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_马晓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医方法学】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
马晓彤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北京 方法论 ” 、 “中医 现 代 化 ” “中医 自 身 发 展 规 研究 方 兴 未艾, 其意义可与 和 摘要: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律” 等理论命题相提并论。研究工作不能流于简单的形象化概括, 而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即何谓中医原创 思维模 式, 为 何 研究 “中医 ” 、 “原 创 ” 、 “思维 ”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如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并 进 行 深 入系统的论证与说 明。 第 一个 问题 要 对 和 “模式” 清晰界定; 第二个问题要阐述中医学知识属性、 中医的科学性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 第三个问题要分别从医学、 哲学和 史学角度讨论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医界认识个性化倾向、 中医认识论基础的中国哲学体现、 中医 原 创 思维模 式 的一 般 形 式、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存在状态以及西方医学传统中类似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相应形态等。 关键词: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知识属性; 本质特征; 共性规范; 整体论; 还原论; 复杂性 03 中图分类号: R2文献标识码: A 3250 ( 2014 ) 11148203 文章编号: 1006-
2014 年 11 月第 20 卷第 11 期 November 2014 Vol. 20. No. 1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483 服务。 一个直接的重要结果, 就是对长期以来纠缠不 休的中医科学性问题给出清晰的回答 , 即中医学是 探索生命活动机制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 , 虽然与 西医的还原论模式不同, 但依然有章可循、 有法可 依, 是与还原论科学等价的整体论科学类型 。 两者 各有其长, 也各有其短, 适用范围有差异, 应该互补、 而非互斥。 中医学有其整体论模式的自身发展规 律, 不可以用还原论模式改造, 那样势必导致毁灭性 后果。中医学自身的规律集中体现在它独特的 、 以 、 “道法自然 ” “天人合一 ” 而其 为基础的方法论上, 中的核心便是原创思维模式。中医学是与时俱进的 科学, 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不断完善自我, 现 代化是必要的, 但不能在方法上将中医学的临床诊 疗与病理学命题建立在西医以细胞 、 分子、 线性关系 为标志的还原论生理学基础之上, 那将导致全面的 异化。而应在系统、 信息、 非线性这些与传统中医学 理论通约的复杂性科学的相互作用中 , 找到中医学 在现代大科学环境中的恰当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强 有力地促进中医学自身的发展, 摆脱被动、 孤立的处 境, 而且能够推动新的广义科学观的建立与深化 , 可 能发挥引领科学新一轮变革的积极作用 。 3 如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从这里开始涉及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 及核心问题, 总体而言, 宜在医学、 哲学、 史学 3 个角 度展开讨论。医学角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 中西医的思维模式有何不同? 另一个是为什么中医 界认识问题的个性化倾向如此明显, 以致难以找到 普适规范的基础? 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也有两个: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在中国哲学中如何 体现? 以及如何理解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 式? 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还是两个: 中医原创思维 模式在历史上是稳定存在的, 还是动态变化的? 在 西方医学传统中有否类似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相应 形态, 如果有, 它与中医学的关系如何? 在对这些问 题的探讨中, 会自然而然地找到适当的研究方法 , 因 , 。 为方法不是僵死的 而是伴随问题而生的 可以不 夸张地说, 问题是一切研究工作的灵魂与原动力 。 比较中西医的思维模式, 需要确定相同的时间截面, 这里所说的中西医是当下并存于世的两个医学体 系, 而非过去的两者。概括而言, 西医的思维模式是 还原论, 中 医 则 是 整 体 论。 还 原 论 的 观 念 基 础 是 “天人两分” , , 观察视角为“实体本体 ” 研究对象为 “局部结构” , ; 而整体论的 分析方法是“主客相分 ” , 观念基 础 则 是“天 人 合 一 ” 观 察 视 角 为“关 系 本 ” , “ ” , 体 研究对象为 整体信息 分析方法是“主客合 。与还原论模式相配合的文字组织体系是形式 一”
“中医原创思维 ” 是近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的 核心命题之一, 它已经吸引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发 、 表了丰富多彩 见仁见智的意见与学说, 其意义可与 、 “中医现代化” 、 “中 医 方 法 论 ” “中医科学性” 和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 ” 等重大理论命题相提并 论。 , 这些命题的提出 都离不开当前语境下中医学发展 的需要, 看似高妙空玄, 实则很接地气。提出这些命 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 如何正确理解中医, 在西方文 化占据主流地位的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十分不易 。相 对于另外 4 个命题, 中医原创思维更具有基础性, 一 旦研究到位, 不仅有助于合理说明其他命题的内涵 , 而且还可以发挥消除存在已久的中医异化与分化的 积极作用。