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思想

老子其人其书

罗安宪

今天来讲一下老子,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第二个问题是讲一下老子的基本思想,第三个问题是讲一下老子思想对于后代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

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关于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可以把这种争议概括为三派的观点:第一派的观点认为,老子这个人是春秋时代的人物,比孔子要早,《老子》这本书也基本上体现的是老子的思想;第二派观点认为,老子这个人是战国时代的人物,他的书形成于战国的中期;第三派观点认为,老子这本书出现的更晚,它只是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学说的一种总结,是一种遗说,这本书大概形成于秦朝到汉朝之间。关于这种争议,我认为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历史的依据,这个历史的依据就是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老子的一种记述。如果后代的思想、后代的人、思想家、学问家发现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可以纠正司马迁的观点,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去推翻、纠正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那么我们还应当维持司马迁对于老子在《老子传》中的说明。

一、老子其人

我们就回到司马迁,看一下司马迁对老子是怎么记载的。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全文一共有500多字,第一句话就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来又讲到,孔子到周朝去“问礼于老聃”,还讲到老子对孔子有过一段说话,后来孔子离开老子以后,回去给他的弟子还说了一段话,“鸟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看得见的,鱼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看得见的,但是关于龙,我们每个人并不一定有机会看到全龙,我们可能会看到龙的一角、一藻、一鳞,但是要见全龙肯定很难,今天我见到老子以后我有这种感觉,老子真是一条龙。”这种记述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史记》中,关于老子的事情又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还有一种说法,“或曰儋即老子”,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秦国出现了一个人物,他叫太史儋,“或曰(太史)儋即老子”。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三个老子,一个李耳的这个老子,一个是老莱子这样一个老子,以及太史儋这样一个老子。所以有人认为,在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中,老子这个人已经不清楚了。

其实问题也许并没有这么简单,司马迁为什么又讲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做《史记》有一种基本的历史的方法、一种史学的方法,或者说他做历史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呢

就是八个字,“信以传信,疑以存疑”,就是说我认为是可靠的,我就把它详细的记载下来;如果我认是有疑问的,那么我就把它做为辅助的材料、附录补充进去。我们认为这两个“或曰”可以说是以疑以存疑的史学方法所做的一个附录而附加在《老子传》中的。

关于老子这个人,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孔子向老子问过礼的事件,问礼这件事情是解决孔子与老子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二就是关于老莱子、太史儋与李耳也就是老聃三个人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搞清楚了,那么老子这个人就基本上可以搞清楚。

1、孔子问礼于老子

第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很多人否认这件事,但是在历史上,从儒家的文献中,对这个事情也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记载。比如说《礼记·曾子问》中就提到了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我们知道《礼记》是儒家的经典,是《十三经》之一,道家

的人物为了抬高老子的地位,说儒家的创始人的孔子还曾经是老子学生,向老子问过礼的话,在儒家的文献《礼记》中,对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有一个详细的记载。

孔子曾经有过一次帮助老子去助葬,助葬在过去来讲,就是在埋葬人的过程中,有一个主持的人。后来,也许是因为孔子走在前边,老子就向孔子发出了一个命令,他就和孔子说,现在应当把这个队伍暂时停下来,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因为当时出现了日食,老子就向孔子发出了命令,应当把送葬的队伍停下来。孔子在事情结束了以后就问老子,送葬的队伍一旦出发以后在中途是不能停的,为什么今天要停下来?老子就给他解释说,按照你的规定,夜间走路的人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奔丧的人,一种人是逃犯,现在这样一个日食,太阳看不见了,跟夜间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按照你的规定,我们应当是在这个期间停下来,等日食过去了以后,我们才可以继续前行,这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孔子听了这样的话,觉得老子讲得很在理。这是在《礼记·曾子问》中,对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有这样一个详细的说明。在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其实在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三处都提到了这件事。比如说在《礼记·曾子问》中,还提到说孔子和老子相遇,孔子讲道,“吾闻诸老聃曰”,这说明在儒家的典籍中,对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其实是有过具体的记载的。

关于《史记》中对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还有记载。比如说《庄子书》中也有一个记载,说孔子年五十一难见老聃,但是《庄子》这本书多是寓言之作,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表现作者自己的一种思想,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我们要去推测一下,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当时在鲁国做中都宰,他基本上没有时间,不可能去到周朝的都城,到就是今天的洛阳,去拜访老子去的,是没有这个时间的。即使想要去去,他也不需要别人给他引见,因为在历史中记载,鲁昭公24年的时候,孟僖子刚死,他的儿子南宫敬叔年仅13岁,向这个鲁国的国王提出,说孔子是他的老师,一直想到周朝的都城去观礼,但是没有钱,希望国王能够资助能够赞助孔子到周朝都城去观礼。后代的人对这一个事件有讲法,南宫敬叔当时十三岁,并且父亲刚去世,他不可能跟随孔子一块去到周朝的都城去,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认为也是成立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说南宫敬叔没有跟随孔子去,孔子就一定不会去吗?也可以这样来讲,南宫敬叔向鲁国的国王提出资助孔子到鲁国去,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定要跟随孔子到鲁国去。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事件,一个是在《庄子》书中所记载的,一个是在历史上也有过记载的,比如说像《史记·孔子世家》中所记载的。我们认为在鲁昭公24年的这样一个时代,孔子到周朝的都城,也就到现在的洛阳去观礼,并且在这个期间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情,基本上是可信的,这是第一件事。

2、老聃、老莱子和太史儋三人的关系

第二件事就是提到了这样三个人,老聃、老莱子和太史儋这样三个人。有人讲,三个人是不是搞混了,他们是不是一个人呢?其实,这就是三个人,他们在历史上是有过记载的。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过一句话,“孔子所严事者,于周老子,于楚老莱子。”在《史记》中,在司马迁看来,老莱子和老子并不是一个人,讲到老子的时候说,老子著书五千言,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这说明在司马迁在其它的地方认为,老子和老莱子并不是一个人,关于太史儋与老子就更没有多大关系了。后代的人总是把老聃和太史儋放在一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老子西出关的时候,必然要向西行,太史儋要到秦国去,也要出关,因为两个要出关,所以这两个人是一个人。还说“儋”和“聃”这两个字音相近,既然相近可以相通,这都是一些牵强附会之词,我不认为这两个人中间有什么关系,他们时间相距一百多年,把这两个人要扯在一起,我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

3、老子与孔子的关系

通过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通过老聃、太史儋以及老莱子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对于老子的记述基本上还是清楚的。当然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后代的人还讲到老子和孔子之间的关系,孔子的第十四世孙和老子的第七世孙同时都是汉初的人物,不可能想象一个比孔子还要大十多岁的人,他的第七代的孙子和孔子的第十四世的孙子,这两个人会是同时的人。因为它不可能同时,所以老子这个人只能是在孔子之后,不可能在孔子之前。

关于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胡适也做过一个说明。胡适说,他们胡家是所谓的大宗,与他同时代的,比他小几十岁的,辈分高三四代的人是有的。像孔子这样的人、像老子这样的人,经过几百年之后,中间出现了一种辈分上的差异是可能的。而且这里讲到说,孔子的十四世孙是基本肯定的,而老子的七世孙一定是肯定的吗?我也认为也不能完全肯定,因为那里用了一个玄孙,玄孙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就是说是他的后代,多少代的后代之后都叫玄孙,并没有指出说玄孙一定就是第四代或是第五代。这是关于老子这个人。

