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一带一路_战略视阈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探析_蒋炳庆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这种思想甚至在宪法中被进一步强化。优先 保障马来人的权益,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同 时还体现 在 文 化、教 育 等 方 方 面 面,马 来 西 亚 成 立以来政府首脑一直都是由马来人担任,华人以 及印度人 只 能 在 交 通、教 育 等 部 门 任 职,涉 及 国 防、军事、经济、外交等核心领域的职务则由马来 人担任。
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马来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华人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族群关系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鲜明的特点,同 时 也 面 临 着 诸 多 挑 战。 认 真 研 究 马 来 西 亚 华 人 社 会 政 治、经 济、文 化、教
育、族群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助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15. 9 No. 9,2015
学术探索 Academic Exploration
2015 年 9 月 Sept. ,2015
“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探析
蒋炳庆
(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 马来西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约
的政治参与自由和参与空间,这在海外华人社会 中是绝无仅有的。
( 二) 族群关系 马来西亚华人相对和谐的族群关系现状在 海外华人社会中同样是独具特色的,40 多年来一 直保持着较为稳定和谐的状态。由于古代海上 丝绸之路的兴盛和发展,中国人大规模地迁入马 来西亚定居始于明朝,华人数量在马来西亚迅速 增长,但长期以来马来人与华人两族之间一直处 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马来人主要从事农业 而华人主要从事工商业,他们各自聚集居住在不 同的区域。日本入侵后强迫华人从事农业劳动, “抢占”马来人的田地,同时日本组建由马来人组 成的日伪军对抗华人组成的抗日武装导致马来 人与华人之间形成直接武力对抗并造成伤亡,加 上一系列不公平政策的实施不断加剧马来人和 华人族群之间的种族矛盾。二战结束后,英国最 终给予了华人公民身份,避免了大量华人被遣送 回中国大陆的命运,但马来人族群和华人族群之 间的矛盾始终客观存在,最严重的就是爆发了上 文所述的“5·13 族群冲突事件”。 对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族群在当地的族 群关系状态,马来西亚华人所处的环境相对要优 越得多。近些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当局以日益强 调“一个马来西亚”淡化种族意识,加上与中国之 间经贸、旅游往来日益频繁客观上提升了华人的 地位,马来西亚执行了几十年的“新经济政策”不 断提升马来人的经济生活水平,马来人与华人族 群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两族之间的矛盾也 渐趋缓和。正是如此,马来西亚最终荣获了世界 少数民族联盟颁发的“首 届 国 际 少 数 民 族 和 谐 奖”。 ( 三) 文化传承 依托华文小学、独立华文中学和华文大专院 校,建立了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华文教育的 体系,马来西亚华人的中华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并 开展系统的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人社会华文教育 最发达 的 地 区。截 至 2013 年 马 来 西 亚 拥 有 近 1300 所华文小学、6 所独立中学、5 所华文大专院 校———南方大学 学 院、新 纪 元 学 院、韩 江 传 媒 大 学学院、拉曼大学学院、拉曼大学,同时还拥有 1 所研究中心。[2]( P46 ~ 51) 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得以 延续、发展 并 最 终 形 成 体 系,可 谓 历 经 劫 难。 马 来西亚政府当局曾先后多次“胁迫”非马来文媒 介语学校接受改制并提出给予津贴资助,但遭到
基金项目: 2014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 14BMZ043) 作者简介: 蒋炳庆,男,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2013 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南亚历史与民族研究。
17
家认同始于战后,1946 年英国殖民政府提出华人 可以获得公民权,这明显地提高了华人对马来西 亚的认同。
二战中日本入侵马来西亚并沿用英国对马 来人、华人等采取的“分而治之”政策逼迫华人参 与当地政治,这 些 政 策 的 实 施 事 实 上 加 剧 了“二 战”后的“马华冲突”。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华人 华侨中政 治 参 与 意 识 最 强、最 活 跃 的,先 后 成 立 有马华公会、民政党、沙捞越人联党、民主行动党 等政治性团体。同时,马来西亚华人先后创办了 为数众多的报刊( 如表 1 所示) ,这些报刊成为当 地华人伸 张 政 治 主 张、了 解 社 会 动 向、宣 传 文 化 等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成为促进世界华人交流的 重要平台。
了华人的坚决抵制,直到如今马来西亚政府依然 不承认华文独立中学的学历,但华文独立中学的 学历却被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 利亚、新西 兰 以 及 英 国 等 国 高 校 承 认,没 有 政 府 津贴而主要依靠华人社会的资助而苦撑下来的 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几度陷入困 境艰难前行最鲜活的例子。
表 1 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报刊情况统计表( 1990 年)
报刊名称 光华日报 南洋商报 星洲日报 中国报
通报 新明日报 建国日报
创Leabharlann Baidu年代
版式 日发行量( 1990 年)
1910 年 16 版日报
6. 57 万份
1923 年 24 - 34 版日报 15. 64 万份
1929 年 24 - 34 版日报 12. 47 万份
1946 年 16 版日报
8 万份
1959 年 18 版日报
4. 2 万份
60 年代 12 版日报
5 万份
1940 年 12 版日报
9000 份
数据来源: 根据廖小健·《马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教育》整理。
由于马来西亚政府确立“马来人治理马来西 亚”的原则,包 括 华 人 在 内 的 非 马 来 人 族 群 政 治 话语权被不断削弱,按照马来西亚成立之初所形 成的“马来人保持政治优势,华人保持经济优势” 协议,华人虽然在几十年里不停地在政治上提出 诉求并积极参与马来西亚政治选举,但始终未能 改变“二等公民”的政治现实。
