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经验教训

合集下载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20讲 泡沫经济生成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20讲 泡沫经济生成
1970年至1989年的20年时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19倍,同期日元汇率 提高约3倍。所以到1989年,根据美元标准测算的国民总收入(GDP)、人均国 民收入、国民财富积累等项指标,已因日元升值的乘数效果而变成了6倍多。日本 国民享受了站着不动也能“收入倍增”、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毛泽东诗词 语)的甜蜜。 但是,日元升值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压力却是真实的。为了在日元不断升值的 前提下生存,外向型企业要么是通过更加彻底地推行“合理化”降低成本以保持 出口竞争力,要么是把生产基地移向海外,要么是扩大 “内需”产品生产,总之 从产业结构到生产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企业的生存环境趋于严峻。 制造业竞争力强劲,但农业、服务业等国家保护下的弱势产业面貌未改。 国民为1987年后人均收入超过美国而陶醉,但对按购买力评价标准人均收入尚低 于美国20%的意义却无人愿意去思考。
第20讲 泡沫经济的生成 20讲
在完成国企民营化和推进金融自由化的1980年代后,日 在完成国企民营化和推进金融自由化的1980年代后,日 本出现了战后以来时期间最长的经济景气局面,通称“平成 景气”。但是这次景气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虚拟经济的“成长” 推动的,因此又存在着巨大的泡沫成分。 一、企业行为的扭曲 一、企业行为的扭曲 经济繁荣的“虚像” 二、经济繁荣的“虚像” 三、数字显示的泡沫危机
二、经济繁荣的“虚像” 经济繁荣的“虚像”
长期景气:从1986年11月起,日本发生了战后以来少见的长达54个月的“平成 景气”。 高增长率:1986至199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5%,高出其他发达国家2个百 分点。 人均GNP超过美国:由于日元大幅度升值,按照美元计价的日本国民总收入、人 均国民收入、综合国力等诸项经济指标由此也被急剧提升。按照时效汇率换算, 1987 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美国的60%以上,人均国民产值19553美元, 60 19553 超过美国18570美元和联邦德国的18373美元。 股市繁荣:作为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80年代后一路飙升,1980年, 日经平均股价为6870日元,1985年升至12557日元,1989年12月29日升至 38915日元,10年之间增长了5倍多。 头号对外债权国: 1985年,扣除对外负债后,日本的对外纯资产额是1298亿美 元,成为世界第一债权大国。 二号资本输出国:1987年为1393亿美元,超过传统的海外投资大国英国和德国,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海外投资大国。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泡沫经济的简介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第二是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与破灭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政策。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日本经济增长迅速,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

从战后到泡沫崩溃前的这段时间看,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在1950年只有109亿美元,而到了1980年则超过了10000 亿美元,同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在1950年只是123美元,在世界上排第三十七位,到了1980年则增长到7680 美元,上升到发达国家的第十三位。

日本能够在战后迅速崛起,“贸易立国”的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日本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为本国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日本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经济飞速发展,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如在198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而此时的日本则保持着4% 的增长率,美国对日本长期的贸易顺差地位越来越不满意,美国国内对改变这种状况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1985年9月,美国主导了由美、德、日等国签署的《广场协议》,此协议要求日元升值并开放国内市场等。

就这样,日本的经济改革就在美国的逼迫下匆匆进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的这次改革并不能完全独立的以本国利益优先为目标进行,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渗透着美国的特殊影响。

正是在这次改革之后日本国内的流动性迅速增加、投机盛行,这导致了日本国内股市和楼市泡沫越吹越大,是泡沫就会破裂,最终在1990年前后股市和楼市的价格出现大幅下降,而后崩盘,资产价格的暴跌无可避免的导致实体经济的大幅收缩,此后日本经济陷于长达十年的低迷期。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宏观政策失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土地神话”,投机之风席卷列岛,政治体制不健全;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对我国的启示有: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实施泡沫经济风险教育,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日本;泡沫经济;启示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形成及破灭,教训深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诸多启示。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从1956年至1975年,日本经济举世瞩目,GDP年平均增速9.5%,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即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了“出口主导型经济”。

