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首先,本条标准中“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属于行为条件,其中“说明……”中的说明属于行为动词,“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属于认知内容。
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对应中,“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释、说明、阐释……”。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的层次。
第三,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或基本能力的要求。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如水资源,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定位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的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在全章中起到了一个总结提高的作用。前两章对水圈的基本概况,尤其是水循环和水运动有了系统学习,这为本节进一步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必要性,也将前两节的理论学习上升到本节的实践方法类的学习,是总结升华的部分。
2.线索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是围绕水资源这一知识点展开,先让学生掌握什么是水资源
以及判定水资源丰缺的标准,再次分析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加强学生对水资源重要性的主观认识,最后再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阐述利用水资源的合理方法。总结来说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套思路展开的。
三、学情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是学生在高一上学期所要学习的课程,此时学生具备的地理知识尚不全面且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未完全激发。而且“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该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即懵懂又好奇,那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状态,采取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以及不同的角色应该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具体的知识点。
(2)掌握并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世界重大水利设施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分析以及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利用多媒
体辅助地理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水资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并穿插相对应的图片和问题,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让学生们试着分析解决地区性水资源不足的办法以及作为生活在的个体如何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及世界的水资源状况以及作为市民该如何合理水资源,培养其节约用水和科学研究的生活态度。
(2)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挂在南湖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紧迫性,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和关爱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以及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难点: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对应的保护措施。
六、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PPT上的材料、图片和具体的知识点。
2.问答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归纳或者以小组的方式讨论,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3.演示法:通过演示PPT、图片和表格,完善课堂内容。
七、授课类型:
新课
八、课时:
1课时九、教学媒体
视频、投影十、教学过程
十一、板书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水资源分布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数量和质量水资源利用情况水危机跨流域调水
十二、教学评价
1. 对学生:
课堂中的讨论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的能力,也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得这节地理课变得开放活泼。提问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和锻炼其逻辑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也能使得学生对知识点在自己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记忆更加深刻。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地理问题中去。
2. 对老师:
老师运用视频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吸引到课堂中去,视频中展现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感性的知识,加上老师的讲解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所要学的知识,并有利于巩固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但在放视频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教学过程中多次出现了案例教学,将刚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例子上,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理解掌握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知识。
十三、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成为具有环境保护观念、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学习中,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事物、阅读图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动态,并适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