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与贝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待戈多》
• 1、情节 • 第一幕: 黄昏乡间小路旁。四野空旷,只有一棵 秃树。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狄狄)和艾斯特 拉冈(戈戈)。 • 事件:等待戈多。 • 第二幕:第二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 事件:等待戈多。
• 2、人物形象分析 • (1)弗拉季米尔和艾斯特拉冈:喻指无家可归的精神赤贫者。 • (2)波卓:奴隶主。极权、专制、暴虐……极端自我意志的 象征 • (3)幸运儿:命名具反讽意味。实则“不幸儿”。是人间苦 难的象征。 • (4)戈多:戈多是谁? • A 戈多即上帝 ; • B 戈多即波卓; • C 戈多即戈杜 ; • D 笼统地讲,戈多即希望 • E 更宽泛地讲,戈多即未知,未来,非现实的一切 ,可以是 希望,也可以是绝望,可能是幸福,也可能是灾难,可以是 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件事,一个东西,也可以是虚无、死 亡……等超验的东西。
荒诞戏剧作品: 《等待戈多》 《剧终》(1957) 《哑剧1》(1957) 《最后一局》(1957) 《最后一盘磁带》(1960) 《啊,美好的日子》(1961) 《哑剧2》(1964)
贝克特创作特点
• 荒诞。生存的荒诞和表现形式的荒诞。 • (1)人物:都是悲惨人物:贫困者,流浪者和残疾人。 孤独者喻指精神生命力的匮乏和萎缩。 • (2)题材:取材于生活中最不为人所注意的琐屑乃至无 聊之事,脱靴子,戴帽子,梳妆打扮,自言自语,以示生 活之无意义、无价值。 • (3)风格:反英雄。无论对人物、命运、题材的处理还 是人物语言,都具有非英雄化倾向,解构崇高、悲壮、宏 伟的西方传统英雄主义风格,以庸俗、卑琐、乏味、无聊 为能事。 • (4)表现手法:反小说和反戏剧手法。完全颠覆了传统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地位,人物是反现实的符 号,如残废、奴隶主、幸运儿、流浪汉等。缺乏自控情节, 往往是人物心灵的漫游,甚至是语词的漫游。环境也简化 为抽象的符号。
• 2、主题:荒谬与隔膜,现代人生存处境的 逼真描摹。 • (1)人生是乏味的: • (2)人生是荒谬的: • (3)人与人之间是隔膜的:
• • • •
3、表现手法: (1)反悖手法: (2)直喻手法: (3)佯谬手法:
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
• 塞缪尔· 贝克特(1906-1989) 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 太人家庭,与乔伊斯同乡。 • 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 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1969年贝克特荣获诺贝尔文学 奖。 • 授奖原因:“由于他的作品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 剧性的 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 • 1989年贝克特去世时,西方评论界誉他为“改变了当代 戏剧之走向的文学巨匠”。
荒诞派戏剧与贝克特
荒诞派戏剧概况
• 一、概念 •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法国、而后流 行 于西方、60年代末走向衰落的一个现代主义戏 剧流派,它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拒绝用传统 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 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人的存在。 • 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 艾 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
• • • • • •
4、艺术特征: (1)反戏剧” A、语言的反逻辑 B、行动荒唐 C、思维无理性 D、命运的无常
• (2)悲喜剧——悲剧的喜剧化处理 • (3)人物的抽象性——人物完全与自己的生存环 境相脱节 • (4)重复的戏剧手段——终点又回到起点重复既 是荒诞人物的生存方式,也是作者表达主题的手 段和剧情构成的模式 。
• (5)语言指涉功能的丧失。
《等待戈多》所体现的荒诞派戏剧的一般性特点
• 1.象征性。 • 2.无情节发展线索 • 3.循环式独特结构形式
• “戈多”究竟喻指什么? •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代表了生活在西方社会 中惶恐不安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即人 们在等待解救人痛苦的“希望”的到来,人们在 期望着未来能发生一点什么事,好给这沉闷、痛 苦、让人厌烦的生活带来一些“变化”。然而, 究竟应该是什么希望,什么变化?他们自己也不 知道。 • 戈多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等待。
《秃头歌女》
• 《秃头歌女》 是第一部荒诞派戏剧作品、荒诞派戏剧的 经典之作; •
“秃头歌女”一词来源于演员念错的台词,本无 意义,但贝克特以此为剧名,便有了意义:隐喻 生存的悖谬。喻指剧本所描述的生活一如“秃头 歌女”:怪诞、丑陋、可憎、荒谬。
• 1、剧情及寓意:
• 通过史密斯夫妇与马丁夫妇空虚荒唐的语言、行 动和胡乱敲响的挂钟、忽明忽暗的灯等喻示人生 的空虚荒诞,通过博比一家同名、马丁夫妇互不 相识、两对夫妇互换位置等喻示自我的丧失、人 际的隔膜,通过循环结构喻示荒诞生活的延续不 绝。
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 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 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 ②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 • 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代表作家
• 法国;贝克特、尤奈斯库 • 英国:品特 • 美国:阿尔比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尤奈斯库(1912-1994)是荒诞派戏剧的 奠基者和主将之一; 名作有《秃头歌女》、《椅子》、 《犀牛》等:
• 长篇小说三部曲:《莫洛瓦》、《马龙之死》、 《无以名状的人》。 • 塑造了一群精神流浪汉的形象。主人公或者寻找 故乡、母亲、或者寻找儿子,寻找自己或自己的 替身,最终大都一无所获,表现人在现实中的无 能,人生目的的虚无,生命的可悲与荒诞。即: “人生是周而复始的艰辛而又虚无的漫游。
• • • • • • • •
• 3、主题:等待。 • (1)人生是一场盲目无望的等待 • (2)现实的空虚、无聊,人的无能、无奈
• 《等待戈多》以经典的荒诞派戏剧形式,表现了 现代人在上帝的缺席、世界的荒诞、时间的空洞、 历史的轮回中痛苦、孤独、求索、沮丧、麻木、 无聊、堕落、反醒、自欺、健忘、绝望、期盼诸 般矛盾复杂的情绪,在这部戏剧中,几乎每一个 场景,每一个道具,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充 满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