日本政府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大量资本过剩。

过剩资本集中流向了投机性较强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地价及房价暴涨。

房地产、股票价格节节攀升,资产效应使得日本经济表象极度繁荣,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的异常上升,明显脱离了实体并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过热的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潜在危机。

由于土地价格太高,个人住宅用地、企业商业用地均无法得到满足。

为降低土地价格,日本政府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

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

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到2003年,已跌破8000点,创20年来新低。

紧随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急剧下跌,跌幅超过46%。

1994年,东京、大阪等的房价跌幅已经超过了50%。

由此,房地产泡沫破灭了。

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至2001年,由于股市和地价等资产价格的缩水,日本经济累计资产损失就达1330万亿日元,并且,造成了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

二、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客观判断我国经济状况。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一、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一)银行业受地产泡沫破灭和巴塞尔资本要求影响,出现破产和信贷紧缩。

1.日本地产泡沫破灭。

日本土地价格从1991年开始下降,以抵押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不良贷款资产开始上升。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前,没有银行倒闭,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向银行提供财政援助几乎为零。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后,虽然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提高财政援助以帮助该破产银行,但银行倒闭的数量仍然开始增加,并在这十年间达到了顶峰。

2.巴塞尔资本要求。

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规定,日本银行业开始减少贷款,使日本的中小企业和刚创立的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

(二)财政政策效力减弱。

当日本经济缓慢复苏时,日本政府1990年希望通过公共投资帮助提振日本经济,但当时日本主要公路和桥梁已经修建完成,由于公共投资的乘数下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未能帮助提振经济。

同时,由于大部分公共投资集中在农村地区,相比对工业和服务行业的公共投资效率较低,不仅增加了预算赤字,使得公共投资的效力被分散,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刺激作用很低。

表1:日本公共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期间(财政年度)1956-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直接影响0.696 0.737 0.638 0.508 0.359 0.275 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453 0.553 0.488 0.418 0.304 0.226 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 1.071 0.907 0.74 0.58 0.407 0.317 私人资本0.444 0.485 0.452 0.363 0.294 0.262期间(财政年度)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5 2006-2010直接影响0.215 0.181 0.135 0.114 0.108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195 0.162 0.122 0.1 0.1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0.192 0.155 0.105 0.09 0.085私人资本0.272 0.242 0.219 0.202 0.194 从表1可以看出,公共和私人投资的回报率在下降。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1992年,查莫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在原版发表10周年后问世,甫经推出,顿时风靡国内发展经济学界。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学人热议“日本奇迹”之成因时,它却正在以一场愈陷愈深的经济萧条贡献给世人一个新的议题——“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就宏观统计数据、特别是GDP与政府负债比率的变化而言,当今日本失去的或许已经是20年了。

总体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历过五大经济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9年的泡沫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

创伤最深者,莫过于1989年末那场似乎祸起萧墙的泡沫经济大崩盘。

1989年底至2001年秋,日经平均指数由38915.87点直线下挫到10195.69点,缩水70%;而1991年至2002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累积下跌36%,商业用地价格下跌了62%,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跌幅高达 52.1%和76.1%。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刺痛了日本社会,也撩动着许多中国人的敏感神经。

因为今日中国与经济泡沫破碎前夜的日本有许多类似的表征: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已经开始向海外大规模输出资本、所谓的“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为许多国际学者所追捧……在种种“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与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更让人们疑问:“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本文结合时代大背景来透视1989年的危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经济危机的启示意义。

对比: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昭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诱因又是什么。

对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而言,通过事后的回顾,许多人得出了《广场协定》签署——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涨——经济泡沫破碎这样一个线性的因果链。

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中国什么呢

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中国什么呢

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中国什么呢?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十条:1、防止泡沫经济和大起大落日本当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日本制造”创造的辉煌成就,使政府、企业家和民心都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激情膨胀,购买美国洛克菲勒大厦这种具有象征性的经济扩展,像卫星上天一样使国民产生虚幻判断,过度的投资形成银行的巨额不良债务和经济泡沫,而一旦击鼓传花停止,泡沫瞬间破灭,一切都要清算,经济被打入冰窖,人气骤然失去,社会陷入长期低迷。