通过这一切的分析,我们基本上还是回到了《史记》,回到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我们认为老子这个人基本是春秋时代的人物,比孔子年长一些,孔子曾经向他问过礼,这样一件事并不损害、也并不妨碍孔子的崇高与伟大,因为孔子说,“吾少也贱,多能鄙事”,孔子也讲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好学多问,他向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问礼这件事,并不损害孔子的形象。这是我要讲到的第一个问题,关于老子这个人。

二、《老子》其书

第二个小问题就是《老子》这本书,现在也叫《道德经》,当然讲《老子》和讲《道德经》还是有区别的,从道家、道教的意义上来讲,就把它叫做《道德经》;从一般学术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还是把它叫做《老子》。《老子》这本书一共有五千多字,“老子五千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老子》这本书,是在魏国的时候,经过王弼整理以后所流传下来的,也叫传世本的《老子》。

1、帛书《老子》

后来也出现过两本与这个版本不相同的《老子》的版本,一个是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献中,有一本书是写在这个丝绢上的,我们把它叫做帛书《老子》。帛书《老子》不分章,我们现在知道,老子的书一般都分为81章,但帛书的《老子》不分章,而且分为上下两篇。我们把《老子》也叫《道德经》,叫《道经》、《德经》,但是帛书的《老子》是从第38章开始,也就是说《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是帛书《老子》和传世《老子》最不相同的一点。

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之讳。我们知道避讳是中国古代文献流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当朝的人物抄写书籍,当朝的皇帝以他的祖先的名字、名讳都是不能出现的,比如说像唐代人所写的文章、书就不能出现“民”字,因为我们知道唐太宗叫李世民,比如说柳宗元写《封建伦》,里面就没有“民”字,当出现“民”的时候,他用“然”来代替,还有比如说我们在唐代之前都叫观世音,但是唐代的时候,人们就不能叫观世音,因为有“世”字,就把观世音简称观音,一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叫观音。也就是说,帛书《老子》的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之讳,由此我们可以证明,这本书是在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前所抄写的。

乙本避汉高祖刘邦之讳,但是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之讳。我们知道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都是刘邦的儿子,是汉初的皇帝,先是惠帝,惠帝之后出现了一段时间吕后专政,后来到文帝。因为它避了汉高祖刘邦之讳,而没有避汉惠帝刘盈之讳和汉文帝刘恒之讳,我们可以证明,是在刘邦称帝之后,惠帝、文帝称帝之前所抄写的,这个年

限是可以具体的。

2、郭店楚墓竹简《老子》

还有一本书是在1993年,湖北荆州郭店出现了一批文物。这批文物中大量的都是儒家的文献,其中有少量的有道家的文献,有三组文字与老子有关。这三组文字加起来,一共有一千七百字,我们把这一千七百字合起来叫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因为它是写在这个竹简上的。这是现在可以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老子的版本。经过专家考证,墓主下葬的年代,至少应当是在公元前300年前,它的下限应当是公元前300年,这样一个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是庄子还在世的时代,由此可以看出,这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老子的版本。这个版本出现以后,一时在社会上、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觉得这批文献非常的珍贵。

通过对这一批文献的分析,我们现在发现它有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老子是五千言,郭店楚墓竹简的《老子》三本合起来,一共只有一千七百字,这一千七百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的人认为这就是老子最早的版本,也就是说,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老子五千言还是没有的,只有这一千七百字,后来的三分之二的字数,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不是一个完整的《老子》的版本,而是一个节选本,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版本。理由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这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系,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陶杯,陶杯上面有四个铭文,“东宫之师”,我们知道东宫就是太子,因此人们认为墓主人应当是太子的老师。再结合这个墓中大量的其它的文物都是儒家的文物,太师教育太子的时候,显然不可能去教导与儒家相悖的或者是消极的、无为的思想,它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思想。也就是说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这本书,是经过有选择的、有挑选的节录出来的一些话,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认为基本上是成立的。如果我们证明在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说在庄子生活的时代,在其它文献中如果证明除了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之外的其它的文字还是有的,那么我们就认为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这个版本,不是一个完整的版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这个时代的其它文献的搜集,看有没有关于《老子》书中的原文在别人引用了,但是在郭店楚墓竹简中是没有的。这个工作其实很简单,我们发现在《庄子》、《刘向说苑》里都有这样文字。《刘向说苑》这本书虽然很晚,但是它所记载的很多的事件是古代的,是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的事件,他引用了孔子讲老聃怎么说,而这些话在现在的郭店楚墓竹简中都没有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说,郭店楚墓竹简这本书,不能认为是一个完整的《老子》的版本。也就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郭店楚墓竹简的《老子》就是个完整的老子,《老子》书一共不是五千言,只是一千七百字,这样的一种观点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我们又可以再归结起来,关于《老子》这本书,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传统的观点,也就是说老子这个人是春秋时代的人,是比孔子大概要大十多岁的一个人,《老子》这本书基本上代表着老子的思想,基本成书应当是在战国时代,战国的中期以前,而不是像人所想的那么后,五千言就代表是老子的思想,而不是像有人所讲到的老子五千言,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还只是只有一千七百字。

还有一种观点,这也是我不得不提出来的,有的人说也许历史搞错了,当初王夫之、司马光、朱熹所看到的老子,其实都不是完整的老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帛书《老子》才是真正意义上老子。问题不能这样说,

我们讲到老子,只能是这个人,是通过《老子》这本书所表现出来这样一个人物,老子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他是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能说王夫之错了,他所看那老子是不对的;你也不能说司马光所看到的《老子》这本书是不对的,只有现在看的这个《老子》才是对的,王夫之也好,司马光也好,都不能再说话了。

历史不能改变,对中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就只是通过《道德经》,通过我们今天看到的传世的《老子》所表现出来的这样一个老子。我们现在提到老子,显然是以老子五千言为基础的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思想家。

老子论道

大家好,上一次我们讲了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这一次,我们来讲一下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的基本思想有几个基本的观念,我们把这几个基本的观念讲清楚,其实也就把老子的基本思想讲清楚了。在《老子》这本书中,有这样几个非常重要的观念。第一个观念是道的观念,第二个观念是自然的观念,第二个观念是无为的观念,第四个观念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观念,第五个观念是贵柔处弱的观念,我想分别讲这几个基本的观念。

1、道的引申

第一个观念就是道,道无疑是《老子》书中最为关键性的词汇。道这个字,最先、最初的意思就是道路,不是一般的路,是大路、坦途。在《诗经》、《尚书》中,道这个字多次地出现,基本含义还是在讲道路的意思。后来到了周代末年,道这个字出现了一种引申,出现了王道、周道这样的提法,讲到了王道,有了王道荡荡、王道浩荡等说法,还有周道这样的说法。这里讲到的王道、周道,显然已经不是具体的道路了,它引申为一种正命、政策、原则,也就是说,这里讲到的周道,讲到的是周朝的政治、政策、基本制度。在西周的末年,就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后来,在春秋时代又出现了天道说法。不管是周道也好,王道也好,天道也好,人道也好,这里所讲到的道,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顺序的关系。比如说人们都讲人道应当依存于天道,王道政治应当服从于天道。关于天道这个词,在整个这个词组中,它的偏重点并不是道本身,而是天,天道是说天的运行的规则、顺序。作为人,作为人世间的生活,作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应当依存、依顺于天道,所以天道这个词的偏重不是在道上,而是偏重在天上。

2、老子的道

老子对道有了一种革命性的改造,他说有所谓的人道,有所谓的地道,有所谓的天道。在老子之前人们都讲到人应当依存于地,地应当依存于天,老子就讲天之上又是什么?他认为人道也好,地道也好,天道也好,在这个之上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东西,这个永恒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道。也就是说老子,他是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之外,我们一个人可以看到身边的事物,看到人、具体的物,人与物之外是什么?看到了空气,再把你的眼光朝上看,看到了天,那天之外又是什么?人也好,地也好,天也好,我们周围所看到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存在?像这些问题,就变成了老子的问题。老子提出一个道,就是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外,要为整个人这个存在确定一个基础。

