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对
我国的启示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萧条,日本舆论称之为“失去的十年”。本文以翔实的数据剖析了日本经济衰退的诸多因素,随后对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给予了分析及评价,并指出了在现阶段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重新审视日本经济政策,探究其对我国经济腾飞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衰退因素启示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探寻其长期低迷的原因。1992至2001年的10年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6%左右。2001年,日本经济再度出现0.6%的负增长。做日本经济辉煌时期引起世界瞩目一样,日本10年来的经济低迷,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方面足因为日本身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它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日本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经济问题。
随着日本经济的复兴与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地位的变化,造成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日本与欧美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尖锐,日本的产品出口更加困难。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贸易的限制措施,要求日本“自主”限制出口,并采取反烦销、使日元升值等措施,以减少日本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特别是在1985年9月22日,美、英、法、西德和日本5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达成降低美元汇价的《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如脱经之马,一发而不可收。1985年,原来1美元兑换263日元,当
年即降到200日元以下,1986年又降到152日元,1987年更进一步降到121日元。两年间日元升值1倍以上。这一状况给日本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困难,有的不得不宣布破产,使日本的出口能力大大下降。
一、衰退因素探究
像自然界一切事物一样,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曾是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当时,这个因素的作用大大减弱,日本许多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迫使企业不得不削减设备投资。1998年度日本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比1997年度缩减了12.4%。日本企业的过剩设备和过剩投资。造成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阻碍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作为一个追赶型的国家,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引进欧美国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和创新而取得的,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因此,在当今需要技术创新的情况下,日本就没有了这方面的后盾。日本科研经费投入虽然也不少,但是80%以上来自私人企业,因而长期重技术开发,轻科学研究。而且,在广泛吸收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技术人才方面,日本的吸收能力远不及美国。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日本在战后形成的追赶欧美型的产业结构,日益暴露其局限性。主要问题在于相对优势产业、相对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之间存在生产能力和效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形成日本产业结构上的“三重构造型”。劣势产业方面的输入低于优势产业的输出,产生了大量的贸易赤字,带来日元升值的压力;优势产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如此循环,造成国内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国内各部门成本的提高,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创立。
第四,经济体制调整失误。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战后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实施了广泛的国家规制。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和全球化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当初政府建立规制的基础已开始弱化,规制体系的消极作用日益显露。国家规制的大量存在,使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后发效应的消失和“制度疲劳”的出现,使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带来的问题暴露无遗。
第五,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高新技术要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有金融业、尤其是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金融机构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包袱。到1998年9月末,经审核,日本所有银行不良债权总额高达730270亿日元。这使得银行不愿意向企业贷款,并干方百计地收回以前放出的款项,从而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筹资困难,致使许多企业破产。
第六,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日本一直奉行凯思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收支日益失去平衡,日本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自“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大型景气对策的不断出台使日本财政状况日趋恶化。
总之,日本经济增长停滞并不是局部性问题,而是综合性、体制性问题。放松企业管制,改革经济体制,才是日本经济恢复增长的根本出路之所在。
二、政策特征解析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政府为遏制经济衰退,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其政策明显地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在两大宏观经济政策中,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的地位,并将财政政策主要目标定位于刺激经济景气回升上,实行财政赤字政策。为了刺激经济,从1992年财政年度开始,日本政府连续推出四个“综合经济对策”,扩大财政支出。其中1992年支出13.4万亿日元,1994年支出
16.3万亿日元,1995年支出14.2万亿日元。四年总共支出54.6万亿日元。与此同时,还先后于1993年推出“紧急经济对策”,1995年推出“日元升值紧急经济对策”,分别追加财政支出6万亿日元和4.6万亿日元。
第二个特征是,将货币政策保持在对付日元升值及金融坏账、对外贸易摩擦等次级经济政策目标上。具体表现是不断运用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干预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促使利率、外汇供求有利于稳定日元汇率的变化。从1993年9月至1995年6月,日本银行九次调低官定贴现率,将该贴现率由6%调至0.5%,创下了战后以来最低贴现率纪录。调低贴现率的目的十分明确,主要在于抑制日元升值。与此同时,日本银行在1994年、1995年日元急剧升值期间,还广泛地运用了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大量抛出日元,购入美元。80年代末到如年代初泡沫经济的教训促使日本决心加速金融体制改革,并认识到必须提高和强化日本银行的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个特征是,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主要着眼于需求一边,刺激需求而非改善供给的意向非常明确。这一期间出台的“综合经济对策”和“紧急经济对策”项下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居民在住宅等耐用消费品方面的需求。以1993-1994年财政年度出台的“综合经济对策”为例,其内容尽管多达13项,但占大头的支出用于如下目标、(1)扩大基础部门投资;(2)促进民间设备投资;(3)促进中小企业投资;(4)通过增加住宅优惠贷款、降低住宅贷款税等手段刺激住宅需求。这些目标,全都属于需求方面的目标。
三、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衰退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发展中解决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