中国的经济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房地产和汽车等也有过度投资的迹象,金融不良资产还在积聚,国民心态在海外“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赞誉中变得浮躁和产生一些虚幻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定要接受日本的教训,防止泡沫经济和大起大落。

2、货币不要虚假升值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多年顺差,国际上现在呼吁和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很多。

但日本的经验说明,人民币千万不要虚假升值。

二战后,日本为了稳定经济,从1949年4月25日开始,实行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个固定汇率保持了22年之久,到1971年12月改变,在此期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后来由于日美贸易摩擦,在美国压力下,日本从固定汇率制改为浮动汇率制,到泡沫经济时代日元汇率竟上升不到90日元就兑换1美元,日元一下子含金量如此之高,日本人到是扬眉吐气、生活水平迅速上升了,有钱人为避税都抢购古董名画,但日本商品价格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多领域也随之失去,现在为了促进出口,不得不动用巨额资金购买美元,阻止日元升值。

中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很多现有外汇制度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是市场真实供求关系的反映,特别是有不少寻求机会租金的境外“热钱”进入中国,中国人不能自己昏了头。

当然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最终要走向可控的浮动汇率制,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但要慢慢来,有一个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微调的过渡阶段,以便保证经济和社会稳定。

日本泡沫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栾家庆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发生了其经济史上最严重的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带来了长久的、深刻的影响。

在泡沫经济膨胀过程中,日本股价和地价迅速暴涨,带来了巨大的资产效应。

然而,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资产严重缩水,股价、地价持续暴跌,出现了泡沫经济崩溃萧条。

在此之后,日本经济复苏十分乏力,在很长时期内继续处于低迷不振和看不到光明前景的困难境地,加之日本政府对危机的深刻性、严重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景气的判断也屡屡失误。

伴随着资产收缩下没有繁荣感的涟漪景气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的出现,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了长期停滞,失去了宝贵的10年。

进入到21世纪,泡沫经济后遗症并未随之消失,其严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仍未能完全消除。

泡沫经济崩溃和泡沫经济崩溃后遗症的出现,彻底暴露了日本经济深层次的矛盾。

日本为什么会发生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为什么会对日本经济造成如此重大的影响?日本泡沫经济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这些都值得我们做一番深刻的思考。

泡沫经济是虚拟经济膨胀的产物。

随着金融资产的日益膨胀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复杂化,金融资产的投机性也日益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失误与微观经济主体过度投机行为对泡沫经济的产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从发生至今,日本国内外各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

对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层次的详细研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制度方面的、经济环境方面的以及综合因素方面等等。

本文认为,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及影响都有其复杂的原因,可以说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既包含泡沫经济发生的普遍性特征,又有其复杂的特殊性特征。

日本泡沫经济源于过度投机,政府的政策失误对泡沫经济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虚拟经济膨胀和虚假繁荣。

然而,泡沫必定破灭并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让人们把目光投向虚拟经济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影响的问题上来。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日本泡沫经济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达到高峰后,突然崩溃的经济现象。

这场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2.1 经济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高度的投机活动,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

很多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日本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供应的过度扩张。

低利率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了投机性的资产市场,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3.1 资产价格崩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崩溃。

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股票价格迅速下跌。

随后,房地产市场也崩溃,房价急剧下跌。

3.2 银行业危机由于大量借贷资金流入投机性资产市场,许多银行放贷不当,资产质量恶化。

泡沫破灭后,许多银行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引发银行业危机。

3.3 经济长期低迷泡沫经济的崩溃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上升,消费萎缩,投资缩减,通缩现象严重。

这种经济状况持续了十余年,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

四、对我国的启示4.1 谨防资产价格泡沫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最终会导致泡沫的破灭。

我国需要加强监管,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4.2 健全金融体系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了冲击。

