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本的泡沫经济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其作为一段沉痛的历史教训,还在不断地受到专家学者的探讨研究,以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两个令人关注的焦点:一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中国政府既要面对经济发达国家的责难,又要承担国内货币政策改革的困难;二是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升。

从表象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日本泡沫经济也是以本币升值和资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序幕,这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惊人地相似。

我们都知道,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经济、尤其是金融体系至今仍然遭受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困扰。

为避免重蹈扭辙,我们就有必要借鉴日本经验、教训分析当前中国产生泡沫经济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与防范。

一、树立防范泡沫风险的思想意识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生泡沫经济现象是客观必然的,但在产生经济泡沫的开始阶段就必须树立对泡沫经济风险,即泡沫经济破灭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恶性影响的防范意识,这样才能主动地采取措施,把泡沫经济威胁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患控制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这就需要研究有关泡沫经济生成的原理,认识其对社会经济的巨大危害。

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到破灭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借鉴日本经验教训,深入掌握泡沫经济破灭的周期规律及其经济指标的区间范围,特别是要加强各地区、各行业领导层、决策层甚至职能层的防范泡沫风险的思想意识观念。

二、建立防范泡沫风险的国家预警机制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现状和走势,建立经济发展的预警机制。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碎成因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国内的各种因素引起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乃至破灭。

(一)国内资金流动性方面产生严重过剩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前景下,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也得到扩大,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使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严重,而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日元升值又导致日本外贸出口受阻,于是,投资者就把大量资金投入见效快,利润高的房地产领域和股市等不动产行业,日元的升值也使外国投资者看好日本,使外国资金大量涌入日本,而外国资本涌入的大多也都是房地产市场。

从根源上来说,正是日本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碎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和不合理投资是房地产泡沫破碎的祸端。

(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对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日本政府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为了让资金流通得快些使国内的经济向正常化发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政府连续5次降低利率,但政府制定的相关措施并没达到相应目的,投资者仍不愿把资金投入其它行业,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仍是严重的问题。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在此状况下,日本政府又提供大量的货币,这进一步造成了资金流动性严重过剩,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大量资金流入见效快,易吸纳的楼市和股市,对不动产行业的过度投机,使日本的楼市股市价格飙升很快,这又刺激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进一步投资,这对日本的房地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促进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代的到来。

(三)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加剧房地产泡沫碎裂在日本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下,致使日本资金在国内极度泛滥,在此状况下,日本的商业银行本应执行信贷紧缩政策,但银行为了稳定和利率的回报,银行执行的却是宽松的信贷政策。

由于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极高,致使银行信贷大量地涌入房地产业。

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日本各大银行都扶持房地产业,各大银行争相向房地产业给予大规模的贷款,这导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加剧化,直至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宏观政策失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土地神话”,投机之风席卷列岛,政治体制不健全;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对我国的启示有: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实施泡沫经济风险教育,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日本;泡沫经济;启示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形成及破灭,教训深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诸多启示。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从1956年至1975年,日本经济举世瞩目,GDP年平均增速9.5%,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即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了“出口主导型经济”。

日本政府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大量资本过剩。

过剩资本集中流向了投机性较强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地价及房价暴涨。

房地产、股票价格节节攀升,资产效应使得日本经济表象极度繁荣,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的异常上升,明显脱离了实体并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过热的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潜在危机。

由于土地价格太高,个人住宅用地、企业商业用地均无法得到满足。

为降低土地价格,日本政府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

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

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到2003年,已跌破8000点,创20年来新低。

紧随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急剧下跌,跌幅超过46%。

1994年,东京、大阪等的房价跌幅已经超过了50%。

由此,房地产泡沫破灭了。

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至2001年,由于股市和地价等资产价格的缩水,日本经济累计资产损失就达1330万亿日元,并且,造成了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

二、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客观判断我国经济状况。

%AB经济的形成与破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AB经济的形成与破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一)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大幅升值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起点二战后日本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出现大量贸易顺差,日元出现较大的升值压力。

