论进行组织
• 邻里单位理论为基础 • 以小学、托幼、商店为中心布置住宅群 • 现在逐渐向外向发展
功能混杂,污染工业在其中 道路狭窄弯曲,过境交通穿城 有些已成危险房屋 给排水、通讯、燃料、供暖设施 教育、商业、医疗等
• 3、旧居住区改建的原则和内容
– – – – 注意保护城市基本格局 历史名城、历史街区 合理调整土地功能布局 经济杠杆,搬迁工业 改善城市交通,增加绿化 逐步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1.3、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城市居住用地市城建设用地中比例最大的部分, 又是城市居民直接使用、关系最密切的部分。
• 1、自然地质条件
• 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 自然灾害的隐患 •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 面 • 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
• 2、周围环境
U
城市主要功能布局
RBAN MASTER LAYOUT
以城市性质和规模为前提,结合城市构成和城市 功能结构分析,确定空间布局形式、落实各项用
地安排。
C
1.城市构成及其演化 2.城市功能区布局
2.1 居住区与生活系统 2.2 城市工业生产用地 2.3 城市公共设施系统 2.4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