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兴起的原因(背景)
①西汉初,社会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国家实行的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与民休养生息,进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宗儒术”而宣告了道家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存在,从而归隐了山林,成为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宗教。
无为 - 道教的一种思想编辑词条修改义项名
无为谓之一人正而化天下正。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不做无效的工作。
不该干的不能干,该干的必须干,不能反着来;不然就是违背了道啊。
《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
"《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
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
身心静定
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
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
"《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
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
哲学本义
第一层意义: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
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原来要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填满肚子,强壮骨骼,专心做事,能够不争安乐啊。
第二层意义:无为就是能放的下,有所不为。
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的思想。
第三层意义:无是甲骨象形字与大篆金文中的"乐舞",为是研究学习。
要人们学而知其乐。
无为境界是谦卑者修行的境界;是顺应万物,以顺其和。
自然和谐的语言与行为表达,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圣人教化世人守弱、不争、快乐,达到"无为"。
《道德经》的哲学理念:无人为之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
无为,就是顺应自然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
指出凡事要"顺天之时,得人之
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意",不要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所以说:"天道无为,顺其自然趋势而为,无亲无疏,无彼无己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第四层意义: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认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法律则是人为)是对人类的束缚,要全部舍弃;法家则主张要用法律去惩治人,认为人类本性顽劣,要用权威去治天下。
第五层意义:无为,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
道家自然分"创造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所创造的自然",前者比后者更高,是后者的否定,因为它用"人为"否定了"自然"。
但它也是同一个自然的"自否定",因为"人为"、"创造"也是自然,而且更加是自然,所以它是自然的"本质"、也是真正的自然。
道家的"自然"概念中的两个层次,即"无为"层次和"有为"层次。
只有自然无为的自然才是最自然的,因为只有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才是道家所提倡的道常无为法自然。
道家虽然学派上有所区别,但就其主旨来说是相通的:以"道"为本,自然无为。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其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
老子提出"道"是宇宙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这一观点被后来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为道家最
基础核心。
在各派之间对"道"的理解有一定差异,但在中国哲学史上,通过"道"的概念对世界万物本源进行了第一次探讨,开辟了中国讨论形而上学传统。
这是道家突出贡献之一。
"道"与万物的关系,就静态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终保证,是最高的价值,是终极性的价值根源。
就动态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构及其动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万物得以相生、相续、转化、发展的实现性原理。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本源上相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因此,人们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
个人与社会也是共生互存关系,修道不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种适宜的方式,图世界共同的利益。
"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舜帝不是无为而治的吗?他做了什么?只是端正己身而无为地治理天下而已。
)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
"六亲不和有孝慈。
"(当我们提倡孝顺、和睦的时候,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不和睦了,不然是不需要这些的。
)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既可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
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
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此身该作"体"),不迷名、货。
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不迷)物重身的观点。
而庄子,列子将"内圣"的观点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老子在第七十三章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淮南子》对此解释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李约瑟博士在讨论"为"字的翻译时则认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的译成'行动',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
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扔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
" ①
"无为"并不完全排斥"有为"。
跟"无为"相对立的"有为",主要是指主动生事、主观妄为、不该为而为。
而正当的"有为"则与"无为"并不矛盾。
是如阴阳、静动一般,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依存转化。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有为"呢?从北宋《老子》注家的阐述来看,正当的"有为"必须是不得不为的行为:"有为也而欲当,则缘于不得已。
"[6]"不得已而为,为于已然之时。
"[7]
名词出处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
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而不是终极目标。
《云笈七签》指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
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
常思过失,改而从善。
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
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道家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说,"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
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
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
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
"《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
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