我国应当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防范金融风险。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增长停滞,并出现长达10年左右的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研究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对我国保护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导致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1.汇率政策不适当导致日元升值过快,在日元升值的三个阶段,日本汇率调控政策都存在一定失误。

(1)抗拒升值阶段:在1985年9月“广场协定”之前,虽然日本对美国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但日本政府并未采取及时措施加以缓解。

(2)放任升值阶段:从“广场协定”到1987年2月“卢浮宫协定”期间,日元进入快速升值通道。

据资料显示,日元兑美元由1985年的242日元升值到1988年的128日元,实现了28个月升值89%。

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放任汇率自由浮动政策,促成了对日元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对日元进行投机的程度加大,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

(3)有干预升值阶段:“卢浮宫协定”之后,日本的财政和金融当局开始对汇率采取措施,但由于措施规模小,力度不够,未能扭转不利格局。

2.长时期低利率政策导致经济过度膨胀。

“广场协定”后,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

日本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

在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的状况下,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造成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引起了股价和地价的巨大泡沫。

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参与签订“广场协定”的德国,从1985年到1988年本币升值也高达70.4%,但在德国却没有出现泡沫,主要原因是德国在1988年及时提高了利率。

3.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泡沫扩大化。

日本政府在“广场协定”后,放松了对财政的控制,以期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并以此阻止日元升值带来的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溯源与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溯源与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溯源与启示二战结束后,日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冷战的国际背景,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并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期。

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异常大幅上涨并严重膨胀,日本泡沫经济在此期间迅速生成并持续膨胀。

但泡沫经济的骤然破灭,不仅造成了资产急剧缩水和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迅猛增加,而且重创了日本实体经济,致使经济陷入停滞不前、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攀升、消费严重不足和通货紧缩等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之中。

日本经济疲软不堪,经济发展从巅峰跌至谷底,并陷入长期萧条或不景气状态,延宕至今。

尤为严重的是,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长期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但收效甚微,反而造成财政赤字不断扩大,“鳄口效应”日益突出,主权债务持续扩张,更为眼下积重难返、风险重重的日本主权债务危机埋下祸根。

国际上一般以年财政余额占GDP比重和债务总额占GDP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一国主权债务,观察1985年以来日本主权债务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自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长期入不敷出,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断提高,除个别年份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比重一直维持在6%左右,是国际公认安全标准的两倍。

尤其是2009年以来财政赤字急剧扩张,三年财政赤字为411万亿日元、376万亿日元和418万亿日元,占同期GDP比重分别为8.73%、7.81%和8.93%。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债务总额节节攀升,年均增长超过40万亿日元。

到2011年日本债务总额接近1000万亿日元,占同期GDP比重超过200%,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这意味着日本人均负担721.6万日元。

主权债务高企导致日本乃至全球经济都将面临巨大风险。

目前,日本成为所有发达经济体中主权信用评级最低的国家。

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与崩溃并非偶然,而是在跌宕起伏的国际形势下,国内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隐患在不恰当的经济政策刺激下的大爆发。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精编版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精编版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日文资料整理)一、泡沫的形成(80年代后期)(一)由「广场协议」引发的快速日元升值和「内需扩大」●「日元升值经济衰退」、「产业空洞化」对策 + 美国施加的「条件放宽」、「内需扩大」的要求(「日美构造问题协议」)→财政扩大、金融缓和政策。

●大幅度的金融缓和政策(低利率、货币供给同比超过10% )→股市投资、地产投资成为了资金的流向地。

●由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大额存款的自由化)引起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企业的「资金管理」。

●快速日元升值引发的错觉→对美元过度评价(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元将升值)、对日元过低评价(缺乏「富裕」的生活实感,日元将贬值)。

(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剩余钱财+资产价格上升→企业、个人的「资金管理」、土地投机→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

●企业的资金调集转移到「直接金融」[←平衡金融(=伴随新股发行的资金调集)变得容易]→大企业的「脱离银行」进行→银行需要发展新的融资对象→向中小企业、房地产融资倾斜。

