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

民俗(P1):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三要素:民族、时代、地域,即主体、时间、空间

民俗学(P6):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帮组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内容包括六部分(P9):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资料学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民俗事象:关于生产、生活、文娱、制度、信仰等方面的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的总称,亦可表示单一的民俗活动。此术语由日本民俗学家最早使用,后传入我国,成为民俗学界的一个通用语。

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类民俗之间,

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饮食民俗(P74):不仅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祭祀食俗(P79):来源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

特殊食俗(P82):

待客食俗(P80):

商业民俗(P63)

交通民俗(P68):

服饰民俗(P84):

居住建筑民俗(P92):

工匠习俗(P56):

社会组织民俗(P99):

岁时节日民俗(P131):

人生仪礼(P156):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伊耆氏《蜡辞》(P6):伊耆氏是传说中氏族部落首领,古人认为即神农或帝尧。《蜡辞》是指年终祭祀时对神灵的祈祷词。

春祈秋报():出自唐〃孔颖达《诗经〃周颂谱》疏

春祈在社日(仲春之月吉日)举行,秋报在秋收后(孟冬之月吉日)举行,这是社稷的正祭。

祈:迷信的人向神恳求。古时春秋两季祭祀土神,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季报答神功。现在的客家文化中依旧保留这样一种以祭祀土地伯公为主的庆典活动。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

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臵(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分二至():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祖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的四个节气。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7/23 冬至12/22,其中二分日昼夜均长,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丁祭():礼制名。又称“祭丁”。为祭孔之礼。顺治二年(1645)定制,每年春、秋二祭,均在仲月上丁,故称丁祭。

昭穆():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少牢():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驱傩(P19):傩是一种巫术礼仪,是初民用以驱除疫病的禳祭。驱傩是一年之终、新年伊始时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在西周时期已成礼制。古时的祭礼大体有两大类,一为神祀,是对各种神的庆祝礼仪;一为镇魂,是对鬼怪的镇慑礼仪。驱傩就是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例证。它是旧时年终或立春时节驱鬼迎神赛会迷信活动

卜筮():龟为卜,策为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是利用一些无生命的自然物呈现出来的形状来预卜吉凶。

禁忌():禁忌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

它是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危险和具有惩罚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

厌胜():“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百工五法():1、是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创造。 2、“百工五法”是:矩、规、绳、水、垂。

《墨子》载:“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垂。”

布泉():北周钱币。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即此钱1枚当5枚五铢。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上衣下裳服制:是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式,始源与黄帝。上衣的形式是交领右衽,有袖,长至于腰,因为较短,又称“襦”,即短衣。下裳类似于现在的围裙,用带子系于腰前,长短至于膝。最初只是蔽前不蔽后,男女无别。

巢居:巢居也可能是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地势高亢地区则营造穴居。

穴居:远古时代一种最主要的居住方式。发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穴居的发展序列为横穴、竖穴、坑穴,后演变为半穴居,有时亦交叉并存。井干式建筑: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槽,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这种方式由于耗材量大,建筑的面阔和进深又受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比较厚重,应用不广泛,一般仅见于产木丰盛的林区。

干栏式建筑:干栏型建筑是一种下部架空的建筑,流行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干栏式建筑可防潮、散热通风及避虫兽侵袭和洪水冲击。这类建筑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木结构,以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最为典型。另一种为土木结构,多建于山区,依靠自然山势,把山坡削成一块“厂”形土台,土台以下用木柱支撑,铺上楼板,作为房屋的前厅,下面圈养牲畜。屋顶呈“人”字形,屋墙用木板装修或用土块砌筑。如贵州的布依族就多住此类干栏房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