但是日本政府在应对升值压力时,总是采取各种抑制措施,只有当这些措施不奏效时才被动地让日元升值。

在固定汇率时期(1949~1973),日本政府仅在1971年12月对日元汇率作了一次调整。

1973年2月日本进入浮动汇率制度以后,长期通过对资本项目的限制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抑制日元升值,所以日元由1973年的1美元兑308日元只升值到1985年“广场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250日元,升值幅度只有28%左右。

由于日元的升值压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释放,所以1985年的广场协议以后,日元被动大幅升值。

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达20%。

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高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两年时间内日元升值一倍左右。

日元的大幅升值一方面使日本在海外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为日本企业向海外大规模扩张提供了绝好机会;另一方面,日元升值给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使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价格竞争优势。

为抵消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鼓励日本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将生产基地向国外转移。

这种经营战略上的转移带动了汽车、钢铁、家用电器和机械等传统行业的企业大量到海外投资。

然而此时日本的高科技产业还没有发展成熟起来,因此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空洞化”现象,这直接导致日本国内的生产投资萎缩,国内经济陷于萧条。

(二)不适当的货币政策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直接原因“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大幅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出现升值型衰退,这令日本政府患上了严重的“日元恐高症”。

为了遏制日元升值,同时为了刺激企业的投资和增加内需,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和扩大货币供应量。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

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中国今天的情况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极其相似。

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一、日本经济泡沫回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此后日元迅速升值。

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

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

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

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日本金融遭受严重打击。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之处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日本在泡沫形成过程中的宏观经济呈现如下一些特征:依赖外向型经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本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并且出现了大幅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房地产价格和股指快速上涨。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日本泡沫经济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达到高峰后,突然崩溃的经济现象。

这场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2.1 经济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高度的投机活动,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

很多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日本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供应的过度扩张。

低利率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了投机性的资产市场,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3.1 资产价格崩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崩溃。

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股票价格迅速下跌。

随后,房地产市场也崩溃,房价急剧下跌。

3.2 银行业危机由于大量借贷资金流入投机性资产市场,许多银行放贷不当,资产质量恶化。

泡沫破灭后,许多银行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引发银行业危机。

3.3 经济长期低迷泡沫经济的崩溃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上升,消费萎缩,投资缩减,通缩现象严重。

这种经济状况持续了十余年,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

四、对我国的启示4.1 谨防资产价格泡沫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最终会导致泡沫的破灭。

我国需要加强监管,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4.2 健全金融体系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了冲击。

我国应当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防范金融风险。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增长停滞,并出现长达10年左右的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研究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对我国保护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导致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1.汇率政策不适当导致日元升值过快,在日元升值的三个阶段,日本汇率调控政策都存在一定失误。

(1)抗拒升值阶段:在1985年9月“广场协定”之前,虽然日本对美国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但日本政府并未采取及时措施加以缓解。

(2)放任升值阶段:从“广场协定”到1987年2月“卢浮宫协定”期间,日元进入快速升值通道。

据资料显示,日元兑美元由1985年的242日元升值到1988年的128日元,实现了28个月升值89%。

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放任汇率自由浮动政策,促成了对日元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对日元进行投机的程度加大,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

(3)有干预升值阶段:“卢浮宫协定”之后,日本的财政和金融当局开始对汇率采取措施,但由于措施规模小,力度不够,未能扭转不利格局。

2.长时期低利率政策导致经济过度膨胀。

“广场协定”后,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

日本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

在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的状况下,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造成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引起了股价和地价的巨大泡沫。

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参与签订“广场协定”的德国,从1985年到1988年本币升值也高达70.4%,但在德国却没有出现泡沫,主要原因是德国在1988年及时提高了利率。

3.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泡沫扩大化。

日本政府在“广场协定”后,放松了对财政的控制,以期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并以此阻止日元升值带来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_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

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_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

