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素质模型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素质模型研究

张捷刘宇雷吴庆春李和新周焱吴晶庞依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胜任素质模型是将能力素质(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按内容、角色或是岗位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对其中的每项内容相关行为进行描述体现员工对于该项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它已成为员工考核、选拔、绩效评估的通用工具和方法。本文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大学生创业者的培养中,在阐述胜任力概念及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力模型研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根据大学生创业者的特点构建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力模型。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胜任素质模型

一、引言

自从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博士197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1]提出全新的胜任素质概念以后,对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兴趣。该研究在国外的起步较早,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的代表有:McClelland、Spencer、Drucker、Hollenbeck[2]等,通过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运用,政府、企业等领域丰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案例,提高了相关管理部门的绩效。在借鉴国外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主要代表有:(1)企业方面:时勘[3]等人首先在国内开展了胜任力方面的实证研究,并探讨了我国通信业经营者的胜任特征模型,吴孟捷[4]探讨了职业营销经理胜任特征模型研究。(2)政府方面:胡月星、赵辉等人[5][6]构建了党政干部领导的胜任力模型,并就模型的评测进行了验证与应用。(3)高校方面:姜睿馨、林立杰[7][8]等人对高校教师以及知识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的构成要素研究。赫英杰[9]等人针对高校辅导员招聘任用存在的问题构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是目前,很少有人进行大学生党员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大学生创业者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大学生创业者的培养机制中,研究探索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模型的意义及构建方法。

二、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的内涵

“胜任力”(Competency)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他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够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并提出了进行胜任特征的有效测验的六个原则。该理论的提出不仅基本否定了泰勒理论,而且

引起了人们对胜任力研究的广泛关注。综合研究文献,现在人们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特定工作岗位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工作者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特质等个体特征。从这一概念不难看出,并不是员工的所有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都可以称之为胜任力。因此,胜任力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的软硬件条件、所在具体岗位的特征),换句话说,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有其独特性。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具备的非常重要的知识、能力,在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可能一无是处,甚至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2)与工作者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或者从某种角度来看,由于胜任力是一位优秀的员工在这特定的岗位上所体现的素质和要求,所以它可以预测工作者未来的工作绩效。(3)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换句话说,优秀的员工与普通员工在胜任力上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组织可以将胜任力作为员工的招聘选拔、考评以及提升的主要指标之一。

胜任力模型是指构成某一项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的集合,是由特定岗位要求的优异绩效组合起来的、包含多种胜任力的结构,它描述了有效地完成特定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性格特点的结合以及取得优秀绩效所需的关键行为。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通常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类组,而每个类组又由若干个胜任力特征所组成,且每个胜任力特征都有着一个描述性定义及3-5级行为描述或在工作中可以展现出这个才能的特定行为。如Boyatis于1982年提出了“胜任力经理:有效绩效模型”。该模型认为,要取得良好绩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胜任力特征:(1)目标和行动管理;(2)领导;(3)人力资源管理;(4)指导下级技能;(5)其他(客现知觉、自我控制、持久性、适应性);(6)特殊知识。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作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音符,一种时代的趋势,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现在就业难问题,而且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具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三方面的意义。从政治角度来说,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实现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直接需要。从经济角度来说,以创业人才培养和拉动社会生产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经济,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从文化角度来说,创业教育开拓教育新领域,深入挖掘潜在的文化资本,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而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可知,一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是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工作的基本素质,在创业过程中真正能决定实现成功创业的因素,则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个性”、“动机”、“价值观”等这些水下的冰山部分。因此,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模型,既

可以让大学生创业者了解创业应具备的素质,为他们确立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便于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者素质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素质模型

我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企业、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具体岗位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以及实践成果。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创业者的特征以及其在学生群体中应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模型的方法、步骤。同时,根据此方法和步骤,文中提出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模型的胜任素质要素。

1 构建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素质模型的步骤

(一) 确定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简单的说就是能够鉴别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的指标或者规定,一般采用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法来确定。工作分析法即采用工作分析的专用工具与方法,明确大学生创业者的具体要求,提炼出鉴别绩效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与绩效一般的大学生创业者的标准;专家小组讨论法则是由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学校创业学院老师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小组成员组成专家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按照创业者成功标准在结合上述两个方法最终确定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绩效标准为“思想上先进,政治立场上坚定,最终成为理想的标杆,品行的榜样,学习的表率,生活的强者”。

(二)选取分析效标样本

要达到目标工作的高绩效,需要了解能促使该结果产生的关键事件和因素。这个问题上,可以有两种方法:一对一采访及焦点团体访谈。根据团体本身的人员情况及时间安排可相应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可两方法兼用。另外,要更具真实性,建议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长期直接的观察。

(三)获取胜任力模型数据

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力模型的数据,可采用行为、问卷调查法、全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方法。本文认为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和全方位评价为辅获取胜任力模型的数据比较有效。问卷调查一方面广泛搜集同学以及大学生创业者的意见,弥补在专家小组法中遗漏的信息,另一方面验证行为事件的主题分析及编码结果,看从样本行为事件访谈提取的胜任力因子是否能够得到其他一般党员以及同学的认同。

(四)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的过渡模型

从搜集到的数据中寻找主题和模式,根据这些主题和模式进行分析来确定相关的胜任素质,从而得到一张初步的关于工作所需技能、知识和个性特点的清单。这个模型将被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