老子这样讲,他认为有没有这样一个东西存在呢?他认为是有的。《老子》在的25章中讲了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太。”有一个先于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天地得以产生,得以出现的一个原始存在,是先天地而生的,它寂它寥。所谓寂是指独立,天地间只有一个它,没有什么其它的,所以我们现在讲到,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就感到寂寞,当时世间只有这一个存在,没有天,也没有地,没有任何事物,所以它感到寂。它又感到寥,寥是空旷、空阔。老子说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就把它叫做道。老子给它做了一个形容,形容它是太,太就是无以复加,说到一个太字,就不能再说什么了。在老子看来,天下的所有的事物,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一切的事物,包括我们

人在内,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在25章中《老子》还在讲道,这样一个道它寂、它寥,但是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独立天地间只有一个它,所以叫做独,但是它又周行而不殆,不殆就是不停止,永远的不停止。因为它不停止地运行,所以它可以演化,它可以演化为天地间的万世万物。

3、道的演化

怎么演化的呢?《老子》的第42章讲了这样一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有这样一个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什么呢?

首先“道生一”,这里的一是指气,忽然之间由原始的浑沌,道可以说是原始浑沌,“道生一”的过程,就是道变成了原始浑沌之气的过程,是一股清气、流气,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说,“一生二”,这种清阳的气一分为二,变成了阴阳二气,这里讲到的“一生二”就是这样一种原始浑沌之气发生分化,分化为阴阳两种气。阴阳这个概念,也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人把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简单地来讲,就是所谓的阴与阳,阴与阳不简单地来讲,就是阴气和阳气,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一生二”就使一种气就变成了两个事物。比如说天为阳地为阴。“一生二”也可以解释为这样一个原始浑沌发生改变以后,清气上升变成了天,浊气下降变成了地,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二生三”有了阴气和阳气,这两个气又相互的交合,阳作用于阳,阴作用于阳,由于这种作用,使对方都发生一种改变,产生出一种新的气,这种气就是所谓的合气。这个气中既有阴又有阳,就像父母一样,后来生了一个孩子,但是父母生完孩子以后,并不是说父母就不存在了,因此就有了三,这里的“三”,就包括了父母和他的孩子。有阴气,有阳气,有阴气和阳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出的一种新的气,这种气就是合气,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这是第三个阶段。

有了这样一个“三”,三不简单的是一个实数,也是一个虚数。作为实数来讲,它讲的是阴阳二气,再加上合气,所以说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三”。但中国人讲到“三”,它又是一个虚数,“三”意味着多,“三”并不简单就是一二三的“三”,它意味着众多,有了“三”,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出现的。所以第四个阶段,就讲到“三生万物”,由三就演化成为万物,这个万物不简单是天地之间的万物,有天,有地,还有天地间的一草一木、一走一兽、一虫一鱼都是万物,人也是这万物中的一物。这是老子对于宇宙演化的一种观点。

4、道的演化与西方观念的不同

这样一种演化的观点如果和西方基督教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就会认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这个很大的不同是什么?在西方基督教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后来最后创造了人,上帝为什么要创造人呢?上帝造万物,是把万物供奉给了人,人是宇宙的中心,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为人服务的,而人是上帝的儿子。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和中国文化不同的,就是造物主的观念,有一个人是宇宙中心的观念。而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没有这些,它没有造物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造物主,而道是里一种自然的演化的过程,演化的过程变成了一,变成了二,

变成了三,变成了天地万物,这是一个不同。

第二个不同,人并不是天地间,最为尊贵的东西,人只是天地间的普通的一物,所以后来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为什么就没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天人合一的这种观念?因为人只是宇宙间的普通的一物,没有一个造物主,造出来天地万物是供人使用的,人没有这样一种资格去掠夺、摧残天地间的其它的事物,因为没有事物赋予人这样一种权利,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演化的过程,都是由道演化过来的。

5、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既然万事万物是由道演化而来,从道本身来看,与天地万物之间是什么的关系呢?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既可以把它叫做有,也可以把它叫做无。《老子》的第1章中就讲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可以把这个东西叫做无,无指的是天地之始,是天地没有出现之前的那个东西,所以它是无,这里的无不是不存在的,不是没有,而是无以名状、无以说明的。所以这一句话也可以有另外一个标点,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无”也就是无名,无以名状。《老子》在25章讲的,“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太。”所以作为天地之始而言,这样的道,可以把它叫做无。而作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观点,这样一个存在又可以把它叫做有,所以“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有和无,用老子的话讲是同出而异名,是同样一个东西的一种不同的说法。讲到无、无名,是说它是天地万物的开始、开端,讲到有、有名,是说它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源,天地万事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这样一种观念是中国人认为的,宇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在老子看来,演化的一个时机,最先的一个存在,就是所谓的道。

道仅仅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一个时机吗?还不是。道化生为天地万物之后,道并不是不存在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讲到的,父母生育了孩子,但父母并不因为生育了孩子以后,父母就不存在了。道化育天地成万物,但道化育成为天地万物之后,并不因此就不存在了,道仍然存在。道怎么存在呢?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变成了天地万物的主宰,变成了天地万物的灵魂。

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人之所以为人,都是因为天遵从了天道才使天成为天,地遵从了地道才使地称其为地,人也是一样,人如果不行人道,人就不再是人。《老子》的第39章讲过一段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里的“一”,和我们刚才讲到的《老子》第42章中所讲到的“一”虽然同是一个字,但它的意思有所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呢?“道生一”,“一”与道是有区别的,如果道与“一”都是一个东西,那“道生一”就变成“道生道”了,就变成了同一反复,这说明

“一”与道是有差异的。而第39章中所讲到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这里的“一”与道就是一个字,这里的“一”就指的是道,“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宁,神之所以灵,谷之所以盈,人之所以生”,都是因为道,都是因为得了道,道使天成其为天,使地成其为地,使神成其为神,使人成其为人。如果说天不遵从天道,天就不再是天;地不遵从地道,地就不再是地;人不遵从人道,人就不再是人。这就是说,道不简单的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它还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是万事万物的灵魂。

6、道不可道

中国人的语言很丰富,道这个字是中国语言中概括性最强的一个字,没有一个字,像道具有这么强的概括能力。在西方哲学中,虽然它也可以讲到宇宙的起源,讲到宇宙的主宰,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主宰显然不是一个东西,要么就是万事万物是由它起源的,这叫宇宙起源的理论;还有一种是一个事物之所以称其为它的原因是什么,这叫本体的理论,本体论和本原论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中,道这个字既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同时又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它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没有哪一个字比道更为根本,没

有哪一个字更在道之上。讲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我们中国人来讲,道字可以说尽一切,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因为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所以道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明白的。

什么是道?如果要去回答什么是道的话,老子就讲到,“道不可道”,道是不能说清楚的。我们简单地来讲,道既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又是万事万物的本根,但只具有这两个方面的意思就是道吗?还不是。我们又讲到道是万事万物的灵魂,那这就是道吗?也不是。

翻开《道德经》第1章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道如果是可以说清楚的,可以说明的,那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道是说不清楚。非常道就是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不是常道,不是大道。一个名如果是可以命名的,那这个名就不能说是一个常名、是一个大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名不是常名,虽然这个名这是很清楚的,因为这个名字代表着我,一叫我的名字我就知道是在叫我,我一叫你的名字你知道是在叫你,但是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是具体的,所以它不常了。我们一个人不是要总是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在这世界上存在下去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凡是能够说清楚的,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是说不清楚的,是不能说清楚的。所以老子在这里讲到,道是不可道的,真正意义上的道,是说不清楚的,是不能说清楚的。