销调查、特殊保障条例等措施,要求日本开放市场、禁止垄断,批评 日本低汇率、低内需、高出口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官企结合、内部交 易等经济制度。石油危机之后,美国采取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日 本采取了与美国相反的扩大出口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形成了内需 低沉不振、出口强劲增长的局面。1980 年至 1984 年,日本的消费 和投资分别平均增长约 3%和 4%,出口平均增长约 10%。1986 年 和 1987 年日本贸易顺差占 GDP 比率和贸易顺差绝对额达到 80 年代最高点,分别为 4.3%和 870 亿美元,1987 年,美国的贸易赤 字比率和绝对额也达到高点,分别为 3.2%和 1437 亿美元(表 1)。 如果 1985 年不出现日美贸易摩擦加剧下的日元升值事件,日美贸 易不平衡还会继续加重。
1988
796.3 (2.8)
1989
571.6 (2.0)

15.3

(0.1)
81.6
- 70.0
- 442.9
- 1041.9
- 1126.8
- 1332.5
- 1437.0
- 1265.5
- 1058.8
(0.3)
(- 0.2)
(- 1.3)
(- 2.8)
(- 2.8)
(- 3.1)
(- 3.2)
9.7 5.8 4.1
利润
17.9
3.9 - 1.6 27.6 25.6 14.7 - 6.9
资料来源: 日本内阁府:《经济财政白书》, 2005 年。
日元升值后,日本出口及经济增长速度减慢。1986 年,以日元 计的出口增速从上年的 3.9%变为- 16.8%(表 2),企业设备投资增 速从 16.4%下落到 6.2%,下落 10 个百分点,矿工业生产和企业利 润变为负增长,消费和 GDP 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表 3)。1985 年日 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全面下滑,这一变化被称为“日元升值冲击”、 “日元升值萧条”。但这一冲击或萧条时间很短。1987 年,日本经济

日本八十年代经济泡沫对我国经济的启示3200字

日本八十年代经济泡沫对我国经济的启示3200字

日本八十年代经济泡沫对我国经济的启示3200字摘要: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正处在转变增长模式、改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转型期,而我国当今的经济状况与此有着很多相似。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比日本八十年代经济状况与我国经济现状的相似之处, 论述日本在当时采取的宏观政策的几大问题, 最后提出日本经济泡沫生成与破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经济泡沫货币政策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引言20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引发日元急剧升值,日本国内资产价格迅速膨胀,经济结构较快调整。

90年代初,日本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相继被挑破,资产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

当前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面临改革,日元汇率剧烈调整的国内外背景、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日元升值对泡沫经济生成的促进机制等,都值得中国在推进改革中思考和借鉴。

■一、四相似之处引以为鉴(一)国际经济状况相似。

198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双重危机,政府选择维持高利率以应对,并试图引入外资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然而,高利率使美国的制造业更加艰难。

因此,美国逼迫日币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股价以每年30%、地价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

当前,美国“双赤字”依旧,人民币面临同样升值压力。

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美国提出再平衡战略,欧洲同样希望通过出口摆脱经济危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当年日本的十分相似。

(二)经济发展战略相似。

1970 年初,日本国内产能过剩,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瓶颈,因此日本经济逐渐由“投资主导型”转变为“出口主导型”。

1981年开始,出口拉动日本GDP 大幅增长,对GDP贡献达到23%,日本贸易顺差扩大,出口依赖成为其八十年代的发展战略。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启示身为日语系的学生,自然对日本的各方面了解的比较多,所以,这次的论文主题便是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日本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

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

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

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 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

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

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

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西德等相继提高利率,日本银行也准备升息。

恰在此时,1987年10月 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

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并且此后不久,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为乐观情绪所代替,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

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

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

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摘要】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在日本的一场经济危机,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资产价格高涨、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引发了经济崩溃。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是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健性和谨慎性,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警惕经济泡沫的出现,谨慎运用政策工具,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提升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范,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经济,启示,总结,发展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泡沫经济是指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发生的一场经济泡沫,这场泡沫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长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许多教训,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和启示。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干预措施,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府干预过度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衡,产生了过剩产能和恶性竞争,最终加剧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松绑政策也给泡沫经济埋下了隐患,金融机构大规模放贷、资金过度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形成了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政府需要警惕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等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的经济泡沫风险。

