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10(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10(答案)

91.零部件检验是指对拆卸送检的接触网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补充特殊试验,确认其质量状态的过程。零部件性能下降、状态劣化,判断即将或基本达到寿命时,应进行更换。92.当接触网零部件接近预期寿命,或日常检查发现存在质量隐患、无法确认其能否在预期寿命周期内安全运行时,应对该类批零部件进行抽样质量检验。

93.零部件检验应由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专业检验机构进行,并出具检验报告。

94.零部件检验结果应纳入分析诊断和质量鉴定报告,作为接触网设备维修的依据。

95.分析诊断是根据接触网检测结果,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判定缺陷等级,为维修提供依据。分析诊断包括即时分析诊断、定期分析诊断。

96.检测监测设备报警或发生危及行车信息时,应立即进行即时分析诊断。

97.当检查和人工静态检测发现设备缺陷时,由发现班组分析并纳入维修处理。

98.当零部件检验发现质量缺陷,供电段技术主管部门应立即分析零部件质量缺陷对接触网运行产生的影响,并安排修理。

99.当发生跳闸、中断供电、打碰受电弓等异常情况时,供电段技术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对该区段检测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查找原因并修理。

100.根据检测结果,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用标准值、警示值和限界值三种量值来界定。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36.无交叉线岔;道岔柱处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何情况下拉出值不大于(A)。

A、450mm

B、400mm

C、300mm

137.无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水平投影(C)范围为始触区。始触区不允许安装除吊弦线夹以外的任何线夹类金具。

A、400~850mm

B、550~950mm

C、600~1050mm

138.无交叉线岔;交叉吊弦。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550mm~600mm 的范围内,两交叉吊弦间距一般为2m。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B)。

A、3~5m

B、6~8m

C、8~10m

139.无交叉线岔;交叉吊弦。交叉吊弦的承力索端采用滑动吊弦线夹时,绝缘垫块必须安装正确,保证滑动灵活;交叉吊弦接触线端的吊弦线夹螺栓及载流环应朝向远离另一支接触线的方向,线夹倾斜角最大不得超过(A)。

A、15°

B、10°

C、8°

140.对于38号及以上道岔,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水平投影大于(B)处,各增设一根吊弦。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从两接触线间向外穿。

A、1000mm

B、850mm

C、700mm

141. 带辅助悬挂的无交叉线岔;在开口方向第一根道岔柱处,侧线定位点距离正线(直股)线路中心大于(B);

A、1000mm

B、1250mm

C、1500mm

142.带辅助悬挂的无交叉线岔;第二根道岔柱处侧线抬高(A);

A、80~120mm

B、100mm

C、150mm

143.带辅助悬挂的无交叉线岔;在线路中心间距为720mm处,正线与侧线接触线间距应小

于(B);

A、1000mm

B、1200mm

C、1500mm

144. 带辅助悬挂的无交叉线岔;300km/h以上线路的线岔,第二根道岔柱侧线定位点距离正线(直股)的线路中心应在(C)间。

A、500~750mm

B、1050~1250mm

C、1250~1350mm

145.在锚段关节、线岔和车站电力机车、动车组经常起动处的股道之间等处所,应装设电连接。电连接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允许偏差±(A)。

A、±500mm

B、±600mm

C、±750mm

146.电连接线均要用多股软铜线做成,其额定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的接触悬挂、供电线的额定载流量,且不得有接头、压伤和断股现象,电连接线端头外露(A);

A、10~20mm

B、5~10mm

C、10~15mm

147.工作支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最近相邻吊弦点高度相等,允许偏差(B);

A、0~2mm

B、0~5mm

C、0~10mm

148.压接式接触线电连接线夹与线槽契合的U形螺纹卡子应平行压接于线槽内,不得跳出接触线线槽。U形螺纹卡子应保证卡子插入后,另一端露头(A)。

A、1~3mm

B、1~5mm

C、2~5mm

149.极限温度条件下,交叉跨越线索间距不足(C)的处所应加装等位线。等位线及其连接线夹应与被连接线索材质匹配,截面积不小于10mm2。

A、500mm

B、300mm

C、200mm

150.滑轮、棘轮补偿装置;a值、b值。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100mm。警示值:标准值±200mm。限界值:(B)。

A、300mm

B、200mm

C、100mm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36.中心锚结按其作用分为防断和防窜两种形式。设置位置满足其两边接触悬挂的补偿条件基本相等。(√)

137.正线、站线、联络线一般采用防断中心锚结。中心锚结安装位置、形式、采用的线材及连接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138.中心锚结绳范围内承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

139.中心锚结绳、固定线夹与承力索材质匹配,其设置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露不小于80mm;(×)

140.中心锚结绳驰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驰度,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500mm以上;(×)

141.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连接距离不得小于450mm;(×)

142.中心锚结线夹两边锚结绳的长度和张力力求相等。中心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不得触及弹性吊索,不得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接触线高度;(√)

143.中心锚结绳两端与承力索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接触线侧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50mm。(×)

144.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在直线上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145.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接触线高度应相等,允许偏差0~10mm。(√)146.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有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147.线岔交叉点两侧定位点拉出值满足设计要求,并应保证两接触线交叉位于规定范围内,任何情况下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4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