这样一种思想在后代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比如说《庄子》书中,也讲到“道无问,问无应”,你要问我什么是道,我回答你我不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回答,都是错的,因为道是一个无所不包,是一个永恒的,不改变的一个东西。宋代的一个理学家程颢就说过一句话,“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最为杰出的天子,但是尧行君道,君道也没有增加;我们也知道舜是非常孝的,他的父亲对他不好,但是他还是很好地对待他的父亲,但是并不因为舜做了这一切的事情,孝道因此而增加了。

就君道、孝道而言都是如此,再说到一个道字就更是如此了。因为道包含着天道、地道、人道,在人道之中,君之所以为君之道,臣之所以为臣之道,父之所以为父之道,子之所以为子之道,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在这之上的另外的一个道字怎么能够说清楚呢?你问道是什么,道什么都是,但道什么都不是。所以庄子后来讲到,“道无问,问无应”,凡是对道所做的一种回答,所做的任何一种解释,说道就是什么,这都是错的。

有人就说了,刚才不是就犯了一个形式上的错误吗?我们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天地万物的灵魂,有的人还讲说,老子说道不可道,但是老子却写了五千言所道何事?我觉得这里边把问题搞混了,老子写的五千言,他并没有告诉人们道就是什么,老子只是通过五千言对道做了一个形容,让人们自己去体会、体验一下道到底是什么,老子并没有告诉你道就是如此。我们刚才说,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我们也只是对道所做的一种形容,不是说道仅仅就是如此。我们在讲到庄子的时候,可能还会再讲到一段话,在庄子的书中,他甚至用了一种过河拆桥的办法,来引导你说道是什么。简单来讲,佛教里讲到,小和尚问老和尚月亮是什么,老和尚用手指指了一下月亮,但小和尚不开窍,他以为老和尚的手指头就是月亮,这里边就是一个问题。其实老子所讲到的五千言,是让你通过五千言去体察、体验道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通过手指头让你自己去看心中的月亮、心中的道,而不是说这五千言本身就是道,手指头本身就是月亮,这里面是有差异的。

我们通过对五千言的阅读,我们的体会是完全可以够一个人读一辈子,你自己去体会道到底是什么,我应当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我信奉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每个人读老子都会有不同的体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个感受、体会就是你所体会到的老子心中的道,但是那只是你心中的道,可能不是他人心中的道,也不可能是老子本身说的道。

道我们可以讲得非常的丰富、非常的圆润、非常的圆满,相信大家过去可能读过《老子》,你下次再去读《老子》的时候,你自己去体会一下你心中的道。

老子论自然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老子哲学的基本观念,讲到了第一个字“道”,这一讲我们来讲一下老子哲学的基本观念第二个字“自然”。

1、何谓“道法自然”

自然这一词是从属于道的,我们必须先讲完道,然后讲到自然。那什么是自然呢?《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一句话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样一句话,人法地,是说人应当以地做为效法的对象,而地是以天做为效法的对象的,天是以道做为效法的对象的,最后一句话说道法自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人应当以地为效法的对象,地应当以天为效法的对象,天应当以道做为效法的对象,而道应当以自然做为效法的对象。所以台湾有一名学者就这样讲,他说在老子的书中道并不是最高的范畴,在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前面的这些讲法都没有错,人应当以地为效法的对象,这都没有错,一直到天法道,但这里最后一句话说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呢?关键是自然这个词,我们要对它做一个什么样的理解。

我们现在讲自然界、大自然,大自然、自然界的这种提法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自然这个词,我们现在把它当成了一个名词来用,但是在古代最起码在老子的书中,它不是作为名词来去用的。自就是自己,然就是样态,那么自然这个词如果要说的话,就是自己使自己成其为这样一种状态,而没有外在力量的强迫,没有外在压力,没有外在制约,没有外在限制等等,这样的含义。道法自然,那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而是讲道应当以自己做为它效法的对象,道使自己成其为自己这个样子、这个样态,而不是任何一个事物使道成其为这样一个样态。所以道法自然实际上不是别的,就是道性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刚才我们讲到自然这个词不能做名词讲,而是做为一个形容词,形容没有任何外在的压迫,没有外在的制约,没有外在的限制等等这些含义,如果大家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话,那我们还可以再举出老子书中其它几处关于自然的一些话,我们来再仔细地考察一下,自然是不是这样一个含义。除了这一段话之外,在《老子》的一共五千言中,还出现了自然这个词四次,一共出现了五次。

2、几种政治统治的模式

比如说在第十七章中,他讲了一句话,“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太上,下知有之”,这里讲的太上不是简单的一个时间范畴、时间概念,更为重要的可能是一个价值的范畴、价值的概念。太就是无以复加、最好的,最好的这么一种政治统治的模式、政治统治的方式是什么?应当是下知有之。什么叫做下知有之?就是做为普通百姓、做为下面的人,只知道有这么一个统治者,而这个统治者做了什么事,不知道,也许他做事了,也许他没做事,但是百姓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这样一种模式、这样一种体制,在老子看来是最好的一种模式。

我们现在说那些当领导的有时做得事越多,做得事越多实际上是让百姓在做事,不是他在做事,那可能再做得不好的话,就变成一种扰民。所以西方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也有一句话,管得最少的政府其实是最好的政府,而这个话现在做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其实在老子的思想中早就有,就是第十七章这句话,“太上,下知有之,”只知道有这么一个统治者,这个统治者做了什么事,大家不知道。

那“其次,亲而誉之,”他做了很多有利于、有益于民众的事,所以人们民众亲爱他、赞誉他,这叫“亲而誉之。”比如人们知道黄帝,黄帝做了什么事,大家都不知道,我们说现在炎黄子孙,黄帝做了什么事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尧舜禹汤做了什么事,我们知道。所以人们赞美的是尧舜禹汤,人们没有赞美黄帝,但是按照老子的观念来讲,黄帝是比尧舜禹汤更为伟大的人物。其次是亲而誉之,就像尧舜禹汤,这样的人物。

“其次畏之”,再其次就是人们害怕他,人们为什么害怕他?因为他很厉害,因为严刑峻法,任何一个人如果一旦触犯了刑律,他都会给你严厉的处罚,比如像秦始皇这样的人,人们害怕他,但是他的地位就要比尧舜禹汤要低。

再下来第四个层次,“其次侮之”,其次人们连怕他都不怕他了,他不管怎么样的嚣张,不管怎么样表面上多么厉害,人们都不怕他,人们就敢说他、敢骂他,这是最低的一个层次。

《老子》接着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我们讲前面这些话,主要是在讲太上这句话,其实是为了讲自然,为什么讲到这个自然呢?他讲的就是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做了很多事,但是就百姓而言,他认为没有一个人干涉了我,不是因为别人干涉了我,而使我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好象是没有人管我,我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这样做的,不是别人教导我这样做的,不是因为别人劝告我这样做的,而是我自己这样做的,我自己这样做的就是所谓的自然。那么在太上的时候,人们只知道有一个帝王、有一个管理者,而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老子看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除了直接讲到自然的话之外,在《老子》书中还间接地讲到一些话,我们从这些话中也可以体会到老子所讲到的自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比如说,老子书中还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就是祭祀的过程中,用草扎起来的那种祭祀品,一次性的,祭祀完了以后就扔了。在儒家看来天地是一个仁爱的化身,阳光雨露哺育万物,哺育万物了以后把这一切万物都给了人类,所以在儒家看来天是一个仁慈仁爱的形象。但在道家看来,在老子看来,天地不仁,它以万物为刍狗,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在它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异的、没有区别的。圣人不仁,这里的圣人也不是一般的圣人,他讲的是有职位的人,以百姓为刍狗,这一个统治者他以百姓为刍狗,他不是亲爱某一些人而不亲爱一些人,他对一切人都一样。