●「双边建立交易」(B/S表上的资产、负债两边扩大):把土地A作为担保进行融资(期待土地A的升值)→买入土地B→(期待土地B的升值)→买入土地C→ 。

●资产价格的上升不是泡沫,而是为了从资产中获得收益的上升(例如:「国际金融中心—TOKYO」)。

●沉迷于「资产效果」的有利之处→造成对勤劳的观念,对企业伦理等的不良影响。

●批发物价(←日元升值)、消费者物价安定→否定了对通胀的担忧,政策性的疏忽。

二、泡沫的破裂和归结(90年代=「失去的十年」)(一)泡沫破裂的经过●股价1989年末达到顶峰,进入1990年后下落。

●1990年,大蔵省作为地价对策引入了房地产关联融资的总量限制机制→地价下落的诱因→1992年更是引入了地价税(1998年实际废止)●1992年泡沫破裂明朗化→不良债权问题被意识到了(宫沢首相说到对金融机构的公开援助)→结果被推后了(地价反转的期待,经营责任行政责任的回避,不充分的情报公开,政治领导人不采用等原因)●1995年房屋贷款公司处理问题(房屋贷款公司的不良债权问题)→围绕着母行,一般银行,农林系金融机构的损失承担(债权放弃)以及引进公有资金的混乱局面的处理。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引言:泡沫经济是指指数狂飙突进,投资热潮迅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极度繁荣的一段时间,通常在经济周期高峰时期出现,而随后出现全面崩溃的经济现象。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是指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迎来了一段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繁荣时期,而在1991年,泡沫破裂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本文将探讨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原因、影响和经验教训。

一、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原因1. 金融自由化与财政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如准入门槛的降低、银行利率的自由化等,导致了大量资金注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投入建设和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增长。

2. 土地和股票市场的热潮在泡沫经济时代,日本的土地和股票市场热潮达到了巅峰。

由于资源和土地有限,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投机行为。

投资者争相涌入股票市场,导致股票价格虚高,出现了大量炒作和操纵行为。

3. 大规模的企业投资和借贷行为日本的企业在泡沫经济时代追逐着高利润和低成本的目标,大规模进行投资和借贷行为。

这导致了资金供给过剩,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这样的投资行为过于冒进,忽视了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1. 财富重分配不均泡沫经济时代,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繁荣带来了大量财富,但这样的财富并没有公平地分配。

社会上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贫困问题愈加凸显的现象,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2. 经济衰退和失业激增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GDP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激增。

整体经济形势严峻,社会动荡加剧。

3. 金融体系危机和债务危机在泡沫破灭后,许多企业和个人因无法偿还债务而陷入危机。

此外,许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过度投资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溃,需要政府采取干预措施来拯救金融市场。

三、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经验教训1. 谨慎投资和规范金融市场泡沫经济时代的教训之一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应该保持谨慎,规范市场行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摘要】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在日本的一场经济危机,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资产价格高涨、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引发了经济崩溃。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是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健性和谨慎性,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警惕经济泡沫的出现,谨慎运用政策工具,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提升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范,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经济,启示,总结,发展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泡沫经济是指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发生的一场经济泡沫,这场泡沫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长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许多教训,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和启示。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干预措施,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府干预过度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衡,产生了过剩产能和恶性竞争,最终加剧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松绑政策也给泡沫经济埋下了隐患,金融机构大规模放贷、资金过度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形成了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政府需要警惕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等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的经济泡沫风险。

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过程。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目前的中国经济与泡沫崩溃前的日本经济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巨额外汇储备、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大幅上扬等,这些因素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中国是否会重蹈当年日本覆辙的担忧。

然而目前的中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出现日本式的长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但认真吸取日本泡沫经济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日本的泡沫经济。

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市场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向资产市场是直接原因;“股价神话”、“土地神话”,全国上下对未来预期的盲目乐观,是形成泡沫的间接原因。

具体来看:一是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矫枉过正。

为消除“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

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从1986 年1 月至1987 年2 月13个月间,连续5 次降低再贴现率,由当初的5%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5%,并将其保持到1989 年5 月。

