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思考与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幼儿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思考与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孩子的火把,启迪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的视野。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的提问,也就是这能燎原的星星之火!鼓励幼儿带着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大胆的表达,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对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应认真地思考和探索。

一、有效提问的前提

幼儿教学活动离不开提问,提问贯穿于整个幼儿教学活动的始终。但是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教师的每一次提问都要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教学程序、活动结构精心设计问题,是顺利开展问答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师幼互动成功的坚实基础。为了保证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要用心备问,杜绝尽是“是不是”“对不对”的“随意问”或“无效问”。根据提问目标,我将提问分成二类:

第一类提问是检查幼儿的知识记忆情况。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很简单的基础知识,(如: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或是幼儿已有的经验(如:你感冒了怎么办?),也可以是稍难理解的知识(如:狐狸为什么没吃到青蛙,谁救了青蛙?);提问的对象可以是全体幼儿。提问的形式很多:有直问(如: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反问(如:难道乌龟还没出发吗?)、疑问(如:乌龟和老鹰比赛爬山,谁会赢呢?)、追问(如:小蜗牛还继续往上爬吗?为什么?)等。

第二类提问是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老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可以让幼儿带问题进行观察、思考;但问题的难易要适中,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太简单的问题激发不出幼儿的学习兴趣;太难的问题幼儿又回答不了,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最好针对性的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实践证明,这种提问效果非常有效。

二、有效提问的关键

为了使提问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从问答目的、问答内容、问答方法、问答对象、问答过程等不同的角度精心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对教学提问应当进行精心设计如:

1.知识性问题。主要是对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如语言《小猫种鱼》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小猫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公鸡种向日葵都做了哪些事?绝大多数幼儿都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幼儿可以通过这类问题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理解性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某一情景提出问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它是知识性问题的深化,可以收到启发幼儿思考,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开拓幼儿思路。这类问题可以用“为什么”来引导,如语言《小猫种鱼》教学活动中,小猫为什么气坏了?小猫为什么种不出鱼来?什么东西是可以种出来的,小朋友们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3.应用性问题。要求幼儿在了解故事内容和理解故事内涵的基础上,和自己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这类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中班音乐《我给奶奶捶捶背》教学活动中最后环节“仿编歌曲”,可以这样提问:除了给奶奶捶捶背外,你还想给家里的什么人捶捶背?为什么要给他(或她)捶捶背?

三、有效提问的保证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提问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灵活的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与模式。但教师

所采用的提问方式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掌握有效的提问策略,有助于把握教学活动节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双边活动的有效性。

1.创设宽松的提问情境。皮亚杰曾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幼儿教师常常会创设充满趣味、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对学习活动的持久兴趣,不断激励幼儿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为了达到这种目的,首先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话语、和蔼可亲的教态,不断加强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提问氛围,让幼儿彻底消除顾忌,心理不设防线,自觉地投入候答的状态。其次是教师要当好“观众”和“听众”,无论幼儿回答正确与否,质量高低,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决不轻易地挫伤幼儿应答的积极性。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回答。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启发性地提出层次性的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提问要由浅入深、简洁明了,使幼儿系统地掌握知识,如:对班级中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些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听讲,稍

作思考便能回答的问题,有助帮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中等能力的幼儿,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提问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起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对于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稍有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所以,教师要鼓励孩子们,让他们明白能积极参与回答,就是良好的开端,勇敢的表现。

3.留给幼儿思考和应答问题的时间。一些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幼儿所留的思考问题时间往往不足,若幼儿一时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马上让其他幼儿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整合与表达,幼儿的思维很容易卡壳,他们也往往因组织不好“答案”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因此,教师不但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要保证给予多数幼儿思考的余地和应答的时间,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更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人回答不冷场就可以”的状态。

总而言之,提问是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幼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寻求、掌握、运用有效提问的策略,不断地认真思考和探索,幼儿教学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