这里有一句话说不仁,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是说他们不做对民众有利的事,不是说他们只做对民众有害的事,不是这样一个概念,也不是这样一个含义。而是他做任何事或者他不做任何事,都没有一种考虑、没有一种想法,是说我故意做这件事,因为做了这件事可以对他人、可以对民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会不会带来什么好处,他没有想,因为没有想,所以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是自然的。我们现在其实在很大意义上仍然在讲到这样一个话,说谁自然谁不自然,导演告诉演员你应当自然一些,自然一些是说别太戏剧化,别太演戏、别太表演,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放松,这是自然的意思。那么这个意思其实就是自然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本来的意思就是如此,自然不是别的,就是没有外在约束,怎么样就怎么样,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这才是自然。

4、自然是道的基本属性

这样一种自然在老子看来,它是道的一个基本的属性,自然是道的基本的属性,道成就了天地万物,道成就天地万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阳光雨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就是自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这样一个过程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谁命令它,没有谁制约它,就是如此,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者不成就什么。那么道化生为天地万物也是如此,它不是因为要成就天地万物才化生天地万物,它什么都不想做,它即使做了,也没有任何的想法,也没有任何的索求。

所以在《老子》第五十一章中,它就讲到这句话,“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没有遵从什么样的命令,而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所以自然这个词,它是道的一个属性,是道做事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既然是道的一个属性,既然是道做事的一个基本的原则,那么我们人包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化育而来的,都是由道化生而来的,那我们做事也应当像道一样,也应当遵从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自然的原则。

5、“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所以老子讲到“道法自然”这四个字,甚至可以说是《老子》五千言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四个字,是老子哲学、老子思想的一个核心,它所遵从的一个原则就是自然的原则,而这个自然的原则就是没有外在强制、没有外在约束、没有外在压迫。我们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你想这样做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们一个人想着要去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可能有一个欲求、有一个想法、有一个愿望,因为我做了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不可以得到什么,当我们有这些想法的时候,其实就不是那么自然了。而这个自然在老子看来,人类的这样一种自然的状态,是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清楚、最为明白的,所以老子对于婴儿、对于那些小孩,他给予赞美,他觉得那些小孩没有受到后来利欲观念的一种约束、一种诱惑,所以他们做事才是最自然的,他的德行才是最足的,他提倡我们一个人就应当像小孩那样,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

老子也推崇一种璞,我们讲到返璞归真,在老子的哲学中讲到一个璞字,璞就是不加雕饰、不加修饰。所以中国古代对于事物的一种追求的境界,就讲到对于自然的追求、对于璞的追求,中国古代的艺术所追求的境界是什么?最高的境界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有的人讲到绘画应当是什么?像唐代一个画家说,“同自然之妙有”,自然界本来是什么,你就把自然界本来有的东西,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通过你的手、通过用你的笔把自然界本来有的那种状态给它都画出来。比如中国人讲写字,写字的那一点不叫点,它叫侧,它说那就像一个巨岩在悬崖边上独立着一样;它把那一横不叫横,它叫勒,那一横是要有力度的,就像马的缰绳用了力以后所出现的那种状态,应当是有力度的;还有那一竖也不叫竖,说那一竖应当“如万岁之葛藤”那样自然的垂挂下来。这样一些思想、这样一些观念,其实它最早的根源都是来自于《老子》遵从自然的这样一种思想,那么对于自然的这种推崇、对于自然的这种赞扬,在老子的书中虽然讲得话不多,但是这应当是一个最高的追求,老子所最高的追求就是自然。

6、自然与无为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通过其它的话去引申一下老子这个思想,比如说自然与无为之间的关系。老子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自然,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就是无为。那么我们刚才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自然就是没有外在的约束、没有外在的限制、没有外在的强迫,是这样一种意思、这样一种状态。《老子》书中还讲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实际上已经开始在讲无为了,但是讲无为他不是在讲无为,他还是在讲自然,他最后一句话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是说我不敢为,为什么不敢为,以辅万物之自然,所以不敢为。

7、希言自然

《老子》书中还有一句话,只有四个字,叫“希言自然”。希就是稀少,言就是政律,我们现在讲到法律制定得越多、规则越多、规程越多,人们变得无所适从,所以作为一个统治者、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是少发政令,少发这样一些指示,那么其他人才可以做到自然,这就是“希言自然”。

8、道法自然的真正内涵

《老子》书中讲到的这五句话,这五段提到自然,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一处是在讲外在的自然界。中国古代虽然也讲到外在自然界,但是它讲外在自然界的时候,不用自然这个词,它用天或者用地,或者说用万物,就没有自然这个概念。比如《周易》里面有一句话,“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当然也是万物,但是天地不是宇宙间的普通一物,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之间有万物,它没有说天地之间的这些东西都是自然物。通过这些我们想要给大家说明,老子所讲到的自然这个词,不能按照我们今天把它名词化了的这样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不正确的、不对的,它就是一个没有约束、没有制约的意思。

那么老子讲自然的这样一种意思、这样一个观念,在后代很多人也都这样讲,比如说宋代的经学大师、易学大师、相术学大师邵雍,他就对中国的历史做了一个分析、做了一个说明。他说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代,分别叫做皇的时代、帝的时代、王的时代和霸的时代,它叫皇、帝、王、霸,当然他也把霸叫伯。他说皇的时代就是以道化民的时代,我们现在来看就是黄帝、伏羲、女娲那样的时代,以道化民的时代,人们所遵从的就是一个自然,这应对了老子书中所讲到的“太上,下知有之”这样的话,而这是最好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帝的时代,他说是以德化民的时代,道与德之间是有区别的,德不是别的,德就是一种自德,老子讲到道就是自然,而德就是没有失去这种自然。到了第三个时代,叫王的时代,就是以功劝民的时代,你一个人做了好事,我对你有奖赏,你做了坏事,我对你有惩罚,鼓励大家做好事、不做坏事,是这样一个时代,那是王的时代。还有就是霸的时代,就是一个以力率民的时代,就是一种强权政治,就是一种尔虞我诈,那就是到了春秋末期、战国时期的这样一个时代。他讲中国的历史都是如此,而他所遵从的、所敬仰的、所赞赏的时代就是一个道的时代,一个皇的时代,一个帝的时代,一个遵从自然的时代。

从领导者来讲应当是少发政令,应当是少做事;作为百姓来讲,应当是自己只做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这样一种状态,在老子看来才是一种最好的时代。那么也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也讲政治,它不是不讲政治,它讲的政治是社会政治,跟庄子不一样。庄子有时候是讲个人安身立命的一种政治,老子讲的是一种社会政治,社会的状态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给我们指出来,应当是作为统治者来讲不做事、少做事,而百姓自己只做自己的事,这样一种时代,这样一种状态,这是他为我们所描绘的一个社会的图景。所以他讲到,“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田园村舍般的生活。当然到了现代社会,一个人要去过这样一种生活,追求这样一种状态,其实是很难的,甚至是做不到的,因为做不到,我们才觉得可贵。