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
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
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老子的"无为"学说,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
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
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
其实现代词汇里的"消极"和"积极",都是以讹传讹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误解了。
消极,就是消除偏执和极端,是非常对头的行为;积极,就是强化偏执和极端,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既然已经以讹传讹,实在无可奈何。
只望细心研究的人,读到此处,知道有人纠正即可。
老庄的精神内核是鄙夷积极胡为,提倡消极有为。
老庄字字如金,绝不会费笔墨讲"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个境界的道理的。
老庄认为积极有为距离肆意胡为已经不远了,所以在几千年前,老庄就敏锐发现真正使社会不和谐的不是缺少爱,是左的东西太泛滥了,太多的人以积极为公的面目而逞私欲,于是老庄认为真正道德修为很高的人是以无为为有为的,因为已经完全摒弃了盲动妄动之心,消灭了投机主义和冒险主义的苗头,已经达到高度理性的境界。
这样的人才是坐有万乘之尊的,这样国才是真正法治化的,这样的天下才是真正一团和气的。
老子的一句名言被西方哲学大师黑格尔奉为经典,白话文是:使一杯浑浊的水变清亮的所有办法里,安静不动这个方案最好。
(主动不动,是看起来消极的一种积极的智慧)
《庄子》则将无为推衍到帝王圣人的治世中,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故帝王圣人休矣",不过帝王应该"以无为为常",而臣下却是要"有为"的。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
此不易之道也"。
另外,《庄子》又认为养神之道,
贵在无为。
《刻意》篇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纯粹故宫无为康熙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般世间的意思。
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後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为了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苦痛与因难,真正的“出世”是思想上的出世。
出世的思想要有如下的认识:
一、要有人生无常的警觉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
其实,人生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石火电光,刹那即过;人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无常变幻。
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所有何乐?”能够对世间起无常之感,能有人生苦短的警觉,精进不放逸,努力修行,就是有出世的思想了。
二、要有远离物质的看法
世间上每一个入都喜爱金钱物质,有人临死之际,金钱物质也不肯给人,他以为来生仍可享用,所以贪恋、聚集,最终一棺长盖,一抔黄土,抱恨而归。
金钱物质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有人不会使甲金钱物质,反而被金钱物质奴役了。
苏东坡:“物质有穷,欲望无尽。
”找们如果不能对物质存有远离的看法,终身就会做物实的奴隶。
如果有出世的思想,就能超越物外,对金钱做最有意义的运用。
三、要有淡化情爱的观念
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愿不切不生极乐。
”众生因为有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有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
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部舍弃情爱,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爱念下去除一分,道念便无法增长一分。
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慧化导情爱,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间的真爱。
四、要有不满自己的要求
一股人对别人不满,绝少对自己不满。
其实,自己充满我贪、我嗔,我痴、我爱、我执,我怨、我私、我妒等,怎么还能对自己满足呢?
对自己满意,这是道业进步的障碍。
人生到处都是缺陷,到处充满了考验,能够对自己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这才是积极出世的思想。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
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儒家的入世精神、佛道的出世与无为,在《菜根谭》的格言中相济并生,对个体而言,这种不同观念,恰是人生在不同阶段或者不同处境卜需要的。
比如,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而言,既要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还要有超脱的情趣,“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卜,须要怀廊庙的经论”(前集,第27),在这里,入世和出世是相得益彰的,缺一方面人生都不完满,“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后集,第41)。
另外,就个人修养而言,读圣贤书与放浪形骸于天地自然之中,热爱世问俗世生活与天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
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后集,第116)。
在《菜根谭》看来,人生意趣就寄托在此之中,儒释道一体,出世入世交织,人生只有兼顾进退、进退自如才是智慧的人生。
在《菜根谭》中,有鲜明的儒家观念,如“小昧己心,小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前集,第185),明显是在发挥宋儒张载的“横渠四句”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同的是,这里特别提出“为子孙造福”,这也说明该书更强调儒家哲学的日常生活价值。
书中还提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
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前集,第133),专门对儒家的日常生活伦理做了进一步发挥,也表示了作者对这一伦理体系及其所体现的儒家中庸之道的认同.
老子哲学的清净无为、绝圣弃智的思想,在书中经常有所体现,如“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躁”,在书中,这些道家观念和儒、释两家的中庸、出世等思想揉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清净、高远、隐逸的一个取向。
《菜根谭》传播的思想理念,皆不出儒释道三教的求真
书中更有突出的佛教观念,如讲佛教的空观,“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
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询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济善自修持”(后集,第79),又如讲佛教的“明心见性”,“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前集,第my,佛教尤其是禅宗的观念,在书中多有出现,甚至有人认为这本书在根本上就是“说禅劝世”的著作[[5],这一观点或可讨论,书中佛教禅宗观念确实多有所见。
一书传三教
一论《菜根谭》的“兼容汇通式”传播智慧
释家对政治没有明确的主张,但它强调众生半等,反对人性
中的丑恶与残暴,相信业力轮回,因果报应,主张积德行善苦修
来毽,释家又注重修行养性,广积善缘以求功德圆
满,福泽来毽
佛教出世思想以世间之苦为理论起点,以出离世间之苦获得
究竟之真实安乐为理论归宿,那么,与世间正相反对的便是生死
之因的除灭而达到的涅梁境界,佛教出世思想是不离世间的,在佛教看来,人道众生完成人伦道理至于极致,也就是成佛之实。
在此意义上,佛教出世思想与儒家入世思想有其一致性。
出世思想:世间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是无常变化的,可以毁坏的。
把“世”和“间”合在一起就是“世间”或“世界”,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时间即过去现在未来,空间,又叫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一、传播内容的兼容并蓄:贯通生活与打通三教
《菜根谭》作为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
集,内容非常广博,“其问有仁语义语、持身涉世、隐逸显达、
迁善介节、禅机旨趣、学道见道等语v L37。
常州天宁寺刻本和
《还初道人著书二种》本等将全书内容分为:修身、应酬、评
议、闲适、概论等五个部分。
《菜根谭》不专论某事,也不专门
阐发某一家之思想,而是兼收并蓄,把作者对于宇宙人生的
感悟,对于儒释道三教人生哲学的体悟,都融合起来并以格
言的形式呈现出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