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过程。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目前的中国经济与泡沫崩溃前的日本经济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巨额外汇储备、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大幅上扬等,这些因素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中国是否会重蹈当年日本覆辙的担忧。

然而目前的中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出现日本式的长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但认真吸取日本泡沫经济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日本的泡沫经济。

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市场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向资产市场是直接原因;“股价神话”、“土地神话”,全国上下对未来预期的盲目乐观,是形成泡沫的间接原因。

具体来看:一是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矫枉过正。

为消除“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

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从1986 年1 月至1987 年2 月13个月间,连续5 次降低再贴现率,由当初的5%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5%,并将其保持到1989 年5 月。

日本政府没有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在国内需求旺盛、资产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已经很富裕的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资金,企业融资便利且成本较低,大量资金进入非生产领域,催生巨大的资产泡沫。

二是市场资金过剩,企业和个人投机活跃。

由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较低,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率较高,因此,大量资金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流向制造业,更没有流向当时美国重视的IT等带来新的增长点的新经济领域,而是通过特定金钱信托、基金信托、信托银行等渠道更多地流向了房地产、股票和休闲娱乐业,推动资产价格迅猛上涨,形成泡沫经济。

据日本央行统计,在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法人企业筹资405万亿日元,36%用于实际投资,64%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

透过日本泡沫经济看中国

透过日本泡沫经济看中国

透过日本泡沫经济看中国------谈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一、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1987年10月,在一个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日子,纽约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开始步入萧条期。

为阻止纽约股市暴跌导致日元加速升值,日本银行于1987年2月将再贴现率调到空前的低水平(2.5%),这导致大量游资流向土地、股票市场,引起了地价、股价的飙升,而在揣摩土地、股票的价格会继续上涨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争相购入,以期取得增值效益。

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导致产业“资产效应”:其一,刺激了消费的膨胀;其二,导致建筑、土地的交易空前活跃,金融机构则积极开展融资活动,为企业、个人提供设备投资资金、住宅投资资金及消费资金;其三,在股票市场十分兴旺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伴随股票发行的筹资活动,用于设备投资与建设面向职工的福利设施。

随着这种带有泡沫膨胀性质的“大型景气”的发展,企业日益感到人手不足,结果导致工资上升。

为了防止物价跟着攀升,日本银行于1989年5月将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到3.25%,其后股价继续上升了一段时间,终于在1989年12月上涨到顶转为下跌。

在股价首先开始下落之后,地价的上涨率也在1990年年中到顶,其后上涨减缓,至1992年转为下跌,从而导致以股市、房市为代表的经济泡沫的最终破裂,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整体经济的缓慢发展埋下了祸根。

二、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在经济政策方面,随着前川报告的出炉和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通胀率大大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1987-198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却保持年均超过10%的增长速度。

银行体系通过贷款给其他金融机构、企业而买入股票、房地产,或者直接购入大量股票与房地产。

在金融市场化和土地担保融资下的信用创造机制等多重因素条件下,资金推动了股票、房地产价格的大幅飚升,从而带来公司业绩的提升,而这又成为推动股票上涨的理由。

与此同时,利率的持续走低,使股市高市盈率成为合理。

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李英崔琳二战后的30年时间里,日本经济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实现了所谓的“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其GDP一度跃居世界第二,直逼美国。

然而日本的经济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遭遇了滑铁卢。

1985年美日签订“广场协议”后不久,日本泡沫经济发生崩溃,使得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的“平成萧条期”。

反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同样带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目前也出现了类似日本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问题,且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显现以及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泡沫等。