我们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心境、为自己的心情留下来一片净土,我们有时就要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那样去做,我要不要不做,我要不要少做一些,有的时候我甚至什么都不做,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为什么一定要去看别人的脸色做事,作为我们一个领导者,为什么要那样想着贪大喜功、好大喜功,这是老子哲学给我们现代的人可能所做的一种启示。而在他看来,用一句话来讲,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无为思想的缔造者。老子竭力倡导无为而治,他认为宇宙万物最根本的运动形式和法则是“道”,统治者的“有为”是违背了“道”的本意,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统治者越“为”越“乱”的社会弊端。如何才能不违背“道”的本意?老子认为就是要遵循大道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就是无为政治,即一切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自然而然,不妄于过多的干预,一切顺其自然,让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真正融为一体。这虽带着浓厚的个人理想主义色彩,但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坚守自己思想的独语者的顽强意志。无为思想作为老子的重要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汉初,高祖刘邦的“约法三章”,刘邦统治者从秦亡中接受教训,面对现实采取因势利导,轻徭薄赋,约法省刑,安定百姓,与民休息的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汉书?食货志》称“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以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故黄老思想盛极一时,可见影响之深之大,所以历史上才有“大汉”、“汉人”之说和“文景之治”。唐时,高祖李渊起兵太原,为争取社会民心支持,宣布废除隋法,只“约法十二条”。唐初几代统治者均“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宣称:“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并十分崇尚道家的“清静无为”。唐太宗说,“君无为则人乐”。魏征则说,“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无为而治,德之上也”。有了唐代君主的无为政治思想,才有我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宋、明、清几代君主对老子“无为思想”均有过狂热推崇,但多是迷信于某些玄妙的禅学方术,而未付诸于治国实践,其所作所为也完全背离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治国思想,所以多落了个国亡身败的下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重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进行了创新完善,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方面,无不体现着无为思想的深邃的智慧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实质,如农村承包责任制、开放搞活、多种经营、黑猫白猫的猫论、发展就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及答案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无聊,世界不值得留恋,这种思想属于(悲观主义 2.哲学思想主要解答(世界是什么 3.哲学思想派别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5.实践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事物的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的变化 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其加速或延缓作用 9.事物的假象是(歪曲的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二、判断题 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 2.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对) 3.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无任何合理的成份。(错) 4.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对) 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强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事物。(错) 6.量变是事物发展的起点,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终点。(错) 7.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者,必是成功者。(错) 8.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错) 9.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对) 10.认识正确与否可以用科学理论来检验。(错) 三、分析题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人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 答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因为人的水平、生活素质导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才导致有不如意的事发生,马克思说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当代社会物理学说世界就是相互各种作用。世界是一个系统,人是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起到了调解个体间需求的作用也造就了世界与社会的复杂性首先个体的欲望是可能不合理的那么必然不能如意因为会影响世界与其他元素的平衡次之即使每个个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是世界是变化的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党鹏举 摘要:老子,中国道教的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老子所著,共八十一章,是一部中国的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之一,书中多处体现出老子哲学思想所具有的“示弱”观念,并追求“上善若水”的最高理想境界。给人以感觉老子思想的内涵就是一味的“示弱”,尊崇弱小的东西才会最终取得胜利。但通过深入的理解会发现老子的“示弱”并非无下限的追求柔弱,而是由小及大,由弱到强最终胜利的发展的观念、辩证法的思想蕴含其中。本文将从处世为人、军事、对民族性格等方面来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 关键词:以弱胜强上善若水“示弱”观念道家思想 正文: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实体, 它不仅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本源, 也是自然万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是老子思考世界和探究世界的哲学基础。①从《道德经》这部道教的开山之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所讲求的“道”是一种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从多处看到老子推崇弱、小事物的例子,例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盖时。夫唯不争,故无忧。(第八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①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胡静《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1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子始终推崇的大多是小、柔弱的事物,所以我将其称之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老子的这一“示弱”观念可以说横向来看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纵向来看对于民族特点和处事原则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思想中这种“示弱”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性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弱小转化为强大的过程。老子看到柔弱之水可以滴穿坚强之石的事实,进而提出弱小可以剩强,柔能克刚的道理。② 一、老子思想的“示弱”观念对为人处世的影响 从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在《老子》一书中是时时刻刻提到弱小才是发展生存的王道。老子思想产生于一个兵祸连年的争霸时代,大国为了争夺霸权不肯相下,小国夹在大国之间不能自保。老子生于那个年代,深知武力的竞争,以暴御暴,只有更烈,绝没有止境。只有消极的软功夫才可以抵抗强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又如最柔弱的水可以冲开山石,凿成江河。③其实人生的交际、处世也是如此。成功的人士往往都是用柔道来取胜。晚晴重 ②姜国柱《中国思想通史·先秦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

老子的哲学思想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在昔日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说,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能不让人称叹其前识! 何为“道法自然”?何又为“直觉”?先说“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它们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子。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元始因子。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经,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沿此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只要掌握古已有之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认识了自然的规律,认识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法自然《广雅-释诂》:“然,成也。”“ 道法自然”,即道法自成。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法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

《老子》论文

读《老子》第八章的感想与收获 学院:x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我以前一直崇尚道教,喜欢他们的清静无为,喜欢他们的逍遥飘渺,于是读道教经典《老子》便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一直没有读懂,没有真正的理解,感觉就像是囫囵吞枣一样,读完没有任何收获,只是记住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语句。所以就一直想选修《老子》解读这门课程了,想在老师的帮助下认真的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真正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先贤的超凡智慧,了解中国的文化传承,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通读整篇《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5000字左右,但是全书意简言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以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而我对第八章的内容感触最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高尚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所有事物讨厌的低洼之地,因此水的行为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 这两句话表明了水的特点,老子认为水是接近于道的事物,因为它和道类似。从前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以知道“道”的表现就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水则是不因外物而改变,至柔至善,水不与万物相争,因此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局。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即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老子借此告诉世人,无论是从政治国,还是养生处世,都要了解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不必固执地去追求某一面,只要像水一样淡然处之,遵循其客观规律就可以了。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这句话更加明了的表明了老子对人民的期望,他认为上善之人就要像水那样做到:安居卑下之位,思想深邃难识,交往仁慈友爱,言语真实无欺,为政清静安定,做事无所不能,行为择时而动。正因为他与人无争,所以没有灾难,这句话从分的体现出了贯彻整本书的“无为”思想。在这里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总之,这句话表明了自然之道,老子觉得为人处世就应该顺其自然,不强求,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如果人人都可以处于这种状态的话,社会自然就会和谐。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本章不仅提出了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又不与任何事物相争,自然下流处人之所恶,却又清净透彻、洗涤万物,春散冬凝、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含答案)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 1.古人读书中提到“左孟庄骚”中“庄”指的是(C )。 A、庄子 B、庄周 C、庄子的书 D、以上各项都不是 2.“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C )。 A、中庸 B、论语 C、礼记 D、仪礼 3.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B ) A、宋 B、唐 C、汉 D、明 4.教化的基础和本源是(A )。 A、善 B、真 C、美 D、德 5.“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的行事原则。(C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6.孔子认为在他的弟子中,达到了仁的标准。(B ) A、子路 B、颜回 C、子张 D、子贡 7.孔子在对“文与质”的关系阐释中,质指的是(C )。 A、文化 B、人文 C、自然 D、社会 8.老子的道论是人生修养的(C )。 A、形而上 B、性善论 C、境界论 D、本体论 9.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C ) A、气 B、天 C、道 D、自然 10.《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的作者是(A )。 A、詹剑锋 B、东方美 C、叶海烟 D、张默生 11.历史上关公形象中的永恒精神价值是(B )。 A、仁 B、义 C、礼 D、智 12.民间学术的特点是(C )。 A、真实 B、规范 C、自由 D、简单 13.“仁”在礼”中的体现是(C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祭祀存念 D、报本施恩 14.“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多少次?(D ) A、456 B、356 C、365 D、465 15.儒家的核心理念是(A )。 A、仁 B、义 C、礼 D、智 16.儒家思想中“仁”的品质是(B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报本施恩 D、祭祀存念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老子》中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修身养性和辩证观两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谈老子的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哲学观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唯一的著述《老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问题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和迷茫,有的甚至绝望,而走向不归路,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再来看老子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精心的老子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的政治哲学非常有远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一、“道”论体系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道”,其一切主张皆是围绕着“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道与德既然密不可分,那么自然和政治也应该密不可分。老子认为既然自然界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拥有着自己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自然而然的运行下去。只有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遵守它,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才能得到顺其自然的发展,这就是