日本政府没有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在国内需求旺盛、资产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已经很富裕的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资金,企业融资便利且成本较低,大量资金进入非生产领域,催生巨大的资产泡沫。

二是市场资金过剩,企业和个人投机活跃。

由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较低,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率较高,因此,大量资金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流向制造业,更没有流向当时美国重视的IT等带来新的增长点的新经济领域,而是通过特定金钱信托、基金信托、信托银行等渠道更多地流向了房地产、股票和休闲娱乐业,推动资产价格迅猛上涨,形成泡沫经济。

据日本央行统计,在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法人企业筹资405万亿日元,36%用于实际投资,64%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近几年,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日本曾经经历过的泡沫经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泡沫经济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领域或整个经济体中出现极高的资产价格,这种价格远远超过了其真实价值。

它通常由过度借贷、投机炒作和市场过热等因素引起。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历过一次泡沫经济,当时房地产和股市价格飙升,财富被大量集中。

然而,泡沫最终破灭,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和长期的经济低迷。

第一点,日本泡沫经济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警惕资产市场的过热。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类似日本泡沫经济的迹象。

房价不断攀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投资炒作现象。

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和风险。

为了避免泡沫经济带来的经济崩溃,中国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且加强对其他资产市场的监管。

第二点,日本泡沫经济也提醒我们注意金融风险的防范。

泡沫经济的形成往往伴随着过度借贷和过度投机,这会给金融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

中国的金融体系也面临类似的挑战。

在中国,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风险隐患也在逐渐积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三点,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还包括鼓励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长期陷入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新兴产业的创新和转型。

中国目前也正面临着一些相似的挑战。

为了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应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最后,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还包括了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市场机制。

泡沫经济的崩溃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监管不力和市场机制的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以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和崩溃对经济的冲击。

总之,日本泡沫经济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及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及启示
国 临盆 } 如闺
(多数
为 中小企 业 )和 个人 家庭 消
, 。 ,




泡沫 经济 的主要 特征


费 导致 社会 消 费萎缩 商业 市场 长 期不 振 总 之 泡 沫 经济 的 崩 溃 使 日 本 经 济雪 上 加 霜 陷入 更 大危
,
,


,
泡 沫经济 主 要表 现 为不 动产
, , ,
和 股 票超 常 急 剧 上 涨 价 格 严 重 背
法 解除 抵押 贷款 的 呆 帐 等 等 健 全
, 。
产 低押 贬 值 债 务拖欠 破 产 案件增


( 二 ) 因 产业倒 闭
, ,

欠 息等 不 良债
, 。
银行 和 证券 公司 的 机制和 管 理 体 制 对 防 止 房 地 产 热 股票 热 至 关 重 要

。 , 、
权膨 胀 金融 机 关 收 益 恶 化 流 动 资 金 剧 减 贷款 活 动 滞缓 ( 三 ) 机 关 投 资者对 价格变 动 风 险高 的资 产 进行 投 资控 制 使 资 金 转 向 短 期 市场 和 债 券 ( 四 ) 股 价 下落 损害 一 般 企 业
, 、

政府
万 亿 日 元 每天 交 易 量

亿
到 日
要 制 定 适 当 的 土 地政 策 和 税 收 监 督 管理 法规 限 制社 团 公 司 投 机买 卖

股 左右
1 992
,
1990
年股 价暴 跌
,
,
7
月下 落

率百分之六十 成 为最低点 年 末 日 经平 均 股 价

日本泡沫经济分析及启示.doc

日本泡沫经济分析及启示.doc

目录前言 (1)一泡沫经济概述 (1)(一)泡沫经济的含义 (1)(二)泡沫经济的判定 (1)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破灭 (2)(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2)(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2)三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及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危害 (3)(一)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3)(二)泡沫经济留给日本的难题 (4)四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我国的启示 (6)(一)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6)(二)对我国防范泡沫经济的建议 (6)五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却呈现非理性态势。

