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与养生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含义: 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 消,减少;长,增加。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四)阴阳的互相转化:
第3节 地位意义
❖ 中医理论基础 ❖ 四大经典之首 ❖ 后世医家必读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 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 性的两类特 定的相反趋 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五运六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探讨自然界天象、气象变化规律与
人群疾病发生及流行关系的一门学问。运气学说贯 穿着“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 要大论》)的思想。古人在长期观察中发现,日月星 辰的环转、气象的变化,对生物界特别是人身有重 要的作用,从而试图用宇宙节律来探讨气候变化影 响下的疾病发生与流行,其说理推演工具是干支甲 子和阴阳五行。于是逐步形成了以五运、六气、三 阴三阳为理论核心的,以大气运动、气候变化及相 应的生物生化、疾病流行为基本内容的五运六气学 说。
气候季节对人体的影响
✓ 气象及其周期性、灾害性变化,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 密切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人深受所生存空间大气的影响。
✓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 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遊行其间, 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
主要内容
❖ 第1章 阴阳学说(1) ❖ 第2章 五行与藏象学说(5) ❖ 第3章 中医精髓:辨证施治(3) ❖ 第4章 中医体质学概述(3) ❖ 第5章 中医养生(3) ❖ 第6章 中药学基础(6) ❖ 第7章 常用中药使用(6) ❖ 第8章 食疗与药膳(5)
第1章 阴阳学说
❖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内经》重视四时气候的太过与不及对人的致病作用,发现 了外感疾病的发病规律,有力地指导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内经》有关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记载十分丰富,建立了 中国古代医学气象学。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地理是中国古代就有的称谓,《内经》要求医 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域区划、 自然特点、地区物产及经济状况。中国古代地域辽 阔,《内经》重视东西南北中五方不同地区的地势、 气候、物产、生活环境及方式的差异,找到了地理 因素影响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的规律, 建立了中国 古代的医学地理学。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应象大论》)
(二)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 性的两类特 定的相反趋 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 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 然其要一也。”
《黄帝内经》介绍与阴阳学说——代序
❖ 1 形成过程 ❖ 2 内容思想 ❖ 3 地位意义
1 形成过程
学术特点 ❖ 《内经》多篇全面运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特别是阴阳
与五行合流之后的学说形态。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合流始于 战国之末的阴阳家,兴盛于两汉,是汉代流行的思想。汉代 的许多政论、著作每带有阴阳五行的印记。 其他 ❖ 语言文字的使用,纪时的习惯,制作金属细针所要求的材 质和冶炼术等,亦多符合汉代的特点。 《内经》一书,其材料来源久远,其撰述者众多,汇总成编为 一书的时间约在《史记》之后,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 天人相应 ❖ 阴阳平衡 ❖ 邪正盛衰
2 内容思想
2.1 天人相应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宝命全形论》) ❖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
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 喜怒。” (《调经论 》)
❖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 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 此寿命之本也。” (《生气通天论》)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一日之内人体的运行规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 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 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 时,形乃困薄。” ( 《生气通天论》 )
2.2 阴阳平衡
❖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阴阳”主要指事物相 对、相反但又合和、统一的属性。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之父母,生杀之本始[1],神明之府[2]也。治 病必求于本[3]”。 (《阴阳应象大论》)
表现为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制约 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
的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 互牵制互为胜负。
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 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 相互为用的特点。
(三)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1. 阴阳的对立性: 2. 阴阳的转化性 3.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1.阴阳的对立性:
即阴阳双方必须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 较而确定其属性,单一事物无法定阴阳。
2.阴阳的转化性
即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 方向转化,属阴的事务可以转化属阳, 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属阴。
3.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1.本始:即本原、由来。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都以阴阳为始因。
2.神明之府:神明,指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奇妙作用及内 在力量。府,所在之处。
3.本:本,根本,这里指阴阳。
2.3 邪正盛衰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