老子说的“言人事必本之于道”,可见“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也是贯穿《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言说的道不是“常道”,能给出的名不是“常名”,不可道之道是永恒的、不变的道,可道之道是暂时的、可变的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本体,是万物的宗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实现根基,道归根到底是浑然完整的“一”,无名无形,道是宇宙人生的总法则、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而指出,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的法则是自然,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而运动的。 2、道的存在状态是自然 老子认为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状态。老子用“法自然”来规定“道”,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应该遵从自然的法则。但是天地是没有思想的,没有意志和情感,听任万物自然生长与消亡,圣人可以体天地无心之道,不刻意表现仁爱,也不以个人意志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天地没有意志,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

老子思想研读论文

“道’’是“无为”却“有为’’ -----浅谈老子思想对领导者个人修为的启示 孙连超 “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做人,做到外表看来不着痕迹,不费周章。譬如盖一栋房子,就在最初,把这栋房予将来可能发生的毛病,都逐次弥补好了。所以房子盖完了以后,看起来轻而易举,没有什么麻烦和困难,而事实上是先把问题都化解了,没有了,这就叫‘无为’。” 一一南怀瑾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再次,畏之;再次,悔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他把统治者分为四种类型: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是人民亲近而赞美他;再次是人民畏惧他;最差的统治者是人民轻视他。人们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悠然的,很少发号施令,所有事情是顺理成章地办成的,一切顺乎自然。辅万物之自然,顺应造化,这就是老思想中的核心-----“无为”。 老子“为”的最高原则是“为无为”。“为无为”首先是为。但是,“为”绝对不是滥为。而是要通过为达到无为,同时达到想要的目的。那么,这是怎样一种“为”呢?老子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自然而然是道的原则。因此,人做事(即“为”)就应该遵循道,顺应自然。只有根据规律和自然趋势,才能达到为所想要的结果。而“无为”强调的其实就是这种遵循和顺应。因此,“为无为”就是这样一种为:在不为的时候不为,该为的时候就要为,恰如其分而恰到好处。 “无为”是老子对理想的领导提出的要求,一种领导风格的形成与领导个人的修为息息相关,因而,笔者以为,从老子中探寻老子思想对领导者个人修为的启示是研究老了领导风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下面,笔者将从领导者个人和领导者处理与属下关系这两个方面这一启示进行阐述。 其一,领导者个人-------不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推己及人,由内而外,老子对领导者提出了德化自身、不断成长的要求。领导者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要求领导者是一个有着高尚而宽广的内在修为的人。“其德”之“真”“余”“长”“丰”“溥”对领导者是一种要求,那么对整个组织就是一种财富了。那么这种领导者对于自己高尚的人格修为的高要求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 首先,老子日: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见”就是不自己去显明自己,只要你做得对,对人有益自然会有人来显明你的好处。“不自是”就不自以为是、自己去肯定自己。“不自伐”就是不自己夸奖自己,不自我夸耀才显得有功。“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不白以为了不起,这样才能保持长久。这里老予的“无为”要求领导者学会谦逊,而不是居功自傲自命不凡。谦逊的人才能够建立起与其他更多的人的广泛沟通。尤其,

(完整版)2018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2018中国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提出“天地之化日新”。(1.0分) A、顾炎武 B、董仲舒 C、王夫之 D、李贽 我的答案:C 2()创立了法相唯识宗。(1.0分) A、鉴真 B、法藏 C、玄奘 D、一行 我的答案:C 3《旅獒》中提到的“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百度指的是()。(1.0分) A、人的思维 B、各样的事情 C、多次反复 D、获得的结果 我的答案:B

4黄帝时期开创的中国文化对()并不十分重视。(1.0分) A、探索自然现象 B、修养德行 C、大力发展宗教 D、振兴兵力 我的答案:C 5道家是在()时候创立的。(1.0分) A、东汉中期 B、西汉晚期 C、战国中期 D、春秋末期 我的答案:D 6()反映了宇宙事物必然性的本质和法则。(1.0分) A、民心 B、道心 C、外心 D、人心 我的答案:B 7()是世界上所有的世俗学派中寿命最长的学派。(1.0分)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佛教学派

D、基督教学派 我的答案:B 8()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门户。(1.0分) A、损益 B、乾坤 C、既济未济 D、咸恒 我的答案:B 9()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1.0分) A、王夫之 B、程颢 C、朱熹 D、程颐 我的答案:C 10商周时代上流社会男子一般会随身携带()。(1.0分) A、香囊、玉佩、宝剑 B、香囊、玉佩、折扇 C、乐器、玉佩、宝剑 D、乐器、玉佩、折扇 我的答案:C 11墨家代表的是社会()利益。(1.0分) A、中下层

B、中上层 C、士阶层 D、农阶层 我的答案:A 12佛教中的“惑”包括()。(1.0分) A、无明惑 B、尘沙惑 C、见思惑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13()提出“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1.0分) A、刘安 B、刘勰 C、刘裕 D、祖冲之 我的答案:B 14下列人物中对辩学的发展贡献较少的是()。(1.0分) A、李悝 B、公孙龙 C、邓析 D、尹文 我的答案:A

浅谈老子的“无为”

浅谈老子的“无为”-新闻学 浅谈老子的“无为” 杨惠竹 【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出现12次,其中有6次是有关于政治的。从古至今,有无数学者对“无为”的政治意义进行阐释和解说。本文以现当代相关研究著作为基础,认真阅读了九大家的学说,对他们的“无为”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对不同的“无为”的政治定义以及为何如此定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老子政治无为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据《史记》载,他姓李,名耳,字聃。但是《史记》对老子短短五百余字的含混不清记载给后世留下许多疑问,关于老子其人的相关记载少之又少,所以学界对老子其人其书有诸多争议。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相关考证与本文主题相关不大,不多加赘述,在这里取用冯友兰和李泽华两位先生的观点:书中的思想大约是老子提出的,老子其人在前,其书在后,该书应是老子一派的共同创作。即本文中老子其人与其书的思想是一体的,不加区分。 因为有关老子的史料过少,所以后人对老子本人政治倾向的解读看法极不相同,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思想的解读。“无为”众多的定义,也由此而来,以下粗略分为五种。 一、无为,即完全无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胡适,他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提出,老子的思想是时代的反动,他激烈的批评政府(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①)是反动的

表现,他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对当时政治的反动。胡适说:“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这是极端的破坏主义。他对于国家政治,便主张极端的放任。”② 冯友兰也持该观点,说法与胡适相近:“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③道家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④所以圣王应该废除一切“有为”,消除祸乱,无为而治。 不过冯与胡略有不同,冯友兰先生对“无为,而无不为”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阐释出“无为”的另一种含义:“《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不能像万物那样’为’。可是万物都生出来了,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他自己能做的事。照道家说,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⑤在这里,无为就是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这个解释,与无为的第二大定义:不扰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无为,即不扰民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人物是任继愈,他认为“无为而治”就是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抨击贵族的荒淫无耻,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这种“不扰民”的无为反映了广大农民小私有者的呼声。 刘泽华先生也持有此观点,但是与任继愈先生单纯的“不扰民”的定义有所不同,他认为,“无为”是少扰民与愚民。“无为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无