放眼世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具有许多共同处。

虽然中日经济不同,但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还是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的。

认真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破灭,再对比我国现状,可以找到一些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益的一些经验教训。

国内有不少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文章,此类文章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日本泡沫经济,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涉及到了日本泡沫经济的方方面面。

笔者也借鉴了他们的部分成果,希望通过本文同读者探讨日本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对中国启示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泡沫经济;投机;经济结构;内需;金融监控前言日本经济在战后飞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然而,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被称为“泡沫经济”的经济过热现象,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严重经济萧条,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危机?“泡沫经济”的产生和破灭,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一事件对同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我国,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一泡沫经济概述(一)泡沫经济的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论述了信用和虚拟资本的关系, 提出了虚拟经济的概念,并分析了泡沫经济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 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定期收入的资本化,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

日本总结“泡沫经济”的教训

日本总结“泡沫经济”的教训
” 日 本 总 结 ’j , 包沫 经 济 的 教 训
日本 1 9 9 3 年
9月
出 版 的 《 经 济 白 皮书 》 对 8 0 年 代 中期 至 9 0 年 代 初 日 本 经 济 史 上 史 无前 例
,

“ ”
泡抹 经济

作 了 认 真总 结
彻底 否 定 了 1 9 9 2 年 《 经济 白皮 书 》 所 作泡 沫 经 济
, ,
致使
,
,
8 7一 1 9 8 8年
在 股 市 上扬 时

出售 了 日 本 电话 电报 公 司 的 股 票 再 次 引起 税 收 下 降
,
一 举获 利 1 0 万 亿 日元
但1 9
9 1 年度 后
泡 沫” 破灭
资 产 价 格暴 跌
,
财 政 收 支 赤字 增 大


,
而 当 股 价 与地 价 直 线 攀 升 时
,

金 融 当 局 亦 举 棋不 定

不敢 断 然 紧 缩 银
,
( 4 )
受 资 产价 裕 上 升 预 期 利 益 的诱 惑

企业

,
家庭 大规 模 卷 入 股 票 及不 动 产 投 机
万 亿 日元
,

一 步 推 动 了 地 产 与股 价 的 上 涨 国 民 生 产 总值 的切 %
,
使 劳动 收 入 价 值 相 对
,
下降

,
( 2 ) 企业
银行 等 经 济 主 体 盲 目追 随 资产 价 格上升 的 错 误 信 号
实 施 大规 模 长 期 投
。 、
导 致 不 动产 过 剩

日本经济受挫的教训是什么?——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

日本经济受挫的教训是什么?——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

日本经济受挫的教训是什么?——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款和经验总结摘要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繁荣和泡沫破灭的严重衰退。

这个时期为日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关于制度条款和政策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回顾泡沫破灭前后的情况,总结了日本经济受挫的教训,包括金融制度的漏洞、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飙升和政府应对措施的不足等方面,以帮助其他国家避免重复类似的经济危机。

1. 引言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和繁荣的时期,被称为泡沫经济。

然而,这个繁荣迅速瓦解,在1991年泡沫破灭后,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这段经济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训,特别是关于制度条款和政策的重要性。

2. 金融制度漏洞日本泡沫经济的繁荣主要是由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和金融体系的漏洞所致。

在泡沫破灭之前,许多日本银行对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进行了过度融资,这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不合理的投资。

同时,许多银行也存在监管漏洞和不良贷款的积累,这最终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3.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金融体系漏洞密切相关的是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在泡沫破灭前,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一些地区的房价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一线城市。

这是由于低利率政策和过度投资导致的供应过剩。

当泡沫破灭时,房地产市场崩溃,价格暴跌,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4. 资产价格的飙升除了房地产市场外,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资产价格的飙升。

许多公司和个人借款用于投资股票,这进一步推高了股票价格。

当泡沫破灭时,股票市场也迅速崩溃,许多人因投资失败而陷入困境。

这表明了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对经济的危害性,同时也凸显了监管部门对投资行为的重要性。