从字面而言, 中医原创思维的说法较为 宽泛模糊、 学理性较弱, 为方便系统深入探讨, 本文 “ ” , 采用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的提法 这样可以提高命 题的刚性, 增强论证的强度。由于命题本身复杂, 需 要首先明确如下 3 个问题, 以作为全面研究的基石。 1 何谓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 “原创 ” 、 “思维 ” “中医 ” 和“模式 ” 首先需要对 不可望文生义地随意发 做出符合命题本意的说明, 。 , 挥 这里所说的中医 其主体是狭义的, 是在汉文化 背景下生成、 发展、 演化而来的医学知识体系, 不包 括藏医学、 蒙医学、 维医学、 回医学等广义中医学范 , 畴的民族医学 因为不同医学体系的文化背景与实 践环境有所不同, 若不加区分, 势必造成新的混乱。 原创也有 2 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基于医者个体实 , , 践的 不同于传统 也有异于同时代其他医者的个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年 11 月第 20 卷第 1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482 November 2014 Vol. 20. No. 1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年 11 月第 20 卷第 1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484 November 2014 Vol. 20. No. 11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973 项 目 课 题“ 中 医 原 创 思 维 模 式 研 究 ” ( 2011CB505401 )
), 作者简介: 马晓彤 ( 1961男, 副 研究员, 医学博士, 从事中 医理论与科学哲学研究。
化创造; 另一种则是基于中医传统整体的、 不同于其 他医学体系的差异化创造, 后一种理解符合命题本 意。思维在此处的含义不是局限于严格意义的概 念、 判断、 推理范围内的形式逻辑, 而是综合性的认 。 模式不是对 “认识论” “认知 ” 识过程, 更接近于 和 一种或一类具体中医学认知方法的说明 , 而是对中 医学知识积累中带有共性的普适规范的概括 。 在上述 4 个概念中, 最重要且争论最多的是模 式, 共有 3 种代表性意见: 一种认为中医不存在模 [1 ] , 式 只有灵活机动、 因时随势的各种方法 , 充其量 可以说是方法体系; 另一种主张模式在中医学中存 在多种形式, 是一系列类似武术套路的程式, 属于技 术范畴; 第 3 种观点认为中医学尽管个性化色彩较 为明显, 看起来缺少一个共同的标准化基础 , 但实则 形散神不散, 共同的基础其实是存在的。 如同风筝 在天空中看似随意飞舞, 但有一条线始终掌握在操 控者手中, 只是这条线是柔性的, 不是一条刚性的铁 丝罢了。笔者倾向于第 3 种意见, 也曾经思索过为 何中医学的标准是柔性的, 而非西医那样的刚性标 。 准 与中医放风筝模式相比, 西医的模式可以看做 牵引式航空模型, 它有两个特点, 其一牵引线是铁 丝, 其二它靠自身动力, 不受环境中风的影响。 显 , 然 尽管风筝与航模的运动形式不同, 但两者间的共 性是存在的, 一方面都是飞行器, 另一方面都受人操 控。两者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风筝的动力由环境 风力提供, 故受环境影响较大, 而航模动力则由自带 的发动机提供, 受环境风力影响较小。所以结论是, 两者本性相同, 都是由人操控的飞行器, 但类型不 同, 一种是环境动力型, 另一种是自身动力型, 故技 , , 术标准不同 前者是柔性棉线 后者则是刚性铁丝。 中西医也可如此类比, 功能相同, 类型不同, 差异的
根源在于中医建立在自然主义文化基础之上 , 而西 医则建立在技术主义文化基础之上 。 可见, 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共性规范, 不是个性表 现。中医的存在形式有两个, 一个是文献知识, 一个 是职业实践。如果没有共同的标准, 这些文献将无 法组织成为体系, 供人们学习与传承; 如果缺少公认 的规范, 中医也无法以职业形态存在于现代社会 , 得 到患者的信任与选择。 因此, 问题不是中医有无模 式, 而是存在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中医自身成长在 自然主义传统文化环境中, 模式意识不强, 经验、 多 元倾向明显, 因此没有强烈的标准与规范需求。 在 以西医为主导的技术主义文化氛围中 , 标准与规范 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 如同道教遇到佛教后, 为适 应社会需求, 将自己也规范为相似模式一样, 这是一 种面对强势文明的自我发现与调整的行为 , 是自然 而然的过程。但要注意在形式上可以借鉴, 在内容 上不可 异 化, 否 则 道 教 也 就 成 了 佛 教。 冯 友 兰 用 [2 ] “新瓶装旧酒 ” 对这种文化更新活动做出了适当 既生动又准确。 中医可以按照这样 的方法论说明, 的原则说明自己的模式, 并要意识到这种说明是必 要的, 是对发展中医有利的, 不要觉得委屈, 也不能 自觉或不自觉地异化。 2 为什么要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百年来, 在西学东渐之风的强劲冲击下, 中国文 化整体衰落了。尤其是其中的自然国学部分更是损 失惨重, 到目前为止, 曾经独领世界学术风骚数千年 的天学、 地学、 农学、 工学、 算学、 兵学等学科成体系 [3 ] [4 ] 惟有中医学一支仅存 。 但 地被西方科学替换 , 在西方近代还原论科学的大环境中, 整体论的中医 学处境艰难, 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 形形色色的不 合理质疑, 或者不断边缘化到民间领地, 或者在体制 内被迫异化以适应狭义的还原论科学规范 。久而久 之, 不仅中医学的学术和实践功力弱化 , 而且渐渐迷 , 失自我 失去明确的方向和学科的立身之本。 通过 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揭示, 重新找到自己的文化 之根, 是中医学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之务 。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否存在的问题, 关系到对 中医学知识的属性定位, 而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特 征说明, 则涉及对中医学知识类型的定性。 如果认 定存在一个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那么就可以合乎逻 辑地认为中医学是有理论体系框架与方法论支撑 的、 高质量的知识系统, 而非没有内在联系的、 难以 。 传承的经验性知识碎片 而进一步对中医原创思维 模式的特征说明, 则可以凸显中医学知识的独特性, 强调其主体性, 在弱势情况下有效捍卫自己的合理 、 性 合法性与创造性, 从而增强行业内的信心和公众 的信任, 有力地推动中医学的学术建设与社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