老子与道论文

老子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大智慧的象征,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他的道家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世界本源,而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而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左传》、《国语》中,人们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而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境界更深远了。 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起源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没根据的,有点根据的都有,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但这

些都未能说清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 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二:一从具体事物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老子的这种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同一问题,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举一个例子,中国为什么会经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有人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会说这是人们不断起义反抗的结果,还有人会说朝代更替就像事物新旧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但这都没从本质上回答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当一种社会制度不适应当时社会,并阻碍社会发展时,它就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但制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国家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国际儒学院让我开讲座,不过我讲的是道家,但是没关系,儒家道家和法家当时共生,所以讲哪家其实也都跟儒家连在一起。 道家老子其实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看法不一样,史记记载孔子在33、34岁的时候到河南去见过老子。据说老子当时70多岁了,孔子对老子说了些什么,史记里没有记载,但是老子批评了孔子,史记里孔子的传记里说,老子说:你尽关注前人的肉体和骨头,而这些都已经朽了,肉体和骨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东西不可能是永恒的,老子希望孔子多注意前人的言论,言论是表达思想的,言论是无形的,实际上老子批评孔子你只注意有形的东西,不注意无形的东西,言论所表达的东西是无形的,而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永恒的东西。在孔子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学生就问孔子,你对老子什么印象?孔子说:老子是野兽?不是;他是一只鸟?也不是;他是一条鱼?也不是。他既不是陆地上奔跑的野兽,也不是天空中飞的鸟,也不是水中的鱼,那他是什么呢?他是条龙,龙是什么?龙什么都是,龙什么都不是。孔子接着说,野兽我能够挖个陷阱把它给抓住,鸟我能用箭把它射下来,鱼我能用钩子把它鈎上来,可是老子我没地方抓他,因为他是无形的。根据这段资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什么影响呢?无形。我想孔子此前可能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儒家其实注重文化,儒家用文化来治国安邦,但是从前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大概这次受到老子的影响,后来儒家对文化的注重开始从有形走向无形。关于儒家注重无形的文化,我上次给大家开的讲座已经讲过了。 实际上儒家跟道家是分不开的。有人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何以这么说?根据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应该说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儒家的时候,一定要研究道家,当然也要研究儒家的对立面法家。 在讲老子的思想的时候,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老子其人,再简单的说两句老子的道德经。首先老子其人,老子到底是谁其实现在说不清楚。别说我们说不清楚,就是两千多年前,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不出来了。我估计他离老子也就是三、四百年,我们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司马迁那时候都说不清楚了。但是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他有责任把一些能搜集到的重要文化信息,都应该传递给后人。所以他还是尽量搜集老子的信息。他在老子的列传里列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记载下来的,大概是司马迁在当时许许多多关于老子的传说中选择了三个比较可信的,并按照他认为的重要顺序一一记载下来。第一个,李耳,字聃,楚国人,苦县厉乡,(也有人念濑乡)。有人说是现在的安徽亳州市涡阳,有人说是河南周口市鹿邑县。结果安徽河南死争,双方都到北京来自找学者,和找政治靠山。河南发动河南籍的学者为河南说话,安徽发动安徽籍的学者为安徽说话。双方都还到海外去拉赞助,双方都在争夺旅游资源嘛。这是司马迁列举的第一个人。也有人说李耳并不是这两个字,李耳是他的小名狸儿的谐音,狸儿即小老虎。就像我们过去在农村,什么阿牛、小凤、小燕子。也有人说他姓老,名聃。有没有姓老的啊?在春秋时代还真有姓老的家族。有人说他姓聃,春秋时代姓聃的家族也有。叫老聃,就像我们现在叫老王、老张。是否如此今天说不清楚了。 第二个司马迁列举的是什么人呢?据说楚国有一个隐者,人称老莱子。这个人也不是做官的,就是民间的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有学问,特别有见解,那时候读书人少,有见解的人呢不多,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十里八乡我估计都传遍了。所以有很多传说,但是司马迁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记载,就是说楚国有一个人叫做老莱子,很有学问很有见解,这就是第二个人老莱子,他到底是哪儿人呢,司马迁没有记载。司马迁列举的第三个人物是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道家文化的创始人。 虽然老子是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一哲人,被誉为东方的思想巨人。 老子仅有5000字的著作《道德经》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道"的概念出发,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老子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当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久。人们效法天道,做到虚受一切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道德经》中的“道”思想即为哲学思想。 一、《道德经》的辩证观 ■祸和福相互渗透,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既然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呢?老子告诉你,它的根本原因就是矛盾。老子认为矛盾的双方是相反相成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子很有名的话,意思是说,当你这个人是美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不美的存在,这个人才美。如果说这个人是善人,就意味着有恶人存在。难易相成,有难才有易。前后也一样,有前才有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是相互渗透的。毛泽东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和福是相互渗透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老子告诉我们想问题,要辩证不要形而上学。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还观察到事物运动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些名言,有些已经成了我们的口头语。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他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有一个辩证法的脑袋,这个人生活是最潇洒的。很多困难的问题在他面前都是可以解决的。 二、《道德经》的价值观 ■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摘要:《老子》中曾经提出:“有与无,乃是万物之根源”。而“无为”,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更是深刻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处世之道。试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理论体系,从老子“无为”思想的产生原因、内涵、与孔子的“无为而治”的比较中,解析老子“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及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发生、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万物必然回归的终极状态,其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那句“天下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阐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道即无,由无生成有,即一,从而二而三而多,成为万物的起点。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 “道”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而老子的“无为”,也是在其“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而这里的自然,是指“本然”、“自然而然”,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庞朴先生在《道家辩证法论纲》中又指出:“无”字被选定为道家的哲学范畴,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在甲骨文中,“無”(无)字是一个舞蹈者的形象,“無”和“舞”本是一个字。舞蹈是侍奉神灵的一种动作。而神灵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人们通常在舞蹈时想象其存在,并只有利用舞蹈的模拟动作或者叫舞蹈语言去与之交谈。以舞蹈事神的工作,慢慢分工到一些专人身上,他们是“巫”。这些“能事无形以舞降神”的“巫”,在原始人看来,他们与事神的“舞”以及舞所事的“無”(无),也是混沌一体的,于是也以那同一个图形来表示。这些巫心目中的“無”(无),不仅不是虚空或没有,而是主宰万物、支配一切的神圣的“有”。这样的“無”(无),正是后来道家思想的源头。 正因为“无”的原始意义是“似无而实有”,因而就其本义而言,“无为”并非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似无而实有”的行为。 老子当初提出“无为”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有为”。当时的情况是:列国争城掠地,贵族骄奢淫逸,苛政猛于虎,法令多如牛毛,人民怨声载道,暴动彼伏此起,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所致。所以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可见老子在此所说的“有为”(在《老子》书中,“有为”只此一见),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所作为的涵义”根本不同,它是指统治者从自己和本阶级的私利出发,根本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倚仗武力和权势的强行所为,恣意妄为。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旨在告诫侯王等统治者不要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强行所为和恣意妄为,期望他们能够效法道的无为和圣人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而为人民的自主、自化、自成和社会自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另外,“我(指贤明的君王)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里说的圣人的“好静”、“无事”、“无欲”也是“无为”的意思,突出强调了不强行干预事变的自然进程。 因为在老子看来,凡事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有大灾难来临。“民不畏威,泽大威至”(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说的正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