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梁祝》中的文化内涵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梁祝》中的文化内涵解读
作者:陈琳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09期
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过历代人无数次的演绎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和电影制作上令人印象深刻,本文主要从影片中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和思考。
关键词:电影;《梁祝》;文化内涵;解读
有关梁祝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从有关史料的记载到民间流传直至搬上影视银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在众多版本中,最喜爱的还是1994年上映徐克执导、杨采妮和吴奇隆主演的《梁祝》。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真实反映了历史生活内容的变化,增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也使故事的思想内容有了更丰富的、更复杂的文化内涵。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爱情故事的流传,始于公元三七七年。东晋时期门阀士族风气严重,所谓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对东晋的影响不可不谓深远,有了前朝血的教训东晋人似乎更加看中“团队”的力量,结党拉拢、养食客以求为士族得到更高的地位,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益,此种苦难过后,淬炼出为人处世之道理,实乃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之一大益宝,可笑。影片一开头呈现的是山中幽静的书院、苍翠的竹林、白衣的少年书生,跌坐于林间的听琴,琴音的回响与溪水旁的归僧、惶惶乎于天地间,不知今夕何夕。在电影中祝父认为化妆尤其是把脸画得红光满面才能在官场才走运,片头开始就出现此情景,也为梁祝的悲剧埋下伏笔,第二次出现又很好地推进剧情,此中深层的寓意在我认为才是电影中最想表达的东西——反讽。
影片中男人抹粉化妆在东晋时期也确有其事。虽然东晋社会黑暗门阀如虎,但是也出现了嵇康、谢安、王羲之等真名士,社会也有食“五石散”的风气,所谓“建安风骨魏晋风流”,佛教思想也随之流入,对老庄的崇拜也达到顶点,这样看来东晋的文化好似是消极的,是不入世的,与传统的儒家文化格格不入。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东晋对艺术、对文化的影响用“不拘一格,独抒性灵”八字概括在我看来最适合不过了。为什么要遵守规矩、为什么读书就要用来求仕途,达观如刘伶,出门带把锄头带个仆人,告诉仆人万一他醉死了就直接埋了,如此达观的“废物”千百年来不知得到可多少颂扬的,梁山伯那发自内心的琴声不正是性灵而发吗?
影片到后面,若虚僧人把英台画在纸上的蝴蝶撕剪出来变成飞舞的蝴蝶也是颇具意味,在我看来有两层——庄子与佛老。浪漫主义的臆想,冲破礼教式的呐喊,《齐物论》之物化,意识的形态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心境上的变化,“篇”不知庄周之梦为胡蝶舆?胡蝶之梦为周舆?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为物化。齐物中的“物化”观点,万事万物时刻都是发生变化的,有潜意识变化有无意识变化。“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从佛家角度所讲生命存在是意识流
注,像河流一样复往来,是为不稳定,也就是常说的“空”,佛家的空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而是无时无刻发生变化的一种流动状态,如苏轼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是参万物而合一的。苏轼的一生受庄子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诗文风格也是,同样说苏轼是位佛教徒,这也是无可争议的。正因为有着佛家的通透,若虚才说他并没有逃避,只是站在门外,也许真的只有在门外的人看门里的人才能看出问题的所在。所以他才说道祝父祝母要得太多,贪心到连别人的都想要。那么祝英台她想要什么?祝英台从崇绮书院回到家给父母展示所谓的学习成果,写下的正是《诗经·陈风·月出》篇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等过于言情的句子。可是有什么办法,那时她才是个十六岁的女子,只是十六岁啊。少女怀春,对情郎的爱慕却只能停留在笺纸上,父母之命的封建人伦礼教对少年人的情感的扼杀,多少少年人因为无法改变这悲惨的现实默默地接受而扼腕,连反抗也亦觉图然而放弃反抗,这才是悲剧的所在。
出家并不是逃避,佛家的宗旨在我看来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是大乘佛法的“菩提道”而不是小乘佛法的“解脱道”,玄奘西行取的就是大乘佛法经书。佛家讲“欢喜”,与高兴有何种区别呢?觉得“欢喜”与“高兴”的区别在这里前者是主观世界客观表达,后者是主观世界主观表达。何谓“欢喜”?应该是摆脱四颠倒后的常乐我净,苦无怨憎会,苦无爱离别,苦无求不得,苦无五取蕴,为什么苦呢,因为“事在人为”,重点不是“为”而是“人”,什么“人”?不是一团血肉,用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是具有对外物认知、映照万物的能力才称为“人”,即王阳明“心即理”说,佛家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但生老病死为天理常情,何苦有之?要生存下去必须汲取食物给的能量,取必失,就会生病,就会死。所以不明理才会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才会有受、想、行、识、色五蕴苦,前四苦是因后四苦是果。苦痛经历在所难免,怎么度过苦痛从而从苦痛中得到力量才是关键。同为佛教信仰者的李白写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更加阐释出“空”的内涵,“昨日”与“今日”、“去留乱者”,已经发展概括了包括时间空间的五维变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不也正是说明了意识具有的流动形态吗?意识的承载主体——“人”的际遇不也是顺仄难测的吗?所以李白最后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庄子式的也是佛教徒式的。中国自古以来推崇隐士,从意识和精神层面来说,认为其的含义是“性隐而灵”,是“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难道不是正是受到这些浪漫主义的影响才会流传出痴情人儿化蝶的故事吗?逝者已溯,今者来思。
综上所述,电影《梁祝》成功套用了陈旧的故事,实现了新的演绎。梁祝故事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闪耀着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主题的表现上更生活化、社会化,留给观众以心灵的冲击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