5. 政府应对措施的不足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政府没有有效地处理金融系统的困境,也没有恰当地应对企业债务问题,这导致了经济衰退的延长和复苏的停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泡沫经济经验教训85年-95年日经平均股价变动简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广场协议的背后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

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

此后,日元迅速升值。

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

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金刚柱般的大楼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物本国内市场。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1. 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加速上扬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

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

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5年到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资产价格急速上升股价和地价急速上升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

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

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

但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的企业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购入债券,因此会带来土地需求下降。

根据供求理论,价格终将趋于均衡。

但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以帐面价值计算土地资产的做法,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的收益率也并无变化,而帐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差额就导致了帐面财产增加,从而刺激日本企业追求总资产规模而非收益率。

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会利用黑社会力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

从土地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被用来购买股票、债券、高尔夫球场会员权,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动产(如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豪华跑车、海外旅游景点等等。

当时这种资金被称为“设备投资主导的投资高速增长日本钱”(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经济的关注和商家的追捧。

当时随着股票价格上升,日本国内购买法拉利、劳斯莱斯、日产CIMA等高档轿车的消费热潮也不断高涨。

周边各国苏联由于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加之东欧诸国剧变,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欧洲,由于严重的高失业率和东欧民主化,国际和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

美国: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逐渐走入低谷。

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

此外,经常性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但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

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中,政治经济都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时在世界各国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的日本,已经迅速成为了遍地黄金的富裕国家。

潜在问题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货币提供量和信用膨胀以奏效。

当资产价格最终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

但可怕的不仅如此,一旦资产价格回落到之前的水平,那么资产持有者将承受与其所有前手所获得的利润相当的亏损。

因此,缺乏持续性的资产价格逐渐进入平稳状态。

日本泡沫经济发生和扩大的机制另一方面,对于推崇一户一屋的日本都市来说,地价上升带来了严重的住宅不足问题。

对于居住在大城市中心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迁往郊区。

当时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早买早赚的心理,进一步刺激了地价上升。

当时地价带来的住宅问题,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关注。

之后政府采取平抑地价的政策,对金融机构也施加了压力。

泡沫破裂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所谓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欲望,土地和股票价格将下降,因此反而导致帐面资本亏损,由于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帐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

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

此后,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38915.87点,此后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

到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点,仅达到1 期望值高涨989年最高点的一半,8月,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

大量帐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

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

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

日本泡沫经济之鉴日元升值的背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并非日元升值,而是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在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失误,尤其是1986-1989年货币政策的三次重大失误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于1985-1990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毫无疑问,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制度、结构和政策等,但回到其定义,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因此这个故事将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展开。

要说明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还需要从日元升值说起。

虽然从本质上讲,日本泡沫经济与日元升值是两个不同金融机关积极行动成为泡沫产生的初期因素的事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由于二者出现在同一时期,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因而产生了复杂的联系,以致使一些舆论误读了它们。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直接原因是日美贸易差额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日本对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正为“滞胀”所困扰,1980 年,美国的通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财政赤字为738亿美元,贸易赤字为150亿美元。

为了克服“滞胀”,里根政府以减税为核心,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高利率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元升值。

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对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多边汇率上升了73%. 美元升值扩大了美国贸易赤字。

1980-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从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

巨大的贸易差额在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为1298亿美元;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更深层因素是,二战后,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元成为“超级货币”;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已远远超过美国,美元开始衰落。

1980-198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约为0.4%,日本约为3%;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 1.5%,日本约为 4.8%. 也就是说,到1985年,日元升值与美元贬值都已经无法避免。

实际上,1985年2月美元走低/日元升值的过程已经开始,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只是加快(而非启动)了这一进程。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

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过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

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

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

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

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

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西德等相继提高利率,日本银行也准备升息。

恰在此时,1987年10月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

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并且此后不久,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为乐观情绪所代替,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

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

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

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

并且,当时日本正在实施扩大内需89年以后出台的泡沫经济对策战略,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来增加国内投资,减少储蓄,缩小经常项目顺差。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一直到1989 年5月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时距离“黑色星期一”已经19个月,距离日本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27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