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康乾盛世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康乾盛世(上)练习
1、(07全国文综) 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
A.金瓶抽签确定 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
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D.达赖、班禅相互指定
2、(07北京卷)、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3、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进发。此人是
A、郑成功
B、葛尔丹
C、吴三桂
D、尚之信
4
A.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B.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
C.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D. 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5、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后,即以礼改葬崇祯帝,令官民服丧三日,并保护明帝诸陵,春秋祭祀。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把斗争锋芒指向农民起义军 B.缓和民族矛盾
C.笼络汉族地主 D.保护中原文化
6、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7、1983年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是因为
A、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B、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
C、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丞相制度
D、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秘密建储制
8、、17、18世纪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热,伏尔泰、莱布尼茨等人都受到过中国文化影响。伏尔泰还把元代杂剧“赵氏孤儿”改成戏剧上演,引起欧洲的轰动。对伏尔泰的历史地位比较恰当的说法是
A、戏剧艺术家
B、启蒙思想家
C、人文主义者
D、宗教传教士
9、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发展之路大相径庭:西方文化日益关注现实的政治与经济状况,中国文化却远离现实日趋封闭和保守。导致中国文化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占统治地位的小农经济和高度集权的君主制
B、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
C、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10、英国特使马噶尔尼访华时献给乾隆的礼物是一台天文地理音乐钟。作为回赠,乾隆让人给他几件传统工艺品:玉雕、丝荷包、细钢作胎外填珐琅彩釉称为景泰蓝的瓶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
B、东西方价值观念不同
C、中英两国富裕程度不同
D、两国的物产品种不同
11、马噶尔尼觐见乾隆时就是否行中国的跪拜礼与中国政府展开了交涉,最后乾隆允许其行英国的觐见礼。从文明史的角度,这个事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可以把它看作
A、文明的沟通
B、文明的撞击 C 、文明的相遇D、文明的融合
12、乾隆帝认为:“兴皇教既可以安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以不保护之。”乾隆帝所说的皇(黄)教起源于
A维吾尔族B蒙古族C女真族D藏族
13、(06上海)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中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文化昌盛的康乾时代”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①避暑山庄②道光皇帝③军机处④《红楼梦》⑤吴敬梓⑥《国闻报》⑦《四库全书》⑧时务学堂
A①②⑥⑧B②③⑤⑧C①④⑤⑦D①④⑤⑧
14、18世纪的中国是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之一。清朝形成辽阔疆域的基础是
A、武力扩张
B、花钱购买
C、有效管理
D、侵吞蚕食
15、中国人口达到3亿以上最初应是在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16、清政府(康熙时)在考虑解决全国民生问题时,认识到要加强交流,于是,开放了海禁,准许外商在四个城市进行贸易。其中有
A、上海
B、广州
C、天津
D、泉州
17、18世纪东亚贸易中心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奥斯曼土耳其
18、19世纪20年代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
A、15﹪
B、20﹪
C、25﹪
D、30﹪
19、法国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
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A.贞观之治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D.忽必烈统治时期
20、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21、图人物由“金瓶掣签”确定,经中央政府批准,于1995年12月8日正式继位为第十一世班禅。这种确定班禅合法继承人的制度始于()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22、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驱逐了殖民势力
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巩固了清朝海防
23、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有()
①沙俄的控制和压迫②清政府的民族政策的正确
③清朝国力强盛的影响④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4、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1646-1716)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3分)
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4分)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5分) 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伏尔泰借儒学和科举制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
25、欧洲中国文化热
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空前的中国热,当时的中国在世界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简述欧洲“中国文化热”出现的背景。(2分)
中华文明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向西方介绍宣传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