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今的“国学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当今国学“热”

学生姓名:谭佳林

班级: 0 9 — 2BJ

时间: 2010年10月

谈当今国学“热”

[摘要]国学“热”的产生有其国内和国际的背景,其重要意义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以儒家为主,兼顾他家,而且要用去粗取精的科学分析方法;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持一个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陈腐的内容。以积极、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国学的讨论,是今天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对我们如何学习和研究国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字]国学、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国学特别“热”,但是大部分人对国学的概念任然比较模糊,现在有一些人所谓的“国学”其实是一篇之学。比如讲孔子儒学就是国学。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上的问题。事实上,国学不仅仅包含儒学。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并不都信奉孔子,如果这样定义国学,就把很多民族都排斥在外了。我们承认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存在。那么,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按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依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经世致用也

契合了中华国学的宗旨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我单从定义这个角度看来国学:“国学是一入学为主,并包括中国56个民族的、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最具代表性、民族性的伟大成果。”

国学“热”又是什么呢?国学兴起即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进而以不同方式惊醒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如易中天、于丹等学者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古籍经典。一时间,三四岁幼童诵读四书五经,各地媒体一窝蜂地开出专家讲经栏目,而各出版社更是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类解读古籍经典读物,且市场销售火爆。究其本质,国学“热”实际上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祖归宗”现象,是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国人对自己精神故乡的回归与认同。国学“热”反映出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个人觉得单用一个“热”字来表示这个社会现象欠妥,反而会容易误导一些正确的思想,也容易被一些人间接利用、偷换概念来质疑这场国学兴起。“热”表示已经过度,既然超过一定的限度,那肯定是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我个人觉得用“兴起”这个词来形容这场社会现象更加适合来对这一社会现象下定义。这就是我为何标题和前两段书写的是国学“热”,而下面我却用“国学兴起”来表达我对这场社会现象认识的原因。在个人观点看来当今的国学兴起这一现象可以简而言之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以中国为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站在时代的高端与前段,去深入发现和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目前社会上对国学兴起这一社会现象持褒贬态度,人们像对待一切兴起事物那样,出现了“两点论”。一点:赞扬者有之,另一点:反对者亦有之。在不乏肯定声音的大体上,国学兴起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不得不悲哀地去承认,当今许多年轻人漠视和疏离祖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国学更是缺乏自觉的文化认同,这必将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

影响。事实上,传统国学不仅有着深邃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更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来,有识之士们意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并号召国人重视国学和传统文化,一时间国学似乎重新成为了显学。然而这种热闹景象是否真正意味着国学的复苏与传统文化的振兴呢?社会上有人认为,“国学兴起”到底是虚热还是实热。对于这一现象表示了怀疑的态度。众人皆知,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80年来,持续不断的现代化思潮几乎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并且这种对现代化的追求在很大程度是以传统文化的“让位”为代价而前行的。在文化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个困扰人们头脑的问题。但在当下,国学、传统文化的复兴“热”突然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且正未有穷期:议论纷纭的读经运动之争尘埃未落,名流贤达的《甲申文化宣言》又冒了出来;9月28日曲阜市政府首次主持公祭孔子诞辰大典,尊孔之风趋盛;10月22日,又有甲申年重阳炎帝陵祭祖大典在株洲炎陵县炎帝陵举行;北京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欲联手打造中国首个“国学文化社区”,继而又有报载山东济宁将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有人就会问到这些轰轰烈烈的“复兴”活动究竟昭示了什么?有文章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复兴“热”已有从思想的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趋势,兹事体大,实在不可以掉以轻心。倡导读经还只是文士墨客的议论,而“建设国学社区”,乃至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等等则是货真价实的社会改造运动、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一旦启动,在各种名堂、项目底下就是真金白银的公共资源的调动、分配,还有就是某种公共领域的强制性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生活于其中的社区成员是无法不受其影响乃至制约,承载着这些工程规划的土地原生态无法不被改变甚至是破坏。尤其是对于像山东济宁要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的“大手笔”,更需明察、细辨、慎思,更需要在政治民主、加强舆论监督的前提下抉择去从,警惕以传统文化之名而行“政绩工程”。传统文化的活力不在于“仿古”“五四”以来关于中西文化之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争其关键似乎更在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所幸的是,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了一些复兴的载体,或者说带来了新型的传统文化,尽管现在的传统文化已经绝非历史上的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