如何吸取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众所周知,日本经济在二战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战后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日本举全国之力进行经济建设,仅用了30年就实现了经济复兴,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更是一举跃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72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9.1%,远远超过同期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速;然而到了1973年,日本的实际增长率却降至仅5.1%,1974年跌至负数。

可见,1973年就成为日本经济降挡发展的开端。

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与援助下,日本仅仅经历了九年就完成了其经济体系的重新构建,在这个发展阶段中,日本经济的实际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

从战争阴霾中逐渐走出来的日本,因为有条件借助于美欧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市场加上要急于改变战后的社会经济落后的面貌,便开始步入到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其平均经济增速达到了9.2%,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更是一举跃入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

此后,日本经济便进入了平均增速达4%的平稳增长期。

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拉开了日本泡沫经济的帷幕,其平均经济增速短暂上升到4.9%;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开始进入经济萧条时期。

1991 年~2001年日本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低于同时期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速,特别是在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的经济增速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在1998年更是创下了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增速的新低,当年日本的经济增速为-1.5%。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房地产泡沫对经济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惨痛的教训也给后人启示。

通过对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分析,给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诸多启示。

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联系紧密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相互作用,一方面是房地产泡沫影响金融稳定,表现在泡沫形成和膨胀过程中对金融系统的危害,以及泡沫破灭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膨胀期间的累积风险是威胁金融安全的主要来源,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前期累积风险的释放;另一方面是金融不稳定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信贷扩张收缩、利率起伏、股价波动等深刻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发展。

总结而言,尽管各国房地产泡沫大小不一样,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金融风险贯穿于房地产泡沫形成、膨胀和破灭的整个过程,而房地产泡沫又刺激金融风险,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时期,较完善的公共住房政策并没有发挥抑制地价上涨的作用。

一方面,日本公共住房政策着力点存在缺陷。

公共住房政策没有随着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而有所转变,没有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另一方面,商业地产投机远远超过住宅地产投机。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财力,将公共政策向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上倾斜(任兴洲等,2013)。

同时,仔细回顾此次房地产泡沫危机,我们可以发现,土地投机是泡沫危机的重要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有力的“帮凶”,市场预期变化起着动力作用,而政府接连的金融政策失误,则是危机最终爆发的关键。

因而,政府进行房地产调控时,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提高调控政策的前瞻性。

此外,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要避免过急的紧缩政策,逐步挤出房地产泡沫。

日本正是因为实行了快速上调利率、控制房地产融资等过急的紧缩政策,才导致经济的长期疲软。

三、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任何资产价格泡沫都存在金融监管缺失的影子,日本房地产泡沫也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放松了金融管制,同时过分注重缩小财政赤字而忽视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导致经济陷入了极端的困境。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介绍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介绍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内容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体开始陷入泡沫经济危机的泥淖,难以自拔,直到现在还处于恢复期。

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许多中国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房价大涨、股市飞涨,这一切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何其相似。

有一些人提出了善意的担忧,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与泡沫经济前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触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为避免重蹈日本覆辙,本文以史为鉴,从中得出重要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启示意义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1988中后期日本经历了大规模的泡沫经济,日本在“出口导向,贸易立国”的国策下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日本的制造业中特别是家电制品等称霸世界,日本银行的总资产和股票时价总额也居世界前茅。

人均所得一度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期。

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和泡沫经济和崩溃前的日本经济相似,如巨额的外汇储备,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并暗示中国经济也可能出现长期的萧条。

但中国可以从日本泡沫经济失败中吸取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规模滑坡。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是日美的贸易摩擦导致日元升值,从而使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了日本在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使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日本出现经济的衰退。

为了刺激经济,日本采取了宽松的金融与财政政策。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充裕的日本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但由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利润空间小,资金大都投向股票、房地产,引发了泡沫经济。

在日元升值期间,日本从本国利益考虑,接受了美国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的要求。

但是由于日本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及银行投资效率低下,当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后,准备不足的日本银行业面对激烈竞争,出现许多问题。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近几年,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日本曾经经历过的泡沫经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泡沫经济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领域或整个经济体中出现极高的资产价格,这种价格远远超过了其真实价值。

