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开放创新,而具体落实这一目标则体现在教学设计上。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设计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设计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力求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设计;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思路和轨迹。

在新课改中化学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师生的角色转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同的教学设计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活动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教学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更加有效、更具生命活力?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化学课的教学设计。

1. 从“以学论教”的角度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教师应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根据“生活-化学-社会”的线索组织学习内容,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结合自然现象和社会热点介绍化学知识、观点和方法;要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选择与学生认知方式相适应的教学程序和方法,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如何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出发,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学生的发展确立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宽松、安全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

真正实现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习指导”转变,由重“模式化教学”向重“个性化教学”转变。

逐步培养
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

从而
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积累大量的化学素材:⑴化学史实、人文资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等情境素材。

⑵化学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动画、录像视频、图片等素材。

⑶有关化学实验素材。

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才能产生教学的灵感,才能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产生好奇。

如在《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学习中,首先通过一段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目睹全球性的酸雨对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迫切想知道酸雨的性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水果电池使贺卡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使学生带着兴奋进行化学与能源开发
的学习等等。

3.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学生的认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有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所以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难度应适中,合乎“跳一跳,摘果子”就最好。

如在《海水中的化学》一章的学习时,对学生已学习的第五单元进行浅层次的复习,采用“知识网络→知识梳理→知识结构”的复习模式,而不能再按教材自然章节进行,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过程。

⑵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课堂容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如电解水的学习,介绍其电解的产物,说明水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和呈现速度要适应学
生认知规律。

如酸和碱的性质的学习,先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人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获取酸和碱的性质、用途和检验等内容,进而深人到酸和碱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复分解反应规律。

⑷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处理教学难度。

如复分解反应等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学习,一定要精心处理好理论内容的提前与靠后、集中与分散、直线上升与螺旋上升,将难点分散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⑸课堂练习的配量、课后作业布置,包括内容、形式和方法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4. 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

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生活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也要不断地变化,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用昨日了解的学生的问题代替对今日新学生的了解。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学生的课堂交流、学生的面部表情,解读学生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

如在讲催化剂概念、气体的制取和性质、酸碱盐的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

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

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
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同时查资料找到了三种金属的不同价格进行比较,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

这也为以后学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

5.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

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进行不断地“演变”,从而使原有的知识不断地“生长”。

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中,钢铁腐蚀的引入可以用化学事实创设情境:1.讲述钢铁腐蚀故事:海上石油平台倾翻事故,“贝特果塞”号油轮海难。

(由于当时对钢材的耐腐性考虑不足,且没有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于是海水对金属的腐蚀造成事故。

)2.介绍目前世界钢铁腐蚀情况。

接着,提出以下问题:⑴故事中灾难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⑵自从进入铜器和铁器时代后,人类一直被腐蚀这个自发的现象所困扰。

由金属制成的日用品、生产工具、机器部件设备、船体和武器等,都容易被腐蚀。

你知道产生如此严重腐蚀现象的原因吗?接着,通过学生思考、猜测、讨论。

分析钢铁腐蚀的可能原因,并对这些原因作归类总结。

最后,使学生明确:1.一个小洞可能导致大灾,小小腐蚀会带来巨大损失。

为人处事切记不可“因小失大”。

2.金属的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被侵蚀损耗的过程,即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通过震撼人心的真实事件,使
学生意识到金属腐蚀的严重性,了解金属腐蚀的类型,激发学生探究金属腐蚀原因的渴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在学
生已有的基础上授于学生“渔”,才能“渔”得更多的“鱼”。

6. 从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化学教学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大多数学科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鲜活的例证。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在备课时,首先不仅要思考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还要考虑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哪些方面掌握等,将人类文化的间接经验同学生亲身经历结合起来。

其次,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如讲到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一系列变化后,我用幻灯、电视图片等展示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云浮龙宫、阳春龙洞等巧夺天工、千奇百怪、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笋、石柱,通过分析知道它们实际上是下面两个反应的结果:CaCO3+CO2+H2O=Ca(HCO3)2、Ca(HCO3) 2=H2O+CaCO3↓+CO2↑;又如讲了石墨可作润滑剂的性质时,可用铅笔芯的粉末加入锁孔,去打开因长期未用而难以打开的铁锁;在讲到木炭的吸附作用后,可动员同学们回到家中自制一个简易的冰箱的“除臭宝”;讲了无水硫酸铜吸少量水由白色变成蓝色的晶体后,可补充实验:怎样检验无水酒精或煤油中是否含有水分?用
来识别伪劣产品;引导同学们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7. 从合作学习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合作学习”是当今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新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
能主动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

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

更进一步,许多在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仅凭个人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通过集体的智慧常常被学生们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更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

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反馈以及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活动,最终
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这样,学生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
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8. 精心备课,完善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1.集中备课。

⑴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

说教材、课标、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

⑵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

⑶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⑷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

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2.实施教学方案。

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

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

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

3.教学反思。

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4.形成新教案。

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

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

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

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

实现螺旋式上升。

设计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设计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规划主要发生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事情,即使教师进行了深人调查,我们也无法完全弄清
所有学生的情况。

当然,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预案,把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设想想得细一点,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一点,尤其是涉及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多一点事先的准备,应该说都是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

只有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平等者”,才能有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相容,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状态。

才能有个性的张扬,个性张扬才有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英琦;新课程化学教学的理论思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5期;1;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陈秀娟;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教学;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02期;126-127
[3]王祖浩;主编《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境设计》;134;江
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4
[4]李世海、高兆宏、张晓谊。

创新教育新探[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张长江. 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
[6]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重印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