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扩大,尤其 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马交流合作不 断加强,华语的作用与价值大大提升,华文教育在 马来西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每年进 入华文学校接受教育的非华族学生日益增多。华 文教育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除了继承和发扬中华 文化外,也必将在深入中马交流与合作,推动马来 西亚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马来西 亚华人在中马深度合作共谋发展过程中将发挥 重要的积极作用,成为中马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的 桥梁和纽带,因为在施行代议民主制的马来西亚 政治环境下,人口基数庞大的华人在政治行为过 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 党,在竞 选 过 程 中 都 不 得 不 关 注 华 人 的 利 益 诉 求,华人选 票 的 投 向 对 选 举 结 果 有 着 重 要 影 响。 2013 年 5 月大选中 80% 以上华人支持反对党,致 使“国民阵线”仅以微弱优势获胜就强有力地说 明这一点。此事件被“国民阵线”领导人称为“华 人政治海啸”。[3]( P77 ~ 81) 当然,客观上人口因素也 是致使马来人与华人族群矛盾长期存在的重要 原因之一,部分马来人中一直存在种族歧视的思
虽然华人在政治参与上受到了诸多限制,占 全国总人口的 1 /4 左右,但是在马来西亚历届政 府中都有多名华人担任部长。比起其他东南亚 国家如印 尼、菲 律 宾 等 国 的 华 人,马 来 西 亚 华 人 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环境是相对较好的,马来西亚 成立后仅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族群暴力事件,即 1969 年 5 月 13 日发生的马来人与华人两种族之 间爆发的 流 血 大 暴 动,导 致 多 人 死 亡 和 受 伤,史 称“5·13 族群冲突事件”。“5 ·13 族群冲突事 件”以来两族的“政治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但 基本都属 于“口 舌 之 争 ”而 没 有 付 诸 武 力。 华 人 在马来西亚政治环境下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 位,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相比又拥有更多 18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政治参与; 经济优势; 族群关系; 华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D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723X( 2015) 09 - 0017 - 07
马来半岛自我国秦汉时期开始就是海上丝 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马六甲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 路最重要的古城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 产 名 录 ”。 马 来 西 亚 所 处 的 地 理 区 位 决 定了它在我国提出的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中再次成为重要节点。马来西亚是我国海外 华人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1980 年马来西亚华 人有 441. 45 万,1995 年华人总数达到了 526. 25 万,到 1998 年,已 经 达 到 了 551. 54 万,[1]( P57) 2012 年华人总数已经达到 640 万人,他们大多居 住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华人 相对较少。
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建 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亚投行成立 并投入运 行 、中 国“一 路 一 带 ”国 家 战 略 加 速 推 进的 时 代 背 景 下 ,中 马 合 作 必 然 迈 上 新 的 台 阶 , 华人 在 马 来 西 亚 的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教 育 、社 会 等诸领域 的 参 与 和 贡 献 在 广 度、深 度 上 也 将 不 断拓展 ,无 疑 将 对 中 国“一 带 一 路 ”国 家 战 略 的 实 施 提 供 有 效 支 持 ,助 力 马 来 西 亚 搭 上 中 国“一 带一路”的顺风车。但 马 来 西 亚 华 人 的 未 来 在 充满历 史 机 遇 的 同 时 也 将 长 期 面 临 着 政 治 弱 化 、族 群 矛 盾 、经 济 文 化 政 策 制 约 等 多 方 面 的 困 境及挑战。认 真 研 究 这 些 问 题,对 于 助 推 我 国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 义和作用。
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态归因分析
( 一) 人口 人口数量庞大使得华人一直是马来西亚的 第二大族群,占马来西亚全国人口的比例最高时 达到 38. 4% ,受生育率等的影响这一比例一直呈 现降低的态势,目前华人依然占据约 1 /4( 如表 2 所示) 。
表 2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数统计表( 1921 ~ 2013) 单位: 万人
一、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族群 关系及文化传承
政治关系、族群关系以及文化传承是马来西 亚华人社会最具特色的三个重要方面,在马来西 亚国家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马来 西亚政治建设、民族关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一) 政治参与 实际 上,随 着 古 代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的 发 展,华 人陆续 迁 移 到 马 来 西 亚 已 经 有 近 千 年 的 历 史, 1750 年时,马六甲的华人居民已经有 2161 人,超 过总人口的 1 /5。在二战爆发之前,华人基本不 过问和参与马来西亚的政治,在民族意识中认同 的一直是中华民族,而且国家认同方面也是认为 中国为自己唯一的祖国,直到现在其他族群以及 其他东南亚国家往往依然称华人为“中国人”,而 马来西亚华人一般自称“华人”或“唐人”。马来 西亚华人在二战前以及在二战中一直非常关注 中国的政治而不是关注马来西亚的政治,其间马 来西亚华人除了直接回中国大陆参加斗争外,还 是海外华 人 捐 赠、捐 助 支 持 抗 战 最 多 的 群 体,占 据华人华侨捐赠的 2 /3 以上。二战后,马来西亚 华人受“冷战”的影响被迫减少甚至断绝了与中 国的联系,除 了 在 当 地 发 展 外 别 无 选 择,因 此 可 以说大部分华人真正意义上对马来西亚产生国
年份 人数 占比( % )
1921 85. 6 29. 43
1931 128. 5 33. 92
1947 1957 2000 2013 188. 5 233. 38 565 640 38. 4 37. 17 26. 25 24. 6
数据来源: 根据廖小健的《马来西亚马华两族关系的 几个发展阶段》以及新闻媒体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