它通常由过度借贷、投机炒作和市场过热等因素引起。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历过一次泡沫经济,当时房地产和股市价格飙升,财富被大量集中。

然而,泡沫最终破灭,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和长期的经济低迷。

第一点,日本泡沫经济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警惕资产市场的过热。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类似日本泡沫经济的迹象。

房价不断攀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投资炒作现象。

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和风险。

为了避免泡沫经济带来的经济崩溃,中国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且加强对其他资产市场的监管。

第二点,日本泡沫经济也提醒我们注意金融风险的防范。

泡沫经济的形成往往伴随着过度借贷和过度投机,这会给金融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

中国的金融体系也面临类似的挑战。

在中国,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风险隐患也在逐渐积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三点,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还包括鼓励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长期陷入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新兴产业的创新和转型。

中国目前也正面临着一些相似的挑战。

为了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应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最后,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还包括了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市场机制。

泡沫经济的崩溃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监管不力和市场机制的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以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和崩溃对经济的冲击。

总之,日本泡沫经济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逐渐缓和,人们对于日本泡沫经济也开始重新关注起来。

那么,日本泡沫经济到底对中国有什么启示呢?本文将从经济政策、社会结构、市场经济等方面详细探讨。

一、经济政策在经济政策方面,日本曾经采取了一系列导致泡沫经济泛滥的政策,比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低息贷款等。

这些政策虽然一时刺激了经济增长,但随后泡沫经济的出现,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政策制定必须谨慎,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发展。

同时,在日后的经济政策制定中,应该注重稳健可持续的增长,放弃短视的心态。

二、社会结构对于中国而言,在社会结构方面,日本的泡沫经济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日本曾经以家庭为单位,高度重视家族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和贡献。

然而,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家族企业也面临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力,强化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到家庭与企业之间的分离,实现现代化管理。

三、市场经济泡沫经济的破灭,不仅是对经济政策和社会结构的考验,更是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历史中发现,市场经济需要充分的竞争和监管。

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唯有推行市场化改革,深入促进市场透明度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监管也必须同时跟进,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市场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日本泡沫经济对于中国而言,固然带来了深刻的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通过对其历史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经济政策、社会结构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使中国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稳健和可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中国的启示1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中国的启示1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中国的启示引言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房地产泡沫,在短短几年内,房价出现了惊人的上涨,最终导致了泡沫的破裂和经济的崩溃。

这场经济灾难对于日本以及全球经济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发展自己的房地产市场时,应当从日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本文将从房地产泡沫的根源、爆发和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日本房地产泡沫对中国的启示。

根源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时期。

当时,经济增长迅猛,金融机构放贷宽松,低利率环境下,房地产投资成为了最赚钱的项目之一。

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同时,日本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典型的例子是土地供给不足和严格的规划制度。

政府对于土地的开发、出售和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导致土地供给不足,进而推高了土地和房屋的价格。

此外,政府还通过减税政策、贷款优惠等手段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爆发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爆发可以追溯到1986年。

当年,东京的房价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平均价格超过了美国的几倍。

然而,房价的上涨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

随着房价的高涨,许多人开始把房地产作为投资工具,投机行为愈发盛行。

人们炒房炒地,购买投资物业,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人们追逐高涨的房价,形成了投资热潮。

然而,房价的高涨无法持续,最终在1991年,泡沫破裂。

房地产市场崩溃,房价急剧下跌,许多购房者遭受了巨大的财务损失,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的坏账风险。

影响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急剧减缓,失业率上升,福利开支增加,社会压力增大。

其次,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许多银行破产或陷入困境,金融体系遭到严重冲击。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启示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必须警惕房价的快速上涨,避免形成投机炒房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发展出现长达10年左
右的萧条。

尽管中日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但很多专家仍然警告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迹象与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
本相似,在深刻了解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前提下,分析我国现阶段与日本那段时期的差异和共性,探索中国预防和应对泡沫经济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日本泡沫经济介绍
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经历了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日本于1984年5月发布《关于金融自
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随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金
融自由化政策,包括外汇资金可自由转换为日元并可作为国内资金使用,实际需求原则的废除,日元转换限制的废除。

第二个过程伴随着《广场协议》和金融缓和措施的实施。

1985年9月达成《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海外投资受到巨额的外汇风险和外汇估价损失。

日本政府通过抛售美元、购买日元操作来干预外汇市场和接二连三的调低贴现率等积极的金融缓和措施,引起了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但猛增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通过物价上升(流量)而被吸收,而
是急剧扩大了面向不动产的贷款,成了导致存量价格飞涨的原动力。

泡沫经济的膨胀期。

银行扩大与中小企业的交易。

由于大企业利用通过直接金融方式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偿还银
行借款,因而日本的金融机构迫不得已将重点转向扩大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

中小企业中资金需求旺盛的有流通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不动产行业、金融和保险行业、租赁行业,上述贷款都是抵押贷款,向这些非金融机构贷款和不动产贷款导致了泡沫经济的膨胀。

同时,市立银行不经由中小企业而直接扩大以住房贷款为中心的面向个人的贷款。

股票期货交易的扩大,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下,1988年9月起,开始了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和大阪证券交易所日经平
均股价为对象的股价指数期货交易,更促进了泡沫经济的膨胀。

泡沫经济的崩溃过程。

日本的股票市场自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收盘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15.87日元)以来,在一年内股票大幅跌落了两次。

接着,三重下跌的结构使泡沫经济彻底崩溃。

1990年,在到4月10日为止的时期内,东京股票市场经历了10次股票大幅下跌,在股价下跌的同时,引人注目的是还出现了日元贬值、债券下跌的现象,即所谓的三重下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发展空间很小。

而中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

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金融自由化,日元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而中国金融管制较严,实行资本项目管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股市、房地产受限;人民币汇率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国际化程度较低,影响力也较小。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也远远小于当年日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

政府应对泡沫的态度不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完成了追赶任务,经济进入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从政治家到普通国民都对泡沫的警惕与认识不足;泡沫膨胀后,日本政府采取了“硬着陆”措施,导致泡沫迅速破灭。

中国政府对泡沫的危害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多次重申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频频出台政策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都非常稳健。

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把握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机,实现发展模式由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

日本高速发展时期旧的政策思想与发展模式在获
得极大成功的同时,其内在的缺陷并未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这使得日本错失了把充裕资本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相结合的良机。

这是日本泡沫经济最深刻的教训。

与当年日本类似的是,中国也是政府主导的投入驱动增长模式。

尽管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二,现阶段中国仍保持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但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中国经济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是实现发展模式由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的重要途径。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稳定。

保持相对稳定的金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的金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欺负过于猛烈使经济忽冷忽热,始终没找到一条稳健安定的发展道路。

中国这些年来的人民币汇率叮嘱来自欧美的各种压力一直
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政府的做法可圈可点,这对于智能公共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稳定房地产价格,防止泡沫的形成。

日本政府在房地产泡沫形成之前掉以轻心几乎没有采取什么像样的措施。

到1990年前后,房地产泡沫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才开始实行房地产调控措施,包括“地价段”的出台。

这些措施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与此相类似的情形
是,中国地方政府囿于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对土地资源创造财富极度“依赖”。

如果再加上法律手段,比如“房深化
税收制度改革,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问题。

那将有效稳定房地产价格,防止泡沫的形成。

加强对剩余资金的疏导。

长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企业和国民都存有一定的盈余资金,目前这些剩余资金,并给他们寻找合理的投资渠道,对于抑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具有积极意义。

政府是否可以考虑把这些剩余资金以基金、或者别的形式集中起来,用于投资东南亚和南非的资源能源的开发项目。

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战略储备,又可舒缓房地产泡沫的压力,并使这些资金得到一个长期安定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